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故事新編》讀後感

作文2.9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事新編》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事新編》讀後感

《故事新編》讀後感1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有關春秋時期的歷史書,書名《東周列國故事》。此書分上下兩側,講述了東周的屬國之間發生的故事,是一本好書。

在此書中,東周的屬國都想爭當霸主,並不擇手段。其中有許多好君王,當然也有昏君。有的君王治國有方,善待大臣。有的君王花天酒地,虐—待百姓,令人髮指。他們都想成為中原霸主,好君王是靠贏得民心成為霸主,但是再好的君王都有做錯的時候。有時他們會因做錯一件事兒得不到小國的信任從而失去霸主的名稱。其實君王難當,好君王更難當。如果想成為好君王,就要體貼民眾,但這不免會得罪有權勢的奸臣。他們很可能會勾結一起拉你下馬。但是如果你成為一個昏君,奸臣會奉承討好,但是你一昧的花天酒地會引起民眾和忠臣的不滿。你的統治最終不會長久。這是難處之一。另外的難處是,當你決定選擇一個兒子繼位時,又不得不面臨後宮的妃子都想讓自己的兒子繼位而引發的風波。有的兒子甚至去殺父來爭奪王位。你又不得不提防自己的親兒子。而這一切都是王位惹得禍。

如果你是個小國君王,你就得面對被大國吞併的可能。你必須時刻警惕,否則隨時會被大國吞併。有時經管你做到了這些你還是被吞併。東周的許多小國都被吞併,並在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原,結束了周朝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這本書講述了周朝屬國的故事,講述了秦國從小國到帝王的過程,令人感歎!

《故事新編》讀後感2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我相信同學們都聽過這句話吧,而且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是陳壽説的。是啊!讀書是多麼重要!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本書,書名叫《故事新編》。我一看這本書就入迷了,愛不釋手,一口氣就將它讀完了。書中有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它叫《理水》。這篇文章與眾不同,寫得栩栩如生,好像這個人就在你身邊。這個故事很感人,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理水》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生動,貼近生活很值得我們學習。如“這殺千刀的!奔什麼喪!走過自家的門口,看也不進來看一個,就奔你的喪!做官做官,做官有什麼好處,仔細像你的老子做到充軍,還掉在池子裏變大王八!這沒良心的殺千刀!”這篇文章用了許多比喻句和擬人句,使得文章更生動形象,讓人讀了以後,眼前腦中就出現了當時的情景。如“他舉手向兩旁一指,白鬚發的,花鬚髮的,小白臉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員們,跟着他的指頭看過去,只見一排黑瘦的乞丐式的東西,不動,不言,不笑,像鐵鑄的一樣。”同時,把官員和乞丐作對比,突出官員的醜陋。擬人句如“終於太平了,連百獸都會跳舞,鳳凰也飛來湊熱鬧了。”寫出了人們高興的心情。

《故事新編》讀後感3

世界上的故事有很多,它可能是天真快樂,也可能是悲傷、痛苦。

魯迅先生是一名著名的文學家,一生寫了很多作品。《故事新編》是魯迅先生以遠古神話為題材的短篇小説

《起死》這篇文章就像一枚印章一樣,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莊子正悠然自得地走在路上,忽然看見了一具白骨。心生憐憫,心一軟,找來了司命,復活了那堆白骨,那白骨一根接一根連起來,拼成了一個人,長出了肉,漸漸有了潤色。轉眼間神奇的變成了一個裸身的漢子,那漢子有點兒不知所措,看到此時狼狽的自己,又看到邊上的莊子,把矛頭指向了莊子身上,誤會了莊子。而莊子呢,運籌帷幄,好像早有準備,吹起警笛喚來了巡警,上了馬揚長而去......

文中的漢子赤身露體向衣冠整齊的莊子要衣服遮蓋時,遭到莊子拒絕,並對他大講“相對主義”哲學:“衣服是可有可無的……”漢子扭住他不放,他摸出警笛吹響喚來巡士驅趕漢子。

他以自己的前後自相矛盾的言行,揭出了他的“唯無是非觀”的相對主義哲學的內在矛盾和欺騙性。

讀了這個故事,我想:人看問題不能太片面了,不要僅僅相信眼睛看到的,還要用心去體會,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事情。人不能心胸狹小,要心胸開闊,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包容別人。即使別人做錯了,我們也要耐心地去告訴他,這便是為人之道。

《故事新編》讀後感4

暑假老師要我們讀一本中國神話故事,爸爸向我推薦了一本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爸爸説有點難,我正想挑戰一下,就認真地讀了起來。

