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課題階段性小結15篇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匆匆溜走,我們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鍊自身,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小結吧。我們該怎麼去寫小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題階段性小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題階段性小結15篇

課題階段性小結1

自20xx年9月以來,我們“在國小品社課堂教學中實施珍愛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已歷經兩年四輪的實踐探索,不斷實踐中也收穫多多,現小結如下:

20xx年,在校領導的積極鼓勵下,教研組開始了“在國小中年級品社課堂教學中實施珍愛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由德育教導陳麗樺老師、大隊輔導員陳榮老師、教研組長吳國鳳老師和校級骨幹劉菲娜、黃瑛老師組成五人課題中心組,小組帶動大組,大組帶動全校生命教育活動的開展。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實效,立足實踐是我們的共識。所以行動研究法是我們首選的模式。教師在參與校本教研的過程中能夠及時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在探索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改進行為。因此精選一些典型的課例作為校本教研的主題就顯得十分重要。兩年多年來,我們就一直以課堂為主陣地,開展集體備課、研究課、展示課等系列活動。

我們的研究分別從“生命教育”的目標、內容、策略研究的各個不同層次展開。

第一輪研究中,教研組以“關心自我、關注生命與健康”為側重點,選取三年級《求醫問藥》一課為例,開始了品社課程中實施生命教育的課堂策略的研究。在此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備課制度改革,實行集體備課制,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16個字。即教師先分塊備課,然後是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班級實際修改;在上課過程中運用錄像機對進行課堂教學全程實錄以便教研組內在課後進行更深入細緻的反思。實踐中我們將前兩年的研究成果體驗式教學經驗引用進課堂,採用了開放式和活動化策略組織教學,強調“以生活為基礎、重實踐、重感悟”的思想。教學中,以學生的實踐體驗為主,針對學生實際設計課堂活動。由組長率先執教,組員聽後評議、反思總結了圖像感知、情境體驗、生活模擬、問題探究等課堂教學方法,在組內交流共享。緊接着組內三位老師也分別執教了實踐課,挖掘教材中的生命因素,藉助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感悟、交流的平台;使學生通過信息的蒐集、對生活情境的感悟、親身的實踐操作,在活動體驗中積極探究,獲取了生活知識,習得了生活技能,懂得了珍惜健康生命、愛惜自己。

第二輪研究中,我們將“珍愛生命”的內涵由己及人,由教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愛自身健康,珍愛自我生命拓展至對他人的支持與尊重,體驗對生命的珍愛。因此我們將“關心他人、關注生命與關懷”確定為本輪研究的主題,選擇了四年級的《平凡的工作》一課作為典型課例。我們在原先的集體備課制基礎上作了提升與完善,開展“三階段兩反思”的系列研討活動。“三階段兩反思”就是“集體備課→首次試教→反思、修改教學設計→再次教學→交流總結”的研課模式。在這樣一個課例研究活動中,全組成員經歷備課、上課、評課三階段,通過對前後兩堂課兩度分析與反思,着重從教學目標的明確度、情感激發的有效性、教師引導的得體度三方面再次總結了課堂實施的寶貴經驗,讓認知、情感目標最終歸結到行動中。“三階段兩反思”系列研討後,教師們對教材的把握更準確了,對教學目標的理解更深入,落實更到位。

第三輪研究中,教研組將“珍愛生命”的內涵再次擴充,以“關心自然、關注生命與安全”為側重點開展研究;選擇了四年級的《大禹治水》為例,以初步掌握突發災害時的自救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技能作為重點引導學生對生命的珍愛。研討中我們尤其強調了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對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作用。我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實踐活動。首先在課中安排了兩次教室避險演習,並選擇了超市、影劇院、小區等學生日常出入最多的場所進行避險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行為能力,提升生命意識。同時我們又走出課堂、延伸課外,與學校安全演習活動相結合,鞏固防險自救能力。在此基礎上,我們更具針對性地在公開課《交通信號燈和標誌》《交通應急》等課堂中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體驗來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

教育服務於生活,有效的品社教育必須能指導學生的生活,在學生的生活中驗證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將班主任角色和品社老師的角色相互融合,將課堂教學與學校生活相整合,結合少先隊活動,圍繞品社主題設計一些課外實踐活動或班隊主題活動,讓學生作為主體者在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建構,實現主動發展;使少先隊大量的實踐活動成為品社課堂教育最廣泛最有效的延伸和鞏固,使品社課堂中的生命教育在班隊活動中得以凝結並提升。因此,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成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策略。

第四輪研究中,教研組將“珍愛生命”的內涵再作提升,以“關心社會,關注生命與價值”為側重點,選取了五年級“振興中華”單元中《拓展與合作:小眼睛看大成就》一課為例着重研究“家庭參與”這一板塊的實施策略。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有效的社會考察和探究活動,其間很好地調動了家長的積極性,一起參與資料收集與探究實踐活動。在收集30年改革開放成果過程中,孩子們用自己的小眼睛從小視角入手,感受今昔的變化。作為出生於90後的孩子他們缺乏親身體驗,家長在這過程中提供了許多支持,給孩子們講述二三十年前百姓生活狀態。課堂上學生在衣食住行、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交流,我們從孩子們提供的茶杯、衣服、鞋子可以看到家長在背後的參與。該課例的研究幫助我們積累了品社教學中鼓勵家庭參與的經驗,同時也為我們做深課題提出了實踐方向:如對避免家庭的負面影響,更好地發揮家庭的積極作用的策略研究。在以課例為載體的研究過程中,教研組注重及時的階段性小結,使許多直接來源於課堂的鮮活感受與經驗完整地記錄了下來。待第四輪研究“家庭參與”完成後,我組將要完成“在國小品社課堂教學中實施珍愛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結題論文,總結並形成一套有效的以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家庭參與、心理支持為不同側重的珍愛生命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構建我校生命教育“以品社課堂為主陣地,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以少先隊實踐活動為有效延伸,以家庭教育為堅強後盾”的“四位一體”的研究特色。

總結:從“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我們遵循..生命教育寓於品社課程的編排系列,充分運用品社教材引導學生關注健康、懂得關懷、實踐安全、感悟價值,凸現品社學科為生命教育之顯性課程的特點,落實教材編寫者的意圖。

課題階段性小結2

為拓寬語文學習空間,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本學期我以《國小生課外閲讀興趣的培養》為課題進行研究。現將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小結如下:

一、讀書方面

(一)課內指導學生讀好課文

(潛移默化中逐步教會讀書方法)

在學習教材中的課文時,我們要求學生按三個層次來讀:

(1)讀得正確;

(2)讀得流利;

(3)讀得有感情。

教學中,我們為了避免學生唱讀、拖讀、搶讀、用嚷來代替朗讀等現象,關鍵時候實驗教師一句一句地為孩子做示範,理解一句朗讀一句,讓孩子學會聽,學會讀,引導孩子根據文章的內容,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語調的高低,語氣的輕重,語速的快慢,把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讀出來。從目前學生反應出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已初步掌握了讀好文章的技巧和方法。

(二)藉助課外書拓展知識面,提高了學生閲讀能力。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國小高年級的課外閲讀量不少於100萬字。為增大孩子的閲讀量,拓寬知識面,我們對學生嚴格要求,從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情況看,大部分孩子能利用好課餘時間大量閲讀。近一年中主要採取的措施有:

1.要求學生利用早晨和中午早到時間和課間在教室內閲讀老師推薦的或自己喜歡的好書。

2.每天都佈置適量的讀書作業。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每天我們都佈置適量的讀書作業,並要求“吃不飽”的同學可繼續增加“營養”,閲讀更多的好書。習慣成自然,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從書中找到了樂趣,並愛上了書這位好朋友。

