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融合作文(集錦15篇)

作文2.5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融合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融合作文(集錦15篇)

關於融合作文1

融合記得郎鹹平教授在一本經濟學普及讀物中這麼寫道:在第一次世界經濟大蕭條中,歐洲各國對抗衰退的唯一辦法就是設置貿易壁壘,提高、再提高進口關税,以保障本國的經濟增長。可是政策施行了幾個季度,人們發現他們的國家反而陷入了新一輪更嚴重的衰退。

殊不知,越是企圖獨立於世界經濟之外以保障本國經濟的國家,越會經濟低迷。因此,只有打開國門,讓經濟與他國融合,以寬容的姿態接納他國出口的產品,才能走出困境,迎來新的轉機。遍覽世界,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將“融合”作為一種大趨勢來宣傳和讚頌。彷彿融合就是驅動世界的發動機。是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在軍事上與異族的技術相融合;孝文帝遷都洛陽,在文化上與中原相融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融合的確是帶給我們很多,更多更好的物質,更先進且完善的技術,更優越舒適的生活······

當我行走在周遭的任何一個角落,我發現西化的生活方式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並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改變。我看的是歐美的文學名著,飲得時外國飲料,吃的是西洋快餐。我們生活中的每一處縫隙彷彿都籠罩在西方文明的光環中。我們以西化的方式生活、西化的頭腦思考。然而,我們是否想過,一個民族在與其他民族進行融合的同時,也應重視如何保持自己文化的獨特性。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的多元化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最有效的催化劑,而一元化的文化霸權,則是社會進步的大敵。前一段時間我拜讀了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的《全球通史》,其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自公元1500年以來,世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類文化消失——或者被毀壞或者被同化。這是一個多麼可怕地事實啊,我想。人類各民族文化在不斷融合的同時,總有許多文明,那些被統治的弱者的文明,被強者毀滅和分解。西方人在十五、十六世紀進行所謂“地理大發現”的時候,也在不斷地將自己的文明強行輸入到其他文明中。這種融合,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然而很多區域文明都在這種所謂“文明拓展”的浪潮中被捲入歷史深處,走向毀滅。還記得那曾經縱橫四海、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嗎?為何它在被大漢擊潰後不能象其他民族一樣進行艱難的復興?正是因為這個民族沒有文字,也就無從談起其種族和文明傳承延續所需要的文化之根。所以在軍事上的失敗之後,到來的必然是整個民族的解體與崩潰,被其他民族所同化,就是這個沒有自己文明的民族宿命。

一個民族只有通過與其他民族的相互融合、相互交流,並不斷髮現自己民族的獨特性與優越性,才能立足於世。所以,在現今社會“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和評價融合,如何進行融合,如何在融合的同時又保持自己文化的獨特性的確是一個需要我們理性思考的,認真看待的問題!

關於融合作文2

當今的社會之中,單一的團體已經無法完全應對所有的問題。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從而致使單人的作品會有所缺陷,而完善的辦法就是融合。融合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無論什麼,在融合了幾種元素的情況之下基本都會比只有一種元素的情況之下好些。就比如音樂,獨奏固然能顯出一件樂器的價值,卻沒有幾種樂器一同演奏時的變化多樣的特點;獨唱雖然能體現一個人的唱功,但卻少一份合唱的大氣。

又比如一個小組,任何一支隊伍都需要各種人才。如果只有一種人才,即使在某一方面有巨大的優勢,也會因為其他方面的不足而轉眼成為最大的劣勢。就如同軍隊一樣,知識單方面的強大是不足的,只要敵人攻破一點,就有可能將局面瞬間逆轉。所以融合才能在所有方面都不存在缺點,才能完美地完成所有情況。或許有人會認為單方面的強大可以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但這只不過是在一小部分的情況之下才能發生的。練武的人都知道一句話:進攻是最好成績的防禦。但如果沒有防禦,如何進攻,難道要拼着自己可能受傷死亡的風險去進攻?這顯然是不明智的,只有進攻和防守兼備才能在戰勝對手的同時,減少自身受到的傷害。或許友人會反駁,如果自己強於對方,對方在自己的攻擊之下只有防守的份,又何必浪費心力去防守呢。

但這不可能出現在所有人身上,所以這隻可能是一種假設,而不時一條所有人都適用的原則。何況你如何得知你的對手是否是在示敵以弱,等待時機呢?所以只有將進攻和防守融合在一起才能萬無一失。融合不止是接近成功的辦法,更是這樣一種氣度。如果沒有這份氣度,便難成大事。就如同一個帝王如果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臣子融合在一個隊伍裏,便會分幫結派,互相勾心鬥……

如果一個帝王無法將前世明君的治國之法融合於自己的治國之道中邊無法超越前世帝王的成就,至多不過是和前世明君的成就差不多罷了。不懂融合之道帝王多是沒什麼成就而被後人所遺忘的,而這些帝王也大多沒有那份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的氣度。融合或許不能讓你成功,但只要你懂得融合之道,你就會有一份他人所沒有的氣度,而這份氣度就會接近成功的機會,而聚百家之長會將你再一次推向成功。只要自己足夠努力便能借此成功。憑藉融合,你能完善自己的缺點,也將最接近成功。

