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通用29篇)

作文2.94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通用29篇)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

最近我讀了一些成語故事,我就給你們講一些,先講《掩耳盜鈴》吧!

裏面説了:“一個小偷去範氏家偷東西,他看見院子裏吊着一口大鐘,小偷決定把大鐘敲碎,然後一塊一塊搬回家,於是他找來一把大鐵錘,拼命向大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他嚇了一跳:説‘這不是告訴別人我在這嗎?’他就想啊!想啊!就想到一個辦法,找來兩個棉花團把耳朵塞住,他想,這下誰都聽不見了吧。可是他以為自己聽不見了,別人就聽不見。其實只有他自己聽不見,這就叫愚蠢自欺,最後還是被別人抓住了。”

還有一個故事叫《買櫝還珠》也很好看!

春秋時候有個楚國人,為了把自己珍貴的珍珠多賣點錢,想盡了辦法。他用名貴的木蘭香木做了個木匣子,裏邊裝上珍珠在大街上叫賣。立刻吸引來不少顧客,但沒有人來買。

一會走過來一個鄭國人,給了賣珠人許多錢,急忙打開匣子取出珍珠還給賣珠人,只是託着木匣子走了。有許多看熱鬧的人都驚呆了。原來這個買主不是買珍珠的而是買木匣子的啊!

這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不光看外表其實裏邊比外表更值錢。這兩個故事也其中告訴我同樣的道理:做事要先考慮周全!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

我家裏有很多書,我最喜歡的書是《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裏講了很多成語故事,每個故事很簡短,但道理很深,也讓我學了不少知識。

書中我最喜歡的成語是“聞雞起舞”,講的是,東晉有個叫祖逖的人,他小時候不愛讀書,愛貪玩,長大後覺得自己沒學問,不能報效自己的祖國,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想為國家做貢獻。他有一個好朋友叫劉琨,他們倆感情深厚,經常吃睡在一起,他們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都想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有一天半夜裏,祖逖在夢中突然聽到公雞的叫聲,於是用腳把劉琨踢醒,問他:“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説:“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説:“我偏不這樣想,要不我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吧?”劉琨聽了之後也同意了。於是以後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從不間斷。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文武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後來他們兩個人都成了將軍,實現了他們報效國家的願望。

通過這個故事,我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要半途而廢,説到做到,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3

有一次,楚國在祭祀典禮結束後,只剩下了一壺好酒,有五個僕人無意之中發現了。

他們想着這肯定是一瓶好酒,但是五個人來分的話又不夠喝。怎麼辦呢?於是,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完,誰畫得最漂亮,這瓶酒就歸誰喝。五個僕人都覺得這個辦法很公平,所以就答應了。

然後,他們找了一塊空地,每人拿了一根小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其中,一個僕人先畫完了,他想去拿酒。當他看到別人都還沒有畫完時,他為了顯示自己畫畫能力高超,就自作聰明的在蛇的身體下添了幾隻腳,不料,蛇從地面上走了出來。五個僕人全都嚇了一跳,連忙跑走了。他們以為一跑起來蛇就不追了。可是,蛇依然在他們的身後拼命地追着。

五個僕人躲在草叢裏,商量着做一個簡單的陷阱把蛇捉住,回去吃蛇肉。他們用樹枝編制了一個長長的密集的小陷阱。不一會兒,蛇就追來了。那條蛇只顧追着,一不小心就進了僕人們設計的陷阱,可沒想到的是,但是蛇的身體太滑了,它很快爬了出來。

蛇沒有再追,因為它又累又渴。它爬回剛才的地方,把那一瓶酒喝完了,結果喝得酩酊大醉,不知不覺,它躺在地上就睡着了。醒了之後,蛇發現自己周圍烏黑烏黑的,它用身子頂也頂不動。原來是僕人們拿了個黑色的盆子蓋住了它,上面還放了一塊磚頭,省得讓它跑掉。

