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的家風故事

作文1.67W
我的家風故事1

小時候,媽媽就告訴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走進學校,我從老師那裏又瞭解到“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曾子為了在兒子的面前樹立起信譽,便殺豬給兒子吃;晏殊以誠實樹立起信譽,博得宋真宗的信任;商鞅“立木為信”,推廣變法,強盛了秦國;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漢高祖的殺戮……古代名人的誠信故事讓我認識到誠信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道德標準,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誠實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為此,我下定決心,我要傳承中華美德,成為一個講誠信的孩子,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我的家風故事

我從小就是個愛讀書的孩子。記得小時候,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狼來了》。我曾經天真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後來那麼多的大人們都不去救那個小孩呢?”媽媽摸着我的頭説:“因為他撒謊騙人啊!孩子,你以後可一定要做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啊!”我看着媽媽,肯定地點點頭。

隨着年齡漸漸的增長,我讀過的古往今來有關誠信的書籍也越來越多:樊無期捨生守信,避免秦國挑起戰爭;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自取其辱,身死國亡;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誤砍櫻桃,勇於認錯……我不僅在故事中懂得“誠信”的重要性,更蒐集了許多和誠信有關的名言和同學們交流。什麼“言必行,行必果”,什麼“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什麼“人背信則名不達”,什麼“信用重於黃金”什麼“信用是成功的夥伴”什麼“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等都已經讓我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了!

在閲讀中我領悟了誠信的重要,充分感受了他人誠信的品格,樹立了誠實守信的思想,當然也在學習和生活中努力效仿誠信的行動,爭做誠信少年。

我常常看到有的同學沒做作業卻偏偏説“沒帶”,欺騙組長欺騙課代表和老師;也有的同學試卷忘記給家長簽字就模仿家長簽字……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好的。作為一名國小生,我覺得“誠信”首先應從學習做起。

學習中的誠信我歸納為三句話,那就是“目標明確不放棄、自主作業不抄襲、誠實考試不作弊。”我在學習中總是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獨立完成試卷,但是我想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

記得有一次,是在國小二年級。老師在評講數學試卷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有道題我的答案和老師講的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我的心裏敲起了小鼓。我瞟了一眼同桌的試卷,他是對的,而且和老師説的一樣!怎麼辦呢?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我的同桌看見了,奇怪的是:他不僅沒有驚訝,反而還許諾我不會告訴老師。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明白過來,原來他也在試卷上錯了一題。好不容易等到下課了,我毅然而然的起身、下了座位,把這一件事原原本本、仔仔細細地都告訴了老師,老師誇獎我是個誠實的好孩子,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我的家風故事2

家是菜園,我是菜苗,而良好的家風則是甘露。我是一棵在甘露滋潤下茁壯成長的菜苗 。

孩提時,我依稀記得媽媽不怎樣溺愛我,走路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到三四歲時穿衣吃飯“靠自己”了。最早記住的第一首詩《鋤禾》是媽媽教給我的,因為母親從小告訴我,這碗裏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耕耘所收穫的來的,都是他們每天揮灑汗水得來的,民以食為天,沒有他們的勞動,怎麼會有這些糧食,所以我一直謹記母親的話,每次都把飯吃完,沒有剩餘。雖然我家現在經濟還寬裕,但媽媽還是經常告戒我:”要勤儉節約,不可鋪張浪費。記得有一次,我在外面洗衣服,正要把洗衣服的水倒掉,媽媽就上前説:“別倒,拿去澆菜,”我説,“媽,這麼一點水也澆不了什麼的,而且很麻煩。”媽媽回答:“你現在拿這些水去澆,就不用浪費自來水,自來水一噸要2塊多嘞,記着:節約一分錢就是賺得一分錢,聚少成多。”諸如此類的事情經常在我家發生,又如:洗菜洗碗的水拿去澆菜,隨手關掉用的燈,收集整理家中廢舊書報拿去賣,正是在媽媽的影響下,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生活中不攀比,穿的用的,只要實用就行。

爸爸是個愛講故事的人。從我打小理事起,一有空就給我講有關做人方面的故事。他經常教導我説:”做人要信守承若,不能言而無信,因為誠信是立身之本。記得有一次,我在家裏淘氣,不小心把爸爸心愛花瓶弄碎了,我擔心害怕極了。事後,爸爸發現便興師問罪,把我們一個個叫到客廳裏很生氣的説:”你們誰把我房間那個花瓶弄碎了?”“我沒有“,我膽怯地説,爸爸接着説:“沒有嗎?是誰弄的?誠實點,我平常怎麼跟你們説的,誠信是立身之本,一個人連最基本的有信都沒有,還如何做人。”見到爸爸這麼説,我才站出來,支支吾吾地對爸爸説:“爸爸,我弄的。對不起。”接着爸爸摸了摸我的腦袋,語重心長地説:“記得以後一定要誠實做人,不要欺騙。”從此以後,我只要犯了什 麼,就會毫無避諱的去面對,自己擔當。