關於融合作文3

融合,從淺層意義來説,可以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結合,可以發揮物質本身以外的更多作用。但更多的,是指精神或靈魂之的共通和昇華,而這樣所產生的力量又究竟有多大?從某種程度上説,貝多芬是一個很可悲的人,他既沒有平凡人都擁有的眼睛,也沒有能夠聆聽美妙聲音的耳朵,他看不見,也聽不見。他更沒有富裕的生活,事實上他一路走來都是窮困潦倒伴隨着他。

但他又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他能夠將自己熱愛音樂的最高尚的靈魂和藝術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平凡的人卻是不能夠做到的。基於這種力量的支撐,他從沒有過放棄,一生都只為音樂藝術而努力着,奮鬥着。無論是《命運交響曲》亦或是《月光奏鳴曲》,我們都可以聽到,聽懂他對音樂的滿腔熱愛和他在藝術領域極高的造詣。他的作品流傳至今,他的名字會永遠被世人所銘記。而他自己,也光榮地成為了藝術道路上一塊堅實的里程碑。融合的力量,就是摒棄物質與肉體,使真正的熱愛藝術的靈魂得到昇華,得到永生。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女人,因為她是唯一一個得到兩次諾貝爾獎的人。她,是一個很美麗的女人。有多少貴族子弟為之傾倒。

她,又是一個不拘一格的女人。她把得到的獎牌給孩子當玩具玩,貴族子弟對她的青睞她卻不屑一顧。是的,這個獨特的女人便是居里夫人。世間如此之多的榮耀與人人都想要得到的美貌她都擁有,但是她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她一心投入到自己那片科學的小天地中,探索着,挖掘着。化學具有放射性物質的冶煉侵蝕了她的雙手,憔悴了她的容顏,但她也從未放棄過,所以她成功了。她之所以成功,因為她沒有被世俗的一切所羈絆,包括世俗的壓力,和親人離世的悲痛,她的堅強中透着自信的美麗。但她更成功的,是將自己最美麗的靈魂與科學結合在了一起,使之更理性,更加別具一格,實為世間美麗所不能堪比的。因為她懂得,暫時的榮譽不可能永遠存在,吸引人的美貌也不可能青春永駐,只有將其融合進靈魂裏,才能得到永存。

融合的力量,就是讓真正的美麗使之堅強,使之永恆。人的精神與靈魂在融合,人與人之間在融合,民族與民族之間在融合,世界之中都在融合。所有的一切在融合,都只為營造出那一片真正光輝,理性,絢爛多彩的精神世界,只屬於那些擁有精神,擁有高尚靈魂的人,脱離物質,遠離喧囂,不斷昇華。而那些只想着眼前的物質,為物質所困的人只能永遠渺小地站在一旁,哀歎着命運的不公,自欺欺人罷了。

關於融合作文4

我出生在老北京,整個青葱童年都是在曲折幽深的衚衕,大雜院和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裏瘋鬧長大的。北京胡同似乎是北京這座歷史沉澱了幾個朝代改朝換代老城市的一大見證。但在這座林立起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的國際化大都市,衚衕竟成了一些商家眼中的突兀。於是關於現代化建設要拆除北京胡同的問題便展開了。

堅持拆的一方以北京是國際化大都市要現代化建設為名,而堅持留的一方以保護歷史遺產為由,開始了激烈脣舌之戰。我的爺爺奶奶這樣在衚衕裏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家,聽聞要拆除衚衕也像失了命根子,惶恐不安。究竟衚衕這樣文化歷史遺產和現代化建設是否存在矛盾呢?難道不能兩全?不能融合雙方之精華麼?融合是使社會更美滿和諧的手段,我這麼認為。像衚衕這樣大面積的文化遺產,我們是需要留下來的,但並非全留。讓現代化樓房取代那些破舊不堪的大雜院,這是不可逆轉的時代需要。

但在兼顧改善舊城人居環境和保護古都風貌方面,我們需要保留,恢復和改善一批適宜居住而且京味濃郁的衚衕和四合院,以此作為體現北京風情的窗口。這樣,在保護好北京這座歷史名城的同時我們也能夠進行現代化的改造了。這便是融合,融合是一種慈悲,和平的方法,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各國各民族高科技的技術和先進的思想理念的融合,使得世界共同進步,人類文明共同發展。融合的理念已滲透進各個領域。在文學教育上,現代和古典的融合。將老前輩們的歷史教訓用現代淺顯易懂的話語,詼諧幽默的文字傳承給現代人,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易中天教授。

通過他的語言,歷史也變得生動有趣,那些早已消逝在歷史長河的人物都鮮活起來,似乎都在身邊七嘴八舌着,手舞足蹈着,叫囂着。在繪畫方面的融合,倫敦國家畫廊裏擺放着從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緻描繪的人物繪畫,著名的拉斐爾室和法國印象派的畫作。這裏是熱衷於古典藝術的人的天堂。而倫敦又有着像泰特現代美術館這樣展示現代藝術的地方。這些都將這座城市渲染地無比迷人。

