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美食作文精選15篇

作文9.07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美食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美食作文精選15篇

家鄉的美食作文1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啟東市,這裏有很多美食,比如説:香煎脆年糕、油炸小黃魚、微辣酸菜魚、火烤牛肉串、紅燒羊肉等,但我最愛吃的卻是家鄉的餛飩。

家鄉的餛飩製做過程很繁瑣,但吃起來卻很香,我打算親自做一碗,便請求媽媽來幫忙。

我從菜場買了餛飩皮,它是正方形的,像一張紙那麼薄、手掌那麼大,白白的,看上去呈現半透明的狀態,摸上去很柔軟。餛飩好不好吃,餡是最重要的,媽媽把五花肉剁成泥,她説,手工做的肉泥更細膩更香,剁好後,放入花生油、生抽、鹽、五香粉、雞精等調料,最後加上一點芹菜末,一起攪拌均勻,肉餡就做完了。

接下來就開始包餛飩了,媽媽先把餛飩皮攤開,在中間加上一個硬幣大小的肉餡,然後把餛飩皮對摺,再一卷,兩邊扣在一起,一個餛飩就包好了。

我學着媽媽的樣子開始包起來,第一個餡放多了,包的像大象的腦袋一樣鼓鼓的,肉餡全露在外面了。媽媽説:“你少放一點餡,這樣更容易包。”我按照媽媽的話去做,果然比第一次好多了,但樣子還是有點醜,餛飩的邊角沒有對齊。經過多次改進後,我包的餛飩終於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我心裏美滋滋的。

餛飩很快包完了,媽媽把它們放到鍋裏,很快就煮熟了。熱氣騰騰的餛飩出鍋了,只見它們像一隻只小白兔圍在一起,再撒上一些香菜,加上生抽和葱花油調製成的湯汁,看起來讓人很有食慾。我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餛飩皮很有嚼勁,肉餡很鮮美,吃完餛飩我又把湯汁都喝完了。啊!味道真是太鮮美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美食,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直流口水、想來嘗一嘗呢?

家鄉的美食作文2

我最愛吃的“楓鎮大面”,它是蘇州一帶有名的美食之一。就像它的名字所説,它是一種面。楓鎮就是楓橋,是舉世聞名的寒山寺所在地。楓鎮大面還有個有趣的傳説哩!

相傳太平天國時期,有兩兄弟在楓鎮合夥開了一家麪館。一次,老大在一家賭場行賭,將所有買原料和作料的錢都輸光了,以至連買醬油的錢也沒有了。第二天就難以開張了。兄弟倆急中生智,向近鄰要了些酒釀和鱔魚骨頭,乾脆就將紅面改為白麪湯。由於酒釀香醇,鱔魚骨頭鮮美,熬出來的白湯下麪頗受顧客稱讚。這一天的生意不僅沒有受什麼影響.反而更加紅火了。久而久之,這家店的白湯麪一傳十,十傳百,來此處吃麪的人越來越多了,二人正式掛出了“楓鎮大面”的招牌來。後來,楓鎮大面成了這兒的傳統美食啦!

要做出令人嘖嘖稱讚的楓鎮大面,材料必須十分講究:生面條、豬硬肋、鱔魚、細鹽、酒釀、料酒、葱姜、葱末……可是一個都不能少。熱氣騰騰的楓鎮大面上桌啦。一股撲鼻的酒香立刻湧了上來,爭先恐後的往我鼻子裏鑽。吊湯的時候,除了常見的肉骨、鱔骨外,如果客人需要,還可以加入了酒糟和螺絲。澆頭是一塊燜肉,但是它和普通的燜肉不同,它肉質白嫩,做法複雜,且燜制時不能放醬油,純粹靠鹽調味。燜肉看上去十分膩,但卻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的燜肉裏透着一股淡淡的酒香,更是凸顯了楓鎮大面自身的魅力所在。在這時,喝上一口冒着白色霧氣的湯汁,一定全身都會放鬆下來,身上暖洋洋的。我想,天上神仙的宴席也不過如此吧!楓鎮大面真是:燜肉肉質白嫩,入口而化;麪湯湯色澄清,味道鮮美呀!