蛇迷迷糊糊的聽到五個僕人商量着怎麼吃它,而且還吵起了架。後來,五個僕人決定把蛇肉烤着吃,他們直接把蛇搽在小樹枝上,在火堆上烤。最終,這隻倒黴的蛇被僕人們吃掉了。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4

守株待兔是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成語寓言故事,可是在農夫餓死前,神仙曾來過這裏。

農夫快餓死之前,是非常後悔的,恨不得回到過去,將這件事的結果告訴好逸惡勞的自己,讓他繼續種莊稼,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免得遭受飢餓。神仙看到農夫迷途知返,心軟了,決定再給農夫一次機會,於是下凡,給了農夫一家人一顆仙丹,讓農夫在春天來臨之際,去播撒種子,一定有一個好收成,説完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農夫非常的高興,自己可以得到重新獲救的機會。可是,農夫並沒有吸取之前的教訓,認為有了丹藥,自己的好運就會來了,於是又放棄了種莊稼,繼續在那棵樹下等兔子。回到家之後,妻子勸他,不能這樣下去了,好運是不會再來的,只要踏踏實實種地,才是正途,農夫仍然不聽勸説,一意孤行,並且大言不慚的説,有神仙保佑,不會餓死的,就算餓死,神仙會再一次來就我們的。妻子無奈,只有隨他去了。

結果可想而知,農夫在樹樁旁一天又一天的等下去,始終沒有等到兔子的到來。到了收莊稼的季節,別人都滿載而歸,而農夫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家,後悔不已。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不勞而獲的事情是不可能總降臨在你的身上,知道自己錯了,一定要及時改正,不要到了無法彌補的時候才後悔,這樣的話,你終究什麼也得不到。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5

我看過很多成語故事,有《拔苗助長》,有《畫蛇添足》,還有《鐵杵磨成針》,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亡羊補牢》。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養了一羣羊。一天,羊圈破了,羊丟了幾隻。鄰居好心勸他修好羊圈,以免再次丟羊,可他卻説:“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第二天,他再去看時,又少了兩隻羊。這時他才後悔沒聽鄰居的勸告,趕忙修好了羊圈。從此這個人再也沒有丟過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及時糾正錯誤,聽取勸告,就不算晚。

看完了這則成語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二年級的事情。那時我的口算成績非常差,可我漠不關心,總認為只要認真就可以了。但我的口算不但沒有提升反而下降的更猛了。爸爸勸我:“趕緊練習口算吧!別再讓口算成績下滑了。”但我仍然置之不理,最後口算亮了紅燈,我才抓緊練習口算,終於又取得了好成績。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要及時糾正錯誤,還要聽取別人的勸告,希望大家也可以知錯就改。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6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腳下住着一個農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裏幹活,特別辛苦。

有一天,農夫正在地裏幹活,突然一隻野兔從草叢裏跑了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到了驚嚇。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顆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説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第二天,農夫照舊在地裏幹活,可是他再也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

他幹了一會兒就朝草叢裏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幹了一天活,該鋤的地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有見到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後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裏的苗因為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別人議論的笑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穫,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7

我喜歡《成語故事》這本書。書裏有許多成語故事,許多的典故。每個故事都有想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都是幫助我們不要沉迷於什麼或者讓我們積極向上。

讓我來好好介紹其中的一個故事吧!