來到這裏欣賞,如同親身經歷了幾個世紀變幻萬千的美術史。融合似乎也有了新的定義,不為了未來捨棄過去,不為了高科技捨棄古典,而是將兩者合二為一,讓人們在現代化社會高速奔跑中也能偶爾駐足停下欣賞古典藝術,這不是落後,這是一種精神層次上的昇華。我又再次想起那些瓦片,雨滴落下傳來的清脆婉轉。高大的.楊樹擎着團團濃綠越過一排排四合院,風呼啦啦翻動着它的葉子。我似乎又看了那個扎着羊角辮奔跑在衚衕裏的小女孩。

關於融合作文5

他提着一個碩大的蛇皮袋下了火車,不禁彎腰捶了捶有些酸脹的腿——十幾個小時的車程,他一路站過來的滋味可不是那麼好受的。

下車後,他迷茫地跟着人流走,時不時東張張,西望望。大富説他會在出站口等自己,可是……出站口在哪兒呢?他愣在原地,黝黑的臉擰得像只皺巴巴的包子。環顧四周,他發現周圍的人都似乎有意地避開自己,但這反而使自己的視野寬闊起來——在那兒!大富正使勁朝自己揮手,他終於舒展了眉,飛奔過去。

出了火車站,大富帶他去了一個公交車站,説是要坐車去工地。大富一路上和他説了很多話,可他什麼也沒聽見,不時地用“嗯”來敷衍。因為他根本沒有心思去搭理大富——滿眼的高樓大廈矗立在地面上,馬路上車來人往,道路兩旁的樹木一字排開,在微風下輕輕搖擺……“看什麼哪,上車了。”大富扯了扯他的袖子,“要投兩塊錢。”他慌亂地跟着大富上了車,從上衣口袋裏摸出一個小布袋,掏出兩塊錢,學着之前的人把錢小心地塞進一個箱子裏,卻見大富拿着一張小卡熟練地往一個小機器前一照,就進了車廂。他有些疑惑,英氣的眉擰到了一起。他發現,自己與這個大城市有些格格不入。

一個月後,刺眼的陽光從雲層中露出臉來,照射在工地上,他吃力地推着一車水泥,往目的地,來這兒工作已經一個月了,雖然工作量很大,但抬頭一看天空,想到家中的妻子和孩子正在同一片藍天下等待着自己,無窮的力量又湧進了身體。離開的時候,妻兒哪不捨得眼神他一直銘記於心,但他篤信,其中更多的是期盼。想到這兒,他抿了抿嘴角,抬頭抹了一把汗,濃黑的眉彎成了一個弧度。他握緊拳頭,一提氣,再次邁開了步子。

他來到這個城市已經有十幾個月了,就在昨天,工程終於結束了。他和大富興奮得一夜未眠,懷揣着新領的辛苦錢奢侈了一回——去大排檔喝酒。第二天,他提着昏昏沉沉的腦袋習慣性地去工地,新建成的大樓剛一入眼,他頓時就清醒了——銀灰色的牆面在陽光的反射下熠熠生輝。而陽光從玻璃上折射入目,着實有些刺眼。他不禁皺眉,頓時回想起十幾個月前,他還在為這樣的高樓而感概不已,而今,自己卻和同伴們一起親手鑄就了那樣的輝煌……他終於會心地笑了,笑得如此樸實,潔白的牙齒如兩排整齊的玉米粒。是啊,自己辛勤的汗水與眼前這棟大樓融合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在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大城市裏,還有許許多多個不知名的“他”,他們需要我們的認可與接納。“農民工”並非他們的名字,他們帶着淳樸的氣息,來到這裏,或是為了養家餬口,或是為了自己的理想……總有那麼一天,當他們發自內心地微笑時,那或許,就是他們融入這個現代化城市之時。

關於融合作文6

魚對水説:“我在哭泣,可你,感覺得到嗎?”水對魚説:“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為你活在我心裏。”

從魚和水的對話中,我們能體會到魚與水之間的和諧融合,只有兩者的彼此融合,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現實生活中,融合是家庭、社會、乃至國家等健康發展的基礎。

家庭內部的融合是健康成長的基礎。曾讀過一篇小故事,説的是古時一對父子在發配進疆穿過“果子溝”途中,大雪封擁道路,父子只有下車步行。兒子下了馬車即跪地向天禱告:“若父能平安得救,孩兒願赤足渡過此溝。”單是孩子的孝心就震撼了我們的心。生為晚輩的我們,應體諒父母的辛勞,在生活與感情上為家庭分擔。只有家合,才能萬事興。

説到社會,引發我想起最近屢屢曝光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如地溝油、染色饅頭等等,這些頻發的社會醜惡現象發人深省。食品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件,如果連食品安全都無法保證,人們的生活豈不充滿了風險與陷阱。因此,在諸如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主管者若能恪盡職守,防患未然,做到與老百姓利益融合以及,生產商能擁有高潔的道德,才能真正根治危害人類安全的社會毒瘤。在此,我聯想到周國平的《社會法治生活需要怎樣的人文精神》一文,如今需要的正是道德的素養與彼此的利益之融合。

