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詩和遠方作文集錦六篇

作文2.26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詩和遠方作文集錦六篇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每次讀起詩來,心中就會泛起漣,便想到幻想的美好生活,我曾遇到最美的古詩詞,再與你們相遇。相識,相知的日子裏,一起談談詩中的遠方。

相遇·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我始終相信,這一切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百年修得同船渡,萬年修得同窗習。在生如夏花般絢爛的青春期,能與你們撞個滿懷,是你們的幸運,更是我的福氣。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從遠方趕來,恰巧你們也在、如果説上輩子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麼多少次的擦肩而過,才能換來今生的同窗三年!在詩中我與你們相遇,與春風撞了個滿懷。

相識·執子之手,與子偕進

我們是同一座屋檐下,同一片藍天下,同一片大地上,同呼吸、共生存的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多夢青春,似水年華。每天都要把心願許得無窮大,然後低頭祈願,抬頭放飛。夢想開花不擇鄉,或並棲息在當下小鎮,亦或落腳於遠方。但通向美麗人生的道路,終究是用汗水鋪出來的。成功的花,人們只羨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他的芽浸透了犧牲的血雨,撒遍了奮鬥的淚泉。有你們在,時光安然,歲月靜好,初識的你們就像一杯清澈的泉水,簡單而單純,若人生只如初見,那便是最好的相遇,是我最大的幸運。執子之手,在爛漫的花季,一路繼續快樂,共書生命的美文。任憑一路的磕絆,何必畏懼荊刺?付出甘之如飴,收穫歸於雙喜。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願與子偕進,走向日光盡頭,世界那一端的遠方。

相知,相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相知,相伴,我們度過一年又一年,那時候天總是很藍,日子總過的太慢,你總説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沒有一首歌曲終人散的時刻,沒有一場電影沒有落幕散場的時分。如今我們的詩以冷漠。如今我們的詩已泛黃,故事也變老,那些最平常的片段,深深印在時光裏,成了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最好的青春,最好的我們,曲盡人散,但時光不老,我們不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願你們走出半生,歸來仍少年。願你們滿載而歸,出發仍懷赤子心。相識,只為換得下次更好的重逢的驚喜。

有人説:人生就像一盒裝滿的巧克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接下來會吃到什麼味道,但我們總要嘗試,因為那是青春的味道。那一年我們在最美好的青春裏感受孤獨,體會到對方的重要,在別樣的年華里,我們的青春完美無缺。總有一句話會在飄雪的冬夜暖化你的心靈;總有一盞燈在孤獨的夜晚照亮你的天空;總有一個人會在青春的年華里執起你的手,不離不棄地陪你走過這段彎道,留下最美的初衷。也許在這別樣的年華,我們的青春裏有了友誼和關愛,才是最美好的青春,才是最好的我們。

詩中有我們的身影,有我們奮力拼搏的精神,我相信就在不遠的.地方,終會找到屬於我們的幻想實現的地方,嗯!加油吧。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到了暖就有了雨;春遇到了冬就有了歲月;天遇到了地就有了永恆,我們遇見你們,就有了小幸運,在最美的年紀裏的詩中,遇見了遠方的你們,真好!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歲月靜好,執一卷詩書,踏着青春的節拍,徜徉在詩情畫意中,尋找人生的航向,描繪着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一蓑煙雨任平生

初入青春,一系列困惑接踵而至,學習節奏快,與父母分歧多,與老師有隔閡……我彷彿陷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想要掙脱,卻找不到方向。小時候渴望長大,可長大後又嫌煩惱太多,恍惚間,我如迷途的小鹿,四處亂撞,不知何時,已遍體鱗傷。無意中,讀到東坡先生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先生在寫這首詩時,正值仕途失意,屢遭貶謫,出門遊玩,偏遇下雨,卻無雨具,同行人皆抱怨。但東坡不以為然,聆聽雨韻,“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從詩句中,我看到了一個樂觀、豁達的詩人形象……依稀之間,一絲光亮照進了我的心田,於是,我學會了靜聽雨打芭蕉,細數秋涼;學會了煮水烹茶,笑對人生。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笑對風雨。

關山度若飛

我的青春是幸運的,不似秋瑾,“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不像李清照,“這次地,怎一個愁字了得?”學生時代,我有幸遇見了人生的貴人——可敬可愛的老師們。在我因考試失敗而沮喪的時候,有魏老師“擼起袖子加油幹”的鼓勵;在我取得成功而欣喜時,有鄧老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贈言;在我冥思苦想陷入疑惑時,有李老師的循循善誘;在我稍有進步而得意忘形時,有“西瓜蔡”教鞭的警醒……諸葛亮遇到了他的知音——劉備,自此,“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傳誦至今。我相信,在各路貴人的幫助下,人生路上,我也定能“關山度若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感恩,拼將一死酬知己。