我最喜歡《成語故事》中的這一篇故事——濫竽充數。這個故事講了齊國國君齊宣王喜歡聽人吹一種叫做芋的樂器。齊宣王就叫很多人在大殿裏面吹芋,有一個人混了進去,在哪了假裝吹,每個月都跟別人一樣吃好穿好。後來,齊宣王死了,兒子齊湣王也愛聽別人吹芋。但是他不喜歡那麼多人一起吹,要一個一個的吹。這個人不會吹,於是就偷偷的溜走了。

我有一個同學叫餘尚哲,他就是這樣。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叫大家一起背誦課文,他不會背,就在那裏對嘴型。我們就得有些人不會背,在裏面混,於是我們要求老師單個抽查,老師也同意了。到了餘尚哲的時候。他背到:“What did Koko do……額,這個,我忘記了。”老師當場大發雷霆,讓他下課去辦公室。這種人就是濫竽充數。

我喜歡濫竽充數這個故事,因為我不是這樣的人。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8

我學過《三字經》、《論語》,最近,我喜歡上了一套新的國學經典——《成語故事》,這是一套有聲電子書,是爸爸前段時間從網上下載來的,它可以手動翻頁,也可以自動翻頁;還可以自己讀看,也可以聽。它裏面收錄了200條成語典故。

爸爸下載後,當天晚上便放在我枕邊讓我聽。聽着這些成語典故,我慢慢地就睡着了。

從那以後,我喜歡上了這套《成語故事》,不僅每天晚上睡覺時聽兩到三個成語典故,而且吃飯時邊吃飯邊聽,有時休息時也聽或看,這些成語典故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對它們越來越感興趣。

我在聽讀看成語故事時,爸爸不時地教我靈活運用。有一次,我聽到“外強中乾”這個成語時,爸爸笑着説:“李佳樑外強中乾,看上去很健康,但老是生病,説明你身體抵抗力差。”我不甘示弱,反擊爸爸,説:“你真是東施效顰,沒有音樂感還大聲地學別人唱歌,製造噪音。”説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通過聽讀看《成語故事》,我增加了許多新的成語,也知道了許多成語的來歷,甚至成語的變化。雖然我還沒有看完這套書,但是爸爸已和我一起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兩天熟記一個成語典故,我要堅持做下去,絕不半途而廢。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9

南宋末年,有位姓鄭的畫家曾以太學生的資格,參加博學詞科考試。後來北方蒙古貴族南侵,他向朝廷上書主張抵抗,但未被採納。南宋滅亡後,他改名為“思肖”。原來,宋朝是趙姓打的天下, “肖”是趙的偏旁。畫家表示自己永遠思念南宋,並隱居在蘇州的一 所寺廟裏。鄭思肖在自己的寓所裏掛了一塊大匾,匾上是他親筆寫的“本穴世界”四個字:原來,“本”由“大”、“十”兩字組 成,把其中的“十”字 放在“穴”字中間,就成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説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內。有一次.他畫了二卷高五寸,長一丈多的墨蘭。畫上的墨蘭,自然全無土根的。他還在畫上題上八個字:“純是君子,絕無小人。”大家欣賞了這幅畫後,讚不絕口,一致誇它畫得純真自然,生氣勃勃。

【釋讀】“天真”指單純;“爛漫”自然的意思,這則成語常用來指人 心地單純,坦率自然。也用來比喻青少年或兒童心地單純善良。

【出處】元·夏文彥《圖繪寶鑑·五·鄭思肖》工畫墨蘭,嘗自畫一卷,長大會,高可五寸許。天真爛漫,超出物表。宋·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漫好容儀,楚楚衣裳無不宜。”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0

小青蛙坐在井底的家裏正在聚精會神地上網,嘴裏還哼着流行歌曲。小青蛙正哼得起勁,一隻來覓食的小麻雀降落在井口。它低頭往井底四處張望,看見悠閒自在的小青蛙。小麻雀便喊道:“小青蛙,小青蛙,你怎麼不到井外面來看一看呀,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美麗,多麼繁華,多麼精彩!”小青蛙聽了小麻雀的這番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小青蛙説:“我覺得井底比外邊的世界更好。”小麻雀反問:“小青蛙你怎麼會這樣想呢?!我們從小就聽過《坐井觀天》的故事,難道你想當故事裏的‘井底之蛙’嗎?”“小麻雀,做井底之蛙不好嗎?你看看我家裏有筆記本電腦、電話、手機、電視機,還有不計其數的書籍。我用電腦上網查資料,在網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查不到的。還可以在網上和QQ好友視頻聊天。用固定電話和手機可以和外界暢通無阻地保持聯繫。通過看電視我能及時瞭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我博覽羣書,學習了很多知識,所以一般人叫我蛙博士。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小麻雀聽得入了迷,驚訝地説道:“小青蛙,現代科技給你帶來這麼大的方便啊!”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1

