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熱門】古詩的作文集合七篇

作文6.81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的作文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古詩的作文集合七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我雖然同樣也建屋居住在塵世之間,耳中卻聽不到車馬的喧囂之聲。請問人怎樣才能達到如此的境界呢?內心遠離世俗居所自然就偏僻。在東邊的.籬笆牆下面採來一把菊花,悠閒自得地抬頭就能望見南山。

南山之上黃昏時分的風景最為美好,歸巢的鳥兒結着伴飛回了山林。在此情此景中藴涵着人生的真諦,要悟懂時卻已忘記了如何表達。

古詩的作文 篇2

前幾天看到中央衞視出台了一個新的節目,是董卿主持的,關於古典文化傳頌的一檔節目。

看了沒幾期,我就已經被它深深的吸引了。節目中來自全國各地,各大高校的同學前來參賽,出口成章,對於古典文化很是瞭解,看得我心生羨慕,滿滿的古詩的味道。

其實我一直很喜歡中國的古典文化,也很喜歡那些有故事的古詩詞。因為他們代表着古人對於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感,也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讓人怎能不心生喜愛。

想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想起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們不能聽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而對某個人產生一定的見解,同樣的.,也不能因為他做錯過事情就從此揪着不放。

想起“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會想李白在寫這首詩歌時候是什麼心情,明月皎潔,窗前靜立,一定很美好很有趣。

想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會想起陶淵明隱居山外,悠然愜意的生活,那是多少人所向往的啊,遠離都市喧囂,內心寧靜。

古詩的味道,能夠帶給人心靈安寧的味道。

古詩的作文 篇3

朵拉和安迪來到一座圖書館,多拉隨手翻開了一本唐詩三百首,這時從書裏跳出了一隻妖怪。這隻妖怪渾身都是鮮血淋漓,並且脖子上還長着九個頭顱,每個頭顱上都長着三個邪惡的眼睛,嘴巴長着長長尖尖的牙齒,還渾身散發着惡臭味兒,可把朵拉和安迪嚇壞了。

這時妖怪撲向安迪和朵拉,他倆又急又怕慌慌張張的轉身就跑,拼命的跑出了圖書館。沒想到,那隻妖怪也追了上來。朵拉和安迪跑着跑着驚奇的發現,腳下已經不是陸地了,而是踩着一片雲朵,帶着他們往天上飛,他倆飛着飛着看見眼前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是門緊閉着,他倆已經無路可逃了,回頭一看那隻妖怪也馬上就要追了上來,朵拉翻開古詩書,只見裏面一個標點也沒有,朵拉着急的.哭了起來,她傷心極了,説:“都怪我太得意洋洋了,現在可好了,密碼口令沒有了。”

安迪安慰朵拉,説:“彆着急,你再好好想一想。”這時,從朵拉的腦海裏出現了一首剛才翻到的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於是朵拉大聲的背誦了一遍,這時,那個妖怪倒在了地下,妖怪變呀變,變成了一位白鬍子老爺爺,長得有點像太上老君,他醒來後看見安迪和朵拉,笑着對他們説:“謝謝你們救了我,讓我又恢復了原樣。我是天宮的太上老君,因為讓孫悟空從八卦爐裏逃走了,還造成了大火,我就被玉皇大帝變成了書怪,還説要是沒人背誦《回鄉偶書》就永遠變成怪物。”

太上老君又回到了天宮做了神仙,朵拉和安迪呢?他們正準備走進下第五十一難迷宮。

古詩的作文 篇4

我們是神奇的生物,有思想,能行動,能化大事為小,能化小事為了。但是,你一定在內心的角落裏有一件讓你沒齒難忘的事,我們不願意它被人所提及,那段記憶也不敢觸碰,它就像掌紋深刻在皮膚裏,總在你的腦中來來往往,讓我們揮之不去。

杜牧所走筆的古詩《泊秦淮》就用精簡語言刻畫了一個道理至少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恥辱依舊應該被我們銘記。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個將入天命之年的老人,用雙眼看清了整個大唐,眼望極盛之時的繁華情形,也看清了,讓大唐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看清了煙火般的'凱旋而歸,也看清了人心裏的眼花繚亂。

我們要銘記歷史,不做所謂的商女。

日本侵略者把魔爪伸向南京之時,彈片籠罩了這個人潮奔湧的城市,被活埋於大地之下的人民是平凡的,他們沒有理由被迫害。他們的血染紅了侵略者的雙眼,恥辱已經在中國的皮膚上重重劃了一刀,還沒結痂,刀鋒又帶着寒光捲土重來。

人民被迫害是國的失職!士兵慘死於黃土沙場,是將的無能!