3.充分利用每週的閲讀課。學生非常喜歡每週的閲讀課,因為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讀的好文章,並且能把好書相互推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4.為提高學生的説話能力,我們要求學生在讀完書後把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講給家長聽,讓家長評價,讓學生從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剛開始,家長反映孩子講起來很費力。但是沒過一個月,家長就高興地告訴我們孩子的進步很快。通過這樣的訓練,一學年快結束了,在我們班學生的讀書筆記中經常會讀到一些有血有肉豐滿的語句,他們還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其次,我們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上了一個台階。

5.開展多種活動,培養閲讀興趣。班級有計劃地舉行讀書故事會、佳作鑑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課外閲讀活動,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到快樂與幸福。舉辦“讀書月”,徵文比賽、朗誦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

(三)讀書方面採取的必要的鼓勵措施。

為了有效地監督學生讀書活動的落實,我們要求家長將學生每天讀的課外書中的文章名稱及所讀頁數填到每月的“讀書記錄表”中,這既是對孩子的督促,更重要是對家長配合積極性的調動。為了激勵孩子開心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來,每月我們會根據孩子“讀書記錄表”中的記

錄情況,評選出“閲讀大王”、“紅花少年“,並頒發獎品(學習用品:如鉛筆、橡皮、練習本等)。這樣,得獎的孩子很激動,聽家長説回家看課外書的盡頭十足,;沒有得獎的孩子為能在下月評上“讀書大王”也更加努力地讀書,來汲取“營養”。

二、寫話方面

(一)讀中學寫,提高寫話水平

隨着孩子識字量的增大及閲讀數量的增加,我們適當增加了習作練習,主要包括:

1.每週進行一次寫話訓練。

為了擴大學生作文題材範圍,豐富作文內容,開拓思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把寫話練習由課內延伸至課外,有計劃地進行了寫話的訓練。每次寫話我們都會確定一個重點,要求不高,使學生每次都有長進。為了逐步提高學生能連貫地、有次序地寫清楚一個片段的能力,我們特別注意三點:一是主題堅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二是根據學生完成寫話的情況,堅持進行想象寫話的綜合訓練;三是堅持引導學生經歷訓練過程,訓練要求逐步提高,每次練習都要讓學生經歷一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訓練過程。

2.每週寫四篇日記和兩篇讀書筆記。

有的學生問:“老師,寫什麼呢?”我們告訴他:“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一句話、兩句話都行。”交上來的日記中,很多同學都只寫了三、四句話。針對這一點,我們硬性的規定了他們每天寫話的內容,當然內容是豐富的,系統性的,要有一定的程序計劃,又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

系,具有很強的機動性、靈活性。在學生漸漸地入軌以後,我們開始徵求他們的意見,看看該寫些什麼,學生也樂於表達心中的想法。每次批改完日記,我們都會對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孩子進行一番表揚和鼓勵,當學生們聽到我們在一字一句地讀他們的日記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着笑容,從孩子們興奮的笑臉上,我們看到了希望。

(二)正確的評價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對於一個人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作文和日記的批改方面,孩子總會看到我們批改的紅紅的批語,如

“老師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繼續努力!”“期待着下次你能帶給老師一份驚喜!”“你的作業本可真整潔!”等。為進一步激勵學生多寫,寫出更好的習作,我們還把班裏優秀的作文作為範文抓住時機地讀給全班學生聽,被讀到的同學每次總是那麼自豪,沒有讀到的同學眼睛裏流露出羨慕的眼神。我們想他們一定暗下決心下次寫好,爭取把自己的作文也被老師讀給同學聽,事實證明我們的猜想是對的,原來害怕寫作的同學也能寫出讓人驚喜的小作文。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幾個孩子還不能寫出讓人滿意的文章,但我們不會放棄。

三、存在的問題

(一)讀書方面

1.借讀生讀書量整體上大大少於在籍生。

由於我們班住宿較多,週一到週五的學習任務比較中,雙休日回家‘這部分學生缺少家長的監督管理,導致學生沒有太多時間來讀書,讀書效果也不是很好,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需對他們做硬性的要求,並要

求任課老師及家長做好配合工作。

2.有少部分同學沒有養成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家庭環境的不同,有少數學生到現在為止都是老師、家長逼着讀,沒有養成好的讀書習慣。我們想這是學生還沒有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在班內多開展一些讀書活動,讓孩子知道開卷有益,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愛讀書的孩子。

(二)寫話方面

1.學生的詞彙量太少,作文中優美詞句太少。

下學期要求學生進一步提高讀書筆記及好詞好句摘錄本的質量。

2.很多同學還不能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

大部分學生能正確運用逗號、句號和問號,可對於冒號、雙引號還不怎麼會用,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經常性地向學生介紹它們的用法。

總之,一學年下來,有收穫,有失誤,爭取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繼續發揚本學年中好的做法,想方設法克服困難,讓孩子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能給老師驚喜。

課題階段性小結3

《高中政治滲透式教學研究》課題自制定研究方案至今已有階段,在此過程中,我們課題組按照方案,圍繞既定的研究目標和方向展開研究,在研究中有收穫,更有困惑,現簡要小結如下:

一、周密準備,定課題,出方案

本學期開學初,我們課題組成員就積極醖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經過大家的一致同意,確定這一課題。用一個月的時間起草申報表和開題報告,負責召集第一次組員會議,成員整理個人資料,初步明確各自職責。

二、加強學習,為課題研究築構理論基礎。

本學期我們在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的基礎上,圍繞本課題精選材料,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我們首先認真學習了《政治課程標準》,全面瞭解政治在新時期的功能及課堂教學方面意見並積極內化到實踐中;集中學習了《論美國的滲透式教育》、《淺析美國的滲透式教育》、《學科滲透,魅力無限》等論文。此外,我們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平時要主動從有關報刊雜誌和網上收集一些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文章,以進一步指導和充實我們的課題研究。

三、勇於探索,敢於實踐,在課題中收穫

1、本階段我們在教材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化上,我們採用對話、圖文、表格、信息、漫畫、遊戲等形式呈現教材內容,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隨着時代的發展,教科書不可避免地顯示出脱離學生生活的缺點。盧梭曾指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因此,我們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嘗試二度開發和重新組合,讓教材更好地為課題服務。我們鼓勵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留意身邊小事,上到中央下到本地的新聞給予關注,這樣從生活現實出發,把政治知識生活化,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背景和認知水平,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形象地呈現出來。這樣,就會使學生對政治產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感到政治學習不再是刻板的而是活生生的。

3、週記是學生傾吐,拉近師生距離很好的載體。我們主動與語文教師聯合,在學習議論文寫作時,讓學生以當週時事為背景題材寫週記,既鍛鍊了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也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既可以對語文寫作知識的鞏固也對政治知識的拓展起到很好的效果,很多獨特的見解得到了肯定,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4、本階段,我們讓每位課題組教師圍繞課題參與集體備課、上課、評課活動,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黃劍鋒老師的《國家財政》,劉莉莉老師的《影響價格的因素》,我的《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四、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1、平時活動較少,投入的時間不夠。

2、蒐集的有關作文方面的論著較少,缺乏理論支持。

3、對課題研究的相關材料收集不及時,意識較弱。

雖説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收穫,但由於剛開始研究,許多研究工作都做的不到位。課題研究還在繼續,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充實自己,更好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質量,爭取在下個階段中做的更好,讓我們的課題研究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課題階段性小結4

一、課題確立的背景

新課程的實施,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學的效率。這該如何實現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提問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種,那麼我們該如何運用好課堂提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呢?