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裏養了許多隻猴子。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橡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之間竟然能交流溝通了。

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又碰上糧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顆改為七顆。

於是,一天,他和猴子們商量説:“現在糧食不夠了,從今天開始,食物必須節約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還是照常給四顆橡子,你們認為怎麼樣呢?”

猴子們聽到老人的這番話,非常生氣,都認為早上怎麼少了一個?於是,紛紛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竄來跳去,貌似是在用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分配情況的強烈不滿。

老人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説:“這樣吧,我每天早上分別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總該可以了吧?”

這羣猴子們聽了,覺得早上的橡子數量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比晚上的多,就換了另一番模樣,紛紛高興得在地上翻滾起來,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2

從前有個富人,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每次做業務只賺不賠,所以他家有大量錢。有一個的小偷兒,看中了他家的金元寶,所以打算去這個富人家偷金元寶。由於這個富人家沒有看守錢的人,所以第一天小偷成功偷到大量金元寶。

第二天,這個富人籌備去買一個大房子住。在他拿錢的時候,感覺錢少了大量,仔細一查,發現少了20個金元寶,聊天的時候,他給另一個富人説了這件事,那個富人勸他説:“你僱一個守護錢的人,這樣就不會被小偷偷金元寶了”。可富人不聽,他説:“僱一個人還燒錢。而且還費時,有這個時候間,還不如不如去掙錢呢〞。那個富人説:“怪不得你那樣懶,目前還是個光棍”。

今天晚上那個小偷又來了,又偷走了大量金元寶。這下富人可急壞了,立刻把那個富人找回來,問那個富人如何解決。那個富人説:“我聽説過,看見兔子了才去找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你僱一個守錢的人,但是他的功夫需要得很厲害”。

那個富人照做了,結果金元寶再也沒丟過。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3

在愚公的家門前有兩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

愚公一家從去年開始就在搬山了,目前已經把太行山搬一半了,大海也堆了四分之一了。可是愚公不開心他想:“我的朋友智叟,中了大獎去大城市了享福去了。而我卻只能在這搬山。”沒過多長時間智叟坐着私人飛機來到了愚公的家,把飛機停到了愚公家門口下了飛機對愚公説:“我在大城市有了一個大房子,女兒嫁了個好人家資產過億。你如何還在這搬山呀”

愚公説:“那又如何了再過三年就能搬完了,你能找幾個人幫忙嗎?”

智叟説:“不可能”説着説着就坐飛機走了。

三年後七十四歲的愚公終於把兩座山搬走了,大海也堆滿了。媒體得知這個消息後給了他們一千億的大獎。智叟知道後對愚公説:“大家是朋友,你能給我點錢嗎?”愚公説:“當初你都不給我錢也不幫我找人搬山,目前也不會給你的”

有了錢的愚公一家過着幸福開心的生活。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不要怕困難,朝着一個方向努力。堅持不懈就會成功的。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4

大家都聽説坐井觀天這個成語吧,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新編的坐井觀天。

自從青蛙和小鳥聊過天,聽小鳥説外面的天地很大,心裏半信半疑,直到有一天,那隻鳥又落到井邊喝水,青蛙忍不住問道,“小鳥小鳥,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是真的嗎?”,小鳥翻翻白眼,沒好氣的嗯了一聲。青蛙就躍躍欲試的説,“要不我出去,你帶我去看看怎麼樣?”小鳥説,“沒問題!”於是,青蛙離開了曾經自豪的井底。