融合的理念同樣也貫穿於教育。從《讀者》雜誌上了解到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人生路徑。他的學習成績並不是最拔尖的,但促使他成功的祕訣又是什麼呢?就是有充沛的課餘時間與開放的設施供他科研。因此,我們的學習應脱離古板,融合高效的學習能力才是根本。從一份真實測驗中看到:中國學生在國小到中學的智力測驗中普遍比美國學生高,而到大學卻相反。所以,教育也應大力宣揚創新。在前不久,湖南張家界舉行的翼裝飛行就是融合創新與探索的很好體現。綜上,融合也應體現於素質教育與主觀學習上。

孟子在儒家學説中大力宣揚“仁政”思想,就是倡導國家與人民間的友好融合。目前的熱點新聞是非洲等地域,如利比亞仍在發生的戰亂,導致民不聊生,一片廢墟。又如柳宗元在《捕蛇者説》中所反映的人民遭受苛捐雜税的悲慘生活……以上例子充分説明國家應以人為本、用仁政治理社會,就像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所言。我們的社會應多出現譬如柳宗元這樣能深入市井、瞭解人民真實生活並向上層反映的社會賢人,做到國家與人民的和諧融合,為國家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融合的思想體現於家庭、社會、國家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雖大,但所融細節卻小。讓我們擁有一顆高尚的心靈,達成共識,做到如同魚水之間的默契融合!

關於融合作文7

當我們在音樂廳欣賞管絃樂的動聽曲譜之時,也許跨過一塊陸地,白皮膚高鼻樑的外國紳士正在體會中國京劇的魅力;當我們走在南京路上試穿新款西裝時,也許越過一片海洋,金髮碧眼的女郎正在唐人街購置中國旗袍;當我們在醫院拍X光片、照CT時,也許穿到地球的另一邊,西裝革履的異國朋友正在靜靜的讓老中醫把脈診斷……

縱觀世界,我們不難看出各國的文化理念均以其本身為中心畫圓,將其文化擴散至海外。而隨着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各圓的半徑不斷增大,所及範圍愈來愈廣,各圓的面積從相離至相切,再從相切至相交,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重合融合成一個世界的大圓。

從古時孝文帝改革時期的名族大融合,近代清朝末期的洋務運動的爆發,直至如今我們向國外學習和借鑑科學技術,可見在各國文化互相融合和滲透中,我國有了較好的發展進步。現在再走到繁華的紐約大街上,街中的大屏幕中會播放中國的形象宣傳片,在異國之路中能尋捕到中國的身影,文化的融合可以説是以世界為平台,讓各國在互相瞭解的同時也促進各國不斷進步,搭建友誼的橋樑。

可是世界萬物都是相對的,有融合必然會存在矛盾。在各國理念一絲一縷的融合之時也會存在民族分歧,就像美國人和中國人同樣買房,美國人不懂中國人為何要花大筆青春年華去拼命工作賺足錢再去買房享受,而中國人卻不理解為何美國人會先貸款買房享受等享受夠了再去賺錢還貸款。

各國固有的生活傳統模式讓有些理念存在着明顯的差異,這會讓各國融合之時會出現矛盾點。

近日美國的“佔領華爾街”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中一則報道其新聞時一位外國人手裏拿着“China Daily”的報刊,並指着這張報紙説“我們要這樣的國家,看看中國每年GDP增長近10%”。面對這則採訪之時,我反而有些哭笑不得,現如今中國每一位高中生的政治課本中都詳細解剖了中國國情,深知中國現實發展的我們要怎麼去和一位外國人解釋這增漲得10%GDP分攤在每一位中國人身上時還剩下多少呢?況且這10%的GDP是增長在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的中國。

雖然融合已經成為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並已經逐步滲透至各個領域,可是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必定先要做到互相理解和感觸,而不是僅存於表面之上,往小了説,如果同學,同事,家庭之間遇到分歧不能做到互相體諒,互相包容,那麼在世界文明的融合之時,我們又怎麼能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呢?又如何去成長成為一個多元化,國際化的強國!

關於融合作文8

張愛玲曾在《天才夢》中説:“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愉。”在這個行文詭譎的女人的生命中,似乎與人沒有良好的融合,其實不然,她正與城市、與自然,與世間萬物的靈魂卻有了“契合”般的交匯。像她羨僅活一春的蝴蝶,羨樟腦丸甜而穩妥的香氣,實際上是一種靈魂與那感官的融合,與生活的融合。

現今人的生活中,融合成了一個並不陌生的詞。

科技中的融合着文化。喬布斯在發佈Mac是道出了研發過程中的重要事情——他用入了早年的書法,這正是科技和文化的融合。若沒有這種融合,相信科技也會愈加的冰冷。融合這詞彙本身就是温暖的,“加温合成”便是融合帶給我對於這詞的想象。物質文明中有了“融合”似乎便有了温暖。

藝術和靈魂充滿着相互融合。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來觀賞一段相隔千年的繁榮與現代生活的融合,看着宋代繁盛熱鬧的大街,古色古香的畫面,這種藝術便與靈魂相融合。而它獨特的動態技術便是藝術與科技的完美融合。