基於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我決定將“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做為我重點研究的項目,制定了研究計劃並付諸於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將這一課題研究做出小結。

二、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一、確定課題,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初,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數學教學的需要,確定了要研究“數學課堂提問”方面。確定課題名稱為“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三、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我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並總結出現階段我們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於提問的有效性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學習途徑則是多途徑學習,通過網絡蒐集、書藉整理、專家諮詢、集體交流評析等。

(一)理論儲備,充實自我。

在這期間,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學習。一是關於本課題的其他人的研究現狀。我瞭解到現在有不少的單位或個人在做與本課題有關或是相關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還處於研究過程中,有些也已經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二是關於進行本課題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論知識,以使課題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論支持下開展工作,使得課題工作更加地科學和到位。我堅持在工作之餘自覺地閲覽相關的教育教學雜誌,瀏覽最新的教育網頁,以便更好地充實自己。

(二)找準根源,把握方向。

我瞭解到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又能為後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麼?我們該從哪兒切入提問,只有準確把握知識本質,才能正確切入提問。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在教師的隨堂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教師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課堂上學生無時間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師提問的實效性欠缺,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駕馭課堂能力不夠。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不該問的而問,低效的重複性應答式的提問,以問代講形成滿堂問等現象還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依託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數學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我在自己平時的數學教學中,主要從提問的數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國小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同時,我還經常深入同事們的課堂,觀察課堂中老師們的提問技巧,學生們的提問能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和教訓,並經常和老師們一起探討如何讓自己的提問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方法和策略。為了讓縮短自己和名師之間的距離,我從網絡或是雜誌上搜尋了名特優教師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視頻,一句句的學習,以使自己的進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課堂中,我首先轉變自己的觀點。改變了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的現象,在課堂上展開充分的對話和溝通,讓自己從一個傳授者轉化成引導者,由管理者轉化成合作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其次,我嘗試讓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中發揚民主,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師生互相爭辯,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努力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是這麼做的:

(1)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長期堅持,必定會形成良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鼓勵學生大膽置疑。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允許學

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即使學生的問題很幼稚,也應給予積極的肯定。

(3)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的設計。在預習、學習或複習階段,均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的設計中來,因為學生提出的問提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才是他們的真正疑惑。教師允許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寫出來,交給老師,然後教師以此為基礎,將學生的問題設計到課堂教學環節中,這樣會使課堂教學更能吸引學生。使教學更科學。

五、總結課題研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改進措施

(一)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自然的開始理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鍊。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學習,我們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1、自身的理論功底不夠紮實。

2、課堂教學時提問還不能每個都是“精問”。

3、提問時不夠全面,致使學生思維發展參差不齊。

4、學生雖然敢問,善問了一點,但離“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尚有一段距離。

(三)今後的改進措施。

1、繼續狠抓教學研究。在這次研究的基礎上長期深入地進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學習課堂提問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雖然無法為每一個學生設計一套問題,但要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並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並努力做到提問目的明確,在引入新課、新舊遷移、解決難點、促使學生思考等等方面進行提問,儘可能地設計針對性強,有實際意義的提問,使提問恰到好處,為課堂教學知識穿針引線。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注重平時積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定期進行空中課堂的學習,學習更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

3、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秀課例、研究課題等等,記載教師成長過程,便於隨時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素質。

以上是我課題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後我會本着“想到一點就做到一點”的課題研究作風,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決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課題研究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使課題研究成為日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課題階段性小結

改進課堂提問的策略:

我認為有三個改進課堂提問的策略:預設具有價值的問題,把握重要的生成問題,引導學生提問解疑。

(一)預設具有價值的問題

1.問題富有思考性。思維是數學的心臟,而思維是從問題引發的。問題富有思考性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突出教學目標,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引起學生進行深刻、周到的思維活動。問題富有思考性,首先要體現教學重點難點,切入口要適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其次,要適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問題難度太大,學生望而卻步;難度太小,引不起學生興趣

2.問題具有啟發性。問題具有啟發性是指能引起學生聯想而有所領悟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面對問題無法解答是難免的,教師的啟發十分必要,方法很有講究。

(二)把握重要的生成問題

創設生成問題。課堂教學是“動態生成”的,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如何落實在教學行為上,還有待努力。課堂教學創設生成問題,就是一個有效的切入口。所謂創設生成問題,就是課前預設的問題一旦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受阻,要及時調整問題,創生出新的問題,推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創設生成問題,首先要注意因勢利導,即順着事情的發展趨勢進行引導,創設此時此地有利的問題;其次,要隨

機應變,即跟着情況的變化,掌握時機,靈活應付。或全部改變,或局部修整,使得問題更有利用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環節的遞進。

(三)引導學生提問解疑

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是研究課堂提問的一個重要話題。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曾説:“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2.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只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關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是指,面對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合理處理,巧妙地引導學生探索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值得注意的是,學生能夠解答的讓學生解答,教師不能越廚代庖;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作適當啟發,讓學生試着解答,教師只能充當“合作者、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

課題階段性小結5

20xx年3月我校教學處確定“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研究課題”。本組承擔“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研究課題”子課題研究實驗工作。在學校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經過課題組全體老師的潛心研究,經過指導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實驗教師大膽實踐,初步實現了課題組預設的階段目標。

一、堅持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課題組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有關課改和課題的理論。首先,加強理論學習是課題研究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在教育教學理論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因此,我積極查找和學習了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書籍、論文,並對那些感觸頗深、印象深刻的段落進行摘錄。尤其通過對《反思教育習慣》、《新課程教學策略》、“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後現代主義理論”的學習,其中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和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獲得了新的感悟。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一定要掌握新一輪課改理念,吃透精神,掌握實質,內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只有用內化後的理念來指導教學才是最有效的。在這次課題研究中,我之所以能順利展開,並在教學實踐中有所提升,便是得益於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我們將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來驗證你所掌握的理論,這樣循環往復,就會從中悟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斷提升教學境界。

二、加強課題管理,保證研究質量

1.領導重視,學校教學處領導的指導與參與。在新一輪課改的背景下,我校建機立制,為課改保駕護航,大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明確了“課題帶教研,以教研促發展”的思路,學校教學處對研究活動目標、方法和研究實施細則提供了可行性的指導。與此同時,我校教學處也為課題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給課題組提出了具體的操作要求。

2、精心組織研究力量,形成多維結合的研究隊伍首先,落實好課題組人員。經過研究,作為課題組成員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第二,必須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善於研究,只有經常發現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並且將這些問題作為課題進行研究,才能深入地探究和思考;第三,必須具有勤奮學習,勇於實踐的精神,具有團隊合作的意識。在研究過程中,會出現諸多困難和問題,會遇到挫折和失敗,所以要求課題組成員應該具備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毅力。基於上述標準和條件,我們成立以陳建平為組長,張三軍為副組長,張華軍、強彥峯、田銀蘭、楊帥、馬勝利為核心成員,全組8位老師共同參與的課題研究小組。

3、加強對課題組的管理,進一步發揮課題組的作用

課題組成立之後,我們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對組內教師合理分工,並嚴格按計劃實施研究,把任務落到實處。與此同時,我們還不斷完善課題組的學習,積極開展學習研究活動,每次理論學習,組長提前發放學習材料,教師認真自學內化,並結合教學實踐形成自己的觀點,每位教師應充分利用每兩週教研組活動時間,帶着觀點和問題在集體學習時討論。