為伊消得人憔悴

常言道,九年級試卷滿天飛。不錯!九年級生活單調而又乏味,每天迎着朝陽趕往學校,披着星光離開校園,奔波於兩點一線之間。會考將至,不安的情緒隨之增強,害怕自己三年的奮鬥沒有回報,害怕錯過人生的第一輛“動車”,害怕未來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百般無奈,坐於窗前,翻開《宋詞》,柳永的《蝶戀花》映入眼簾,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觸動心靈,衝擊靈魂。是啊,會考不可避免,不如背水一戰,縱使沒有成功,至少未來回憶時也不會遺憾,而且還能驕傲地説:“拼搏過,無怨也無悔。”於是起身昂頭,繼續學習,“望盡天涯路”。

以詩和遠方為伴,學會放手一搏,不給自己留遺憾。

感謝詩和遠方陪伴我一路走來,點亮了我的時光,潤澤了我的青春,描繪着我美好的未來。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很高興,我的生命中有詩,和遠方。

是的,那詩,來自遠方那是讓我陶醉的遠方。

我領略過廬山令人沉醉的雄奇。

傍晚,碎金般的斜陽浸紅了山頭上的天空,飛鳥歸巢,撲動羽翼,在這紅透了的蒼穹中印下一排精巧的痕跡。此時,我與長袖詩人相約,一同將心置於遠方,一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看那廬山瀑布,如一條銀錦,懸於九天之上,垂直而下,撞擊着層層疊疊的山巖,激起飛花碎玉。這是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王安石的懸空千丈素流分,更是我心靈深處嚮往的遠方。

我欣賞過西湖的秀麗畫卷。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向我們展示了西湖的春日風光。春水新生,春鶯爭鳴,春燕銜泥,春花漸開,春草剛綠,我不禁陶醉於這個屬於西湖的春天中,無法自拔。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如仙子,身披嬌豔的衣裙,立於西湖無波無瀾的水面之上,令我心動。這一路行程,楊萬里領着我品味西湖的美景,感受西湖夏日獨有的韻味。

我見識過千萬奇巒雄峯,江海河湖。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讓我欽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讓我折服於楚水不畏阻礙,勇往直前的氣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讓我驚於滄海吞吐日月星漢的雄偉氣勢

詩歌如一艘小舟,從歷史的長河駛來,載我通向萬水千山。它默默地向我講述山河的故事,講述那湮沒在滾滾江水中的悲歡離合。讀詩,我可跨越時空,與李白共對酒,與蘇軾同賞月;讀詩,我可打破距離,一直向前,通向遠方。

於是,我的生命中就有了詩,還有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他又來了這條街。

深秋將至,青石板上已落滿黃葉。幾個小孩在街角追逐着,嬉笑聲驚動了停駐的飛鳥。落地的碎葉發出沙沙聲,彷彿在呢喃,又好像在喚着遠行的遊子歸來。路邊的小攤升起陣陣白煙,和着小販的吆喝,飄逝青空,轉瞬渺茫。

他向街道盡頭走去。

這户人家的門扉半掩着,門栓上的紅漆已無往年那般光澤。一隻橘黃的貓從半掩的房門裏探出半隻頭來,打探着面前的老舊街道,明明和往日沒什麼不同,它卻像知道什麼似的,凝視了很久,很久。

他悄悄推開房門走了進去。

院子裏,悄然無聲。西北角早已枯黃的絲瓜藤爬上了牆,攀上牆頂的幾朵不知名黃色小花在陽光安撫下靜靜開放。透過光的花瓣閃着光輝,讓人沉醉。東牆下,那棵老棗樹的枝椏不知何時長出牆外,伸向藍空,像要努力抓住飄逝的影子,卻又無力。

他走進了裏面的小屋子。

桌旁的竹椅上,安詳地躺着一位老婦人。細細密密的皺紋儼然已爬到鬢角,本不算太老的年紀,頭髮卻已花白大半。眼睛微閉,胸口有節奏地起伏,温柔細密吹過的風,吹起了從前,也把老人眼角的紋吹成了滄桑。

蹲在門口的貓不知何時進了屋,跳上桌碰翻了相框。老人的眼皮抖了抖,醒了。她緩慢地撐起身,像一隻老貓。掉到地上的相框裏,一個少年正笑得燦然,把黑白照片笑成了彩色,笑出了花朵。老人撿起相框,那雙飽經風霜的手一遍又一遍摩挲着照片中的人兒,描摹出少年的輪廓。

他哭了。

似乎是想起了往事,老人就這樣靜靜的注視着手中的少年,鼻頭突然一酸,眼中明暗交雜,眼角閃着光。一滴淚順着臉頰滑下,淚水中的思念隨風飄出了窗扉,飄過了院中的老棗樹,飄過了路邊的小攤,飄過了遠處的山丘,轉瞬間便消逝不見,卻沉重地讓人無法高談闊論。