家鄉的美食作文3

我的家鄉在重慶江津的一個小鎮——白沙古鎮,它雖然毫不起眼,但是卻有着自己獨特的韻味。

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臘肉和湯圓了。每年寒冬季節來臨之際,家家户户都要殺一頭豬,準備過年。我每次看到外婆家灶台上方掛着那黑漆漆的、黃黃的臘肉,就問個不停,這肉怎麼不放在冰箱裏呢?它不腐爛嗎?……外婆告訴我,它不會腐爛的,因為它是用鹽醃製過的,然後放到火炕上煙燻,並且現在氣温又不高。你看每家每户都有,這種的肉做出來的菜吃起來非常香,可以炒來吃,可以直接蒸來吃,也可以燉來吃,無論怎樣吃,都是人們所喜愛的菜餚。所以我常常讓外婆給我弄臘肉、燉臘豬蹄、臘排骨來吃。

每次只見外婆把黑黑的臘肉取下來,用金絲球在表面上抹來抹去,再用熱水反覆沖洗,此時的臘肉與懸掛着的真是天壤之別啊!經過外婆的廚藝,滿桌的以臘肉為主的各種菜餚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兒放入嘴裏,啊!滿口的香味兒沁人心脾,回味兒無窮。我想:我也要跟外婆學做臘肉,讓我的子子孫孫都會做臘肉。

每逢春節,我們家鄉家家户户都離不了吃湯圓,並且還取了個美名——元寶。傳説:正月七年級吃了元寶,一年到頭都財源滾滾,如果吃到了紅色的元寶,那他一年都紅紅火火。大人們還經常在元寶裏包上蘋果粒、硬幣、棗子等,如果吃到了這樣的元寶,都會有不同的好運。因此,每年七年級,我很早就起牀,看看大人們是怎麼做元寶的。只見他們熟練地把湯圓面和好,掐一小團在手裏搓,然後把它壓成一塊圓形面,再包一點兒餡兒,丟到燒開了的水中,隔了一會兒,那些圓圓的元寶就浮出水面,大人們説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嚐了一個,又甜又香。有時還有驚喜——因為吃到了包有硬幣或蘋果的元寶。甭説有多高興啊!

家鄉的美食還有很多很多,説也説不完,總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家鄉的美食,我要把它傳承下去。

家鄉的美食作文4

説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國,更是數不勝數,似:北京烤鴨、天津包子、陝西泡饃、四川火鍋……,個個堪稱人間美食,個個都被世人讚賞。可最令我流口水,還是我家鄉特產——燈影牛肉。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燈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説明這個美食是用牛肉做。但“燈影”,可就不一般了。因為,燈影牛肉很薄,厚度還不及一張紙,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對準燈光,就會折射出黃色燈影,所以,“燈影”二字,由此而來。

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燈影牛肉名字由來吧:“相傳,燈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命名。當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達州市一帶)任司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種牛肉片,色澤油潤(鮮)紅燈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鮮香,使元稹讚歎不已。更使他驚奇是,這牛肉片肉質特薄,呈半透明狀,用筷子挾起來,在燈光下,紅色牛肉片上絲絲紋理會在牆壁上反映出清晰紅色影似來,極為有趣,元稹當即喚之為‘燈影牛肉’”。於是達州市這種牛肉片就以“燈影牛肉”之名盛傳開來,成為四川一道名菜。

燈影牛肉外形獨特,味道自然誘人。燈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不少品嚐過這道美食人,都對它讚不絕口。而且經過近幾年來革新,燈影牛肉徹底“脱胎換骨”,味道越來越棒,僅以(令)無數遊客盡“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

燈影牛肉非常美味,但製作過程極其複雜:一頭牛被宰殺後,只能取其腿鍵肉、裏脊肉十幾塊,共才十幾公斤。用長片刀切成十分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種香料,拌勻後將肉片鋪在竹筲箕上,經曝曬去除水分,放進特製烤爐中,控制濕度烘烤至熟,裝入用油紙襯裏竹筒或紙罐裏,摻滿純香麻油,撒上少許花椒粉,密封而成。