靈魂與靈魂因為藝術而相互融合。如果説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是藝術與靈魂的與科技的相互融合,那麼近日舉辦的畢加索真跡展便是另一層面上的融合。一方面是畢加索本人把過往和現代相加,碰撞出繪畫的新紀元,從此抽象畫有了奠基,畫面層次感也加強了許多。這正是融合產生的火花:另一方面便是看花人與畫家靈魂的融合,一副畫並非所有人都看的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而若能走進畫家的靈魂和內心,就是靈魂和靈魂的交合。真能在畫中有了靈魂與靈魂的融合,想必在離開時會詠歎一句“水仙已乘鯉魚去,一夜芙蕖紅淚多”吧!這是兩個靈魂的惺惺相惜。

帕斯卡爾説:“人類是被廢黜的國王。”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你們有人脱俗,有人平庸,有人浮於外表,但是靈魂總是高貴的。周國平素來崇尚靈魂與信仰之説,他認為靈魂和信仰是相融合。無論怎樣,只要人懂得融合,吧靈魂融入所寄託之物,本性的高貴就凸顯了出來,想《怦然心動》這部電影中爺爺評價的:“緞子一樣光滑光彩的人。”

融合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西方東方的融合,人與人的融合,自身的融合,都會在進步中發生,北島有首詩歌叫《生活》,通篇詩歌僅有一個字——網。這着實引發了人們的無限遐想,説法不一。我認為:人無法融合,便會被生活網住,人若學會融合,便會像秋日銀灰的雨絲,網住整個世界。融合,才能加分那個心靈,才能使人使世界進步,更能使人高貴。

關於融合作文9

融合是各類事物兼容,集並的過程,亦有程度加深的效果。企業間的融合叫合資,共同處事的融合叫合作,有甚於歌曲裏的融合是合唱……融合已在各個領域之中發揮着微妙、獨一無二的能效。融合創造出了這個世界的美。自古至今,對自然讚歎敬仰的哲人、文學家不在少數,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李白之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無不是感受品悟了自然之奇,而這些難道不都是人的才思與大自然融合創造出來的美嗎?

萬物由元素組成,縱是無形的空氣,風,光那也微觀粒子所成,在元素經歷時間的流轉,就變成了由碳、磷、氧、氮等元素所融合而形成的蛋白質,脂質,這些都是生命的必需的物質,由此鋪寫了這個世界的傳奇。融合成為這個時代的科學核心。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諾貝爾獲獎得主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紛紛出現了合作完成科學探索的現象。無可厚菲,他們思想的融合確實加快了這一前進的步伐,許多獲獎者也指出沒有夥伴在工作上的融合,他們也許研究兩倍的時間也未必成果。

連這個時代的精英,專心潛習的人都以融合為重,更何況我們呢?回眸現今,電視里耳熟能詳的便總有那些中西合璧的醫藥廣告,在中國的現代醫學中,中西之間的相融也已成為主流意識,集中醫藥之功效於西方之科學之中。更有在中國的另一邊,橫渡太平洋的美國硅谷,在這方科技發展的熱土,中、印、美三國的人才,智者彙集於此,在演算實驗與創新思維裏,各自分工又相併學習從而造就了微軟,甲骨文等許多世界知名軟件公司的輝煌。歷史上的各民族大融合,在許多人眼裏,融合成為了發展前進的助推劑,然而這助推劑又是否給予我們難以預料的後果呢?

融合違背前進路途的根本目的。融合往往是不同層次,和而不同的交匯,它往往成就一方,敗壞一方有甚多方。前期發生的高鐵事件與上海地鐵相撞事故,一部份原因還是中國鐵路技術與德國發達成熟的科技融合,但卻產生了這樣多起事故。中國企業的不斷合資,甚至收購,這樣的融合只能讓本有的燦爛化作一種空虛。同樣的,還有惡與惡的融合,官與匪的融合,奴與隸的融合卻阻礙了中國曾經走出封建主義社會的腳步,這樣的融合又予我們帶來了什麼?融合也有善惡,不論集並之中的“同而不和”或是“和而不同”,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利弊。在現今社會發展的路途上,讓融合真正成為造福與美好的理念乘載,才能讓世界自然彰顯它的氣魄、它的皓美!

關於融合作文10

一首漢俳説道:湖水碧連天,悠悠兩排釣魚竿,成敗一線牽。小小的釣魚就融合了對人耐心的考驗和對魚口腹之慾的考驗,融合已滲透進生活的點點滴滴。那麼,我們是否也應跟上融合的步伐呢?