4、重視公開課活動,並將之作為對自己課題研究的水平的檢驗標尺,進一步深化教學水平。為配合課題研究,我們還開展了大型的參研教師的公開課活動。這個活動為參研教師搭建了一個展示、交流、相互學習的平台。從選課、備課、上課、評課、到撰寫案例積累資料,這一系列的活動所帶給我們的收穫是實實在在的。而課後的評課、撰寫案例,則更促使了我們實施策略研究以來,對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以及學生呈現出的變化做一個全面的反思,讓我們進一步把握教研動態,優化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評價,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5、改進聽課制度,促進課題實驗

學校教學處規定,課題組成員每月聽課不少於五節,課題負責人指導性的聽課和課題組成員的交流聽課有利於及時、靈活地掌握課題實施情況和課堂教學情況,從而真正地把課題理念落實到每一節課堂教學之中;同時,課題組還要求聽課者帶着一定的目的從多個角度進行聽課,並對收集到的事實材料進行多角度詮釋、解讀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討論的問題和改進的建議。聽課制度的改進有效地避免形式主義的聽課評課活動,對促進課題研究和實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課題研究的成效

1、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提高對課題研究意義的認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評價標準是否科學,關係到史地政課教學目標能否實現,關係到新課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只有形成了科學的評價標準,才能發現目前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弊端,並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推動新課程的實施,推動史地政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從教師對“一節好課的標準”的認識看,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已經擺脱了傳統課堂教學強調“書本知識傳授”、強調“教師主導”、強調“秩序和紀律”、強調“基礎知識紮實”的傾向。對教材的使用,教師已經突破了原有的視教材為聖經、原封不動地按照教材來教的做法。課題的研究和實驗不僅帶來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而且推動了教師構建新的教師觀、學生觀以及新的師生關係。

3、學生學習方式開始發生變化,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雖然學生學習還是以聽教師講課為主,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和社會調查與課外的資料閲讀已經成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們認為,探究學習給他們帶來的收穫很多:不僅學到知識,提高了能力,也學會了交流合作,學會了學習方法,學會蒐集、分析、處理、運用信息,更喜歡學習。

四、存在的問題

由於該課題剛實施,加上教師經驗的缺乏,實驗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有時有脱離現象,如何開展課堂有效教學評價活動,並真正發揮實效,從而達到不僅僅停留在認識上,讓教師和學生真正感覺到有效性與必須性,這個問題還有待於解決。課題研究方向還不太明確,由於課型很多,因此評價標準也不能是單一的,一般新課與複習課,探究課與活動課之間存在明顯區別,因此評價標準也應該有所不同。今後我校課題組將側重從探究課評價標準上深入進行研究,總結出探究課的評價標準。

課題階段性小結6

自xx年9月起,我校語文組對《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研究》課題進行了一個學期的研究與實踐,總結了一些經驗。下面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課題研究的一些工作進行回顧。

一、高度重視,提高課題研究意識

自立項後,我們把課題研究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認真學習有關文獻資料,重點細化課題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對開展課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提高課題研究意識。多次組織老師參加市、區組織的各種教學教研活動,將學習經驗消化理解,真正達到以課題促教研的作用。

二、加強學習,提高課題研究水平

加強理論學習:採取多種渠道如網上查找、網上學習、研讀資料等方式,瞭解、學習、認識相關資料,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做到真正理解有效教學的含義和相關理論知識,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真正實施有效教學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加強實驗,提升課題研究能力

為了提高課題研究能力,進一步深入理論學習,將理論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做到學有體會和感想,並且勤於梳理,將體會和感想進行總結。加強了課題研究的資料建設。

本學期,我語文組還開展了將有效教學理論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的公開課教學。在課前課深入解讀教材,對教材作出合理、適度的加工與改造。真正有效的課堂,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只有“深入淺出”,把教材鑽研得越深,課上起來就越簡單、越得心應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實現對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學才有了源頭活水。

切實把握學生、解讀教材固然重要,但解讀學生同樣也不容忽視。認識學生,把握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是有效的課前準備必須完成的前提。把握學生主要從學習心理、心理品質、認知風格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解。

明確樹立目標、有效的課前準備還包括樹立良好的目標意識,在課前備課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意識是有效教學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積極參與公開課評課,評課時大家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實施高效率的工作。每次活動過後,認真思考如何恰到好處地把學到的東西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幾個月來,完成了第一階段的課題研究任務,為做好下一步課題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課題階段性小結7

一、指導思想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精神。以“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轉變觀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能力的發展,能為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服務。

二、工作重點

1、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理論,本階段主要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新課程高效率教學》和與本課題研究有關的論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課堂教學實踐案例,還有20xx年教海探航的論文。緊密結合研究課探討理論與實踐的得失,促進理論的內化和吸收;從理論出發,積極在實際中運用驗證。

2、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動向,不斷完善和補充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服務。本學期,以如何把該課題研究與目前新課程改革進行有機地整合為重點,力爭使該課題研究更加完善和豐富。

3、保質保量的開好研究課。研究課是驗證課題理論假設,探索理論在實踐中如何具體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課題的生命所在。在充分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集體備課,由課題組教師開好研究課。課後要及時進行評議、研討,以獲得有益的經驗和理論上的進步。

4、積極邀請課題組顧問和外校專家來校指導。

5、進行過程管理。課題組教師認真實施課題計劃,做好個案觀察記錄,積極參與課題研討活動,並勤於反思,撰寫教案、案例、論文和經驗總結,學期末進行交流。

6、活化教育教學形式,開展數學教育教學沙龍活動,交流教育教學經驗和方法,搭建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平台。

7、用好一張評價表。一個好的課題研究,必須要有一個與之相匹配的評價體系。為此,我們通過查閲有關資料,設計了一份該課題研究的課堂教學評價表。每上一節課題研究課,都必須使用這張“評價表”進行評價和分析,用它進一步來指導我們的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工作更趨規範。

8、加大數學校本教材研發的力度和進度,力爭到09年秋學期能將開發的單冊校本教材在各個年級段進行實施。

三、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研究計劃,做好本課題研究的宣傳發動工作。

2.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使課題組的每一位教師都明確本學期課題研究的要求和研究方向。

三~五月份

1.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的有效性策略給予新的定位和認識。

2.深入課堂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進一步探討學生有效參與的策略。

3.對學生有效參與的策略展開專題探討,交流經驗和困惑。(課題沙龍)4.記錄研究過程,寫好階段性研究報告。

六月份

1.撰寫有關研究總結和論文,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計劃。

2.把研發的數學校本教材整理成冊。

課題階段性小結8

自20xx年2月開始,江蘇省金壇市河頭國小數學組的課題《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通過了中期評估,並確定為金壇市級課題研究,在全體課題組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開展了一些活動並取得了一些成果,現對20xx年上半年本課題的研究情況作一小結。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本學期我們在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的基礎上,圍繞本課題精選材料,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了《新課程下的創新備課》、《教師如何做研究》等專著。此外,我們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平時要主動從有關報刊雜誌和網上收集一些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文章,以進一步指導和充實我們的課題研究。

二、紮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活動,既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更是促進教師提高課題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積極參加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組織的各級各類活動,更新了教師的觀念,開闊了教師的眼界。其中,姜衞鈞主任獲“教科研先進個人”稱號,並被評為優秀青年教師;賀小軍老師在常州市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競賽中獲三等獎,同時我們還結合學校工作安排,在數學組開展了以年級為單位的團隊現場命題比賽。課題組的賀小軍、馬衞紅兩位老師在金壇市的現場命題比賽中獲一等獎。

其次,立足課堂,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以“教研”促“科研”。課題研究課體現着我們課題研究組的思想和研究活動的進展,因此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研究的主陣地,在上好研究課上下功夫。每學期我們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課題研究研討活動,我們採取的研究方法是:全體成員以年級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

