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春節滿分作文錦集7篇

作文4.08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滿分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春節滿分作文錦集7篇
春節滿分作文 篇1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節》,作者是老舍。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寫的文章有:《貓》《林海》和《草原》。

顧名思義,這篇文章的內容寫的是北京人的春節的過法。這篇課文分別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和元宵節等幾個日子。

然而,我的家鄉的春節就和北京的春節有差別了。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在臘月初七雖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可是我家卻向來就沒有泡過臘八蒜,只知道臘八蒜是用醋泡過的,而臘八粥也有所不同。我們家鄉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我們的臘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臘八粥一樣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黃豆等八種穀類和乾果做成的,因為很黏,所以是用來“粘”住下巴的。雖然有臘八粥和臘八蒜的習俗,但是我們家鄉並不把它算做是春節的一部份。

臘月二十三那天被稱作“小年”。小年,才是春節的開始。小年這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節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節日。過了小年,也就意味着還有七天就過大年了,在這七天裏,所有的人都要放假,準備過年了。理所當然,在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過完小年以後,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什麼雞、鴨、魚、肉、菜等都要準備好。如果農村人有養豬,就要開始殺年豬了。殺好豬後,主人還要做殺豬菜、灌血腸。殺豬菜是要把新鮮五花肉、帶肉豬骨、東北酸菜、東北粉條等長時間燜燉,待上桌前再添加煮好的血腸,主人請親戚朋友鄰里一起來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場面也十分熱鬧。剩下的豬肉怎麼辦?一定有人會説放在冰箱裏啊!錯!既然是東北人,就要用非常東北的方法保存起來!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況在東北有時會零下三十多度。把豬肉拆分後放在籃子裏、裏面摻上冰和雪,再把籃子埋在雪裏並做好記號,等到用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衞,因為那時候肉的硬度絕不亞於磚頭!

臘月三十那天被稱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時候,白天大家去親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團圓飯,看春晚,還會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也有往餃子裏放一角錢硬幣的習俗,當然硬幣要洗乾淨的。大約到了晚上十一點,大家就開始換新衣新褲新鞋,如果誰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紅色,還要系紅腰帶。然後放爆竹、吃年夜飯、聽新春敲鐘聲。吃年夜飯一直要持續到凌晨以後,要吃“兩年”。如果誰吃到了包在餃子裏的硬幣,就預示他(她)來年有好運。飯後,大家還要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鞠躬拜年,會收到不少“紅包”。

元宵節是開年的第一個節日,大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欣賞節日禮花。東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不一樣的,因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人們會把方形的元宵餡放到盛着黏米麪的簸箕裏,然後不斷地搖並不斷加面,粘了一層再粘一層,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搖好了。

因為東北的冬天比較長、天氣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長,學生都是在3月1日才開學,而大人們會早些。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節日!

春節滿分作文 篇2

一到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説:“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説:“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説:“好!”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着東西,又來到裏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説:“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説”壞話,呀!

到了七年級,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説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説:“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這裏就不像北方那麼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説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 一到12月27日,媽媽就帶我上街買鞭炮和對聯。

我們來到街上,媽媽拉着我走啊,走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整整齊齊的鞭炮和對聯,一轉頭,看見我去年買的幾種對聯,我拉拉媽媽的手説:“媽媽買。”媽媽就帶我來到那一問店中,我挑了幾種説:“媽媽,這些各買一盒。”媽媽親切地對我説:“好!”然後我們付了錢,我們拿着東西,又來到裏面買白菜、花菜、空心菜、雞、鴨、魚、肉等主食,我們跑了好幾趟,終於把年貨全買齊了。

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已經準備好漿糊貼對聯了,我就和爸爸拿着對聯來到大門下,爸爸把漿糊塗在門牆上,我們急忙把對聯貼了上去。

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團圓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一家子團聚在桌子邊,一起吃團圓飯,喝團圓湯,新的一年到來,媽媽一邊吃一邊吩咐我説:“不能打破東西,也不能説”壞話,呀!