以數學中的集合來類比融合,就是融入新元素,合成新集合。而今,社會的新陳代謝建立在融合的基礎上,融合已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其具體表現不勝枚舉。

古有儒家學者在排拒佛、道的同時,又將其融入新的儒學體系之中,最終形成了理學。今有喬布斯將其創新精神融入蘋果的創造之中,成為蘋果的靈魂。歷史的潮流證明了融合的腳步未曾停下,但為了順應潮流,我們就應該跟上它的步伐嗎?且待商榷。

融合的特點不僅僅是廣泛性,更重要的是辯證統一性。就釣魚為例,這一事件所融合的元素是有差異的,但元素之間彼此影響、制約,最終合成有機統一的釣魚這一事件。如此來看,融合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也就不難理解了。

融合所帶來的影響遠不只是表層上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發展,其理念已滲透到人的思想領域、精神層面了。有位名人説:“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各有一個蘋果;我有我的思想,你有你的思想,把我們的思想交流一下,我們就有更豐富的思想。”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想的融合培養出思維維度的多元性、發散性。思想的融合小至個體,廣至羣體。融合的力量如此強大,創造出我們豐富多彩、層次高低的精神世界。

另外,融合也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取向。“空山”是一種胸襟,“新雨”是種心態,“天氣”是一種環境,“晚來”是瞬時的境遇,是選擇“竹喧”、“蓮動”、“春芳”、“王孫”這一類永無止盡的物質誘惑,還是選擇“明月鬆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細浪淘盡我勞累庸碌的軀體,抑或是將二者相融合過得舒坦無憂,取決於個體的價值觀取向。我們在聽取別人意見的時候,常常詢問多方,既考慮一方的有理之處,也考慮另一方的不慎之處,這其實就是我們在融合他人的意見。是不是驀然回首,卻發現我們早已跟上融合的步伐?

然而,我所提倡的是適當的融合,舉西學東漸為例,我既不贊成固守傳統,因為這會限制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技術傳入;我也不贊成“全盤西化”,忽視文化的民族性和傳承性,是存在着絕對化和簡單化傾向的。所以我支持“中西調和説”。適當的融合有助於提升個人的修養和思想的廣度。反之,絕對化的融合可能會令人失去自我和本真。

究竟是釣魚者先失去了耐心,還是水裏的魚兒垂涎三尺忍不住食餌,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所知曉的是如果我們明白了融合的道理,適當地謹慎地跟上融合的步伐,我們的希望,在前方。

關於融合作文11

還記得那些弄堂裏的故事嗎?上海的弄堂也是上海的一大特色,但隨着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建立,真正能稱之為弄堂的事物也漸漸消失。只是曾經住在弄堂裏的人還在,那些人也搬進了高樓將那些文化融進了鋼筋水泥的世界。

我還記得住在桃源坊的那段時日。“桃源坊”是一條弄堂,也有好幾百年的歷史。那時間,整條弄堂里門對門,窗對窗哪家裏住着哪些人都清楚的很。晚上時,一棟樓裏,一家人起了油鍋,上下樓層的都能聞見。又是兩家人家在一個廚房裏燒飯,許多瓶瓶罐罐的混淆着放在一起,不必區分這瓶醋是哪家的,那瓶油又是哪家的。或許因為一條弄堂的人都像一家人。沒有血緣的羈絆,也拉不開坦誠相見的鄰里情。

至今想起來,仍是對那種時光想念的很。它被我放在記憶中,然而卻彷彿不能再現了。後來我們搬離了那裏。在離開的那天,我看着來來往往的陌生面孔,看着慢慢關上的窗户,揮了揮手。我一位再也看不見它們了。

搬進了高樓間,心間那一塊空地似乎不能彌補。我曾認為或許永遠的。它將空在那兒。

直到那一天,我在家中練習着鋼琴,門卻忘了關,叮咚的聲音傳了開去,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着陸在鄰家一位小妹妹的耳朵裏。等我一曲奏罷,稀拉的掌聲引得我回過頭去看。那妹妹瞪着一雙善良的眼睛從門外望着我,一會兒眼骨碌一轉有看向鋼琴。那興趣盎然的樣子讓我毫不猶豫的打開了門請她進來。那一個下午。她和我玩了很長時間,離開時,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要學琴,也是那一天我的心被填滿了。隔了兩日,她帶着她爸爸來到我家,和我媽媽聊了許多關於鋼琴的事兒。再後來?在又來我和她們家便熟絡了起來。

原來要讓曾經美好的鄰里情回來是如此的容易,只要打開了那扇門,就有的時光就會融入新的時光,人在心在,文化間就會滲透打破那層冰冷的玻璃。

因為這件事,我開始放眼觀察那曾經一位再也不會有的細節。每次看見那對父女,我都要揮一揮手,笑一笑,彷彿是在慶祝與它的重逢。那一扇們便再也斬不斷那些鄰里情。

其實融合已然成為一種驅使,但它仍是離不開人,脱離了人又談何融合,沒有了記憶,沒有生機的文化永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只要人在,即使時過境遷,那些舊文化,包括弄堂文化,亦或是那種鄰里情就會改變它的模樣,融入新的文化, 然後在跟隨着人類的步伐進前,等待下一次的改變。