現在,我已經步入國中,成為一名國中生,早已養成了勤儉節約,言而有信,敢於擔當,樂於助人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良好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更願良好的家風永駐中華民族的大家園中。

我的家風故事3

習慣決定命運,而習慣的養成與家風有很大關聯。因為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薰陶,這種薰陶是潛移默化的,是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影響的。家風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在我們人生歷程中必不可少,對我們的成長起着巨大的作用。而自信,就是我家的家訓。自信是劍,幫我擊穿自卑懦弱;自信是盾,幫我抵擋流言蜚語;自信是光,幫我驅除黑暗陰冷;自信是火,幫我點燃絢爛人生!

“你要自信,你要相信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怎麼能讓別人相信他呢?”父親常常這樣教導我。“一個人必須有自信心,如果沒有自信心你將會一事無成。”這些話我一直銘記在心。還記得那年冬天,一年一度的冬季越野賽又開始了。班上的同學都鼓勵我參加,可我卻擔心拿不到好的名次會被人取笑,當回家我跟父親説後,父親給我講了毛澤東的一個小故事“在選幹部時,毛澤東全票通過,按理説應該差一票,也就是差他自己那一票,誰也沒想到他會投給自己。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投給自己。他説:‘我相信我能幹好’。果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這就是自信,你要相信自己,再説重在參與嘛。”聽了父親的話,我終於放下了包袱,不再畏畏縮縮,報名參加了越野賽。是啊,不試試怎麼知道呢?有實力,為什麼不選擇相信自己呢?

力量是成功之本,自信是力量的源泉。自信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着巨大的推動力。它就像一個漢堡包被自負和自卑夾在中間,上面是自傲,下面是自卑。它們之間有着明確的界限,如果往上邁一步,就會成為目中無人,夜郎自大的驕傲之人。如果往下跨一步,則會成為畏手畏腳,自慚形穢的懦弱之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不留神就會陷入自負與自卑之中,只有時時刻刻警醒自己,掌握好自信的度。這樣才會奪回自信,不然就會陷入自負自卑的魔掌中。

記得美國作家愛默生説過,“自信是成功的祕訣”,是啊,無論做什麼事,你只要充滿信心,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一種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才能實現所追求的目標。自信是成功的一種必要條件,是成功的源泉,自信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

自信的人,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依靠着必勝的信心,在艱苦的搏擊中,駛向成功的彼岸。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在猶猶豫豫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父親的教導。自信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路;自信像一顆明星,指引我前進的方向;自信像一眼甘泉,澆灌我自卑的心靈;自信像一支畫筆,畫出我精彩的人生!

自信,就是我家的家訓。

我的家風故事4

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其實反映了家訓、家風的重要性。好的家風家訓、能夠影響家庭或家族成員精神、品德和行為,塑造品質優秀、道德高尚的棟樑之才,是家庭裏必不可少的德行傳承。我家的家風是: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家是我歡樂的小窩,家裏有我尊敬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我最愛的爸爸、媽媽。他們教會了我很多知識,處處有着孝的氣息和芳香,讓我快樂的長大!曾經爸爸媽媽讓我和他們一起看電視,電視裏一個小男孩看見媽媽在幫他的奶奶洗腳,小男孩想了想,也學着媽媽的樣子,邁着不穩的步子,端來滿滿發一盆水給媽媽洗腳,媽媽開心的笑了。可我卻想不通爸爸媽媽讓我看這個幹嘛?

今天,我長大了,是四年級的學生了,我識字、愛閲讀,書中有獨立照顧媽媽的孝女、有牽掛雙親的奧運冠軍、有為救爸爸而自己受傷的孝子……每一個故事都很感人!我終於明白了,原來這些都是關於孝的真實故事,那是孩子在盡孝心,對父母濃濃的愛啊!孝德文化是最為值得驕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孝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承擔,更是一種責任。孝還是關心尊重父母,是一種對父母長輩的感恩。一個有孝心的人,心地是善良的,是懂得禮讓的。

我要向故事中的人物學習,做個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孩子。當我也同樣端着滿滿的一盆水,走到媽媽面前幫媽媽洗腳時,媽媽笑了,説説:羅奕,你懂事了!我和媽媽相對注視着,都幸福的笑了,這一刻,我覺得快樂極了!