有人説:燈影牛肉繼承了達州人所有氣質,這話真不假,那牛肉麻辣,就是達州人火辣、那精巧做工,就是達州人一絲不苟、那比紙薄厚度,就是達州人豪爽。這才是一個真正可以代表一個地方人美食,不,應該是藝術品。

家鄉的美食作文5

每個人都有一塊生他、養他、伴他成長的土地,那塊土地叫做“故鄉”。

自從幾年前全家搬到省城後,就不怎麼回老家了。因此,我非常懷念老家的美食。

我的老家坐落在省城偏遠的一個縣城裏,那裏民風純樸,風景優美,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地的美食,讓人吃了還想再吃,回味無窮。

記得,每天清晨當我還處在迷迷糊糊、半睡半醒的時候,街道上就已然傳來販商的吆喝聲“馬拉糕,又香又甜的馬拉糕”,頓時,睡意全無的我,翻身起來一個箭步就衝到窗户旁,大聲的喊住販商:“老闆老闆,我要1份馬拉糕。”

“好勒!”。販商大聲的迴應道。我趕緊拿着錢跑了出去,深怕去晚了馬拉糕就賣完了,要知道在當地,馬拉糕可是早餐中的佼佼者,人們手中的搶手貨呢!

坐在家裏,深棕色的馬拉糕擺在桌子上,散發出淡淡的香味,像是在説,快吃我啊!快吃我啊!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塊馬拉糕吃了起來。吃在嘴裏,馬拉糕細膩無比,像酥化了的糯米一樣,甜甜的、粘粘的、軟軟的,一大早美味就刺激着我的味蕾,讓我吃完還想再吃。

除了馬拉糕之外,還有讓我最想吃的那就是“向東街紅湯牛肉麪”。“向東街”是一條老街,盛產“紅湯牛肉麪”。如果你到我們這裏來,想吃麪的話,我首當其衝推薦的就是“向東街紅湯牛肉麪”。

“向東街紅湯牛肉麪”做法簡單,但想有好的湯底、紅油卻不容易,製作過程要細緻、嚴謹才能成功做出這個面。麪湯採用豬的筒子骨為主要材料,加上八角、桂皮等十餘種香料配方組成,必須先猛火煮沸,文火慢熬至湯變白色,直到天然骨香熬出才算成功。而紅油是“向東街紅湯牛肉麪”中必不可少的調色料,主要材料由香葱、本地紅幹椒粉、高檔色拉油組成。然後把鹽味,香料粉末,葱花,三胡椒油放到碗裏,做成碗底,勺上一大勺滾燙的骨湯後放上適量的紅油,最後再加上自己喜愛的“罩子”,就這樣,一碗骨香濃厚、色彩紅豔的“向東街紅湯牛肉麪”就出來了。

除了這兩個美食,當然還有很多,例如:油榨粑、杯子糕、蒿子粑、糝子粑、麻辣豆腐等等一系列小吃。

家鄉因這些美食讓人留連忘返,而我因這樣的家鄉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美食作文6

“名以食為天”,蒙古族的飲食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在長期的勞動發展過程當中,形成了他特有的飲食文化。

蒙古族的飲食大部分分為奶食、肉食、糧食三種。

奶食色白,象徵純潔,蒙古人以白為尊,稱奶食品為白食,它又分為食品和飲料。食品有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飲料有奶茶(又稱蒙古茶)、奶酒等。一日三餐,他們較為注重早餐。通常是奶茶泡炒米,再加一點奶皮、奶豆腐,這絕對是一道可口逸人卻不失典雅的好風景。當然,這是蒙古人們的感受。我曾與它們有過“親密接觸”,早餐是類似於充滿豆渣的豆漿,口感粗糙卻又帶着獨特的濃香,加上已經過長期發酵的奶皮,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只不過,由於我太心急,一口下去,沒等細細品嚐,就已經被奶茶給燙死了。真是應了一句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蒙古人名對奶茶那叫一個愛不釋手,從不分飯前飯後,只要想喝或有客人來,立馬上桌,一天都有。

