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華】滿分作文集錦5篇

作文2.18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滿分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滿分作文集錦5篇

滿分作文 篇1

夜,我從夢中驚醒,窗外飄來一絲淡淡的桂花香味,如水一般的月光從窗簾縫中灑進了房間,灑在我的枱燈上,我摸了摸眼角,濕濕的,冰涼冰涼的,我看着潔白如玉的牆,恍惚中又看見了那並不清晰的夢境

我踏進了自己的`母校,校門口的雕塑並沒有換過,可是教學樓早已變了個樣,空氣中飄着的不再是從前清爽的青檸檬味道,而變成了甜得發膩的提拉米蘇。我沒想太多,沿着這熟悉而又陌生的走廊飛奔着,去尋找自己的恩師丁丁老師。我跑到了自己在它懷裏度過三個春秋的教室,我懷着一顆十分激動的心,又看了看門前的牌子,上面寫着茉莉園,我像得到保證似的,輕輕地推開了教室的門。裏面的老師聽見了響聲,把目光投向了我這邊。我沒有看見那一張熟悉而笑容燦爛的臉,只看見一張陌生而冰冷的臉。我的心涼了半截,略帶些歉意地説:不好意思,老師,請問丁建萍老師在哪裏?那個老師回答説:丁建萍老師早就不在這裏了。説這句話的時候,這個老師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她的臉像一塊鋼板。聽完這句話,我的心涼透了,但也只是淡淡的哦了一聲,説了一句打擾了扭頭走了。一轉身,眼淚就不受控制地掉落了下來,我哭了,無聲的哭了,心中有一種莫名的痛,一種説不出的悲痛。我躲在校園的一個角落,任眼淚順着臉頰滑落,滴在地上。

下雨了,老天打了個響雷我醒了。房間內還是一片漆黑,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可我的眼淚在不知不覺中又跑了出來,我呆坐在牀上,任由眼淚滴在被單上,變成一朵朵美麗而耀眼的茉莉花。

滿分作文 篇2

我們身邊的物品在無聲地塑造着我們,而這種塑造愈是無聲,對我們的影響愈是深遠,以致把我們推向了兩個極端——正與邪。(本段沒有扣緊作文材料展開論述,這在大學聯考閲卷中很容易被認定為行文有脱靶的嫌疑,會直接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優質的電視節目通常會為成年人傳遞正能量。以普法節目為例,此類節目常常通過展示正、邪雙方之間的較量過程來弘揚正氣。然而,電視人似乎忽視了另一部分羣體——一羣對信息甄別能力欠佳的未成年人。對他們而言確,這種正能量的輸出極有可能轉變為負能量的輸入,負能量將持續抵消未成年人體內的正能量直至他們的性格被扭曲,人性被泯滅。(此段未結合現實來展開形象的論證,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幸好,有一部分電視人仍舊記得未成年人,為他們輸入正能量。中央電視台教育頻道的《成長不煩惱》就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平台。在那裏。家長與孩子們彼此溝通,彼此尊重,彰顯了一份人性美。貴州電視台的《論道》引領着未成年人發現社會的真善美,同時給以理性的'觀點與深刻的見解,同青少年一道剖析社會的靈魂……這一切已值得慶幸!因為未成年人正不斷成為道德的土壤。那又何必埋怨電視節目的暴力內容與低俗呢?(最後一句與語段整體描述不一致。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其實,物類常常帶有我們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是應運而生的。電視節目的形式與內容恰恰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當代中國,浮躁虛榮之風盛行,中國人缺乏一種信仰,丟失了生命中最為厚重的土壤。試問:失之沃土,何以生焉?抱怨是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的!(此段有過分拔高的嫌疑,語言缺乏理性,會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國人真的得應該冷靜地反思了!物類的產出是為了滿足國人的需求,國人的需求體現了國人的價值取向,國人的價值取向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力量所在。我們必須明白不是電視節目毒害了孩子,而是“腐朽”的思想。只有清除“腐朽”的思想,才能挽救國人,挽救道德,挽救靈魂。(此段文字論述點集中在“價值取向”上,有偏離題意的嫌疑,影響基礎等級“內容”一項的得分。)