爸爸、媽媽常帶我去外公、外婆的家裏串門,他們會幫着做飯、打掃衞生。有次我在旁邊玩着我的大玩具、看着我的動畫片,把家裏弄的很亂,也很吵!還時不時的去搗亂,和他們撒嬌,爸爸就會一臉的嚴肅,板着臉叫我要好好學習,不要就知道玩,而我就會和他做鬼臉,不理他。外公、外婆在旁邊也會説我爸爸,叫他不要兇。這時,我會選擇跑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撫摸着我的頭,幫我把弄髒的小手洗了洗,告訴我來外公、外婆家裏要安靜點,他們年紀大,怕吵哦!此時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走到外公、外婆面前説,我來給你們讀故事吧,他們都笑眯眯的説好,我偷瞄了爸爸一眼,看到爸爸笑了!

家讓我感受到温馨,孝心沒有言語,只是在不起眼的細微舉動間改變着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雖然我現在還小,但我以後也會是個男子漢,我也要孝順爸爸媽媽,愛他們,做一個“好家風”的實踐者和推動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

我的家風故事5

爺爺奶奶都去世很多年了,可他們的音容笑貌卻時時縈繞在我眼前。爺爺奶奶都是革命軍人,早年一起從湖南到武漢參軍抗日,爺爺打仗,奶奶行醫,為了國家,他們捨棄了家中的親人——兄弟姐妹與三個孩子。 這是從母親那兒得知的,爺爺奶奶都是革命幹部,在軍營中幹了一輩子,為新中國的建立、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這個紅色家庭充滿了正能量,並代代相傳。大伯為了水利工程,從宜昌調到了雲南的一處窮山溝中,他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帶領一羣員工奮鬥,每年只能有幾次回來看望妻子、孩子 ,今年春節他因工作忙也未回家,“舍小家為國家”成為了我家的家風。奶奶小時候,父母就雙亡了,於是我的太奶奶承擔起照顧我的奶奶的重擔,一直把我奶奶養育到了高中畢業。後來奶奶跟爺爺到了武漢,奶奶每月發工資時都給她的奶奶寄上工資3/4的錢。七十年代初,由於為加強地方部隊建設,爺爺選擇到當時比較落後的宜昌工作,奶奶跟着爺爺到宜昌,這裏離湖南更遠了,可奶奶依然每到發工資就給她的奶奶寄錢,為了孝,她一直堅持寄,直到她的奶奶九十八歲去世。“自古忠孝難兩全”。“孝”成了我家的家訓,可很多時候我對母親不夠尊重,大吵大叫時常會有,於是親朋好友們對我總結出了這樣的一句話:“我對外人很有禮貌,可對母親除外。”和奶奶比起來,我十分慚愧。我們家族的人都很善良,我繼承了“與人為善”的家規。爺爺奶奶從前種菜養雞餵魚,常常贈給一些戰友。誰家家人生病,他們會關心。父親總會義務去獻血,姑姑也常常捐錢給農村苦孩子,我也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善良的品質在社區中名聲也不小。記得有一次,我在小區院子裏撿到錢包鑰匙扣,馬上交給了門房值班的伯伯,失主認領後十分感激。幫助老年人搬東西,幫助小區幹力所能及的活,得到軍分區居民讚揚:

楊毅凌小朋友非常有公益心,有責任感,為我們的管理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希望大家支持他,共同管理維護好美好的家園。

善良能讓人更進步、更快樂,“與人為善”成了我的家規。時代在前進,知識在更新,現在是一個知識社會,在家規中,父親又注入了新的時代元素:天道酬勤。我要努力,笨鳥先飛,我希望自己志存高遠,潛龍沖天。良好的家風、嚴明的家規,就這樣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靈中,流淌在我的血液裏。

我的家風故事6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風,好的家風就是無聲的教誨,會影響着家庭裏的每個成員。我們家,雖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也談不上什麼“詩禮傳家”這高大上的家風,但也有着自己的家庭傳統風尚,那就是重視讀書,重視文化,追求“讀書以明理”。

讀書是我們家庭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傳承着我們家幾代人對知識文化的追求。

爺爺雖然是個農民,但他從小就喜歡讀書。爺爺出生於解放前,家裏兄弟姐妹十人,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上學讀書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説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但因着爺爺對學習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太爺爺勉力支持他入學讀書,爺爺這一讀就讀到了高中,直到家裏經濟支持不了才無奈輟學。不過爺爺這學歷對於他們這一輩的人來説也算是個文化人了。爺爺愛看書,尤其是歷史類的書籍,古代的《説唐演義》,近代的《金陵春夢》,是爺爺至今還保留着的兩本他以前反覆看過的書。現在爺爺年紀大了,不看大部頭的書了,但每天的報紙還是必讀的。