商女啊,你低下頭拂過你的血脈,血漿裏倒映的上下五千年的來來往往,反映了雙眼的匆匆忙忙。

歷史舞台上沒有人是被簽訂終身合約的演員,都如過客一般,來去無蹤,留下金色的希望和灰色的陽光,我們要把灰色的陽光裝進瓶子裏,把恥辱的味道封存。

詩中後庭花的唱者多半是愚蠢的,給人的是跳樑小醜的形象。

我們自身就是生活中的杜牧,我們堅決不做詩人筆下的商女,不讓自己成為憾者,也不讓自己成為過街老鼠一般的恥辱,我們期待着新的道路已經開啟。

古詩的作文 篇5

第一篇:古詩中的春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文化成就極高,而詩詞更是這座文化藝術寶庫中耀眼的明珠。古詩詞中,寫春天的,數不勝數。

“詩仙”李白有一詩曰“東風已綠瀛洲草,紫殿洪樓覺春好。”李白生活在唐朝的“開元盛世”,哪兒的春天自然是美麗的,就連春的到來,那麼無聲無息的。在大詩人筆下,又是那麼生動活潑,讓人感覺春天就像一壺美酒,初嘗美酒,就被迷醉了。

朱熹是有名的老夫子,而也曾在著名的《春日》中讚頌過美好春色“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可見,春是人人都喜愛,都熱衷於讚美的。

豪放派詞人代表辛棄疾更熱衷於田園春光。他在《鷓鴣天代人賦》寫道“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這不但表達了他高尚的情操,也為我們描繪出一個活靈活現的鄉村春天。

最讓人睹春思鄉,莫過於丘遲了,他當年一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徹底在精神上征服了造反的陳伯之,他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鑽進詩詞裏,還可以找到很多很多關於春的詩句。真可謂一座奼紫嫣紅的百花園,即便是園裏的一株小草,也能使人回味無窮。

然而,現在我們卻只能在它們身上捕捉些春的影子。現在的城市,可還有半點春的影子?見到一株含苞欲放的花朵,便要歡喜一陣子。可還找到“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那些黑煙,垃圾,工業污染對花草的侵佔,對春的侵蝕,我們卻只能束手無策。

這些美好的詩詞,本來是來描繪出美好的春景的。如今,卻成為我們尋找春天的途徑。可悲!可歎!

第二篇:古詩中的.春

小時候,爺爺是教師,總是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誦古詩。見爺爺讀詩時,很奇怪,總會邊讀詩邊搖頭,聲音還頓挫抑揚。我問爺爺為什麼,爺爺大笑起來,還説:“邊讀詩邊搖頭,這才能讀出詩的韻味。”那時的我還不知道詩的韻味是什麼,只是一知半解地點點頭。

還記得我讀的第一首也是會背誦的第一首唐詩是《春曉》。我想,第一次和《春曉》做朋友,一定是始於春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問爺爺“聞啼鳥”是什麼意思,爺爺説,聞就是聽,當你每天清晨起牀時,不是時常會聽見鳥叫聲嗎?這就是“聞啼鳥”。哦,懂了。

我就這樣一首首讀了下來,讀了很多描寫春天的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哦,這句詩我懂得。一團團野火在燃燒野草,但怎樣也燒不完還留根,當一陣陣春風吹起,野草又重生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兩句我也懂得,我不喜歡這樣的景象,國家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滿城,荒木滿街。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眼前就出現了一幅清淡的墨水圖,詩人最後一句還用了疑問的句式,又讓我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可看出詩人王安石是多麼思念家園啊!

朱熹有一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漸漸地,我讀詩讀出了韻味,增長了不少知識。

春,在我的詩歌旅途中,一路相隨。它佔據了我所學的詩歌中的重要地位,給我無窮的啟發和感受,使我讀出詩的韻味。

第三篇:古詩中的春

轉眼間,嚴冬已逝,春姑娘悄悄地降臨人間,帶給人間温暖、詩意。春天,在我的眼裏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意的季節。她意味着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很多詩人也喜愛春天,歌頌春天。走進他們營造的這奼紫嫣紅的古詩百花園裏,隨意採擷幾朵散發着詩意的芬芳的詠春詩,慢慢品讀,細細感受,不知不覺間陶醉其中。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是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看啊,綠竹蕭疏,掩映着幾樹桃花,樹上的桃花競相開放,一眼望去,如一片粉色的汪洋。一江凌波盪漾的春水,一羣鴨子首先感到了暖意,爭先恐後地跑到江水上,歡暢地遊着。串串”嘎嘎嘎“的歡叫聲在江的上空迴盪。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在那清澈的湖水邊,有幾位婀娜多姿的姑娘,在專心地梳粧。那一頭碧綠的秀髮,修長地垂在胸前,清風盪漾,那一頭秀髮隨風飄揚。那便是佇立在河邊的楊柳。春風這位髮型師技術多麼精湛啊!那細細的柳葉,那曼長披拂的柳條,都是經過他的精心設計和裁剪的。他給大地裁製出了一朵朵鮮紅嫩綠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裝,帶來了勃勃生機。詩人藉助柳樹歌頌春天,詩中洋溢着詩人對早春的喜愛和讚美。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詩人到朋友家裏做客,遠遠的就看到了朋友家的小園,一條綠色的小路彎彎着隱沒在那道柴門後,初春的小草剛發嫩芽。抬眼望去,杏樹的枝頭,羣花雀躍,你一朵我一堆的爭着鬧着,有的害羞,有的歡悦,也也有慵懶的半開半閉的,一陣陣沁人心脾的香氣從門縫裏往外飄着,我不敢驚動這些春天的小精靈。

漫步古詩百花園,徜徉在詩的海洋裏。嗅着手中那幾朵散發著清香的詠春詩朵。彷彿已和春天有了親密的約定!