讓我們成為國家的主人,進行一場社會的自我補救與修復。

滿分作文 篇3

生活是有顏色的。“生無所息”是催人奮進的紅,讓人昂首闊步;“生有所息”是沁人心智的藍,使人閒適安恬。

“有鳥之於南方之埠,不飛不鳴,是何鳥也?”“是鳥雖不飛,飛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成公賈與荊莊王之間那無心的對話,道出了“生有所息”的真諦。“一鳴驚人”這一典故,用不爭的事實告訴了人們,只有“有息”,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實現人生的價值。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話語夾雜在歷史的風中吹過耳畔。“生無所息”是一種執着的探索精神,是一種不屈不撓的堅強信念。其實,“生有所息”和“生無所息”只是人們對生活的不同看法而已。

“生無所息”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憑藉着巨大的毅力和勇氣,才有了諸如“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韓非囚秦,説難孤憤”這般膾炙人口的歷史佳句。憑着“生無所息”,有了左思閉門謝客十年始成的《三都賦》,有了太史公包羞忍辱而成的“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有了仲尼厄於陳蔡仍“執乾柴而舞”的歷史佳話,也便有了中華民族無數文人的'錚錚傲骨和不滅不朽的鬥志。“生有所息”是一種適可而止的瀟灑。在南陽躬耕聊歌《梁父吟》的諸葛孔明將周身的光華玉韜珠藏,用時光等待着自己的“一鳴驚人”。於是,他成功了,有了那《隆中三策》之曠世駭俗,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漢基業。憑着它,有了生有所息的陶潛,寄情山水的王維,豁達不羈的李白,梅妻鶴子的林和靖……歷史上的文人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有所息”的理解。對於一個國家來説,“生有所息”和“生無所息”的關係更能體現。

國逢亂世初定,便有了“與民休息”的無為而治;國逢盛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繁榮景象。

中國正以東方巨龍的姿態立於世人面前,中華民族正面臨着偉大復興。在當今,國人應當有“生無所息”的態度奮鬥在自己的崗位上,國家應該有“生有所息”的政策,內建和諧社會,外創和諧世界。使中華民族快速實現騰飛。

歷史在“生無所息”和“生有所息”的選擇中,氤氲出這樣一條真諦:只有處理好兩者關係的人,才稱得上真正的大智慧,只有處理好兩者關係的國家,才能實現民族的崛起。

滿分作文 篇4

這個國慶假期,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就是泡發小豆豆,並要把觀察到的寫下來。於是我找來一些小黃豆。這些小黃豆圓圓的、硬硬的。我拿來一個小杯子,小心翼翼地把豆豆放進杯子裏,並倒入一些水。到了傍晚,我去看小豆豆,發現這些小豆豆變皺了,變軟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急忙起牀去看小豆豆,發現小豆豆喝飽了水,身子變大了,還在種臍處裂開了一個小裂縫,好像滿足得咧嘴笑。我將其中一個拿起來摸了摸,滑滑的。我連忙幫小豆豆換了水。

第三天我一起牀就去看小豆豆。我發現在裂開的縫裏冒出了一個淡黃色的小芽,好像黃豆長牙齒了。這芽兒彎彎的,可愛極了。

第四天中午,吃完午飯,我又去看豆豆怎麼樣了。哇!豆芽長粗了,長高了,還有的'豆寶寶脱了外衣。我仔細看了看,哦,原來是被長出的芽頂破的。

第五天早上,我發現那些豆芽越來越長,連忙搬來一個花盆,裝上泥土,幫豆芽搬了家,移到泥土裏澆上水,讓它們吸收養分,快快長高。傍晚,我發現豆瓣變成了淡綠色。

第六天,我一早起來,又跑去看豆芽。哇!我發現豆瓣越往上長就越綠,而且在豆瓣中間還長出嫩綠色的小葉片。那越長越粗的莖也由白色變成綠色,還在末端長出了根,往泥土下鑽。我問媽媽為什麼會變綠色。媽媽説:這是豆芽見到陽光後,逐漸產生了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所以豆芽變成了綠色。

哦,原來泡發小豆豆有這麼多的學問!我不僅學會了觀察,還增長了不少知識,收穫滿滿的。

滿分作文 篇5

一般説來,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當然,做壞事的人也常常自認為是好人,可做好事的人卻很少標榜自己是好人。好人和壞人,腦門上沒貼標籤,辨別他們的標準,只是看他們做事。