爸爸從小受爺爺影響,也愛看書。據爸爸自己介紹,他小時候沒有什麼合適的兒童讀物看,就常常拿爺爺的書來看,《狄仁傑斷案》《七俠五義》他看了又看。後來讀中學時正是武俠小説熱的時候,好不容易借到一本金庸的武俠小説常常是熬夜看完第二天好還給人家。因着這段讀書經歷,所以爸爸剛工作不久就在外圖中心購買了一整套的金庸武俠小説集,14部36本,花了爸爸一個多月的工資,當時這樣的購書支出也算是“大手筆”了。現在我家的書櫥裏有兩格擺放的就是爸爸的武俠小説,除了金庸之外,還有古龍和梁羽生的作品。

而我呢?延續了爺爺、爸爸的血脈,也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在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爸爸就開始每天晚上給我講故事。到我上了幼兒園,爸爸就帶着我讀繪本。上國小了,我就開始獨立閲讀了。從繪本到中外兒童文學名著再到國際大獎小説,我看過的書塞滿了家裏的書櫥。我對讀書可以説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爸爸給我買新書回來,我就廢寢忘食地讀着,經常要爸爸媽媽提醒該得讓眼睛休息休息的時候,我才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過不了幾分鐘便又忘情地看了起來。記得有一次,媽媽讓我幫忙丟垃圾,我捨不得放下手裏的書,一手捧書,一手提着垃圾,出門轉了一圈,結果又把書和垃圾一起拿了回來……

讀書的家風,使我從小就遨遊在書的海洋裏,徜徉在知識的寶庫中,讓我從小就受到書香的薰陶,得到智慧的啟發,我就在這樣的讀書氛圍中不斷得以進步,成長!

我的家風故事7

世上千千萬萬的人,都生活在千千萬萬的家庭中;每一個不同的家庭,都有着不同的家風,進而造就了千千萬萬不同的人。法國作家羅蘭曾經説過:“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由此可見,家風建設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在我的家中,一直以來都有一股清澈的家風滋潤我成長,那就是——勤儉節約之風。

首先説,勤。自古以來,婦孺之間廣為傳頌的就是:“業精於勤荒於嬉!”古人也常常將勤作為立家之本。從小就聽説了《馬蘭花》的故事,我便立志要做一個勤勞勇敢,善良淳樸的人;我相信勤儉是為人的本分。勤,不僅是勤於學習,也是勤于思考,更是勤於腳踏實地的做人做事。不貪便宜,樸實誠信,做一個本分的人,這是我家人要我秉承的家風。

再來説,儉。儉是一種節儉有度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化繁為簡的生活方式。儉,節儉,司馬光曾在《由儉事康》中説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中國古代歷代帝王總是因為揮霍無度而不理朝政,最終導致國家滅亡,曲終人散。所以生活節儉才能居安思危。當我們養成節儉的習慣,就不容易為眼前花花綠綠的世界迷惑,也才能更專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勤儉結合,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前我總是喜歡浪費筆墨文具,經常沒用完就丟掉,當我看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因為物資匱乏而不能上學的事情時,我就深深認識到生活的不易,也更加意識到節約的重要性;只有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才能有細水長流的好生活。

勤儉是一種文明,是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勤儉是一種態度,蓄滿生活的正能量,才能揚帆起航;勤儉是一種品質,培養我們謙虛自省,天天向上。這種勤儉之風,源於家族良好的家風。春秋時期齊國的相國晏嬰,自幼深受勤儉家風的影響,為官正直。別人説他過於節衣縮食,而他卻説:“一個國家的風貌是通過百姓的高潔品行所表現的。”最終被皇帝看中其品格而重用。晚晴時期的朝廷重臣曾國藩,一生勤儉,好學務實,他的家風一直成為我們後人學習的典範。中國古代類似故事還有很多,舉不勝舉。所以説,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孩子只有在父母營養雨露的澆灌下,才能成長得更健康更強壯。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良好的家風培養了孩子良好的性情,薰陶了孩子出類拔萃的優良品格。這種無形的力量會影響並且教育孩子在社會上的為人處世和人生態度。只有家風端正清澈,文化才得以昌盛,國家才得以富強。所以,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將好的家風世代傳承!