除了奶食,還有肉食。它以羊肉、牛肉為主。羊肉的吃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手把肉”,羊背子,烤全羊等。這些都是蒙古族的傳統佳餚。《樸通事.柳蒸羊》裏介紹:元代有柳蒸羊,於地作壚三尺,周圍已火燒,令全通赤,用鐵芭盛羊,上用柳枝覆蓋土卦,以熟為度。沒錯,這就是烤全羊。可你知道該怎樣做出一隻外皮酥香,味美肉鮮的烤全羊嗎?方法其實很簡單:把帶白條綿陽頭、蹄用特殊裝置吊好,再將各種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的調味料放入預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內,然後在表皮塗上一層食用油,再裝入特質烤爐中烤制,大約烘烤三個多小時,便成功了。出爐後再配上醬汁,嗯~絕對是人間美味。

這簡單樸素的烤全羊不知比那些山珍海味好到哪裏去了。腦補一下:若在廣闊無垠、綠草如茵的草原上,喝着新鮮的奶茶,吃着一隻令人垂涎三尺的烤全羊,那有多麼享受啊!

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包括其飲食特點與習慣,這些特點與習慣又從不同角度反映着這個民族的血統、經濟歷史、生存環境,成為民族傳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家鄉的美食作文7

我的家鄉在著名的佛教聖地——天台,天台山歷史悠久,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遊玩的地點,而天台美食更是獨樹一幟,糊拉汰、扁食,五味粥、玉米糊……那些味道呀,想起來就讓我垂涎三尺!

家鄉眾多美食中有一種以肉末和雞蛋作餡的“麥餅”,狀若圓盤,香氣撲鼻,直徑約有二十多釐米,厚度僅有半釐米多,一層薄薄的肉餡均勻地分佈於餅內,尤為奇特的是肉餡上還裹着一層更薄的雞蛋皮。咬上一口,頓時鮮香四溢,齒頰留芳。再蘸一蘸醬油、醋、麻油、辣醬之類的調味品,不要吃得太“幸福”哦!要説這肉和蛋皮是怎樣包入餅內的?可以肯定地説,它並非像北方做“合子”那樣用兩張麪皮捏合而成,比起“合子可是精緻細巧得多。對於不懂做餅訣竅的人來説,這簡直是匪夷所思、巧奪天工。

最好吃又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的還是餃餅筒。餃餅筒是天台特有的最具特色的節日食品。做”餃餅筒“是個”大工程“,從洗、切、炒、糊皮、包,真是一個大的工藝流程,有點類似墨西哥雞肉卷,不過”內涵“是不一樣的。天台的”餃餅筒“裏塞得可”豐滿“,:肉片、豬肝、蛋皮、、豆腐片、粉絲、筍絲、香菇、小魚乾、黃花菜、、、等炒製成餡,依照一定順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吃時不用筷子,雙手捧起,大大咬一口,口感外脆裏糯,肥而不膩。筒裏各色佳餚經過高温的燻蒸已不再鬆散而併成一個整體,多種葷素美味香氣互相滲透,匯成一種絕對特殊的鮮美滋味。吃一條還想再吃一條,一般吃到兩條就心滿意足。

另外還有家鄉的年糕、清明餃子,豆腐皮,、、、也比別處做得好吃得多。家鄉的美食拴着我的胃,也時時拴着我的心。如果你到我們老家遊玩,不吃上正宗的天台美食,那可真是白跑一趟。

家鄉的美食作文8

家鄉有一道小吃,它俘虜了所有的人,它有着臨海人的情結。麥油脂又叫食餅筒,顧名思義,就是許許多食材包起來,捲成筒狀,跟春餅差不多,但比春餅更豐富更大氣。

做麥油脂的第一步是攤麥油脂皮。首先,將小麥粉倒入盆裏,適量加水,攪成糊膠狀,臨海人把這步叫做攪粉。加水時,不能加太少,不然麪皮太厚,也不能加太多,不然麪皮就沒有那股韌勁。只靠那些有經驗的主婦嚴格把關,才達到那種柔韌性,媽媽一手拿紙在鏊盤上抹油,一手沿着鍋邊順時針方向抹平,不到一分鐘,一張皮就做好了,每翻轉一次,就做成一張,像搭積木一樣疊上去,麥油脂皮就攤好了。

