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道法自然作文(通用11篇)

作文6.77K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法自然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法自然作文(通用11篇)

道法自然作文 1

千百年前,老子騎驢離去,給我們留下清淡渺遠的背影,如水墨畫,唯美卻不着痕跡。然而他的思想在時光流逝,滄海桑田中,始終熠熠生輝。

“清靜無為,道法自然”,多麼奇妙的詞句,讓躁動和迷惘的心馬上就找到了歸宿,安靜下來。你瞧,眼前是一般鉅艦,穩如泰山他停在岸邊。任你呼天搶地,耗盡全力去推它依然紋絲不動。你氣惱,你失落,最後你離開。然而有一天夜裏,春水忽然生起,帶着無盡温柔襲上岸邊,那巨舟卻是像安下了心,靜靜隨春水而去。你無限惆悵,只望着它那自然隨性的背影,心想早知如此,又何必白費那麼多力氣。

這是萬物生息,玄妙無比的大自然,沒能什麼是你可以逼來的。三四月飛花,六七月落雨,九月大地澄澈金黃,最後迎來一月安靜温柔的雪意。一切都是那麼唯美愜意,急不得,逼不得。

卻總有人不懂這道理。

秦王嬴政恢宏一生,留下“千古一帝”稱號,卻守不住他辛苦得來的天下江山。他逼盡了天下人,最終也逼死了自己的子孫後代。“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可他不懂。他逼着天下人給他堆起萬丈榮華,心安理得躺進華美陵墓,以為功成名就。然而幫朝終究短暫壽命,暴政而亡。

幾百年後,李氏天下來臨。他們是老子的後代,他們依舊記得那句“道法自然”。於是有了貞觀之治,有了開元盛世。然而等他們終究忘了老祖宗的話時,悲劇毫無疑問的再次重演,李氏天下依舊崩裂。

歷史終究是歷史,離我們太過渺遠。我們現在,依舊是這樣躁動不安的社會。父母是愛孩子的吧。他們終日為孩子操心,操心完升學又開始着急找工作,工作找到沒兩天年又開始擔心找不到人生伴侶。當然,這愛意沒什麼不對,但連這種純粹的愛意中都包含這麼多急切與逼迫,又何況社會上俗人施加的那麼多沉重壓力呢?現在這個社會多麼讓人累啊,連愛都成為一種負擔,更別提“漠然”,甚至是“恨”。

對於這樣一個競爭有如吃飯般平常的社會,“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圖景對於人們來説,好像是太過奢侈的.希望了。

那麼便看看窗外吧,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春日采薇,夏季聽雨,秋日放歌。冬雪來臨,在一片温柔的靜謐無聲中感受來自天空的輕聲問候。或許這麼多光景中,有一種你會喜歡,或許總有一種傷感的懷念突然襲上你心頭――那是對曾經純粹自然的世界古老而深刻的想念。

道法自然作文 2

隨着國家經濟文化的迅猛發展,我國也隨之也進入了小康社會,人民的收入也高了起來。但是在社會進步中,對地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在此呼籲人類,要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在我們的國家不斷壯大的同時,有些工廠也在肆意開採着地下資源,對我們的國家造成了很大影響。如果我們的`地球是個球形,但工廠把地下資源都挖空了,又用到了另一個地方,造成了高樓大廈,所以把地球都快挖成了一個橢圓形的球體,使地球不平衡,就會偏離了軌道,與行星發生碰撞,造成地震、海嘯。所以我們不能再亂開採地下資源,如果開採完了,我們今後將無法生存。

現在,我們的國家大力提倡值樹造林,但我們的傢俱等用品是樹木提供的,在全晉城找一下,會找到多少傢俱城呢?再看一下地球上有多少個城市,就會知道我們地球大約每一秒鐘都會有一棵參天大樹倒下,那麼一年就會死多少棵樹呢?過度的砍伐使生態破壞,形成了洪水災害。因此,我們要多種樹,建設我們美麗的家園。

因此,我們應該多多為大自然着想,為我們的祖國多做貢獻。

道法自然作文 3

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草本有靈,水石有韻,正是因為順隨了自然的規律,順隨了自己的天性,才有了令人顧盼的美麗。塵俗滾滾,何不靜下心來,讓靈魂迴歸本來的樣子,去捕捉風中千年前的餘響、先賢的吟唱:天行有常,道法自然。