我的家風故事8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問過我:“寶貝、咱們的家風是什麼呀?”我抬起滿是疑惑的面孔,搖了搖頭。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明白了……

那一年我七歲。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公交站台乘坐公交車。人多擁擠、上了車,我和爸爸碰巧發現左邊第一排有空座,便坐了下來。到了第二站,有許多人下了車,而更多人則拼命往上擠。待所有人都上了車後,一位年邁的老奶奶左手拄着一根枴杖,右手挎着一隻鼓鼓囊囊的大布袋,一步一步吃力地上了車。這時車上的座位早已滿了,司機熱心地喊道:“有哪位好心人讓個座?麻煩大家了!”就在這時,爸爸用胳膊輕輕地捅了捅我。我心神領會,“唰”的站了起來,用尚顯稚氣的聲音清脆地説:“奶奶,請您坐我這裏。”全車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了我的身上。那位老奶奶衝我笑了笑,點了點頭。從這以後我懂得了:做人要學會謙讓。

那一年我八歲。有一次媽媽帶我去逛超市,路上遇到了我的幼兒園同學——張瑤瑤,我們聊了好一會兒。後來,媽媽和阿姨同意了我和瑤瑤下週末一起去遊樂場玩,我高興極了。然而,到了那個週末,我幾乎忘了這件事。當媽媽提起來時,我嘟着嘴説:“哎呀,為什麼非要今天去遊樂場呢?在家看電視多好,天這麼冷,説不定還會下雨呢!”媽媽聽了,嚴肅地説道:“你不願意去是一碼事,而答應了別人又是另一碼事。試想如果換成瑤瑤答應了你去玩,卻又突然不去了,你一個人在遊樂場,心裏是什麼滋味?”我想了想,為了不讓瑤瑤難過,我回道:“去!”“這才是個好孩子。”媽媽笑着説。那一次,我和瑤瑤在遊樂場玩得分外開心。從這以後,我懂得了:做人要講信用。

那一年我十歲。有一次,姐姐來我們家吃飯。吃完飯後,媽媽和小姨一起聊天,我和姐姐在旁邊玩。就在這時,我一不小心把茶几上的花瓶碰倒了,“咣噹”一聲響後,那隻珍貴的花瓶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和姐姐一下子愣住了。當媽媽問,是誰將花瓶碰倒了的時候,我哭喊着説:“不是我弄的!不是我!真的!”我看見媽媽的臉上是一副十分平靜的表情。她只説了聲:“下次小心點。”便默默蹲下來將陶瓷碎片掃得一乾二淨。事後,她和爸爸一起教育我説:“一個人,最基本的品格是誠實。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這番話至今迴響在我的耳邊。從此我知道了,做人要誠實。

這就是我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它幫助我們學會做人。如果這樣,我堅信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健康、和諧!

我的家風故事9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無言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家庭每一位成員,尤其對我們這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影響更是深遠。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在陽光下健康的成長,而我就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具有良好家風的家庭中。

我家的寬容之風。寬容就是理解他人,原諒他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讓我們的心靈獲得自由與解放。媽媽是一個樂觀、積極向上、善解人意的人,她的言行一直影響着我。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積極幫助有困難的人,要心胸大度。有一次,隔壁家的小妹妹來找我玩兒,無意中摳掉了我的布娃娃的眼睛還露出了棉花,我當時生氣極了,正想對她大喊,媽媽及時出現微笑着對我説:“別生氣,妹妹還小,你這次原諒她,下次告訴她動作要輕一點、要愛護玩具,媽媽幫你縫好就行了!”我知道了原諒就是寬容。有時媽媽收拾屋子把我的東西不知道放哪兒了,我很着急很生氣,但是想想媽媽天天工作,還操持家務不容易,以後我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收好,這樣既減輕媽媽的負擔也方便自己,我知道了理解就是寬容。我覺得學會寬容並不難。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並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説她的香水不見了,怎麼也找不着。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着我説:“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説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説:”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着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並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裏。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裏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着笑臉,不停的討好。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着她。”去年暑假爺爺生了一場大病,一個暑假,媽媽在高郵和揚州之間穿梭。照顧病重的爺爺,因為這場病爺爺不能説話了,媽媽在他背後,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這些我都看在眼裏。媽媽曾經對爸爸説過“百孝順為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孝順的女兒。

每個家都有不同的家訓家風,良好的家訓家風能使人積極向上,走向成功;不良的家訓家風會使人誤入歧途,墜入深淵。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也是是我們做人和做事的標杆。

我的家風故事10

今年,我在電視上認識到了一個新詞“家風”。電視上的記者在大街上找民眾問:“請問您對‘家風’這個詞有什麼理解?”有人回答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情操。也有人笑了笑直接回答了三個字——不知道。看完這次新聞後,我腦子裏不禁想起一個問題:我家的家風是什麼?