書中一共有八個故事。《補天》講的是女媧造人和煉石補天的故事;《奔月》講的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理水》講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鑄劍》講的是眉間尺和黑色人殺死國王報仇的故事;《非攻》講的是墨子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故事……

書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最有意思的是《起死》這一篇,講的是莊子讓一個人起死回生的故事。這一天莊子正要去見楚王,在一片荒草地上發現了一個髑髏。莊子正無聊,就請司命大神讓他起死回生,司命大神就讓這髑髏復活,跳出來了一個一絲不掛的鄉下漢子。哪知道這個漢子一上來就找莊子要他的衣服,莊子好不容易問明白了,他是商紂王時候的人,他哪裏相信,只是不停的向莊子要他的衣服。莊子就跟他講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衣服是可有可無的,也許是有衣服對,也許是沒有衣服對的道理。漢子哪裏聽得進去,大怒要揍死莊子。莊子慌忙摸出警笛狂吹。趕來的巡士幫他,才好不容易脱了身。

莊子是個大哲學家,如果只會講大道理,不切實際,遇到一個不講理的鄉下漢子,也只能落荒而逃。

《故事新編》裏的故事篇篇都既有趣又有意思。我的這次挑戰收穫真不少呀

《故事新編》讀後感5

因為我非常想了解魯迅關於俠義類、傳奇類小説的寫作,所以買了這個集子。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黃牛皮紙的封面,加上內部厚重猶如版畫的插圖,讓人有一種厚重的感覺,的確這也反映出作者的心思,和小説的意境。

小説中我最喜歡的是《鑄劍》,其他的諸如《出關》、《非攻》和《起死》類,整個故事的主幹基本上古代文字記載的現代翻譯本,然後又強行加入一些和民國時代相關的事情,完全是借古諷今,不在小説本身,所以我覺得立意一般。還有就是《補天》、《本月》《采薇》類小説,因為依據的古文本就描述簡單,所以小説中大部分是魯迅構思和擴展的,當然整個內容仍然是借古諷今,不過文章的內容和想表達的意思相符合,所以我覺的.還行。但是《鑄劍》不同,講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整個小説雖然也一半出於歷史文章的記載,另外一半是作者的構思,不過因為其中沒有夾雜多少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折射,所以整個小説還是比較豐滿的,比之其他的小説,在*文學*意味上強了許多,這也是我喜歡的原因。

其實魯迅對於小説大部分寄予的是對於現實嘲諷的厚望,所以我覺得莫過於用當時社會的事情去描寫才更加妥當,比如《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等,既是當時的故事,又是架空的諷刺故事,比之借古諷今,讓人除去了一種猜測,人物和事件到底是對應現代的哪些事情,又有哪些是諷刺,哪些是歷史,除去這一層隔膜之後,頓時就清楚了,諷刺的歸諷刺,歷史的歸歷史。

《故事新編》讀後感6

一共八篇故事。完全無法把自己代入到那個白話文剛啟蒙的時代,魯迅的文筆也很流暢,故事也很精彩,一度以為原本的神化故事就是如此的額。可是真實的是怎樣的,好像也不記得了呢。

第一篇《補天》看的有點暈暈乎乎,稱呼什麼的也有點不太適應,故事也不好玩兒。就不説了。

《奔月》最大的亮點是烏鴉炸醬麪!!難道真的吃過?這是怎麼想出來的!后羿竟然把方圓百里的飛禽走獸都消滅乾淨只剩烏鴉了!為什麼偏偏剩下來的最多的是烏鴉而不是麻雀?可是最後嫦娥還是吃了丹藥飛月亮去了呀!后羿好可憐哦。嫦娥也好可憐啊。可是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吃野菜呢!自己為何不養只雞下蛋吃呢!為什麼呢!為什麼一定是烏鴉炸醬麪呢!

《理水》也就是傳説中的大禹治水。前面智者與愚民的對話,很諷刺。鯀是條魚,大禹是條蟲!大禹和舜最後的對話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采薇》裏面所描述的有關計算時間的是用烙了多少張大餅的功夫來計算。甚至寫到烙了三百零五張大兵的時候,這到底是多久呢。伯夷和叔齊哪裏值得誇讚呢,明明就是蠢到要命啊!不是小姑娘的話語逼死了他們,而是他們自己心中的堅持崩塌了吧。老頑固!

《鑄劍》眉間尺。總還是覺得自己並未完全的看懂,但還是不覺明歷啊。那個人到底是誰呢?也許是他自己心底裏的邪惡的那部分吧。

標籤:讀後感 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