麥油脂的餡料豐富多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有海帶、胡蘿蔔、粉絲、豆麪大人們在洗菜、切菜、炒菜,像在辦喜事似的,我們小孩就在裏面穿梭,有時還把炒好的菜抓來一點吃,玩得不亦樂乎。

接下來,就開始包了。我們先把麪皮攤平,桌上有許多菜,不過要先把炒麪放在最下面,因為炒麪是乾的,不會把麪皮弄破,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加上各種食格,在有些地區還會加上一些海鮮,這樣會使味道更美味,放好食材要包起來須需從裏往外的包,再兩頭一按,一翻身,就包好了。媽媽的形狀像一個直挺挺的哨兵;爸爸的像一個挺着大肚子的人搖搖晃晃的;我的像一個淘氣包。

看到了包好的麥油脂,我再也按捺不住了,雙手捧着,咬了一大口,那是多麼柔軟可口,又是那麼別有滋味。芋頭是那麼香濃,萵苣又是那麼爽口,芹菜更是十分清新。再配上小酒、泡飯粥,我不禁叫到“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這樣的美味,一定會讓你打飽嗝不休。

麥油脂,你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啊!

家鄉的美食作文9

我生在一個盡出美人、美食、美景的江南――嵊州。這可是個充滿詩韻的地方,唐朝大名鼎鼎的李白都來過這裏呢!而嵊州最出名的特色小吃非小籠包莫屬了。

傳説這小籠包和大禹治水那會兒還有着密切的關係呢!相傳是大禹來這兒,帶着幾個壯漢要劈山疏通河道,當地的民眾看大禹太辛苦,為他送飯食,這就發明了饅頭,既攜帶方便又美味可口,後來人們還在裏面包各種餡料,口味更是別具一格。

最好吃的是豆腐加肉沫做餡兒的,口感獨特,簡稱豆腐包。豆腐包宛如南方嬌俏的孩子,小巧而又細膩,白淨而又豐瑞。簿薄的皮裏隱隱約約能看到鮮美的餡兒晶瑩剔透,像小娃娃的皮膚,吹彈可破。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

除了豆腐包,肉包、菜包……也毫不亞於它,這麼可愛的小籠包,吃法當然更是講究。關於這個,嵊州人還有歌謠:“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照着歌謠,用筷子輕輕夾起包頭上花瓣一樣的頭,再用筷子將瓣頭戳個小洞,用嘴吮吸。啊,高湯的鮮美,加上餡兒的鹹香,真是妙不可言啊!吸掉了汁水,乾癟的小籠包皮就一口吃進,慢慢品嚐,感受皮薄肉多的完美結合,高湯的鮮美完全進入了餡兒中,再加上薄皮的麪粉香味,讓人感覺飄飄欲仙,回味無窮。這樣美味的小籠包,如果再蘸點醋,真稱得上黃金搭檔了。

嵊州的小籠包已歷史悠久,馳名中外,足跡遍佈全國各地。這種方便美味的特色小吃經常被人們當作早餐。如果請朋友來嵊州作客,我一定第一個帶你吃赫赫有名的小籠包哦!因為這味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嘗。走過路過的朋友,千萬別錯過嵊州的小籠包。

家鄉的美食作文10

家鄉龍門古鎮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家鄉的美食更是品種繁多,百吃不厭。在眾多美食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麪筋了。麪筋的來歷還要從幾千年前的戰國時期説起:大戰回到家中的孫權,飢腸轆轆,家裏也沒什麼東西能填飽肚子。她的母親靈機一動,把麪粉放進水裏洗,想搗騰點食物,沒想到這一洗就洗出了筋,最後加工成了色香味俱全的麪筋,吃得孫權連聲讚歎!