組為單位,對教材先進行梳理,進行個人備課,再在教研組內進行討論修改,然後立足課堂進行實踐,集體評議時,執教老師要按照課題思想,説明為什麼這樣上,一名老師作中心評課,其他老師再集體評議,使每次研討課都能讓課題組的所有教師得到收穫和提高。

第三、“請進來、走出去”活動。

每學期我校都要選派一定數量的老師到外省、市學習、取經,尤其是優先安排課題組的老師參加,這也可以説是對課題組老師的一種激勵吧。另一方面積極與兄弟學校加強溝通,增進校際間的交流。本學期我們分別和武進成章國小、嘉澤國小進行了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同時安排至少一次的講座。本學期我們請來常州市的項陽老師為我們講述“教海探航”伴我成長的專題講座,每一次聆聽專家老師的講座,都會讓老師們瞭解到許多新的東西,都會讓老師們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第四、課題組沙龍活動。

為了進一步探討數學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使我們的研究工作更加切實有效,我們除了每學期一次的研討會、每月一次的研究課和理論學習外,這學期還舉行了一次課題沙龍活動。每一位課題組成員都交流了自己研究的重點和收穫,同時也提出了今後研究的方向和困惑,並對本課題的研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鼓勵每位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研究性文章。

鼓勵教師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認真撰寫研究性文章,並由學校組織,擇優參加各級各類論文的、案例的評選,或向有關報刊、雜誌投稿。一年多來,課題組教師有數篇文章在各級各類論文評選中或各級各類雜誌上獲獎和發表。周羣老師撰寫的《收穫之前,我們要思考什麼?》發表於《教書育人》第13期;《課後研究,真的研究了嗎?》發表於《新教育成長》;姜衞鈞老師撰寫的論文《重構創新超越國小數學教材呈現方式優化之嘗試》發表於《國小教學設計》第4期;《信息技術支持下數學教學方式的轉變》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

發表於《江蘇教育技術》第1期。姜衞鈞老師撰寫的《國小數學教學中學生有效參與的分析和探索》獲省三等獎,譚年平校長撰寫的論文《正確認識數學現象與數學規律》獲省三等獎。劉忠老師撰寫的《活動着體驗着遊戲規則的公平性》的教學案例獲金壇市一等獎。於文娟老師撰寫的《師者引者隱者淺談教師在課堂中的“引”與“隱”》獲金壇市一等獎。周羣老師撰寫的論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金壇市小數年會一等獎。劉忠老師的《有感於國小數學活動的現狀,追求課堂有效數學活動的思考》、姜衞鈞老師《讓學生在活動的天地裏玩轉數學》、賀小軍老師《負增效減:讓數學作業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獲金壇市一等獎。這些成果的取得説明了課題組的教師善於總結、勤於反思、樂於筆耕,這是一種非常科學而認真的科研態度。周羣老師有兩篇隨筆在教育教學報紙上發表。

三、研究成效

1.通過對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的研究,促使每一位課題組成員對現行教材的編排體系和設計意圖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並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合理地重組與優化,合理地選擇並開發出適合學生的練習,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學習,同時也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使教師由“教學型”向“研究型”、“創新型”轉變。

2.通過多種途徑對練習活動材料進行選擇並開發,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新型教學,讓學生經過自身努力能夠自學探究的數學內容,能夠獨立進行動手實踐的數學內容,能夠了解更多地數學名人故事和數學課外小知識等。這樣大力推動了學生學習活動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同時使學生更深切的體驗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數學自身的魅力。通過對練習活動材料的開發,促進了學生更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極的思考和與人交流合作等活動,進一步獲得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理解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充分體會數學探究的過程,體會數學與自然、社會與人類生活的聯繫,從而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全國小數學第二學段練習活動材料的選擇和開發研究面發展。

四、研究困惑和今後努力方向

課題研究中,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研究過程中也存在着許許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1、繼續加強研究隊伍建設,提高教改水平。

為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加強科研能力的修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鼓勵教師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不斷完善自己,並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教師外出聽課、學習、參觀、研討,開闊眼界,學習先進,改革教學,將多邀請教育行家來校講座、聽課、教研,使全體老師都能受益,使課題研究順利進行。

2、進一步探索課題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我校課題雖説已是省級的子課題,但實驗中仍會出現一些沒有預測到的問題,我們將及時發現、探討實驗中的問題,及時調整實驗方案,使課題研究紮紮實實地進行下去。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育實踐,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踐,紮實工作,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最後懇請專家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以使我校的課題研究在今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課題階段性小結9

由我申報的桂林市“十二五”規劃教育科研D類個人課題“字理識字法在國小語文低中年級識字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課題於20xx年7月獲得了立項,20xx年9月進行了開題。

課題開題以後,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級中根據研究計劃和步驟積極實施研究。現向大家彙報一年來研究所做的工作和點滴成績。

一、課題研究的出發點

1.所任教學科、班級的特點

我所任的班級是我從一年級開始接任語文老師,至今已是四年級了。從低年級到現在的中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都是主要的教學任務。從一年級的識字教學開始,我發現學生對於生字的讀音比較容易掌握,而對於一些漢字的字形常常容易淡忘、混淆,以至於學生在漢字的運用時出現許多錯別字、同音字用錯的現象。

2、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運用字理識字法教學時遇到的困惑。

傳統的識字教學在字形教學時較注重漢字的結構及書寫筆畫指導,我們常常教學生書空漢字,每一筆每一畫都詳細指導學生反覆描紅、抄寫。這樣,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的容量有限,學生識記一些形近字的效果很不明顯。由此,我們的識字教學任務就會十分繁重,學生學習也會感覺枯燥。現在,我國國小語文識字教學倡導利用漢字的字理幫助識字。即利用字理識字的方法進行生字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運用漢字構字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以輔助識記字形,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準確識記漢字。在我校,部分教師認為凡是不好記的生字都用字理識字法來教學,一節課的生字大量地運用字理識字法進行教學;而有一些老師則認為漢字原理太複雜,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乾脆用自己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教學。我想,在一課的生字教學中如何有度的使用字理識字法幫助教學?又怎樣才能使字理識字法在低中年級的識字教學做到既有趣又有效呢?因此,我選擇了“字理識字法在低中年級的應用”作為研究的課題。

二、具體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深化課題理念。

課題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實施並推進,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做支撐。所以我認真閲讀了“字理識字法教學”創始人賈國均的教育專著《漢字教育科學書系》,並充分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的文章,閲讀別人研究字理識字教學法的體會和論文。如:《走出“字理識字”教學的範圍框架策略》及黃亢美老師的優秀課例等。在《新課程對識字教學的新要求》中第四點要求運用字理識字法加強識字教學。在學習了理論書籍之後,我明白了漢字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它的有理性。將字理教授給學生,不但能豐富學習的內容,增加信息量,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效率,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觀察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想象聯想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字理識字法就是:依據字理,析形索義,因義記形。在國小階段,運用字理要注意以下幾類字的教學: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

而在《國小教學參考》20xx年第一期的文章《字理識字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中也提到這種中國傳統的識字法 ,只要運用恰當 ,其效果是其他各種識字、析詞法所不能代替的。因而 ,在識字教學中 ,充分發揮字理識字法的優勢 ,對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2、走訪調查,為課題研究收集數據,為實驗的開展打下基礎。

