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美麗的阿里山作文(3篇)

作文2.76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麗的阿里山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的阿里山作文(3篇)

美麗的阿里山作文1

我的家鄉在台灣,那裏有許多景點。今天,我們來到八大名景之一的阿里山。它位於台灣西南片南部,嘉義東部。阿里山的由來是:相傳二百五十年以前,曹族有一位酉長叫阿巴里。他勇敢善獵,由達邦翻山越嶺,至今之打獵,每次都豐收。族人為感念他,乃將其地名改為:“阿里山”。阿里山的五大奇景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登山火車。

我們開着車,沿着新中恆公路,阿里山公路一直開去。越往上,樹木越茂盛。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每到一處,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

到了塔塔加,我們下車看雲海。站在高處,雲海翻滾,真是美麗壯觀。真像夢中的仙人在騰雲駕霧,真是刺激啊!過了一會兒,我們到了阿里山森林公園,買了票,一進門,阿里山國家森林公園給我帶來的第一印象是人多、車多。這兩個多反映出阿里山國家森林公園美,空氣清新,環境更美。阿里山森林公園美,大家才願意來。

第二天,我們聽説阿里山的日出非常壯觀,邊做着登山火車來到祝山車站看日出。凌晨四點多,天氣有點冷,我們站在高處,大家都昂首東望,期盼着那激動的場面。不一會兒,一個紅紅的火球冉冉升起,頓時人聲鼎沸,大家趕緊拍照,剛開始,太陽像一個小女孩開始害羞起來,臉越來越紅。緊接着,耀眼的太陽灑下萬丈光芒,那光芒照得人們的臉紅通通的,頓時,我們暖和起來,大地顯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看完日出,我們沿着祝山林道走下山,接着穿入觀日步道。以炎炎夏季倘徉在森林裏,清爽宜人,聽鳥語,聞花香,陰離子,芬多精處處瀰漫,令人享盡森林浴的樂趣。

阿里山不僅雄偉,高大於壯觀,而且美麗無比。我愛我的家鄉,更愛美麗的阿里山!

美麗的阿里山作文2

我的家鄉在台灣,那裏有一座美麗的阿里山。

阿里山位於阿里山在台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跨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峯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台灣最高峯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里,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温、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通阿里山的鐵路可與“阿里四景”(日出、雲海、晚霞、森林)合稱“五奇”。鐵路全長72公里,卻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舉世罕見。火車從山腳登峯,似沿“螺旋梯”盤旋而上,繞山跨谷鑽隧洞,鳥雀在火車輪下飛翔。登山途中,從高大挺拔的桉樹、椰子樹、檳榔樹等熱帶古木,到四季常綠的樟、楠、櫧、櫸等亞熱帶闊葉樹,再到茂密的紅檜、扁柏、亞極和姬鬆等温帶針葉樹,到了3000米以上,則是以冷極為主的寒帶林了。最有特色的樹是阿里山的阿里山神木,不過在民國86年7月1日上午10時5分,1/3已伏於在鐵路上,另2/3被撐着。民國87年6月29日已將2/3放倒安息,迴歸自然。

阿里山列為台灣風景區之一,美景紛陳早為人所稱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偉大”的説法。由於山區氣候温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春季的阿里山,花團錦簇,遊人如織,美不勝收。炎炎夏季中,倘徉在森林裏清爽宜人,聽鳥語,聞花香,陰離子,芬多精處處瀰漫,令人享受森林浴的樂趣。秋季,除了觀賞日出的朝陽與夕陽餘暉璀璨絢麗的晚景外,更是欣賞雲海翻騰波濤起伏的壯麗美景的最佳季節。冬季,是觀賞楓紅層層落葉繽紛的季節,滿山的青楓,豔麗脱俗耀眼極了!

“阿里山”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故事:相傳250多年前,達邦有一位酋長叫阿巴里,英勇善獵,隻身翻山越嶺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來常常帶族人來此打獵,收穫頗豐,人們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阿里山!

美麗的阿里山作文3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一首《阿里山的姑娘》勾起了我們對阿里山無限的嚮往。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抵達阿里山,一睹使我魂牽夢縈的姊妹潭和香林神木的迷人風采。

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山上涼爽的空氣驅走了我旅途的炎熱,高大筆直的樹木帶給我不可思議的感受。石子小路,參天樹木,偶爾還會傳來幾聲鳥兒的鳴聲,一切都是那麼的恬靜美好。來到這裏,我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我一邊貪婪地呼吸着山上清新的空氣,一邊慢慢向森林深處邁進。一路上,參天的柳杉取代了昔日的紅檜林,路邊上到處有數人合圍的大紅檜被攔腰砍斷後的根,看得我痛心。

峯迴路轉,迂曲穿過一片林區,我們來到了姊妹潭。聽導遊介紹,姊妹潭有個神祕的傳説,相傳有一對姊妹同時愛上了一個男子,於是兩姊妹分別在此投水殉情而亡。姊妹潭是兩座天然高山沼澤,妹潭小而淺,像灘死水,姊潭面積較大,潭中有一尊木製觀景台,可盡情觀看山光水色的倒影。潭外有座穿越木林的環潭木棧道,沿路還有三代木、心心相印、象鼻木,夫妻樹等景點,經過導遊的精彩介紹,我對它們各具特色的形態和文化內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阿里山,不去看神木是一大遺憾。接着,我們又跟着導遊來到了傳説中的阿里山香林神木前。這棵有着兩千多年樹齡的神木不愧是樹中的精,樹中的神。它那粗壯的身軀,高聳入雲的枝幹深深地震撼了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它似乎吸收了陽光雨露的薰陶,凝聚了天地的精華,終於長成了如此魁梧高大的樹中巨人。我慢慢地走近它,心想:在這兩千多年裏,該有多少次的雷轟電擊威脅着它的生命啊!可是這棵神木憑藉它那頑強的意志與風雨抗爭,用它那筆直的身軀向人們詮釋生命的頑強和執着!

“高山常青,澗水常藍……碧水長圍着青山轉,那魯灣多依娃哪呀嘿……”不知是誰哼起了《高山青》,悠揚的旋律在山林間盤旋迴蕩。我們在這歡快的歌聲中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阿里山,結束一天的旅程。

阿里山之旅是匆匆的,是短暫的。但阿里山會永遠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它是雋永的詩,是甘醇的酒,使我們傾折,並留下深深的記憶。

標籤:阿里山 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