到了七年級,早上吃了一碗熱呼呼的面線糊和甜雞蛋,爸爸媽媽和我來到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家拜年,人人都説我“長高了,懂事了,學習進步了。”

每個人都給我紅包,我對他們説:“恭喜發財,新年快樂。”

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這裏就不像北方那麼熱鬧了,只是吃“狀元圓”而已,可是,聽説世紀公園、泉州公園晚上卻是燈火通明,一眼望去,都能看見幾百盞燈來,要是我能親眼一見,那就太好了。

春節滿分作文 篇3

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在五彩繽紛的煙花中, (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民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春節是一個幸福、快樂、吉祥的日子,家家喜氣洋洋,朝氣蓬勃,喜悦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正月七年級到了,爆竹聲把我從睡夢中喚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穿上衣服走向陽台在陽台,我呼吸着新鮮的空氣,看着外面熱鬧的景象心想:新的一年到了,我又長大了一歲!這時媽媽叫我去吃飯,還得去奶奶家呢。聽了這話,我來了精神,匆匆扒了兩口飯,就去奶奶家了。

到了奶奶家,我急忙跑向屋裏給奶奶拜年。一進屋,我大吃一驚,原來大哥、二哥、小月、小澤、伯伯、大娘都在呢!

等過了一會兒,大人們談開事了,我們幾個小孩子就出去玩了。 我們拿了許多爆竹和煙花去外面放,我拿了一個爆竹,竟扔到我那如花似玉、可愛、嬌小的小月妹妹腳下,爆竹一炸,她像受驚嚇的小鹿一樣東逃西竄,並哇哇大叫一副要哭的樣子,責備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投過來……後來我放煙花,我把一個圓柱體的煙花點燃,裏面噴出一團藍色的火焰,美麗極了。後來又噴出一團紅色的火焰,比剛才的更漂亮。然後我又放了個蝴蝶形狀的煙花,煙花向上飛,那姿態,那外觀,簡直就是一個活脱脱的瀟灑的蝴蝶。

下午,我們玩撲克牌,玩“摸小豬”小月和小澤老是輸,生了一窩的豬,到最後他們急了??賴帳。説我們偷看他們的牌,為了討好他們倆我們只有自認倒黴啦!看他們倆賴帳成功得意的表情,我們是又可

氣又可笑。

晚上,我們一大家子坐在電視機前面看電視,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春節滿分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不知不覺,一年又過去了,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豬年也微笑着向我們走來了。

今年春節,我家一改往年過年方式,‘召集’了許多家庭一塊,組建個三十多人的大家庭,一起在綠洲水鄉過春節。當得知了這個消息時,我激動地差點兒一蹦三尺高,人好多哇,還都是自家親戚,我猜想這個春節一定很有趣。

大年三十一大早我家率先到達了,我急忙下車跑進了大門,這是一棟温馨敞亮的大House,在等待其他親戚同時,我趁機樓上樓下玩個遍,不得不説,太棒啦。“寶寶,快來一起貼福字啊!”聽到媽媽招呼我,便飛奔着下樓去了,拿起福字對聯便開始貼。我貼得很認真,看着每面牆上都貼上紅紅火火的大福字,心裏感覺暖洋洋的,彷彿看到福字們在微笑着向我招手問好似的。過了一會兒,門外響起了一陣陣拜年的話語聲,我激動開心地跑了出去:“您們總算來了,我給長輩拜年啦!”我熱情地向每位親戚打着招呼,紅包收了一個又一個,太爽啦,親戚們的熱情似乎被感染,個個滿面笑容,笑聲連連,連最小的剛會走路有點認生的小弟弟,也很快跟我們打成一片,大人們更是打開話匣子暢聊了起來。

吃過年夜飯,我帶領弟弟妹妹從一樓的温泉泡池裏出來,準備上樓幫大人包餃子,只見姥姥們在麻將桌上戰鬥着,爸爸舅舅們趁酒勁兒唱着卡拉OK,媽媽正招呼幹活主力隊員包餃子,好温馨的一幅畫面啊!時不時抬頭看一眼五彩斑斕的煙花,絢麗的`紅光將天空染成了個七彩的海洋。我出神地望着眼前談笑風生的大人們,嬉戲追逐的孩子們,一股暖流瞬間傳遍全身,有那麼一瞬間,我多希望時間可以定格,定格住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和幸福!

“佳佳,看什麼呢,來吃餃子啊!”一句温柔聲音傳入我耳畔,打斷了我的遐想,是妍妍表姐在叫我,“好的,來啦,來啦!”我趕緊跑進餐廳,只聽一系列的祝酒詞,一串串兒的祝福語從每個人的口中流淌出來,該進行餐前最重要的活動啦,只見所有人不約而同舉起手中的高腳杯,“乾杯,乾杯!”高腳杯碰撞時發出的清脆聲伴隨着我們齊呼時的歡笑聲,響徹房間的每個角落!

