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炊煙的幸福作文2篇

作文1.02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炊煙的幸福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炊煙的幸福作文2篇

炊煙的幸福作文1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

——《青花瓷》

縹緲的炊煙,裊裊升起,恰似柔逸的舞帶,唯美的演繹,演繹過去的曾經……

我的童年,放飛在生機盎然的鄉村,總愛在田野張開手臂,感受清風拂過的柔暖,黛色磚瓦,流水人家,是生活最美的圖畫。

總是和夥伴一起玩耍,只待隔着小溪,看到自家煙囱上冒着米黃的炊煙,才肯停下坐在田埂邊聊天。天色也伴隨着炊煙的升起,一點點地暗淡,不多久就會看見外婆站在家門口大聲喊着:“孩子,回來吃飯。”

理理頭髮,一路歡奔,一頭撲進外婆的懷裏。外婆總是嗔怪我:“瞧你這個小調皮,還要人叫才知道回家吃飯。”而我一邊撒嬌,一邊喊餓,外婆會撲哧一下笑開了懷。

每天,外婆總是會按時燒飯,然後站在門口盼望我歸來。而我呢,每每見到炊煙,也就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像是兩人心照不宣的約定,我也不會再讓外婆扯着喉嚨喊了。

如今搬家到城裏,家家户户都裝上了排煙機,自然是沒有了炊煙,少了夢一般的純淨,心頭不免空落了幾許,可外婆的愛仍伴隨左右。

只是每逢假日,回鄉,才可以看見纏纏綿綿、絲絲縷縷的炊煙,心中那份幸福便一點點升騰,模糊了雙眼……

外婆的炊煙,像一張畫,完完整整地定格在了腦海裏,就像外婆對我的愛,淡雅質樸,卻氤氲着濃濃的親情。沒有了炊煙的伴隨,可外婆每天叮囑多穿衣服的話語還在,外婆慈祥的笑臉還在,外婆對我的愛依舊,我心裏的幸福一天天地滋潤。

炊煙裊裊,似夢卻又純,似通向美好生活的階梯,一點點,上升,旋轉……

夕陽餘暉下,黛色磚瓦,流水人家,一米炊煙裊裊升起,意綿綿,情依依……

炊煙不復,愛我的人還在,我愛的人還在,即使沒有了純美的映襯,可幸福還在,不是嗎?就像歌中所唱的:“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

炊煙的幸福作文2

我覺得自己像一條幹渴的魚,被扔在土路上,我張大嘴巴想要説些什麼,卻什麼都喊不出來!

——題記

好久沒有受到故鄉炊煙的洗禮,衣服沒有炊煙的味道,總覺得我童年乃至少年的歲月隨風遠去,我伸手去抓,發現只剩下惆悵與無奈……

想那歸家的漢子,看到自家屋頂上的炊煙裊裊,滿腦子是油滋滋的大餅,紅津津的辣子,一碗冒着熱氣的紅薯酒便可解脱一天的憂愁;幾個孩童在巷口壘起蹩腳的灶台,總想點一把火,過一把做飯的癮,不成想卻被炊煙刺激的淚流滿面,灰頭土臉;蹲在牆根的老者,看到炊煙飄起,便會起身拍掉身上的浮塵,將手疊在背後,還不忘捎上在路旁撿到的三根玉米棒子,這是吃飯時要向老伴炫耀的一天的收穫……

那時的炊煙是故鄉的靈魂,故鄉的人對温暖的認識是從炊煙開始的,炊煙裏所藴含的是要我用一生去體味的,一如奶奶家的灶台總會在午後飄起炊煙,因為灶底的灰燼中埋着我喜愛的地瓜。炊煙裏有我童年的歡樂,有奶奶的温暖,有鄉村的記憶。

問過一位漂泊異地的朋友,他説沒有炊煙的地方就沒有家的感覺。我點點頭。在一個晦暗的傍晚,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突然感覺到有一種熱淚湧流的`想象,那往往是炊煙裊娜地鑽入你的鼻孔,浸入你的靈魂,勾起你所有的情愫,不顧一切地往家趕,只為看一看故鄉的炊煙,嗅嗅聞聞那故鄉的炊煙,呆在炊煙的懷抱裏,不願再次離開。

可是回家之後發現炊煙像一個破爛不堪的糟老頭,徘徊在村巷的水泥路上,伸出乾枯、虯枝般的手指怯怯地敲響緊閉的硃紅大門,許久,只有惡狗的咆哮作為迴應,他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轉過身默默地離開了。望着那佝僂的背影,我彷彿看到我童年和少年的歲月正在風中瑟瑟發抖,我趕忙跑回家,打開門,等待着他的到來。許久,我眺望着,發現他躺在路邊一動不動,路過的人掩面小跑,像是躲避瘟神,而我卻跑過去,抱着他瘋人一樣大哭,他帶走了我的記憶,帶走了鄉村的靈魂。

老頭走了,在生命的彼岸願他尋到幸福,此時我追問八面的風,為何就容不下一個老頭安靜的走家串户?為何就容不下一個老頭去渲染天空?為何就容不下一個老頭醉醺醺安卧牆角?這一切的一切,我們所有人都應尋找答案。

標籤: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