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餃子的作文600字三篇

作文3.21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餃子的作文600字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餃子的作文600字三篇

餃子的作文600字 篇1

星期六的中午,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我瞅見桌子上的餃子皮,就知道一定又有美味的餃子可以吃了!誰知等會兒外婆有事要出去,所以,餃子要靠我們自己動手,哎,我們只得自己動手了。

來到廚房裏,媽媽做午飯,外婆做餃子餡料,而我就站在旁邊看着外婆。外婆用洋葱和蘑菇加豬肉做餡。她首先拿出三個洋葱,先將它們清洗乾淨,然後切成薄片,再切成小丁。外婆切着切着眼淚就不由自己主地掉了下來。媽媽説:“你們要聽話呀,奶奶做飯都在哭。”我心想:明明就是洋葱的威力大,還説什麼外婆為我們掉眼淚。終於切完了洋葱,外婆雙手一捧,小丁們就到了他們新的“家”——盆子裏。然後外婆從櫃子裏來出自己祕製的辣椒罐,用手抓了一大把辣椒放進盆子裏。突然電話鈴響了,接了電話外婆便匆匆忙忙地走了。媽媽便接手了外婆的“工作”媽媽又按照外婆的方法將剛曬好的蘑菇和芹菜切好了,放進了盆裏。然後又將剛切好的肉末放進盆子里加上了各種佐料:鹽、五香粉等等。最後她用按摩功成功地將肉菜合一了。

餡料做好了,我用碗打了一碗清水,還洗了手,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餃子皮往手上一攤,再在餃子皮周圍抹上一圈水,這樣餃子皮在包的時候才能更好地黏住。接着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放餡。為什麼説他是最重要的一步呢?因為餃子的形象就取決於它。如果包少了就像一個打了敗仗的士兵,反之,如果包多了就會像一個大胖子似的,一定要包的不多不少才好。我拿起勺子,先舀了一勺,覺得有點兒少了,於是又舀了一勺,最後將餃子皮的兩端合上,可是那些餡料好像不大喜歡這餃子皮似的,都想逃出去,我只得任它們逃。哎!第一個餃子以失敗告終,畢竟萬事開頭難嘛。我吸取第一個餃子的經驗,餡料越放越少,終於還算有模有樣了!

通過包餃子這件事,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是啊!是沒有什麼事能難住我們的,只要我們肯去努力,再難的題也能迎刃而解的!

餃子的`作文600字 篇2

每當街頭那邊的餃子店傳來了一陣陣的餃子的香味,我就會想起奶奶,就會想起奶奶包的餃子……

小的時候,奶奶經常在家裏包餃子給我和弟弟吃,有時候我們因吃剩的一個餃子而發生了“戰爭”,那時,奶奶就在一旁靜靜地站着,幸福地笑着。在奶奶包餃子的時候,我就和弟弟在一旁看着奶奶如何包餃子,有時候我們也學着包了幾個,不過都包的不大好看,要不就是“將軍肚”,要不就是“小瘦猴”。現在,我和弟弟説起那時就哭笑不得。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也會包餃子了,而奶奶呢,漸漸的變老了,雖然還包得動餃子,卻總是忘記了一些步驟,包的餃子就像我和弟弟小時候包的一樣,雖然樣子變了,但是那餃子的味道永遠都不會變。因為——它是奶奶給我們包的,那餃子上永遠都會有着奶奶的味道。

記得有一次,是奶奶的生日,爸爸、媽媽、叔叔、嬸嬸一起動員來包了一頓餃子宴。我和弟弟就幫奶奶斟茶倒水、捶腰捶背,服侍奶奶。把奶奶服侍得好不開心,那笑容快把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了。我和弟弟對奶奶説:“奶奶,今天是您的生日,您就是壽星公。等會在吃餃子的時候,裏面會有一個您最喜歡最喜歡的蘿蔔餡的餃子,如果您吃到了它,你就會有福氣的。”奶奶聽了,搖了搖頭笑着説:“呵呵,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都有老花眼了,哪會有這麼好福氣吃到我最喜歡的蘿蔔餡的餃子啊。”我嘟着嘴説:“奶奶啊,那可説不定哦,沒準你就會吃到呢!”過了一會兒,餃子蒸好了。我和弟弟攙扶着奶奶坐到椅子上,然後我就拿起了筷子往奶奶的碗裏撥了幾個餃子,對奶奶説:“奶奶,您的福氣要來咯!”奶奶笑着拿起了筷子吃餃子,當奶奶咬到第四個的時候,忽然叫了一聲:“呀,是我最愛的蘿蔔餡餃子!我咬到了!”我和弟弟笑着説:“奶奶,早就説您有福氣了!你咋就不信呢?您看,這不,被我們説中了!”在整頓餃子宴裏,充滿了一屋子的笑聲。

到現在,我還是忘不了奶奶那時包給我和弟弟吃的餃子的那種味道,因為——它是奶奶做的。

餃子的作文600字 篇3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些香菜、葱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七年級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説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標籤:三篇 餃子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