麪筋不僅來歷奇特,製作過程也十分有特色。制面筋的第一步就是洗面筋皮。首先把麪粉倒在一隻大盆裏,和上水,再加上一些鹽,合成麪糰。然後用淘米籮洗面團,等到水發白時,筋就製作完成了。

第二步是和餡。把肉末、筍乾、韭菜混在一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上榨菜拌成餡料。還可以把餡料捏成一個個大小適中的小丸子,整齊地放在盤子裏,這樣包的時候就更方便了。

最難的是包麪筋。先從麪糰上捏一小團下來,平攤在左手上,右手把皮捏薄。要是一不小心捏得太薄了,皮就會破掉,因此手法力道也要拿捏準確。皮捏得均勻時,就可以包餡了,這很難。我常常是包好這裏,那裏就破了一個大洞。這裏一補,那裏一補,皮變得很薄就不能做了。一次次失敗後,我很失落,怎麼連一個小小的麪筋都做不好呢?媽媽看我落寞的樣子,過來安慰我,還教我小訣竅:輕捏輕揉。我跟着訣竅做,出乎意料,很快就做成了一個小麪筋。放在手心揉揉圓,工工整整地放在盤子裏,我心中不知有多歡喜。

待所有面筋都包好後,就只剩下炸麪筋了。把火點上,熱好鍋後,就倒下滿滿的油。這油可是很講究的,必須要用菜籽油,才能把麪筋炸得又香又脆。油沸騰到大約100度左右,小麪筋就在我的指揮下一個個“跳”入油鍋“游泳”去了,屋子裏頓時香氣四溢。用筷子戳麪筋,外殼變硬時,就可以把火關小,給它翻個身。再等個四五分鐘,香噴噴的麪筋就出鍋了!咬上一口,金黃的外衣酥脆可口,裏面的餡也是肥而不膩。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蘸醬吃,讓人吃了還想吃。

美麗的家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勞動人民神奇獨特的智慧讓這裏誕生了獨一無二的麪筋。它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也在我的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家鄉的美食作文11

“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裘。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這是唐代有名詩人,李商隱為我的家鄉——,蘇州,寫的詩。可我的家鄉蘇州不但景也美,美食也很棒。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我平常最喜歡吃的美食。

第1個,生煎包子,生煎包子可以説是我最喜歡吃的包子,幾乎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籠,底是焦脆的,肉是鮮嫩的,咬開以後裏面還有極其鮮美的肉汁,加上豆腐湯,就兩個字絕配!

第2個紅湯麪,這個紅湯麪可以説是我爸爸最喜歡吃的面了,他的早飯最佳搭檔就是紅湯麪,紅湯麪的美味不在於麪條,而在於那一碗湯,又清又鮮,不像別的湯一樣那麼油膩,看似是紅色的,味道也鹹甜鹹甜的,十分好吃。每次回家的路上,爸爸總是會跟媽媽講着他小時候吃的紅湯麪。

第3個,油爆河蝦,是我爺爺和媽媽最喜歡吃的。吃的時候,先嘬一口上面的湯汁,鹹鹹的。剝開蝦的外殼,就露出了雪白的蝦肉,吃起來嫩嫩的談談的,很有嚼勁。如果炸的好,連殼都可以吃,吃起來又酥又脆,還很補鈣呢。

第4個,松鼠桂魚。這個是我最最喜歡吃的菜了。每次和家裏人一起出去吃飯的時候,這道菜總是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那時廚師就是在我們旁邊燒菜,我總是會情不自禁的跳下椅子,走到廚師旁邊看着桂魚從青色變成金色。前面的步驟都完了,接下來就到了最重要的步驟了。淋醬汁!零降智可是特別重要的,醬汁不好吃,前面的不知道我就白做了。小時候總是疑惑,魚頭和魚尾,為什麼總是敲得很高呢?現在才知道是麪糊和油的功勞。

其實美食並不是指滿足人們的口中之慾的,更是人們寄託思鄉之情的物品。

家鄉的美食作文12

説起成都的美食,我最愛吃的便是火鍋了。

“觥籌交錯杯杯盡,門前石獅口水流”,這句詩用來形容火鍋真妙,因為火鍋正是這樣一種讓石獅子也會饞得流口水的美食。那火紅的顏色比春聯還要豔,還要吸引人。湯麪上翻騰着的蝦餃、毛血旺,像在游泳池中漫無目的地漂浮着的游泳圈。時不時閃現的青菜,就像探出頭來換氣的游泳者。

