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清明節的一天作文3篇

作文1.0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一天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清明節的一天作文3篇

清明節的一天作文1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這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這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跟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一天作文2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斷。襯着了迷濛黯然的氛圍,給人帶來憂慮和哀痛。我和爸爸媽媽由於思念家鄉,便一路到斑斕的村落踏青。

一上,春景開闊爽朗燦豔,朝氣盎然。讓我們倍受傳染,我不由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生氣勃勃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田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四處鳴響着鳥兒愉快洪亮的啼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悄悄地飄灑着,這實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賞識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實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皮,他們正在邊逃逐打鬧,正在和煦的春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春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躍的孩子給夸姣的春天增添了幾分朝氣。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不時舞,自由嬌鶯恰好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圃,斑斕的景色讓我們驚訝。小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逛戲的蝴蝶正在花叢中時來時往,迴旋飄動,眷戀着不肯離去。自由的黃鶯正在樹上發出温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協調動聽,這種境地,既使人驚訝,又叫人恬逸。

我們又來到郊野,實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隆替”。郊野上長得富強的野草,每年一度隆替,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朝氣蓬勃地發展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郊野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郊野添加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味到了農村儉樸而富有樂趣的餬口,農村是何等的夸姣,四月的村落,四處呈現着別樣的風光。

落日的最七年級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非常的凝沉,像積滿了塵埃的古屋,凝沉、悽清、陰暗。輕風正在樹枝上環繞糾纏着,像是調皮的孩子,弄得初春的嫩葉瑟瑟顫慄。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堵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吊掛的,還有那些臉色凝沉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説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田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分袂處。沉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回去。”一切的一切都正在想我們傳送着一種清涼的氣味。

清明節的一天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們來到了墓前掃墓。大家知道為什麼要掃墓嗎?這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演習而來的。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着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後,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於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所以格外濕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羣山,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此時,我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於是我拿出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爸爸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爸爸對我説:"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於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終於把草割光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後打道回府。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掃墓了吧?不妨把你們的掃墓過程也告訴我吧!

標籤: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