不知是誰在曲解了人定勝天的含義後大聲疾呼,人們就開始在歧途上愈行愈遠。曾經安守本分的原意,卻成了為所欲為和自以為是的幌子。人們總是急切地表達友善,全然忘記“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教誨,忘記己之所欲有時亦要勿施於人。不順隨自然的法則,熱愛往往會在一念間變成荼毒。毫無顧忌地餵養野生動物,卻令它們丟掉了自然賦予它們賴以生存的野性與本能。過度開採、激素、化工,也招致資源枯竭,地質災害,先天畸形。失去了對自然最基本的敬畏的人們在違反規律中樂此不疲地自戕。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將道法自然的箴言當成耳旁風,非要走到山窮水盡才追悔莫及地長太息以掩涕兮。

虎嘯於野方有生命的雄姿,人守其性後有人生之精彩。青春與夢想是個性的張揚,而非流水線的工廠。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迤邐至今,當殘疾的.制度讓教育者無奈地高呼所謂的標準,當灌輸性的教育讓學生成了坐享其成的惰者。一個失去了創造的能力,失去了多角度的視野,失去了鮮活的個性和探索的激情的民族就等於失去了生存與發展的本能,長此以往必然危及社稷。羅素曾説:“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莊子能守其性,持杆不顧、千古逍遙;陶潛能守其性,把酒東籬、桃花夢鄉。能收穫精彩的人,是不依附世俗,不忘本性之人,也正是這些人,撐起了歷史上別樣的天空。

自然有天道,社會亦有人道。順應天性不是為所欲為,天行有常,如果只侷限於人性便只能固步自封,止於淺表。真正的大道是天性與理性的完美融合,是站在歷史與自然的制高點上俯瞰自己與天下的壯闊。人道的規律是順隨社會的規則,是法律、是道德、是信仰。人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堅守本心,立足於歷史與社會的規律,不倒行逆施,順應時代的發展乃是不敗的真理。以史為鑑,歷史的教訓讓我們有更雄偉廣闊的姿態,也讓我們懷着更加敬畏自然與天道的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哲學家諾瓦利斯説過:哲學就是懷着永恆的鄉愁尋找家園。而生命最至高的哲學就在那萬古不息的天道與自然的原點。

道法自然作文 4

當庭院中的兒子糾結於“絲瓜藤還是肉豆須,這是一個問題”的爭論而扯斷了莖葉時,父親用簡單的話語道破天機:無所謂種類,照顧、採摘即可。看似平凡的故事卻自有一番深意——順其自然方為意義本色,揠苗助長得到的不是麥穗,而是後悔與哀歎。

天道自然,萬物有真:

春去秋來,夏冬往復,鴻雁南飛,弦月搖樹……正是由於自然的規律我們的雙眼方才有幸體味這一世的繁華與落寞、盛放和凋零。我們的心海,也因此多了嚮往而抹去空白的存在。無論是“任外界狂風驟雨,我自巋然不動”、賦予人寧靜遐想的風暴眼,還是普羅旺斯那片可與璀璨星辰媲美的薰衣草海洋,亦或是磅礴壯闊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它們無一不是自然演化的產物。“無心插柳柳成蔭”,順其自然可造浩瀚盛景,將腐朽化為神奇,將傾盆繹成磅礴,將那平凡,渲染出永恆的禮讚。

梭羅曾雲:“一株植物若不按照天性生長,便會死亡,人也是一樣。”紅塵萬丈、物慾橫流的時代更需要一份“順其自然”的平和。也許你會看到將慈善當做兒戲、泡在冰塊和熱水的混合物裏只為炒作的陳光標,也許還有為了所謂“清潔和科技含量”遠涉日本購買馬桶蓋的遊客,或者是微信朋友圈裏發佈謠言的不切實際的公眾號……但請依然相信,那些出格的行為有違本心的準則,留一份淡定、於無奈時歎一句順其自然才是純真。縱然煙雨迷濛,也要讓雙眼清亮;縱然人生終無法纖塵不染,但心卻可以清澈透明。如此和塵世保持一段足以產生美的距離,便可輕觸到妥貼在煙火中的那份暖。

不禁又想到一個故事: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小和尚着急撒籽。“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草籽邊撒邊飄。小和尚遺憾草籽的飄落。“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説,“隨性!”撒完草籽,飛來幾隻小鳥啄食,小和尚急得跳腳。“沒關係!”師父説,“隨遇!”半夜一陣驟雨,一大早小和尚感慨草籽被沖走。“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説,“隨緣!”後來,光禿的'地面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手舞足蹈。師父點點頭:“隨喜!”“隨時、隨性、隨遇、隨喜”是順其自然的最高境界,它是一種人生哲學,是一種生存智慧,更是一種感悟:世間萬物,須有血有肉,有濃有淡,有遠有近,方為美;人生,需有悲有喜,有高有低,有苦有樂,方為全。