為了思考這個問題,我坐在沙發上深思。媽媽問了,走過來親切地問我:“寶貝兒,有什麼心事嗎?”看見媽媽問我,我便拉着媽媽的手問道:“媽,咱家的家風是什麼呀?”沒想到媽媽一開始和藹可親的臉立刻變得嚴肅起來,説:“家風是家裏每個成員都可以反映出來的,你不妨觀察一下咱家人的行為!”聽完這話,我飛奔地出來觀察我的家人。

我家現有五口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

我第一觀察的是我的爺爺,爺爺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有農村人的善良、樸實等品質。因為爺爺愛和鄰居們聊天,更愛幫助別人,所以和鄰居們的關係不錯,只要看見左鄰右舍的窗户或門壞了,爺爺每次都熱心的幫忙去修,爺爺還有個習慣,就是每次出門時,總會帶上幾個硬幣和一塊饅頭,你一定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把,實話給你説吧,爺爺如果在路上看見一些乞討者,好給予他們施捨。

奶奶是我從小打到大和我常説話的人,可以説奶奶是和我在一起時間最長的人。雖然奶奶不識字,但是十分重視家庭和諧的人,如果兩個人鬧得不愉快了,奶奶就會讓那兩個人相互理解謙讓。奶奶有時還會給我講一些有關誠實,孝順父母情的成語故事,每次我都聽得津津有味,這些故事都會對我的影響很大,都讓我知道了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父母情。

説道孝順父母情,我的爸爸、媽媽就是一個好榜樣,天氣如果一變,爸爸、媽媽就向爺爺奶奶問寒問暖,如果有一些可口的飯菜,就讓爺爺奶奶先吃,爺爺奶奶直誇他們孝順,如果爸爸媽媽見了熟人,總會主動向他們問好。

我已經總結出了我家的家風,鄰里親,重和諧,孝父母情,講禮貌。我總結出後,媽媽直誇我聰明。

現在媽媽把晚飯做好了,我趕快擺放桌椅,碗筷等,喊出爺爺奶奶。熱氣騰騰的飯菜在燈光的照耀下格外誘人。一家人坐在一起説説笑笑吃着飯,感覺真好。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助我們學會做人,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我的家風故事11

家風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方的長路。家風是一條正路,陪伴我成長的旅程。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照出我的弊端,改正我的缺點。

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

從小父母就告訴我“百善孝為先”,而家中最孝順的無疑就是我爸媽了。爸爸長年在外地打工,一去就是半年,而且在家呆的時間也不足半個月。每天晚上我與爸爸通話他總是不忘記問我給奶奶打過電話沒?爸爸不在家沒法照顧奶奶,而我就替代了爸爸的位置,幾乎每天打一個電話給鄉下的奶奶。每到週末有時間媽媽就帶着我買了水果和營養品回鄉下探望她和爺爺,每次回去媽媽都忙個不停,幫着奶奶洗衣燒飯做菜整理房間打掃衞生。爺爺有次生病住院二十多天,媽媽雖然要上班,但是每天早中晚都抽時間買了飯菜送去醫院看望爺爺,風雨無阻,爺爺出院後媽媽也累病倒了。村裏人都和奶奶説:“你家媳婦真孝順!”爸爸放假回家,第一時間就是看望爺爺奶奶。奶奶家裏開了小店,爸爸總是爭着和奶奶掃地、拖地、管理麻將桌等。晚上我們都上樓睡覺了,爸爸還在下面等打麻將的人走了再收拾,等他把房間打掃乾淨上樓時我們早已進入夢鄉了。爸爸媽媽是我的榜樣,我要向他們一樣孝順長輩。

俗話説得好:“勤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家還有一種勤儉節約的家風。小時候,我很怕黑。每到晚上,我總把家裏所有的燈都打開,照得整個屋子亮堂堂的。這時,外公總是歎了口氣,對我説:“毛毛啊,要懂得節約!”我疑惑地問:“什麼是‘節約’?”外公隨手關掉一盞燈,告訴我:“這就是‘節約’!”從此,我明白了要節約用水、用電。每逢節假日,我都窩在被窩裏睡懶覺,外婆總掀開我的被子,對我説:“快起來,做人要勤儉,別懶懶散散的。”我問她:“什麼是‘勤儉’?”“勤勞,節儉!”説着,她自顧自地打掃起房間來。於是,我懂得了做人要勤儉。過年的時候,我收到了很多壓歲錢。我本想着去買零食、玩具,然後痛痛快快地大吃大喝、盡情玩耍,但是一想到外婆的話,我放棄了這些想法。我決定把錢存起來,等到需要時再用它們。我覺得我做到了勤儉,也許這些錢對於別人來説微乎其微,但來日方長,我相信我定能積少成多,哪一天真正用到需要用的地方。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孝順、勤儉!像一盞明燈照亮我的成長之路!是我終生享用不完的寶貴財富!