我輕輕夾起一塊土豆,在鮮辣的蘸料裏一滾,放入口中,辛辣的口感,彷彿舌尖上瞬間跳起了充滿激情的華爾茲。土豆那人吃人愛的味道和火鍋特有的麻辣鮮香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刺激着我的味蕾,一種難以描述的興奮感頓時湧上心頭。

每一樣菜品都散發着香氣,每一顆味蕾都巴望着那美味,每一個人都在尋找那最誘人的菜品。

火鍋的人氣如此之旺,不單單是因為它的美味。能在我們這美食之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更多的是因為它能讓人感到温暖吧!吃火鍋不分時令季節,也不擇地點場所。或在春花爛漫的良辰吉日,或在揮汗如雨的酷暑炎夏,或在秋月揚輝的冷冷清秋,或在“晚來天欲雪”的隆冬時節,或在豪華大廳,或在街頭小巷,不管是親戚團聚,還是朋友重逢,火鍋都是你的最佳選擇。你可以在融洽、温馨的氣氛中,邊與家人、朋友聊天,邊欣賞川劇變臉,吃着那些令你垂涎的火鍋菜品,再喝點小酒,吃些紅糖餈粑,還有甜脆的飛餅。洋溢着親情,瀰漫着友情,吃的是文化,品的是高雅——吃火鍋着實是一種享受,簡直是巴適得板,安逸慘囉!

有時候,我覺得生活就像火鍋,五味雜陳,有你喜歡的味道,也有你不喜歡的菜品,但不管怎樣,你都該去細細品嚐一番!

家鄉的美食作文13

我的家就在威海,這裏三面環海,漁業發達,有很多種的海魚,而我最喜便是黃花魚。

小的'時候,一到雙休日之時,我和爸爸便到海邊去釣魚尋樂子,往往一釣就是一桶活蹦亂跳的魚,而其中多數為黃花魚。黃花魚最容易上鈎,如果鈎子多的話,一杆下去可以上來好幾條。它吃完食後跑得最快,所以每次有魚上鈎,感覺明顯的一定是黃花魚。

小時候好奇心強烈,每次大人沒耐心放杆走人之時,我便溜過去,學着大人的摸樣甩兩杆子,不過每次都是甩到了岸邊較近的石頭中,好幾次魚鈎和魚線都卡在了石頭中,最後無奈,只能將魚線剪掉,丟了魚鈎和魚線。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次我仍然學着大人的樣子甩杆,剛下杆不到一分鐘,魚線便鬼使神差的自己向深海中跑去,我馬上收線,先使勁拽兩下,這樣可以讓魚鈎把魚掛牢,感覺還有點沉,一起杆,好傢伙,兩條水光光的黃花魚在太陽下泛着鱗光。“上鈎了,上鈎了”我大喊道,很多人都圍過來看這兩條黃花魚,我十分有成就感,非常自豪的説:“我釣的”!現在想一想那是我釣的第一條魚。

正巧那天我們帶着爐子來烤肉。於是媽媽馬上把黃花魚收拾收拾,放在鐵架子上烤了起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它,十分好奇,像是從沒吃過黃花魚一樣。

魚還沒有烤熟,但是味道似乎已經很濃了,香氣頓時瀰漫在整個海灘上,黃花魚的濃香合着大海特有的味道,直直的插入我的鼻孔中。拎起烤熟的黃花魚,皮的顏色很分明,紋理很清楚,凸起的部分還有一層淡淡的黑焦,細密的油汁順着魚的紋路輕輕的淌着,滴到了沙灘上,趁着剛烤好的熱氣,一口咬下去,輕薄輕脆的魚皮,在嘴中酥酥作響,如同蟲翼一般,調味料含在嘴中慢慢的化,這時你會迫不及待的扒開魚皮吸入魚肉中的油汁,淡淡的鹹,卻香味撲鼻。

魚肉也同樣非常的細膩,像用一絲一紋的肉絲擰出來的一樣,這魚肉趁新鮮吃時還有一種烤海帶的味道,這時我也忘記了累,痛快的大吃了一頓。吃完後好像在月亮的陪伴下賴在沙灘上睡着了,在夢中還在回憶黃花魚的味道,淡淡的鹹、正當的辣、大海特有的味道、有點腥……

直到現在,雖然吃了很多黃花魚,但那天的兩條黃花魚卻再也未吃到過、見到過了。可是又要讓我到什麼地方去追尋這種味道呢?