不追逐,不強求,不失落,這些不是全部。最最重要的,是換一種方式對待事物,用“順其自然”的箴言磨礪心海菩提,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時再去琢磨世間,之後你便會發現,粗茶淡飯或是擦肩而過的笑靨,都是真誠質樸無比自然的幸福。

道法自然作文 5

對於東方文化而言,孔子、老子無疑是聖人般的存在,他們是偉大精神的直接締造者,而被後人捧讀頌揚千年的《論語》《道德經》則是他們思想的結晶,從古至今,無論是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之間,都是中國人的兩部不可逾越的`經典。

孔子,他以修身治國為訴求,以仁為根本,以善為指向,以學為方法,為人們構建出一座完美的道德之都,這一道德之都至今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孔子是思想上的巨人,他的智慧像太陽一樣普照人心,為國泰民安提供了道德上的保障。

老子,用“道”來解釋世間萬物,將“道”看作萬物的本源,道先天地而生至虛至無,卻是萬物之源,天下萬物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運動不止。《道德經》一書包攬了修身養性、寫詩作文、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等各方智慧,藴含着老子一生的終極感悟。

儒道這兩種源遠流長的文化共生共存,相互交錯,也相互分離。它們都認同人性本善,都以道德作為治國理念的基礎,“獨與天下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它們更希望統治者認識“民”的力量,讓道德仁義禮法引領君主治國而非激進變革。同時,兩學派也存在分歧,儒家講求仁道,講的是入世的有為而治,而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歷史上政治家多受這兩大學派影響,明朝心學創始人王陽明便是受儒學薰陶,修身正心,致良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有着儒家家國天下的胸襟與情懷。而秦末漢初謀臣張良傳奇的一生則都與道家思想息息相關,他通過“天道”找到了政治依靠劉邦,並運用“以弱制強”及辯證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劉邦贏得了爭霸天下的有利條件,並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完成建國大業後毅然選擇歸隱,完成了對道家思想完整的詮釋。

儒道思想的踐行不止於治國理政,在新時代青年人學習、人際交往中同樣可以應用,儒家思想告訴我們,作為高中生應當立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而為人所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值得我們深思。而道家思想也啟迪我們,人生有起有落,一時失意,只需端正心態,不沉迷於過往,不向命運低頭。同樣,反過來,一時騰達也不要沉浸於榮華,世間萬物皆有度,道法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瑰寶,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道法自然作文 6

星期五,吳老師給我們班上了一節特別的道法課,而且是一節公開課,讓我記憶猶新。

在上課的前一天,吳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些小任務。第一個任務就是放學時讓我們把書包背在胸前,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第二個任務就是吳老師給了我們一張調查表,記錄媽媽在孕期有哪些不適,給她帶來了什麼麻煩。

到了上課的那一天,同學們全部穿着校服,戴着鮮豔的紅領巾。我盼啊盼啊,終於盼來了下午第一節的道法課。

上課了,吳老師講得非常生動,那聲音時高時低,彷彿山洞的清泉緩緩流過我的心田。當吳老師提問的時候,同學們爭先恐後舉手發言。我有幸被吳老師點名到講台前分享“我的口水巾”的.故事,從而知道媽媽懷孕到生下我、照顧我是多麼辛苦的事。

“叮鈴鈴”下課了,同學們意猶未盡。後面聽課的老師和我們班主任説:“你們班的表現真棒!”聽到這句話,我心裏美滋滋的。

這一節公開課,讓我難以忘記,讓我體驗了媽媽的辛苦,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好好學習,長大成為有用的人,才能回報我的媽媽。

道法自然作文 7

今天劉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警察叔叔—他就是我們班張博雅同學的爸爸,來給我們上一節有趣的道法課。

劉老師告訴我們張博雅的爸爸平常特別忙,今天是特邀來給我們大家上一節關於安全常識的課程。劉老師説:“有請張博雅爸爸!”讓我們掌聲歡迎。只見張博雅的爸爸手一抬,竟然敬了一個禮,這讓我們更加覺得莊嚴而又有趣。

張博雅的爸爸給我們講了很多知識:比如我們知道了,如果遇到壞人應該怎麼辦?這時,我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撥打110,而是趕緊跑!跑!跑!我有一件事情特別不明白,於是就問叔叔:“如果有人要你的東西,而且手上還有槍,這該怎麼辦呢?如果我們跑的話,不就被他打中了嗎?”我們班的很多同學也點了點頭,表示也有同樣的問題。張博雅的爸爸回答道:“那可不一定喲。你可要知道,如果你不跑,你肯定會被槍打中,但是如果你跑的話,他有可能瞄不準,所以説你還是有逃離的機會喲。”我恍然大悟,心中暗暗讚歎叔叔懂得好多呀。