古詩的作文 篇6

人們在品評古代詩歌時,常把一句詩中至關重要的一字叫之為詩眼。詩眼在詩句中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著“眼”處常常是全句之關節點,詩句的神采氣韻往往繫於此一字之錘鍊。若錘鍊得好,則全句生輝,若錘鍊得不好,則會使整句詩顯得索然無味。

在古代詩歌的那些名篇佳句中,詩眼隨處可見。如杜甫《旅夜書懷》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一聯,其中的“垂”和“湧”即為詩眼,“垂”字和“湧”字本是極平常的字,但用在這裏卻有了極不平常的表現力。星而言“垂”,月而言“湧”,語意十分奇特,再配以平野的闊展,大江的奔流,便給人一種水平的延伸和空間的垂直相交織的感覺,表現出廣袤、空曠而又寂靜、悽清的環境和氣氛。又如《夜宴左氏莊》中的“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一句中的“帶”字,在這裏意思雖有一定的彈性,但主要為映帶之意。詩人不用“映”而用“帶”,則更顯出月落後夜色的朦朧,如果用“映”字,就顯得一般化,而且有一種亮的感覺,與上句中的“暗水”不協調。再者,“春星”、“草堂”,詞語都比較輕麗,用一樸重的字墜於其間,既相映成趣,又使全句沉着而不飛揚。在遣詞造句和錘鍊關鍵字方面,杜甫曾有言“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其在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又如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中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中的“聽”字,亦為詩之眼。這一“聽”字的使用,不僅使那初春之夜,細雨綿綿的境象躍然紙上,而且把作者當時身居京城小樓倍感孤寂無聊、閒愁難耐的心情刻畫到了極至。其他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句中的“敲”字,盧照鄰《折楊柳》中“露葉凝愁黛,風花亂舞衣”中的“凝”字和“亂”字,等等。這些字都起着詩眼的作用。詩眼於一句詩的重要性,猶如一串珍珠中最光豔奪目的那一顆,因其閃亮,使整串珍珠都顯得熠熠生輝。詩眼常顯示出詩人駕馭文字的能力,讀者也能借此一斑窺見全豹,看出詩作者藝術修養的高低。

詩眼雖然主要是針對古體詩而言的,但在現代新詩中,也有詩眼,只是因為現代詩在句式上非常自由,因而詩之眼或者表現為一行詩句中的關鍵詞和詞組,或者表現為一首詩中的關鍵詩句。如艾青《花樣滑冰》中的“有大的弧線的徐緩/有小的急促的旋轉/忽而是旋轉中的跳躍/忽而是跳躍中的旋轉”這幾行詩,其中“弧線的徐緩”、“急促的旋轉”、“旋轉中的跳躍”、“跳躍中的旋轉”即可謂詩眼,它們起着使詩句更精煉、使詩的`意象更明確的作用。再如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一節,其中詞組“輕輕的”就是這一節詩的詩眼。通過這一詞組的使用,就把詩人當時離開英國時對劍橋的懷念之情極其自然地傳遞給了讀者,同時,因這一詞組的使用,還使整節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具音樂感。

可以説,作詩時,錘鍊好詩眼,才能使詩句更凝練;而讀詩時,注重詩眼,才能把握詩的傳神之處,從而更好地領會和感受詩的意境。

古詩的作文 篇7

我喜歡古詩裏的春天,因為春天藴含着美好新生,萬物復甦,我也喜歡古詩裏的夏天,因為夏天枝葉茂盛、生命蓬勃。

春天到了,嫩綠的小草慢慢地從泥土裏衝破出來,緩緩地抬起頭,接受陽光的照射。一場春雨過後,大地變得格外有精神,就像唐代詩人杜甫所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花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雨似乎能領會人的意圖,知道季節變化,正當萬物生長時便悄悄降臨,細雨隨風來到夜裏,默默滋潤萬物,沒有一點聲音,田野間的小徑和天邊的烏雲一樣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燈火獨自透亮。等到第二天早晨,那沉甸甸的沾滿露水的鮮花開遍整個成都城。

夏天到了,植物長得旺盛,雖然天氣炎熱,可仍然可以在樹蔭下乘涼。紅紅的`太陽放射出它的萬丈光芒,荷塘開滿荷花,有的只開出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荷花散發着淡淡的清香。荷花有的是白的,有點是粉的,荷葉一片片碧綠碧綠。好像一個個仙子置身於綠色的海洋之中,看到這些大大小小的蓮蓬,不免想起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ping一道開。調皮的小孩撐着小船偷偷地採蓮蓬,他還不懂得怎麼隱藏蹤跡,水面上的浮萍留下船兒劃過的痕跡。小孩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穿過千年歲月依然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眼前。

古詩裏的春天夏天各有各的美麗,我愛古詩裏的春天和夏天。

標籤:七篇 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