春節滿分作文 篇5

照我們揭陽市的老規矩,立春之前每家每户都會大掃除一次,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臘月二十四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

臘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每家每户製作各種果品,以備過年之用。

除夕那天,每家每户便動手把大門,廳門,房門的舊對聯都撕掉,貼上新春聯,於是,家中門户,秧然一新。

除夕外出家人都行趕回家團聚,除夕月全家吃團圓飯,不管多忙的人都得趕回家。

送壓歲錢是重要的一項,長輩要分錢給後輩,能賺錢的後輩也要送錢給長輩。

七年級拜年,又稱“拜正”。七年級一早人們起牀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曉以期望,拜年的人,無論帶了什麼禮物,其中大吉是不可少的。

正月八年級,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着丈夫,兒女回孃家拜年,若有兒女,親戚必需掏腰包給他們,到了九年級在去人拜年,會被認為禮節欠周。所以,有句俗摻:“有心拜年七年級二,無心拜年九年級四。”

正月初七這天,每家每户都吃“七樣菜”。“七樣菜”即由七個不同品種的蔬菜煮成一窩吃。相傳,宋朝有位官遭奸臣陷害,被貶江南。正月初七這天,他來到榕江邊的一個偏僻荒野,頓覺頭暈眼花,飢餓難忍,只好就地採摘了幾樣野菜,煮車温暖感雜菜湯聊以充飢。剛吃完,頓決眼睛明亮,渾身有了力氣。後來該官復職高升,億起當年在江南嘗過的救命也菜工七種,於是讓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務必隨便取七樣不同的蔬菜,煮成“七樣採”而食,以寄託對新的一年的期望。

我們的春節怎麼樣?

春節滿分作文 篇6

大街小巷飄着五顏六色的彩旗,高高地掛起了大紅燈籠,大人小孩喜氣洋洋,幸福的笑容都寫在臉上。春節到了,春節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你想知道春節的由來嗎?我來告訴你吧!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這個怪獸長得碩大無比,而且生性兇殘。只要誰惹惱了它,它一定會張開那張血盆大口,一口把他吃掉。老百姓都拿它沒有辦法。除夕之夜,老百姓都去山上避難。就在這時來了一個仙翁,仙翁説年怕紅色和巨大的聲響。老百姓們半信半疑。於是抱着試試的心理,他們就拿了一些紅紙貼在門前,然後在地上架起火,往裏面丟竹子。竹子燃燒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年獸聽到了,嚇得趕緊往山上跑了。

你還想知道小孩為什麼過年會得到壓歲錢嗎?

從前有一個怪獸叫祟,他長得黑身白手,它每到除夕夜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説夢話。退燒後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人們怕祟來傷害小孩,整夜點燈不睡,就叫守祟。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除夕夜不想讓祟摸孩子的腦袋,就給小孩子用紅紙包了銅錢,包了又拆,拆了又包,到了四更天的時候,他們覺着祟不會再來了,就把錢放在孩子的枕邊。沒想到他們一睡着,祟就來了。

祟正要摸小孩子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嚇得灰溜溜地跑了。於是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除夕夜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再也不敢來了。

我們春節要發壓祟錢,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還要向長輩拜年。

春節的文化可真多啊!

春節滿分作文 篇7

春節到了,我依舊“奮戰”在作業的轟炸中,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可休息會了,拿起漫畫,興致溢然地看了起來,不經意間想起了件趣事。

記得上次春節過年時是在鄉下過的,在鄉下自然少不了做一件事,那就是釣魚。準備好了魚杆和魚餌,還特地拿了一個大桶,決定釣一條大魚,選了一條上好的蚯蚓,把長錢扔遠遠的,拿起帶來的漫畫書,看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終於有魚上鈎了,手拿魚杆,彷彿大力士一般準備將條大魚一次性釣起來,收腹一氣呵成,一瞬間又泄氣了,不禁大喜,這麼大一條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這條魚釣出了一點興,便怎麼這條魚這麼怪,看着都彆扭,當我把魚完全釣上來時,我愣住了,這不是魚,而是一個球鞋,魚勾正釵着鞋帶,好不容易把那萬惡的鞋子弄掉了,準備再接再力時,二叔叫住了我,並且説了一句讓我哭笑不得的話,説:“河裏沒有魚。”

回到家被家人一直笑,得知我釣一隻鞋子後更是笑到肚子痛。

想到這裏,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直懷念童年時,可以什麼都不管,而現在卻得奮戰在學習前線。

又得寫作業了,繼續投入“戰鬥”,為未來奮力拼搏。

標籤:錦集 滿分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