看到外面寬闊無邊的天空,看到高高的大樹,輕輕的小草,一棟棟房子,別提多興奮了,小鳥責驕傲的説,“走吧,帶你我常去的`農夫家先美餐一頓。”到了農夫家,看到了那樣多的美食,青蛙覺得外面的世界太美好了,自顧自的享受起來,正在這個時候,農夫回來了,看到了吃的肚子鼓鼓的肥青蛙,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哈哈……今天有肉吃啦!”青蛙聽到農夫的話,嚇了一大跳,剛想逃走,可農夫已把門和窗户關的一隻蚊子也飛不出去,青蛙絕望了。

青蛙心想,外面的世界時很美好,但危機四伏,享受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身啊!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5

大家都知道“亡羊補牢”的成語故事吧,這個故事是講一個人的羊圈破了一個洞,領導提醒他要把洞補上,但他就是不聽勸,結果他的羊越丟越少,他很後悔沒有聽領導的話早點補上羊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出院差錯,及時補救,為時不晚。

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有一個人他發現自己的羊圈破了一個洞,並沒有修理那個破洞。領導告訴他説:“要把羊圈補上,不然狼會進來把羊吃掉的!”他卻回答道“怕什麼?羊多的是,明天再修也不遲。”結果,第二天羊少了一隻,第三天又少了一隻……。當他看到差距少了一大半時,才急忙把羊圈補了起來。從此以後,他的差距再也沒有丟過。

讀完了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一次我的蚊帳上破了一個洞,媽媽説:“趕緊把洞補上,不然蚊子會飛進來咬你的!”可我覺得這麼小的一個洞,蚊子應該不會飛進來的,所以就沒有及時把洞補上。結果晚上蚊子真的跑到蚊帳裏了,還把我的身上咬了好多的包包,癢得我一夜都沒有休息好。第二天我趕緊把破洞給補上了,從那以後晚上蚊子再也沒有咬過我。

我們要吸取古人的教訓,出了差錯及時補救,這樣就可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6

“南柯一夢”:淳于棼做夢到大槐安國做了南柯郡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大槐安國就是住宅南邊大槐樹下的蟻穴,南柯郡就是大槐樹南邊的樹枝(見於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後來用“南柯一夢”泛指一場夢,或比喻一場空歡喜。

現實也有人在做“南柯一夢。”

一天,我在寫作業,當時真的感覺做作業是一個很煩躁的事情。當天沒有休息好,很困。在迷迷糊糊之中我變成了第二個盤古,夢想着要有一把開天闢地的大斧頭就好了。這時太上老君出現了,送給我一把金光閃閃的大斧頭,上邊雕刻了一條盤龍,還有一張畫符。我就拿着大斧頭重新開天闢地,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畫符該怎麼用吶,我想:以後不做作業多好,我就在畫符上寫上以後再也不用寫作業了,然後就把畫符貼在了天上。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外星人來襲,由於我們不寫作業不學習,科技落後被外星人打敗,在外星人來抓我時被嚇醒了,原來是做一個夢呀。看來不學習知識,不掌握高科技是要捱打的,以後還是好好學習吧。從此我開始認認真真的做作業。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7

古時侯,宋國有一個農夫,種了一塊兒禾苗。可他天天感覺自己種的禾苗生長的速度太慢了,他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第二天他跑到田裏把自己的禾苗一顆一顆的全部往上拔了一截,他以為以為自己的禾苗都已經長高了,心裏很高興。結果第二天他去田裏看禾苗,禾苗全枯死了。這一年,他沒有大豐收,這位農夫只能看着別人在田裏大豐收,然後吃的香噴噴的米飯。