家鄉的美食作文14

豆腐,是一種極為普通的食物,但在客家人的手裏卻搖身一變,變成了中國著名的美食了。我出生在珠海,卻是一個地道的客家人,也因為如此,才讓我更好地體會到客家美食的美味。

客家美食中的釀豆腐、梅菜扣肉和鹽焗雞是“統領”客家美食的“三大王者”,只要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會有這三樣菜。對於客家人來説,它們既是小吃又是在宴席上用來招待客人的佳餚。我最喜歡的是釀豆腐。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裏,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葱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着,直到香氣四溢。這是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面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豆腐必須得內軟外脆,在人的味覺上給予人享受;而餡,則必須香甜美味,柔滑不膩才好吃。我認為不僅僅要給予人視覺、味覺上的享受,更要給人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只有吃的時候才有的幸福。才能成為一道成功的料理。

釀豆腐所屬菜系是粵菜,基本材料有豆腐、瘦肉、魚肉、蝦米、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釀豆腐不僅好吃,而且容易做,只有四個步驟。

先瘦肉、魚肉分別剁爛,蝦米浸軟切幼,鹹魚切幼,葱切粒。將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待用;然後把白菜摘好洗淨,放入油、鹽、滾水中灼熟盛起;再把豆腐沖洗 滴乾,一開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灑上少許生粉,釀入魚肉,放入油鑊中煎至微黃色盛起;最後燒熱瓦鍋,下油爆香薑片,加入上湯煮滾,放入白菜、豆腐滾片刻,下汁炒煮,煮滾了便可原煲上桌。

很簡單吧!可正是這簡單的菜色,吸引了千千萬萬的外國友人前來品嚐。

這是我始終都忘不了的美食——釀豆腐

家鄉的美食作文15

美食,特別是大魚圓是我們集鎮家喻户曉的風味年三十,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會出現這道美味。

魚圓不僅顏色好,味道也是一級棒!顆顆魚圓似珍珠,卻比珍珠大,似白雪,卻沒有白雪冰涼。它白的純潔,白的毫無瑕疵。白色的魚圓配上米色的清湯,聽着就讓人垂涎三尺。只要你輕輕的咬上一口,給你的感覺只有四個字"鮮"、"香"、"軟"、"嫩".

魚圓的做法很複雜,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簡單多了。首先買條鰱魚回來洗淨、晾乾。再將魚背兩邊的肉剖開,取兩邊肉去皮去刺,放在砧板上剁成肉泥(大概要剁一個小時),取葱白、生薑少些剁成泥,雞蛋兩隻取蛋清,鹽少些,最後放水2斤左右的魚放水近500毫升。將肉泥擠碎後用手攪拌,成肉糊。(假如沒有成肉糊,可適量加點鹽。攪拌的時間可能比較長。)將肉糊用手抓起用力一擠,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冒出,再用小酒杯或條羹輕輕一刮,放入裝有水的鍋中,放完為止。最後將水燒開,但不能夠太開約90度左右吧,燒的過程中要用湯匙輕輕的翻動魚圓,注意不能夠太用力,只要將魚圓能夠翻過來就行。魚圓變得潔白就熟了。

記得我第一次吃魚圓的時候它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把它夾起放在嘴裏輕輕一咬,不,與其説是"咬"不如説是"抿".那口味讓我至今回味悠長。

朋友只要你來到我們的家鄉--南京市江寧區陸郎,熱情的家鄉人一定會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魚圓招待你的,那潔白就像我們陸郎人的心靈一樣純潔。我們張開雙臂歡迎你們的到來!

標籤:美食 家鄉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