實驗前期,我對本班學生開展了走訪調查,調查主要內容圍繞兩個問題進行:第一是:在平時學習的生字當中,那一類的生字比較容易記牢,而哪些類別的漢字有特別難記住?第二是:對於難理解、難記的漢字,你通常會怎麼辦?通過前期的調查,我發現學生對於漢字中的形聲字識記最快,他們覺得一些獨體字的識記困難較大,而這類字很少有參照的漢字,字義又難以理解,而老師在這樣的生字教學時總是讓學生以寫代替理解,所以使用時常常弄錯和混淆。

3、以課堂教學為研究載體,開展實驗研究。

課題研究離不開課堂教學,因此,實驗中期,我以識字課堂教學為研究載體,仔細研究每一課教材,找出生字進行歸類,抓住生字的特點和結構難易程度,利用字理識字的教學資源幫助教學,及時反思每節識字課中字理識字法的運用數量和比重是多少,以及這樣的教學效果如何,學生識字能力是否有提高。在半個學期的教學結束後進行一次收集彙總,以便及時調整下本學期的研究步驟和策略。

三、課題研究的收穫:

1、 學生識字興趣濃厚。學生由最開始的陌生,逐漸喜歡上字理識字。剛開始我出示漢字的象形文字讓學生猜猜這個符號像什麼,然後再讓學生了解它的演變過程,變成今天的這個漢字。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和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對順利完成的學生在班級中大力表揚。有時,我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的資源,讓學生觀看一些有關漢字演變的故事。這樣實施一段時間後,學生興趣大增,有時在課餘時間,有許多學生詢問;有的自己則在課外資料中收集漢字的字源進行學習交流。

2、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通過字理識字教學,學生對於一些難讀易錯的漢字字義有了很好的理解,幫助培養了他們在課外閲讀書籍的時候自主識字的習慣和提高自主識字的能力。漸漸地,學生喜愛課外閲讀,也逐漸喜歡愛上這樣的識字課。

3、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的提升。由於在運用字理識字的過程中,需要學生有較強注意力、觀察力,大膽地猜想,所以也間接地使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增強了。同時,通過觀察和思考,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強有力的推進,從而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的同時也滲透了中華文化的教育,使得學生的思想得到薰陶。再則,由於在認識漢字字源故事的同時,也會不斷減少漢字運用的差錯,增強了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的教學也積累了很多識字教學的經驗。在20xx年11月的荔浦縣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中,我指導的青年教師周學美執教的《錫林郭勒大草原》識字課獲得一等獎。

四、存在的不足

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我感覺在課堂教學研究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

1、研究的科學性不強,研究水平還有待提高,還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特別是如何收集研究中字理識字法在一節識字課中的數量和比重最為適當這個方面,需要找到更合適的理論支撐,也需要更多的實踐來證明。

2、資料的積累有一定的難度。由於現階段的課堂實驗,對一些科學數據的採集還有一定的困難,需要進一步設計研究方法。

課題階段性小結10

現在我們大部分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那麼枯燥乏味,離我們並不遙遠,原來它就在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通過一個階段地實驗和研究,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老師們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養成了勤學習、勤實踐、勤反思、勤總結的習慣,變得會教、善教,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數學活動的有效性明顯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回顧如下:

一、課題研究組成員的學習情況

1、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力度。

學校領導為教師提供充分的條件,搭建平台,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鼓勵教師多學習、多思考。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研活動,福建省國小數學教育研究會、福建省國小中青年教師教學研究會等。在活動中,通過不懈的學習,讓教師對教學中產生的一些問題有更深一步的思考,改進了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了數學活動的效度。

2、互動教研促課題發展。

課題實施以來,學校教研組開展了校本參與式研討,為教師提供經驗交流與解決困惑的平台,並與王厝國小進行互動教研,把在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來一起討論,正所謂人多力量大,想出來的點子和解決的方法也很多,促進了課題的發展。

二、階段性的研究過程

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在課題研究中,課題小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課題方案”以及有關練習設計教學的多篇文章。老師們除了各自研讀以外,還一起進行交流,記錄心得體會,以求融會貫通,對課題研究有所幫助。並進行班班對比的形式,用不同的練習來進行教學,並加以比較,並作好記錄加以反饋。

2、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課堂上教師更注重數學練習的設計,注重和諧、民主師生關係的建立,激發了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學得經鬆,學得愉快。教師注重數學活動內涵的挖掘,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和探索,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得到較大的拓展;教師講究數學活動的組織。

3、基於以上的理論研究和認識,課題組的成員都能夠把理論聯繫實際,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加以實踐,並根據教材要求和各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題實驗。

4、課題組成員還積極撰寫論文和案例。

三、實驗成果:

課題組成員通過這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研究,並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並把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從教學效果看取得一定的成效。

1、明確練習設計的6個原則,並加以遵循和應用。

(1)科學性原則。練習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因而練習的計必須符合國小數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要求,要準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必須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發展的客觀規律

(2)層次性原則。練習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去安排。

(3) 針對性原則。練習的設計一定要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這兩個方面去考慮,要克服不從客觀實際出發的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的作法,做到有的放矢。練習的.程度和數量也要針對不同學生的需要。

(4)靈活性原則。練習的設計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最佳解題策略。通過練習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思維越來越靈活,應變能力越來越強,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勢所禁錮、所束縛。

(5)多樣性原則,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到題型的多樣化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機械重複性的練習,枯躁乏味,不僅影響教學效果,而且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時效性原則。練習的設計要處理好數量和質量的辯證關係。只注意練習內容少而精,沒有一定的數量作保證,是達不到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目的。

三、存在問題及有待研究問題

1、由於每個班級的知識水平不同,練習的設計也是根據不同班級的水平而定,教師在討論這方面的問題時也不能達成共識。

2、如何才能讓所設計的練習在教學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並不是練習設計就是單一的進行設計練習。

課題階段性小結11

在認真學習《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對生命教育的認識,形成了一種大文化範疇指導下的德育追求,並把生命教育理解為一種“春風化雨”、“有色有聲”的教育行動;理解生命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自始至終”的教育實踐,這種教育必然需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課程來承載。將生命教育課程化是我校生命教育試點學校項目的過程中提出來並進行深入研究的。

課題的理論依據

生命教育課程化研究植根於關於培養與發展的理論與實踐之中。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説、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以及傑唐納華特士關於教育原基點--生命教育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都為生命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從近來的國內學者的研究來看,葉嵐教授的《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等也使我們在課題設計時受到啟發。

課題的界定

生命教育的課程實施應着眼於每一個學生全面地、真實地發展。因而,生命教育課程應當為必修課程。但是,與其他必修課一樣,僅僅開設必修課仍不能滿足二附中學生羣體對生命教育的需求,因此,我校對生命教育課程化確立了明確的目標:通過兩年左右的時間,使生命教育形成學科教學與專題教學結合、課程形式多樣、成層次化分佈的完整課程體系;並完成與生命教育校本課程同步的生命教育課程的評價體系。

課題的實施重點

學校通過在已有的德育等相關課題的基礎上,發掘鼓勵和扶持教師們進行生命教育類課程的設計、開發、實施和反思,促使生命教育有特色、有創新、操作性強、有實踐意義的子課題形成,進而形成我校生命教育課程化的特色和亮點。

實施過程中,加大力度推進選修課程的建設,因為這是具有較為完整課程形態的生命教育課程,也是我校教師獨立開發的課程。目前,成果已經初步形成

課題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生命教育課程化的課題將生命教育融入德育校本課程的設計是在保持德行教育之長的前提下,借鑑學科教育之長,兩“長”並舉,嘗試了改善學生對生命意識、生命價值的認識不足,建立科學的生命觀和生命道德倫理觀,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通過生命教育課程化,嘗試瞭解決學生關於生命知識把握的支離性、隨機性的狀況,達成了系統性、預生成性。通過生命教育實踐活動,嘗試瞭解決生命教育的低效、無效或負效性,達成實效性和長效性。將生命教育目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課程任務。學生受益的同時,教師得到了發展,教師既是課程的設計者,也是實施者,師生通過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教學實踐過程實現了能力提升。對於學生,不僅有即時的表現,還會有潛在的長效作用。

