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莊子逍遙遊讀後感

作文2.86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莊子逍遙遊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莊子逍遙遊讀後感

莊子逍遙遊讀後感1

逍遙自由是每個人所向往的,我們大部分人耗盡一生,也無法到達,也正是由於它很難真正實現,這才更凸顯出它的可貴。莊子一生追求“無待”的逍遙和自由,這種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看待它呢?

生活在那個狼煙四起的戰國時代,莊子目睹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死亡和恐懼,人們得不到幸福和自由,因此,宣揚心靈上的逍遙與自由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那個年代一大主題。莊子以其大膽而又豐富的想象力給我們描繪他的逍遙自由之境。人生是不完美的,很多東西都無法得到,在莊子看來,現實生活中不可得到的一些東西,我們可以在另一個抽象的世界裏得到,這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在精神世界裏尋找現實世界裏得不到的滿足,這就是莊子對逍遙自由的追求了吧。

然而,畢竟莊子生活在戰國時期,離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他的思想也必然會存在着時代的侷限性。

在階級社會裏,人們追求精神上的逍遙與自由,是因為底層勞動人民受到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在現實生活中毫無逍遙自由可言,便轉向精神寄託。但是,這種自由理想畢竟是主觀唯心的,屬於個人主義,它根本就不可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得以實現。同時,這種對自身逍遙自由毫無顧忌的追求的前提是對身邊的人事麻木不仁、漠不關心,這絕對是不可取的。面對無法迴避的戰爭,莊子轉而追求精神上的逍遙與自由而完全放棄了人的外在形體,不僅如此,莊子還認為完全是世間的外在形體阻礙了人們獲得真正的逍遙與自由。然而,形既已沒,心又和安?又怎麼能感知到你是不是真正的逍遙自由呢?另外,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莊子一方面選擇對現實進行無情的批判,另一方面又隱於市井,崇尚迴歸上古社會的純真與自然,而忽視了對現實社會的評估,導致了後來者形成了盲目的崇古思想,遇到困難就嚮往回到上古時期的美好生活。同時,崇尚自然,追求個人精神上的逍遙自由,往往使追隨者對身邊的事物變得自私、冷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另外,也使人的容易形成保守的思想,不敢打破傳統的桎梏,認為一切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無需要去改變。這就必然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和行動,也阻礙了歷史的進程。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所以,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辯證地去看待莊子的自由思想。在現代文明社會,社會的自由才是個人自由的充分保障,只有整個社會和諧自由了,我們個體才能真正的做到逍遙自由。而且,自由並不僅僅像莊子所説的精神上絕對的自由,還包括物質自由、人身自由、政治自由等等。安貧樂道的精神固然是難能可貴的,但人們豐衣足食之地生活,人與人之間平等、互相信任、互相關懷的'和諧社會豈不是更高層次上的逍遙自由和超然麼?而從莊子所説的“遊心”到“遊世”、“遊物”無疑也是整個社會進步的表現。同時,莊子追求逍遙自由的思想又具有其永恆的價值,在“有我”和“無我”這個辯證的統一中,才是人類真正應該具有的生存方式。簡單來説,人類追求逍遙自由的過程就是追求和諧的過程,追求真善美的過程,追求天人合一的過程。

因此,我們應該摒棄其消極避世的一面,把內心的寧靜與對逍遙自由本身的追求融入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去,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生存的真實價值和真實意義。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們就用良心和文筆去書寫我們自己的逍遙與自由吧!

莊子逍遙遊讀後感2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遊》。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遊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於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上個世紀末,有一首歌叫做《瀟灑走一回》,瀟灑來去天地間,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聲歎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當年……”。逍遙的腳步總是來去無蹤,沿着中國千年的歷史長河,順流而上。有武陵桃園,遺世而獨立,自在悠閒。再往前,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有莊子,也只有莊子。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遊》是全書的精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脱?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説,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遊》,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裏也。”巨鯤大鵬,充盈於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礴。“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於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遊》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説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麼則無力承載大船。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誌。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風雨,變成了大船。倘若沒有在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驗的積澱,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裏航行,必然危機重重。當然,內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捨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遊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遊》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温去温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着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