我的家風故事12

我每次去好朋友家去玩,都會忘記媽媽或爸爸規定回家的時間,玩的很盡興的時候就會很遲才回去。讓大人們很着急。於是媽媽就很認真的對我説:“咱們曾經定過一個規矩,就是同樣的錯誤不犯三次,對嗎?”我點了點頭,並跟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約定,按時回家。

因為我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是一興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再犯同樣的問題,媽媽怎麼叮囑都沒有作用。於是“事不過三”的家規就被訂立了,我心甘情願的接受了約定:要是同樣的錯誤犯了三次或第三次,可以任由媽媽或爸爸適當懲罰。

好景不長,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上週六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小明家找他玩,媽媽告訴我最遲六點半要回家,不要影響到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的很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來電話要我回家了,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了七點半。一回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並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了負擔。我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記住回家的時間。

第二天晚上,我又去小剛家玩,媽媽和我約定的時間是七點半回家,要尊重別人家的休息時間。我和小剛在電腦上玩CS槍戰,心裏也一直惦記着和媽媽的約定時間。還有五分鐘到七點半了,我趕快和小剛説再見,衝下樓回家了。媽媽一開門,就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誇獎我守時。這一次,媽媽不但給了我一個吻,還獎勵了我下個週末一小時的玩電腦的時間。我開心極了!

第三次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我放學後跟媽媽説了要去小紅家拿蠶寶寶,媽媽同意了,並且要我一拿到就趕快回家寫家庭作業。路上和好朋友們一起心不在焉的走着,一不小心就撞到了柱子上,被他們笑話了一路。等我拿到了蠶寶寶,小紅又提議一起去摘桑葉。在路上為了證明我會打水漂,我們又一起到小區的池塘邊開始比賽。我平着朝水面扔了一個小石片,連着打了三個水漂。這下,大家都很羨慕我了。我們邊玩邊找桑葉,一直玩到了七點。意猶未盡的回了家,完全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後。

我剛一敲門,媽媽就滿臉怒氣的站在了我的面前,劈頭蓋臉的把我訓了一頓:“你這樣沒有責任心的玩到現在才回來,如果出了意外媽媽根本聯繫不到你,也不知道到哪裏才能找到你,你知道你讓大人們多擔心?跟你約好的時間沒回來寫作業,你又知道你浪費了多少時間?事不過三的規矩你接受嗎?那就先進來,在門口處靜靜的站三分鐘,好好想清楚今天是否有不恰當的地方,然後總結下給我聽。”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忘記過這條家規。

我的家風故事13

家風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一千人可能有一千種回答,但我以為家風應該就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

從古至今,但凡有家庭存在,一般都擁有屬於自己獨有的家風;有些家庭甚至還將自己優良家風歸結成代代相傳的家訓和家規,當然也有一些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家規,但同樣也有着自己特有的不成文的家風。我家就屬於後者。

商賈之家的家風是誠信經營,軍人之家的家風是保家衞國,我家屬於知識分子家庭,從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以及我個人成長的經歷來看,我覺得勤奮好學、嚴格自律這八個字應該就是我家的家風濃縮與寫照了。

説到我家的家風,這還得從我們家的奶奶輩説起孩子,來背首唐詩給奶奶聽聽記得祖奶奶還在的時候,每次和她在一起時,她常常慈祥的撫摸着我的頭,笑眯眯的對我説。然後,一臉享受的聽着我稚氣的背誦。後來爸爸告訴我,其實祖奶奶並沒有讀過書,但她卻能認識很多字。這一方面因為她上過一段時間的識字課,另一方面在爺爺和爸爸小的時候,祖奶奶就要求爺爺、爸爸每天將所學的課文都背給她聽,同時她自己還經常翻看課本,讓爺爺和爸爸教她識字。記得她在90多歲的高齡時,每天還要戴着老花眼鏡端坐在陽台上看書。於是,那些年咱家的陽台上,就經常出現老人獨自斜坐在懶懶陽光下的單人沙發上,人已經睡着,書和眼鏡也已經散落一地了

如今祖奶奶雖已不在,回頭仔細想想,勤奮好學,活到老學到老在我家其實從祖奶奶那一輩乃至更上輩就已經在踐行的了。

勤奮好學、嚴格自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有着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家庭中的每一個人,讓我們的家庭和和美美、健康快樂;它又有如一股和煦的春風,拂面而來,催人奮進,去書寫咱家更美好的新篇章。