叔叔還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兒童的法律知識,比如説,14歲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16歲幾乎要承擔所有的法律責任呢。像我們這些9歲10歲的孩子,如果犯了重大的.法律錯誤,那就需要家長去賠償,孩子是不承擔法律責任的。這時我心裏才明白,為什麼有一次我看新聞看到有一個小男孩殺死一個人,但他爸爸媽媽要去坐牢,要賠償受害人。

這次道法課,我懂了好多知識,我心中那些去網上查也查不到、問媽媽,媽媽不知道、書上找不到的問題,今天叔叔通通都給我們回答了上來,就像一個法律大字典,搜索是語音的,速度是5G的!

這次道法課有意義又有趣味性,最後我們全班同學以熱烈的掌聲結束了這節道法課,叔叔也敬了一個比之前更威風的禮!

道法自然作文 8

隨着國家經濟文化的迅猛發展,我國也隨之也進入了小康社會,人民的收入也高了起來。但是在社會進步中,對地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在此呼籲人類,要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在我們的國家不斷壯大的.同時,有些工廠也在肆意開採着地下資源,對我們的國家造成了很大影響。如果我們的地球是個球形,但工廠把地下資源都挖空了,又用到了另一個地方,造成了高樓大廈,所以把地球都快挖成了一個橢圓形的球體,使地球不平衡,就會偏離了軌道,與行星發生碰撞,造成地震、海嘯。所以我們不能再亂開採地下資源,如果開採完了,我們今後將無法生存。

現在,我們的國家大力提倡值樹造林,但我們的傢俱等用品是樹木提供的,在全晉城找一下,會找到多少傢俱城呢?再看一下地球上有多少個城市,就會知道我們地球大約每一秒鐘都會有一棵參天大樹倒下,那麼一年就會死多少棵樹呢?過度的砍伐使生態破壞,形成了洪水災害。因此,我們要多種樹,建設我們美麗的家園。

因此,我們應該多多為大自然着想,為我們的祖國多做貢獻。

道法自然作文 9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國哲學追求的理想境界。湯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義”為價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諧”基礎上,推展出“人與自然的和諧”,進而有“人與人的和諧”,以此達成“自我身心的和諧”。道家的價值取向與歷史唯物主義揭示的人類文化演進順序相似,即在人與自然關係基礎上解決人與社會關係的問題,進而使人的心靈需求得以妥善解決。儒家的“人文主義”價值取向,則從“自我身心的和諧”出發,依次推導出“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的和諧”。如此,儒道兩種不同的價值路向,相反相成,互補互促,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架構。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説,人的活動效法地,地的運動效法天,天的運轉效法“道”,“道”的運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應效法“道”,是因為“道”具有“自然無為”的特性,體現着宇宙秩序的和諧。“道”本指道路,引申為本源、道理、法則諸義。總體來説,“道”就是萬事萬物生長髮展的原動力和規律,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道家以“自然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點。馮友蘭指出,道家學説可用“復歸自然”一言以蔽之。據湯用彤考察,“自然”一詞本為形容詞,“自”指本身,“然”指如此。“自然”就是相對於人為而言的一種自發的、天生而然的狀態。“自然”後來才用作名詞,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層含義。“自然”的'今義,從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觀規律;從形而下角度看,則包括原生態的自然界、由人類與自然相互影響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家把宇宙看成和諧的生命共同體,是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機系統,維持整體性平衡,使萬物協同發展。老子認為,“道”之所以尊貴,在於它對事物不妄加干涉,這樣人與自然就和諧了。莊子提出“太和萬物”的觀點,認為萬物天然處於和諧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類應該“順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即以天道來規範人道。在這種系統觀中,和諧的人生與社會應是“自然的和諧”的一種再現。照此思維看,從“自然的和諧”出發,健全社會模式的各環節方可依次得以展開。由此,“道法自然”便從自然領域轉進到社會領域。