船主讓漆工做事,漆工做好了自己份內的事,順便補漏,也做好了不屬於自己份內的事。在漆工眼裏,這就是舉手之勞,可就是這舉手之勞,救了一船人的性命。於是,船主酬謝漆工,漆工好人有好報,船主也是好人好報應。

前不久,浙江出了一位平民英雄,司機吳斌,在駕車途中,突遭鐵塊撞擊,在生命的最後一分多鐘,他憑着平日裏養成的職業習慣,也憑着一個好人的基本素質,讓一車人脱離了危險。吳斌感動了杭州,也感動了中國。

還在前不久,海南省博物館舉辦雷鋒原創圖片展,展出了一個活生生的雷鋒。雷鋒一輩子沒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他一輩子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就是這每一件事,鑄就了平凡中的偉大,雷鋒精神感動了中國幾代人,雷鋒也成為好人的代名詞。

可惜,就是做好自己份內的這點應該做的事,在一些人眼裏卻成了難事。菜農種菜分兩塊地,一塊自己吃,一塊往外賣;廚師不吃自己炒的菜,奶農不喝自己賣的奶,藥商不吃自己產的藥,屠夫不吃自己殺的豬,醫生想的不是看病而是掙錢,教授算的不是育人而是收入。我們常常對社會上的見利忘義義憤填膺,卻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員。受害者與害人者,很多時候還不能截然分開。

漆工補漏,就在一念之間,可漆工能在關鍵時刻做出補漏之舉,又是他平日裏敬業所致;他如果連漆工都不想做,又怎能去補漏?漆工或許沒想到自己補漏就是救人,正如吳斌沒想到自己的減速剎車是在救命,可漆工救人了,吳斌也成了英雄。人是要做事的,每個人做好自己份內的每一件事,也就是認認真真做一個好人;一個人如果連自己份內的事都不認真做,也很難説自己是一個好人。做事與做人,其實一回事。

船上的漏洞本不屬於漆工約定工作範圍,只要把油漆漆好了,任務就算是已經完成,可是漆工卻順便將船上的漏洞補好,就是這麼一個不經意的“舉手之勞”,卻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的發生。

看完此則故事,令人想到另一則故事,一個大雨瞬間傾瀉而下的午後,一位渾身濕淋淋的`老婦,步履蹣跚地走進費城百貨商店。看着她那狼狽的姿態和簡樸的衣裙,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視而不見。這時走出一位小夥子走進裏間,搬出一把椅子。“夫人,不必為難,坐在椅子上休息就是了。”這個年輕人叫菲利,老婦人就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後來菲利來到卡內基公司,以他一貫的誠實和誠懇,成為“鋼鐵大王”的左膀右臂。菲利的舉手之勞,成就了他的“掃天下”的偉業。兩個

故事雖説不同,但是結果都不同尋常。

舉手之勞無須付出多大的代價,也無須多大的成本,簡簡單單,一舉手,一抬足就可以做好,卻給他人和社會帶來意料不到的好的效果。在現實生活中:坐公交不少人給急需的人員讓座;看到老人跌倒順手把其扶起來;公共場所順手關燈,關閉水龍頭等並不少見,舉手之勞有的是一種傳統習慣,有的則是要細心的觀察,舉手之勞看似簡單,但卻反映出一種內心的美德。

與驚天動地的奇蹟相比,舉手之勞微不足道,但由小見大,與微之外見精神,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個人要成功,不僅要幹大事,還要從小事做起,不僅要做好份內的事,而且還得做好份外的事,細節決定成敗,只有注意細節的人,才能全心投入,對待工作嚴謹認真,習慣舉手之勞之人,才是胸懷寬大,能替他人所想,把他人放在心上的人,社會需要温暖,人與人之間需要真誠,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都來點舉手之勞,社會發展將更美好。

船主給漆工送了一大筆錢,其意不僅是金錢,而是一種報恩,菲利的舉手之勞,成就了其“掃天下”的偉業。誠然,大凡舉手之勞者都不圖回報,但是讓人銘刻在心,此種回報是意想不到,比起金錢更珍貴。舉手之勞人人可做,但願社會有更多的此類漆工,同時也希望得到幫助者能象船主那樣,知書達理,給予愛心者以獎勵,共同營造“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良好氛圍。

標籤:集錦 滿分 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