課題的研究成果

教師明確了進行生命教育與學生素質教育的關係。

生命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關注學生素質的同時,必須關注學生的生存和發展狀況,指導學生“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教師建設的一系列生命教育的學校課程,涵蓋了生命科學觀、生命情感以及生命價值的知識和技能。

形成了一批生命教育的論文和教學案例。

教師開發和實施生命教育課程中不斷深化生命教育與學科之間的關係,經過探索與實踐,形成了一批有生命教育的論文、教學設計及教學案例。

結論研究表明,以專家引領,骨幹教師帶頭,全員參與的生命教育課程化是效果明顯的、可行的。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堅持在“三個創設”上下功夫:創設道德兩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辨別真偽、是非、美醜中建立科學的生命觀和在此基礎上的生命道德倫理觀;創設有意義的生活情境,讓激動人心的生活波瀾壯闊地展現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在沒有圍牆的生活教育中,擁有更多次”終生難忘的回憶”,在心靈震撼中經歷他們的美好年華;創設感悟的教育機會,讓學生把曾經受過的影響通過體味、回味,上升到一個新的、理性的高度來認識,在與同伴的分享中使感悟得到強化,學校把生命教育具體化為讓孩子體驗到,生活中不僅有許多歡樂,還有激情澎湃的時刻,又令人感動的細節,久久不能忘懷的經歷。體驗生命歷程,感悟人生道理,喚醒生命意識,激揚人生目標,做大寫的人,做大器的人。

由於課程目標明確,課題也就有了明確的價值取向,使得研究一直朝着課題目標方向深入。

課題階段性小結12

《綱要》提出:情感和態度作為幼兒發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列在首位,可見積極的態度和情感是個體持續發展的內在力。每個孩子都會有各種情緒體驗,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陶行知先生崇尚“真愛”,我們行知幼兒園也正踐行着真愛教育。幼兒的成長中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愛。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是情感表達的基礎,小班階段正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綱要》中還明確指出:“要培養孩子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的良好情感”。

説實話,因為“愛”這個內容很廣泛,內涵又很深,小班孩子很難理解深層次的愛,所以反覆思考以後我選擇的是愛當中的一小部分,既“家庭成員、師生、同伴之間的愛”作為小班語言活動中引領孩子主要感受的愛,這些愛也是孩子生活中經常感受到的,比較容易表達的愛。希望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體驗愛的美好境界!所以我選擇了《小班語言課堂教學中的“真愛”教育》作為此次課題研究內容。

鋪墊營造愛的環境,潤物細無聲: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愛使幼兒感到安全和滿足。尤其對於小班的孩子,更要孩子有愛的體驗,才能更好的開展課題研究。

在班內我們開設了“每週一句話”活動作為課題研究的序曲:學習了“老師早、小朋友早”、“你先我後彆着急”、“我們交換好嗎?”等簡單句子,通過這些活動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並在孩子心中播下真愛的種子。經過一段時間的

案例1:康康的故事你先我後彆着急!

要建立融洽、和諧的班級真愛氛圍,作為一名小班教師需堅持用“生活化”這一教育理念來指導自己的真愛教育教學行為,關注每個孩子的個性需求,給予小班學生多一些“真愛”。

康康是一個典型的獨生子女時代下的“小皇帝”,爺爺奶奶的寵愛使孩子形成了樣樣都要第一,自己想要的馬上就要得到等等壞習慣。所以剛開始來到這個集體中時康康經常和同伴發生矛盾,不是爭搶玩具就是“不下心”推打同學,每天總會有許多人來告狀。經過每週一句話的教育,老師和康康還進行了個別談話,指導孩子正確的和同伴交往。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康康的嘴巴“變甜了”,在拿玩具時會和同伴説“我們交換好嗎?”,喝水時會説“你先我後彆着急”。康康的朋友的多了起來,大家都覺得康康變了。這就是真愛教育的作用。

這裏的“真愛”也許是一份等待,一份寬容,一份耐心,而非“過分關愛”。實踐如何讓小班的語言活動呈現勃勃生機?

1、人人蔘與。

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在設計每個教學環節時自問:這個問題,班中的孩子都能參與嗎?這個問題是否為班中的孩子提供學習的空間,又要讓他攀爬到何種程度?教師需在備課時考慮到小班孩子學習的起點、困惑點、興趣點、衝突點以及希望老師提供的幫助是什麼,如此才能使“人人蔘與”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案例:小班語言活動祝你新年快樂

《祝你新年快樂》,利用過新年互送賀卡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理解朋友間的關心和祝福,在活動中感知分享的快樂。同時有效的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學説了短句:“祝你新年快樂!”。

原本我覺得學説“祝你新年快樂”這句話對孩子來説應該不是很難,現在的孩子都是伶牙俐齒的,但到了真正上課時才發現孩子的表現不是這樣,他們會把這句話説成“祝你生日快樂!”“祝你新年快對”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適時幫一下忙。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提高。

2、體現自主、互動、探究的過程。

在小班的課堂裏,我們時常能欣賞到孩子們個性化的發言。然而也正是由於小班的孩子個性突出,所以引發的矛盾也是很多的。例如觀察圖片以後,孩子們會把黑色的小動物固執的認為是小老鼠,而不是黑熊,這時老師既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及認知,又要引導孩子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上,既要有一定的自主權,又要引領孩子的探索和感知。

小班的無限精彩源於教師的不斷思考,如同棵棵小樹苗終有一天要長成參天大樹;如同只只雛鳥總有一天會離開媽媽的懷抱,獨立覓食在與小班的孩子共同成長的歲月裏,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們給我帶來的幸福,用真愛才能體味小班的精彩!

課題階段性小結13

【課題確立的背景】

新課程的實施,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學的效率。這該如何實現呢?唯一的做法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提問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種,那麼我們該如何運用好課堂提問,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呢?

基於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疑惑,我於去年九月份,在導師的建議下決定將“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做為我重點研究的項目,通過校方同意,制定了詳細的研究計劃付諸於研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將這一課題研究做出小結。

【課題研究實施過程】

一、確定課題,制定方案。

去年九月初,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數學教學的需要,確定了要研究“數學課堂提問”方面。同時,在導師肖校長的細心指導下,經過討論交流,最後確定課題名稱為“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在導師的幫助下,一起對課題方案進行了調整和修改,使本課題方案更加完善。

經學校教科室推薦,本課題在江陰市教師專項課題中立項。二、收集資料,學習理論

我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確保從根本上認識提問,研究提問。研討學習並總結出現階段我們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以及關於提問的有效性理論知識和解決策略。學習途徑則是多途徑學習,通過網絡蒐集、書藉整理、專家諮詢、集體交流評析等。(一)理論儲備,充實自我。

在這期間,我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學習。其一是關於本課題的國內外其他人的研究現狀。我瞭解到在國內,現在有不少的單位或個人在做與本課題有關或是相關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還處於研究過程中,有些也已經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我能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其二是關於進行本課題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論知識,以使課題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論支持下開展工作,使得課題工作更加地科學和到位。我堅持在工作之餘自覺地閲覽相關的教育教學雜誌,瀏覽最新的教育網頁,以便更好地充實自己。(二)找準根源,把握方向。

我瞭解到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一些問題:

1、提問的目的不明確,不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質。如這個知識點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又能為後面哪個知識點的學習做服務?重難點是什麼?我們該從哪兒切入提問,只有準確把握知識本質,才能正確切入提問。

2、提問的個人主觀性太強,太隨意。在一節課中的提問多的可達幾十個問題,少的卻只有幾個問題。在教師的隨堂課上,這類問題非常嚴重,教師的問題設計不合理。3、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課堂上學生無時間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教師提問的實效性欠缺,答案開放的問題比較少,不敢放手,駕馭課堂能力不夠。

由此可見,目前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顯得相當突出,不該問的而問,低效的重複性應答式的提問,以問代講形成滿堂問等現象還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依託課例進行實踐,努力實現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為了提高數學課堂中提問的有效性,我有計劃的開展了多節數學教學聽評課活動,主要從提問的數量要求少而精、提問的難易適度、提問要切中要害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國小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研究。同時,我還經常深入同事們的課堂,觀察課堂中老師們的提問技巧,學生們的提問能力,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經驗和教訓,並經常和老師們一起探討如何讓自己的提問更深入,更有針對性的方法和策略。為了讓縮短自己和名師之間的距離,我從網絡或是雜誌上搜尋了名特優教師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視頻,一句句的學習,以使自己的進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自己的課堂中,我首先轉變自己的觀點。改變了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的現象,在課堂上展開充分的對話和溝通,讓自己從一個傳授者轉化成引導者,由管理者轉化成合作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其次,我嘗試讓學生主動參與。在課堂中發揚民主,讓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師生互相爭辯,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努力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我是這麼做的:(1)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教師應相信學生的潛力,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給予表揚。長期堅持,必定會形成良好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鼓勵學生大膽置疑。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疑惑和見解,即使學生的問題很幼稚,也應給予積極的肯定。(3)讓學生參與課堂提問的設計。在預習、學習或複習階段,均須安排學生參與到課堂提問的設計中來,因為學生提出的問提才是他們真正感興趣的問題,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才是他們的真正疑惑。教師允許學生將自己的問題寫出來,交給老師,然後教師以此為基礎,將學生的問題設計到課堂教學環節中,這樣會使課堂教學更能吸引學生。使教學更科學。

四、總結課題研究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改進措施(一)取得的成績。

1、通過對《國小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這一課題的自主學習研究,我真正認識了課堂提問,明確了課堂提問對於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性,學習了提高課堂提問的策略,並通過實踐證明了真正有效的課堂提問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撰寫了教學反思、案例分析、教學論文。論文《促進有效提問打造高效課堂》獲得了江蘇省教育學會三等獎。

2、學生們則在老師精心設計的“精問”、“設問”中爭當學習小主人,改變了被動、懶惰、依賴等不良學習習慣,自然的開始理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思維得到鍛鍊。(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學習,我們的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問題。

1、自身的理論功底不夠紮實。

2、課堂教學時提問還不能每個都是“精問”。

3、提問時不夠全面,致使學生思維發展參差不齊。

4、學生雖然敢問,善問了一點,但離“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尚有一段距離。(三)今後的改進措施。

1、繼續狠抓教學研究。在這次研究的基礎上長期深入地進行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學習課堂提問的更多高效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雖然無法為每一個學生設計一套問題,但要注意提問層次和梯度,並根據問題的難易提問不同的學生,使得學生全面發展。並努力做到提問目的明確,在引入新課、新舊遷移、解決難點、促使學生思考等等方面進行提問,儘可能地設計針對性強,有實際意義的提問,使提問恰到好處,為課堂教學知識穿針引線。以及,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注意趣味性,課堂提問的內容新穎別緻,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學習。

2、進行多渠道的學習,注重平時積累,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定期進行空中課堂的學習,學習更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

3、建立個人成長記錄袋,裝載每次研究過程中的個人研究成果以及個人撰寫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教學論文、優秀課例、研究課題等等,記載教師成長過程,便於隨時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顧自己的成長曆程,不斷反思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研究素質。

以上是我課題研究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後我會本着“想到一點就做到一點”的課題研究作風,紮紮實實地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決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課題研究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使課題研究成為日常課堂教學的一部分。

課題階段性小結14

課題研究開展以來,我積極以課堂教學改革為載體,嚴格按照所制定的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認真開展各項工作,立足課堂,大膽探索,使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對前期所做的工作進行一下小結。

1.開展調查研究,明確研究方向

課題立項以來,我就積極着手對高三政治學科複習所涉及的一些方面進行細緻的調查研究,通過與相關任課教師的交談,瞭解在高三政治學科複習中所遇到的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常見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在複習中所需要得到的幫助有哪些,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科研素質

課題研究需要科學的理論作為支撐。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博覽各種教育書刊,深切領會其中藴涵的新的教學理念,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理念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昇華,不斷提高自己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和素質。

3.積極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提高科研實踐能力

利用這個學期恰好帶畢業班的機會,積極將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在每一節課前都進行認真的準備,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努力挖掘學生在複習中的興趣點,實現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調查瞭解學生在學習上的疑惑和希望得到的幫助,將其融合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邀請本學科組的教師前來聽課,在評課議課中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探索了提高複習課教學有效性的一些基本策略。

(1)課前準備要精心,目的明確。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反饋所得進行認真的教學準備,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

(2)積極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複習課不同於常規課,學生不是在學習新知識,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才能提高複習教學的有效性。

2.師生關係得到了明顯改善。通過有效的複習教學,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得到了較大的拓展,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儘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在接下來的課題研究和實踐中加以解決,如複習課教學有效性的診斷問題、學生學習疑惑調查的及時和有效與否的問題等。

課題階段性小結15

一、緊密協作,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我依據自己的課題方案及計劃,分工合作。首先,對理論書籍、雜誌及網絡資料進行收集、學習,然後將好的理論和經驗在本備課組內進行介紹,大家相互討論,並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通過學習,我的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不斷探索,開拓創新,成效明顯。

在研究的同時積極探索,不斷進行經驗總結,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落實。不論是資料的蒐集,還是整理,以及整個彙報展示的過程,全都是由學生自己動手,選擇自己完成,還是合作完成,也讓學生自己選擇,雖然探究的層次還很低,但學生已經懂得怎麼做,從哪個方向去做,這也正是教學目的所在。提高了語文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禁錮在課堂裏,也禁錮了他們創造性學習的積極性,一旦讓他們放飛,一個個思維的火花就會呈現,在本次活動中,每個組都有出乎老師意料之外的出色表現,為今後的教學方向提供了一條探索的道路。

三、對照目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在課題的初步研究中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如學習中,老師認為要提高綜合性學習的有效性,必須注重兩個環節。一是組織、指導工作。因為“綜合”的範圍包括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確立大語文的概念──“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二是要有完善的評價機制。首先應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重點考察學生參與的態度,提出問題的研究價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根據小組各個同學的表現,評出活動的優勝者,讓他們在活躍氣氛中張揚個性。鼓勵學困生積極參與,發揮他們的特長,甚至讓他們做小組的領頭人,以活動來激發他們學語文的積極性,來肯定他們綜合素質中優秀的一面。

四、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構想藍圖。

1、繼續加強理論學習。在研究中進一步加強必要的理論學習,提高業務能力,並努力使研究成果提升到理論高度,撰寫出一批有水準的研究論文。

2、加強原始資料的積累,為進一步搞好課題、撰寫研究論文做鋪墊。

3、在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對課題研究的重點和方向進行適度調整,對取得的經驗進行整合,使課題研究工作能落實課題申請書中提出的研究目標。

4、繼續紮實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踐,上好研究課,並對前期工作進行總結,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提供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