“道法自然”引發的環境倫理,旨在倡導一種善待自然、師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態度,要求從自然界學習人類生存發展之道,自覺維護生態和諧。人與自然和諧最基本層面是人與物的和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必須首先解決人與物的關係問題。因為人類對自然界的正確認識是處理天人關係的基礎,若不及時發展科技提高生產力,就連常見自然災害也無法抵禦,生存條件沒保障就談不上天人和諧,所以人與物的關係是“道法自然”的基本問題。對於儒道兩家在此問題上的差異,陳寅恪説:“中國儒家雖稱格物致知,然其所殫精緻意者,實僅人與人之關係。而道家則研究人與物之關係。故吾國之醫藥學術之發達出於道教之貢獻為多。”道教繼承發展了道家“天道自然”“萬物一體”等觀念,並付諸實踐。馮友蘭對道教對待自然的科學精神有充分肯定,譽之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學的神祕主義的體系。

“道法自然”意味着人類要懂得敬畏自然,並向大自然學習,使人道合於天道。現代仿生學的發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種實際應用。但從本質上説,“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種事物的“本然”之理並順應之。如能把握客觀規律,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自會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學發展的大道。

道法自然作文 10

春秋戰國的思想家莊子,有一次,太陽已經爬到半空了,他仍然長睡不醒。

忽然,門外有人駕車而來,輕叩莊子的房門。

原來是楚威王久仰莊周大名,欲將他招進宮中,輔佐自己完成圖霸天下的事業。因此,他派了幾位大夫充當使者,帶着厚禮來聘請莊周前去楚國擔任卿相。

使者不敢驚醒莊子,於是站在門外等候。大約半個時辰後,莊子才慢悠悠地開門出來。

使者拱手作揖,説明來意,呈上禮單。

不料莊子並不看禮單,反而仰天大笑,説:“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請轉告威王,我不能去朝廷做官,感謝他的厚愛。

你們應該都見過君王祭祀天地時充作犧牲的那頭牛吧!它本來在田野裏生活得自由自在,但一旦被選作了祭品後,雖然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倘若它不想當祭品,還有可能嗎?還來得及嗎?

去朝廷做官,就和這頭牛一樣了。天下的君主,在他勢單力孤、天下未定時,往往招攬海內英才,禮賢下士。一旦奪得天下,便為所欲為,視民如草芥,視功臣為敵手,真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們説,去做官又有什麼好結果?放着大自然的清風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觀賞消受,偏偏費盡心機去爭名奪利,豈不是太無聊了嗎?”

使者見莊子對於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説什麼,只得怏怏告退。

哲理點撥:莊子倡導的.無為,是“無為而治”的無為,在名利問題上,要拿得起,放得下,一邊享受着名利,一邊又不為名利所困擾,所羈絆。否則人豈不成了名利的奴隸?

道法自然作文 11

對於東方文化而言,孔子、老子無疑是聖人般的存在,他們是偉大精神的直接締造者,而被後人捧讀頌揚千年的《論語》《道德經》則是他們思想的結晶,從古至今,無論是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之間,都是中國人的兩部不可逾越的經典。

孔子,他以修身治國為訴求,以仁為根本,以善為指向,以學為方法,為人們構建出一座完美的道德之都,這一道德之都至今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孔子是思想上的巨人,他的智慧像太陽一樣普照人心,為國泰民安提供了道德上的.保障。

老子,用“道”來解釋世間萬物,將“道”看作萬物的本源,道先天地而生至虛至無,卻是萬物之源,天下萬物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運動不止。《道德經》一書包攬了修身養性、寫詩作文、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等各方智慧,藴含着老子一生的終極感悟。

儒道這兩種源遠流長的文化共生共存,相互交錯,也相互分離。它們都認同人性本善,都以道德作為治國理念的基礎,“獨與天下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它們更希望統治者認識“民”的力量,讓道德仁義禮法引領君主治國而非激進變革。同時,兩學派也存在分歧,儒家講求仁道,講的是入世的有為而治,而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無為而治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歷史上政治家多受這兩大學派影響,明朝心學創始人王陽明便是受儒學薰陶,修身正心,致良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有着儒家家國天下的胸襟與情懷。而秦末漢初謀臣張良傳奇的一生則都與道家思想息息相關,他通過“天道”找到了政治依靠劉邦,並運用“以弱制強”及辯證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為劉邦贏得了爭霸天下的有利條件,並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完成建國大業後毅然選擇歸隱,完成了對道家思想完整的詮釋。

儒道思想的踐行不止於治國理政,在新時代青年人學習、人際交往中同樣可以應用,儒家思想告訴我們,作為高中生應當立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而為人所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值得我們深思。而道家思想也啟迪我們,人生有起有落,一時失意,只需端正心態,不沉迷於過往,不向命運低頭。同樣,反過來,一時騰達也不要沉浸於榮華,世間萬物皆有度,道法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此,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瑰寶,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