農夫的兒子慢慢的長大了,在學校裏學了很多的知識。把學到的知識回家講給農夫聽。兒子説:“他之前拔苗助長是錯誤的,我們老師説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強求速度,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農夫聽了若有所悟,這一年,農夫又重新在田裏種了禾苗,這次農夫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讓禾苗自然生長,農夫就這樣,慢慢地等啊等啊等,禾苗終於成熟了,農夫想今年要有個大豐收。

到了收穫的季節,農夫高興壞了,急忙跑回家中告訴自己的兒子,讓兒子過來幫忙收糧,兒子也很高興,他們兩個回家拿着工具,趕到田裏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全部收完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打理,大米出來了,農夫説:“可以做香噴噴的大米飯了”,父子倆吃着美味的米飯。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兒子和農夫相互的看着對方,互相笑着……。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8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韋仁約,字思謙。因“仁約”和武則天的父親武士矱之名偕音,為了避諱,他就廢名用字,稱韋思謙。他為人剛正,敢於直言。

唐高宗時,韋思謙擔任監察御史,負責對各級官吏的政績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瞭解到中書令褚遂良壓低地價、強買他人土地一事。雖然褚遂良當時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韋思謙毫不畏懼,仗義執言,上書彈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書令的職務,貶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懷恨在心。

時隔幾年,褚遂良官復原職,重新擔任中書令。他利用職權對韋思謙打擊報復,把韋思謙貶到外地當一個七品小縣官。

大家對韋思謙的遭遇很同情,勸他以後要圓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權貴了。但是,韋思謙態度堅決地説:“大丈夫要敢於直言,敢作敢為,遇到損害國家、危害百姓的事,就決不放過,明目張膽地報答國家的恩惠。豈能碌碌無為,只圖保全妻子兒女呢!”

【釋讀】明目:睜開眼睛;張膽:放開膽量。形容有膽識,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後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出處】《晉書·王敦傳》:“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忠臣而死,不無賴而生矣。”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19

漢獻帝時,曹操獨攬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次,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孫權,孔融(孔子後代)反對,勸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聽,孔融便在背地裏發了幾句牢騷。御史大夫郄慮平時與孔融不睦,得知這個情況後,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報告,並挑撥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禰衡對您無理謾罵,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聽,大怒,當即下令將孔融全家抓起來一併處死。

孔融被捕時,家中裏裏外外的人一個個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卻在那兒玩琢釘的遊戲,沒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家人以為孩子不懂事,大禍臨頭還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們趕快逃跑。孔融也對執行逮捕任務的使者懇求説:“我希望只加罪於我本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兩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説:“爸爸,你不要懇求了,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懇求有什麼用?”結果,兩個孩子從容不迫地和父親一起被抓去處死。

後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語用,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0

東漢和帝時,竇太后親臨朝政,並由太后的兄長竇憲掌握大權,官員們爭着逢迎巴結,因此政局混亂不堪。

竇氏家族仗勢橫行鄉里,魚肉百姓,沒有人敢揭發他們的惡行。當時的司徒(相當丞相)丁鴻藉着日蝕出現的機會,向和帝密奏説:"太陽是君王的象徵,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蝕出現,是象徵做臣子的侵奪君王的權力,陛下千萬要小心。在歷史上記載,日蝕出現了三十六次,國君被臣子殺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為臣子的權力太大了!"他控訴竇憲仗着太后的權勢,包攬朝政,獨斷專行,連皇帝也不放在眼裏。接着他又説:"日蝕的出現,是上天在警誡我們,我們就應該注意危害國家的災禍發生。穿破巖石的水,一開始都是涓涓細流,長到天上的大樹,也是由剛露芽的小樹長成的。人們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禍患。如果陛下能親自處理朝政,從小地方着手,在禍患還在萌芽的時候消除它,這樣就能夠安定漢室王朝,國泰民安。”

漢和帝聽從了丁鴻的建議,革掉竇憲的官職,消減竇氏家族的勢力。朝廷除去了隱患,國勢便開始有了好轉。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1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嚥,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着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着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小故事大道理】: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2