"我知道,你去了遠方。"老人拭了淚水,嘴角漸漸上揚,喃喃道。目光轉向窗外的遠山,幾隻歸雁騰空而起,掠過將落未落的夕陽,映出少年的影子。

他笑了。

老人和少年,彷彿看見了彼此,在那瞬間相視而笑。倏然間,微風輕起,歲月靜好。只是,這世間蒼蒼,翩若驚鴻。命運這東西,不經意間就斗轉星移,讓人措不及防。

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及韶光暗中偷換。帶着這裏一切的一切,至此流年天涯,少年終是飄向了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至此,我還是個學生,還是要學習,但,我仍在幻想,或許,在海的另一端,有一首詩,它叫《遠方》。

也許以後,我到了非洲。終於看見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數萬只動物在奔跑,那草原綠地像是渲染上去的。我來到東非大裂谷,走到了谷頂。谷真的很深啊,抬頭望向天邊,夕陽太美了,閉上眼,彷彿眼前還在灼燒着。

也許以後,我到了歐洲。親愛的《蒙娜麗莎》,你還在那裏嗎?你的微笑很美,眼睛也彷彿在笑。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你們的畫作——我想她們一定很漂亮,那幅《創世紀》引人遐想,那首詩中描繪到了。英國的那條本初子午線,總有一天,我會到達那裏,腳踏兩個半球,朗讀那首美麗的詩。

也許以後,我到了北美洲。那是美國大峽谷?這真的可以在宇宙上,朝這裏看,就能看見?科羅拉多河在裏面流動,我已經感受到它流動了,很清涼,周邊焦紅的巖石把河水映紅了,一切看上去都很歡快,瞧,天上的雲在笑!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美洲。我可以再欣賞一次巴西的“足球杯”嗎?那時候比賽很激烈吧?足球就在所有球員腳下滾動,風揚起了灰塵,汗水浸濕了他們的T恤,弄髒了他們的臉龐。

也許以後,我到了南極洲。有雪,有企鵝,可以用雪來堆很多很多雪人。這些雪人立在那裏,比邊疆的白楊樹還直,頑強也可以從這些立在冰天雪地中的雪人體現出來,企鵝太令人喜愛了,它們比企鵝娃娃可愛多了,會走動,會成羣聚在一堆,憨厚地令人發笑。

總會有那麼一天,我走向了詩和遠方,那首叫《遠方》的詩會是我寫的,這首詩的開篇已經寫下了,不是嗎?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生活的時間的長岸無涯無際,一路光怪陸離、歡歌笑語,有時你只顧着應付魑魅魍魎,專注於“苟且”,但有時你累了抬頭,前方,周遭,盡是“詩和遠方的田野”。

對於史鐵生,什麼是他的“苟且”,什麼又是他的“詩和遠方的田野”?我暫且來回想一下,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活到最肆意的年紀上突然癱瘓,這算不算是“苟且”?終日只能囿於一方輪椅中,卻要懷着血淋淋的心去看別的同齡人躊躇滿志,這算不算是“苟且”?一面心情焦躁暴躁衝母親發火,一面又心酸於母親的隱忍與關愛,這樣的無法自控與無法原諒的深度矛盾漩渦,算不算是“苟且”?

算是了。

不過想象中的普通人如若遇見如此的事,會怎樣?自生自滅,自暴自棄,整日活於痛苦與咒罵中,仿若一生的路上找不到亮光,找不到希望。

但是史鐵生並不是普通人,也膽敢不會去做出那樣的事。他拉住了自己懸崖邊的馬,他選擇了接受。

他於地壇裏終日的遐思與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獨屬於他的“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像極了初春時越冬而來的梅,內心冷傲卻也柔軟,像極了千濤萬浪後海面的波痕,一番平寂卻也歷經過風浪洗禮,像極了廣漠的荒野上砥礪站直的胡楊,它此時清脆生機,彼時或許受了風雨。史鐵生意志之堅韌、心志之成熟令我讚歎,而這樣的一個人能將目光從“苟且”中轉移出來而轉向“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偉大處,也自不必説。

生活一定有苟且之處,一定有逆意迤邐之處,一定有無涯的絕望和黑暗之處,一定有你所深惡痛疾的、恨之入骨的苟且之處。

而重點是,你不得不經歷,你必須去經歷。

一個經歷了“苟且”、經歷了困顧、經歷了絕望與黑暗的人,才會有機會會衝破“苟且”、衝破困顧、衝破黑暗,才能帶着一顆堅強而柔軟的、傷痕累累卻已結巴的、自尊自省的心,去迎接生命裏的“詩和遠方的田野”。

如若沒有了“苟且”,我們只會單純而幼稚、沉溺於甜蜜的美妙中,直至溺死。

如若沒有了“詩和遠方的田野”,我們只會陰暗而狠毒,墮落於苦痛的折磨中,直至累死。

“苟且”和“詩”、“田野”是相對的,是相生相依、相滅相亡的,人之一生不能只有其一,而應二者皆有所品嚐和領會,我們哭過、笑過、失意過、歡欣過、痛苦過、狂喜過,我説這才是人生,這才是生活。

標籤:集錦 六篇 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