我的家風故事14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家庭,自然也有千千萬萬種家風,雖然每個家庭的家風不盡相同,但是,我相信家風都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踐行着誠、孝、儉、勤。俗話説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我們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説到家風,我的腦海裏不禁湧現出了爸爸媽媽用行動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打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很少給我太多的零花錢,每當看到同學們每天兜裏有零花錢,放學了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的時候,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心想我的爸爸媽媽好小氣,不給我零花錢。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瞭解到了:許多零食生產加工很不衞生,還添加了大量的有害添加劑,小孩吃了後會導致肥胖等,在我耳聞目睹了種種亂吃零食帶來的不良後果後,我終於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我也明白了:爸爸媽媽掙錢很辛苦,不能隨隨便便亂花錢,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用行動保護我的成長,同時也體現了我們家儉樸的家風。

誠信,我想這是家風中最重要的一點。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和個人,誠信是我們每個人立足的根本。從三年級開始,媽媽要求我每天堅持寫日記。記得有幾天,我因為種種原因沒時間寫,媽媽問我寫沒寫時,我總是面不改色,爽快回答:“寫了,寫了。”有一天,媽媽要檢查我的日記本,我的心裏怦怦直跳,忐忑不安,拿着日記本慢慢地向媽媽走去。媽媽翻開一張張白紙,臉上的笑容灰飛煙滅,頓時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了我,並説:“我批評你,不是你沒寫完日記,而是因為你不誠實,不講信用。你沒寫可以告訴我,而不應該用謊言欺騙我。記住,做人要一諾千金。”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明白了誠信比任何品質都珍貴,我也答應媽媽,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誠信的人。

孝,就是孝順了。俗話説“百順孝為先。”我家也不例外,雖然我們沒有和奶奶住在一起,但一有時間,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回鄉下看望年邁的奶奶,到了家,爸爸媽媽忙裏忙外地幫奶奶做好多的事情,我都默默的看在眼裏,有時候我也情不自禁地動起手來幫奶奶做一些事情。如果一段時間我們沒有回去,媽媽總是會要求我給奶奶打電話問候。

勤,就是勤奮了。學習需要勤奮,每天我都會埋頭苦學。當我想鬆懈的時候,就會想起爸爸媽媽,他們為了我的健康成長,辛苦地工作,這時,我便會重振旗鼓,繼續努力學習。

誠、孝、儉、勤這四個字雖然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美好的家風陪伴我成長,讓我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獨具特色的優良家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家庭才會越來越美好。

我的家風故事15

“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而我家的家風,則是教會我如何做一個有誠實的人。

我在家裏的桌子旁看到了一張50元的紙幣。是誰的呀?管他的呢,只要被我撿到,就是我的啦。

我拿着錢坐在椅子上盤算着如何用這筆錢。“呃,我不是在超市看到一套精美的圖書,媽媽一直沒給我買嗎,哈哈!這次終於可以如願以償了!”正當我起身要去買的時候,看了一下時間,啊,不早了,還是吃完飯再去買吧!吃飯時,媽媽突然説了一句:“我傍晚放在桌子上的50元錢不見了,你們誰有看到?”媽媽説完後,我心裏不禁揪成一團,手心直冒冷汗:“怎麼辦,怎麼辦,那錢是媽媽的,要還給媽媽嗎,可要是還給媽媽,買那套書的希望就泡湯了……”這時爸爸搖頭,妹妹搖頭……媽媽見我精神恍恍惚惚,便問:“怎麼了,你看到了嗎,還是你不舒服?”“我沒看見,我沒看見,我吃飽了,我先去看書。”我捏緊口袋裏的那讓我心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50元錢,匆匆忙忙從餐桌逃脱,進了房間。

我躺在牀上,翻弄着那50元。怎麼呀!還是還給媽媽吧!我心中猶豫不決。媽媽推開房門進來了,我連忙將錢塞進口袋,從牀上坐起來。媽媽坐在旁邊,關切地問:“你今天晚上怎麼了,有心事嗎?”“我……我……”我支支吾吾不知怎麼回答,“媽媽,對……對不起,我看到了那錢,拿走了想用這錢買書,沒還給您,真是對不起,我以後不會再這樣了。”我鼻子有些發酸。“傻孩子,你能勇於承認錯誤,説明你還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媽媽語重心長地説,“那50元本來就是準備給你買書的……”什麼,原來媽媽早就看出來是我拿的,只是想讓我自己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做回一個誠實的自己。媽媽真是用心良苦啊!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説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標籤: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