真龍在一個湖裏撿到了一個葉舟,裏面是一個小男孩,真龍看着這個男孩,不禁生起了憐憫之心,於是,真龍把小男孩抱回了家,並給他取名為“葉公”。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葉公長大了,他想去城裏生活,不想在叢林裏生活了。葉公準備好了行李,第二天就走了。剛開始在城裏,葉公生活得並不好,也有過回去的念頭,但是他因為一場意外發了一筆橫財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並逐漸地忘記了叢林,忘記了真龍。葉公雖然忘記了真龍,但他經常在夢裏夢見真龍,他認為真龍是祥瑞的象徵,就命令下人們把全城最好的工匠都找來,讓他們把家裏的一切都刻上了龍的浮雕,連茶杯上都可以見到龍的影子。與此同時,叢林中的真龍覺得是時候去看望葉公了。

這天夜晚,電閃雷鳴,風雨交加,葉公迷迷糊糊中聽到一個低沉的聲音在喊自己,睜開眼一看,看見了一個巨大的龍頭,直接嚇昏了過去。真龍見自己培養多年的孩子竟這樣膽小,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轉身走了。

葉公醒來後,想起了昨晚發生的事,明白了是真龍來找自己了,不由得想:我怎麼會這麼膽小!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3

前段時間我讀了成語故事,瞭解許多成語的故事。比如一心一意、門庭若市等等。

其中我記的最清楚的是“門羅可雀”這個的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人,他當上了官,天天都有人來拜訪他,後來他被免去了官職,他們家門前就十分的安靜,簡直可以張網捕鳥了,後來他又當上了官,他家來拜訪的人又是絡繹不絕,他感慨的貼了幾句話在門上:一生一死,乃之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社會中的賄賂,那些人通過給那些官員錢來讓自己獲得利益,難道這不是可恥的行為嗎?

還有朽木難雕這個成語我也記的很清楚,它的故事是説孔子的學生宰予説起話來娓娓動聽,孔子認為他必成大器,可是不久宰予暴露了懶惰的毛病,一天孔子在給大家講課,可宰予卻在房間裏睡大覺,學生們聽到了之後鬨堂大笑,孔子歎了口氣説:“腐爛的木頭是雕刻不得的,糞土似得牆壁是粉刷不得的。宰予是個言行不一的人,我要從他那吸取教訓,不能再以言信人了!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看人不能看他的外表和語言,應該看的行動,來決定。

這兩個故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有許多其他的成語故事,也十分精彩。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4

謝靈運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多描寫垓下、永嘉、廬山等景點,善於描繪自然風光,從而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他的詩很有藝術性,特別注重形式美,很受學者和學者的歡迎。詩一出,人們爭先恐後地去抄,廣為流傳。宋文帝很欣賞他的文采,特地把他召回京都工作,稱他的詩和書法為“二寶”,還經常讓他在等酒席的時候寫詩寫作文。一向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在受到這種禮遇後,變得更加囂張。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誇口説:“魏晉以來,天下的文才都有一塊石頭(一個容量單位,一塊石頭等於十鬥),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鬥,天下其他人共享一斗。”從他的話裏可以看出他很佩服曹植,但是別人的才華不在他眼裏,他的自我評價很高。

“有才能的人”也被稱為“八斗之才”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5

葉公好龍的故事:春秋時期,有位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他家的屋樑上、柱子上和門窗上都雕刻着龍的圖案,牆上也繪着龍。傳説天上的真龍知道此事後很受感動,專程到葉公家裏來,把頭從窗口伸進屋子裏,把尾巴橫在客堂上。

葉公看到後,嚇得面無血色,魂不附體,抱頭就跑。原來他並不是真正喜歡龍。他愛的是假龍,怕的是真龍。這個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一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它,甚至是畏懼它。

葉公好龍的寓意:

這個故事,用很生動的比喻,辛辣地諷刺了葉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通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脱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同時也諷刺了名不副實、表裏不一的人。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6

湖廣襄陽府棗陽縣有個叫蔣興哥的男子,娶了本縣王公的女兒三巧兒,兩人婚後十分恩愛。有一回蔣興哥到外面去收賬,一年多沒有回家,三巧兒在家等啊等啊。心裏很是焦急!於是就請算命先生算卦,算命先生説:“別急,你的丈夫過幾天就會回家了。”三巧兒聽了高興萬分。由於一心盼着丈夫回家,便每天出外翹首以盼,脖子都望酸了。

由於三巧兒長得漂亮,在外東張西望時惹來了一個叫陳生的外地人,他用銀子收買了賣珠子的薛婆,讓她幫忙引薦自己和三巧兒相識。薛婆收了陳生的銀子便不時在三巧兒面前説陳生的好話,最終,陳生硬是從中作梗,拆散了蔣興哥和三巧兒。一樁好姻緣就這麼沒有了。後來人們便用“東張西望”這個成語,來形容心神不寧地到處看。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7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從小就刻苦讀書,長大後深入社會生活,遊歷祖國名山大川,創作了大量的不朽詩篇。傳説他少年時代,曾經做過一個奇特的夢。他夢見自己使用的筆,筆頭開出了鮮豔的花朵。一張張白紙,自動飛到他跟前。

李白高興極了,就抓起妙筆飛快地寫了起來,落在紙上的字都變成了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寫出了一篇篇好文章。醒來以後,他拿起筆來,真的感覺到自己寫文章特別有才氣,寫得特別好。他的許多著名的詩篇,流傳千古,至今仍被中外讀者吟詠傳誦。

這個故事記載於五代王仁裕所著的《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書中説:“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這個故事就演變出“夢筆生花”這個成語。

“夢筆生花”有時也寫作“生花妙筆”。後來人們便用這句成語比喻具有傑出的寫作才能。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8

相傳在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連年經常互相攻伐,趙國憑藉武力不斷侵犯楚國。

此時楚國人派使者杜赫來見懷王,聲言他能説服趙國跟楚國和好。楚懷王非常高興,準備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後派他前往趙國。大臣陳軫知道了這件事,向楚王獻計説:"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趙國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給他五大夫的爵位,這豈不是無功受祿了嗎?"楚懷王聽陳軫説得有理,便問:"那你説該如何辦?"陳軫説:"大王最好以10輛兵車,派杜赫去趙國,等他完成了使命,封為五大夫。"楚懷王採納了陳軫的計策,用10輛兵車送杜赫去趙國。杜赫見楚懷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氣,乾脆拒絕出使趙國。

於是陳軫向楚王説:"杜赫不接受出使趙國的使命,這正表明他心懷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騙取爵位,現在見大王不給爵位,他就乾脆不去了。"

成語故事三年級作文 篇29

唐朝時有一個叫趙嘏(gǔ)的人,他的詩寫的很好。曾因為一句“長笛一聲人倚樓”得到一個“趙倚樓”的稱號。那個時候還有一個叫常建的人,他的詩寫的也很好,但是他總認為自己沒有趙嘏寫的好。

有一次,常建聽説趙嘏要到蘇州遊玩,他十分的高興。心想,“這是一個向他學習的好機會,千萬不能錯過。可是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留下詩句呢?”他想,“趙嘏既然來到蘇州,肯定會去靈巖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廟裏留下半首詩,他看到以後一定會補全的。”於是他就在牆上題下了半首詩。

後來趙嘏真的來到了靈巖寺,在他看見牆上的那半首詩後,便提筆在後面補上了兩句。常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詩,換來了趙嘏的精彩的詩。後來人們説,常建的這個辦法,真可謂“拋磚引玉”了。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説,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觀點或文章介紹給大家,目的是為了引出別人的高論或佳作。是一個表示自謙的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