關於融合作文12

人類的每一個領域中的每一項活動,幾乎都包含着“融合”。當一種化學藥劑與另一種化學藥劑相遇、相互反應並生成另一種全新的物質時,這就是物與物之間的融合;當兩個互相深愛着的人步入婚姻殿堂,許下諾言,開始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這應該是人與人,或者説是心與心之間的融合。當“地球村”這個概念逐漸被人們接受並深入人心,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人種之間、不同國家之間,甚至是不同社會形態之間的融合了。人類活動中有太多事例證明,創新、愛、和平這三大要素,無一不是通過各種各樣的融合後而得到的結果。化學實驗告訴我們,兩種物質從相遇到合二為一,不過就幾秒或幾分鐘的時間;然而,兩個人從陌生到相知並相愛直至死亡來説,至多也不過幾十年時間,而這短短的幾十年的融合與整個人類歷史相比較又是何等的短暫啊!縱觀歷史,真可謂是“融合”無處不在、從不間斷。由五帝時期的無數個部落融合到周武王時期的“天子統天下”,再到晉魏時期的三國爭霸,直到經過幾千年分分合合朝代更替而形成這樣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新中國。

雖然世界上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經歷了一個個分合融合的過程才建立起各自的國家,但諷刺的是,這種創造了“和平”的融合,絕大多數都是借用“戰爭”這一手段達成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話固然不能説完全正確,但人類現在還是無法完全避免戰爭的陰影。這就説明了一點:和平往往是戰爭的產物。人們通過戰爭爭取和平、爭取融合。可以這麼認為,除了一些小規模戰爭之外,整個人類依賴於二戰後形成的和平環境延續至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融合態勢。比如德國,戰後反省了德意志民族並不是可以凌駕於一切其他民族之上的!還比如我們中國,也是通過長期的戰爭,包括抗戰和內戰,找到了一個融合全國50多個民族大融合的方式,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上其他國家之間的交往與合作,也是通過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相互瞭解,互相包容,才能融合在一起,才能達成一些重要共識。如今,放眼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包容及友誼融合也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會深切感受武力融合的殘酷恐怖,只有生活在安全繁榮社會環境裏的人才會感受到相互融合的温馨美妙。

作為人類的一員,衷心地希望這個世界上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愛,更多的融合。

關於融合作文13

融合是隔閡的消解。“合”的下面像一道門,“合”的意思就是去打開這一扇門,用心交流。

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叫變色龍,它的偽裝術其實就是與周圍環境相融合了。不管周圍是什麼,哪怕是一堆爛泥巴,它也不會嫌棄,人類應該向它學習,放下那些所謂的高等生物的架子,真正融入自然。

自然是最能包容人的,因為人來自於自然,所以自然對人有一種母性的包容。人與自然融合,就像胚胎在母體中一樣,非常和諧。

這樣的和諧,我們許多時候沒有品嚐過了。幼兒愛在地上爬、玩泥巴、捉蟲子;長大後,坐嬰兒車;接着嫌走路累坐公交、火車、飛機;甚至在人死後,也不像前人一樣入土為安,而是砌個台子,把骨灰盒封好放進去。我們是在一步步疏遠自然的。挖土把花養在盆裏,把石牆砌好關入野獸,我們在強迫其它物種和我們一起背離自然。

在一切,在自然眼中,我們像叛逆期的少年。

道家倡導人與天地合一,瑜伽讓我們深呼吸感受自然的聲音,總還是有人想回到自然中去的,為早已傷透了心的大自然,怎麼説,帶去一絲安慰吧。

我們固執地從自然中想跳出來,成為高高在上的獨立個體,就像淘氣的孩子尋求自由,離家出走,四處流浪碰壁,晚上坐在孤燈下嗚咽卻礙於面子不肯回家等母親找他。

想起動畫片《西遊記》開頭,唐僧打坐時一隻螞蟻爬了上來,他微笑着放下手掌讓螞蟻爬走。一直很羨慕他到達的境界,忘了自己,全身心與自然融為一體,我只是自然中的無名氏,與大自然中任何其它物種是一家。

可悲的是,我們已經把這種境界奉為最高境界了,這本是人類最初的狀態啊。有人稱這種融合叫回歸,我覺得沒有比這更恰當的了。我們這些迷途的孩子累極了餓極了,想家了想兄弟姐妹了,想家裏的飯菜、想媽媽了。

我們回頭,走過那些為了躲避母親而跑過的彎曲的路,卻發現自己走了太久,原來的景物早已變了樣,樹木荒蕪;我們走了太久,很難找到原來的路,四處打聽、詢問。

最終,我們站在那熟悉的小屋前,牆面剝離,門面生鏽。怯生生地,我們叩開了門,屋裏那麼暗淡。母親病了很久了,看到落魄歸來的我們,她顫抖地張開雙臂,屋裏好像一下亮堂起來,到母親懷裏的那一刻,我們知道——回家了。久違的餐桌,一大家人聚首,拍下一張久等了的全家福。照片中,所有的笑臉融合在一起,一片喜慶的紅色。仔細分辨,才看出自己依偎在母親懷裏,笑得最燦爛。

人融合進了自然,迴歸中的“回”原來是“口”現在終於多個“口”變成“回”。沒有口是心非,而是真正打開心扉,自然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融合,讓我們先融入久違的自然吧。

關於融合作文14

又一場傾盆大雨,雨滴與大海不期而遇了。

雨滴悲憤地對大海説:“我在九宵之上,白雲之間,散可為汽,聚可成滴,自由自在,不亦樂乎?這世外桃園般的仙境,不也快哉?可恨我的那些好‘夥伴’們,硬是與我融合,才從這天堂上跌下來,唉,可悲啊!”海平靜地説:“你又何必如此苦惱?我這匯聚了五湖四海之水,極其廣闊浩淼,喜則風平浪靜,悲則巨浪滔天,變幻莫測,令人畏懼。況且,哪怕四極廢,九洲裂,我依然存在;哪怕烈日炎炎,或是風雪漫天,我依舊不滅。若天地不亡,我便與世常存,而你看那些河水、湖泊,卻常有斷流的,就更別提你們雨水了。為什麼呢?這便是我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不斷融合,便有了自己的本源,便可以不幹涸。”

雨滴歎了口氣,無奈道:“為什麼一定要融合?我不甘啊!誰説不融合就不能真正逍遙自在?況且難道融合了就一定能永生嗎?也不能吧?可歎,可歎!”海語重心長地説:“萬物皆不可永生,那不過是虛妄罷了。水中的蜉蝣看岸上的馬彷彿一直存在,便認為馬是永生的;馬看地上的樹彷彿一直存在,便認為樹是永生的;樹看這星空一直存在,那這宇宙可是永生的嗎?但‘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便是道的境界中的‘天人合一’,而這‘天人合一’,便是融合之道。況且萬物都不能脱離宇宙而獨立存在的。論浩瀚,你可能夠與我相比麼,不能吧;那麼我可能與宇宙比麼,不能吧;那麼宇宙能與道相比麼,不能吧;既是如此,那為何能如此浩瀚呢?我匯聚天下之水而融合之,宇宙匯聚諸天星辰而融合之,道匯聚周天萬物而融合之,故一個比一個浩瀚。”

水滴若有所悟道:“那如何才能融合呢?你又為何不能融合諸天星辰甚至周天萬物呢?”海微微一笑,説:“韓非子説過‘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故心有多廣,天地便有多廣,胸襟有多博大,就能融合多少物。當你能將天地兼容幷包之日,便是你真正自在、逍遙之時了。”

水滴兩眼彷彿放出精光,道:“融合之後又當如何?”海笑了一聲:“好好體悟那些意境吧。這天下的冰、水、汽都是相似的,其本質便是水,當你能體悟這份意境時,便可與我論道了。”

金山區上師大二附中高二8班王旻敏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浪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海如是唱道。

我笑了,其實單一的道是不存在的,各種道的融合才成了真正的大道。這便是融合之道啊。

關於融合作文15

曾今和許多人説起過,伍爾芙是我的絕對偶像。在對她如煙海般的評述中,有一段關於她記憶的刻畫最為精準:她的記憶一面光明,一面黑暗;一面温熱,一面寒冷;一面灑滿天堂之光;一面燃燒地獄之火。而正是種種極端的匯聚融合,互相牽扯,使這個有着舉世才華與撼世情感的女子在一個日光傾城的午後選擇用自身的消亡來保持靈魂的純粹。

記得有一次在《寰宇地理》中看到對法國的介紹,其中在手搖船上拍攝的一段塞納河之景最讓我記憶猶新。造型簡單而修飾繁複的拱橋,寬敞深靜的河濱走廊,方圓幾百米內不見高樓,唯有舊時底矮復古的小樓將這一方滄浪默默守護。看到這一幕的我曾不住感歎,建設規劃真是了不得,將城市與自然融合得如此不着痕跡又恰到好處。彼時的我有認為,最艱深的融合當屬人與自然。而直到我閲讀伍爾芙,我才發現,人與人思維的融合才最是難能可貴,可遇而不可求。若説人與自然的融合還能被規劃,被設計,將刻意的構思變成無意的天工之作,那思維的融合便是那辨認不得的經藏,沒有供解讀的譯文,即使再拼盡且全力得到的也只是分崩離析的月亮,握緊就是黑暗。伍爾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孤獨的人,她有自己的布魯姆斯伯裏文化圈,有一羣驚才絕豔,睥睨世俗的友人。

只可惜,沒有人,始終沒有人能與她的思想融合。現實往往比夢想來得殘酷得多。她寧願將自己灼息的思想埋于山谷葬於深海,也不願傾杯於人。時至今日,她的才情,她對女權運動的影響才如火山噴發,從她親手種下的傷口處噴湧而出,形成了一股名為意識流的烈焰。可是你知道的,無論你怎樣努力捕捉,你永遠無法真正瞭解,也無法做到她等待了一輩子的“完全通暢,完全無阻礙的交流”,你們的思想永遠無法融合。融合,美則美矣,然可被融合的只是浮於表面的。有人提到文化。但請原諒,我真的無法想象詩詞被翻成英語,聖誕節在中國大行其道是怎樣一副諷刺與怪異的隱喻。在融合的勢頭成為不可逆轉的狀態下,總有東西是美麗的意外。請尊重思想的獨立性與純粹性,在所有事物都被以不同方式組合在一起的今天,唯有它依舊保持着清白乾淨的模樣。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它立於山巔,如同騎士的盾與國王的劍,鎮守一方河山又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影響並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來人。

標籤: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