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熱】吃餃子作文

作文5.33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吃餃子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吃餃子作文

吃餃子作文1

要説到春節的習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是多的數不勝數。但是對於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説,最最期待和喜愛的,當然還是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其實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這第一步,當然就是和麪了。面和好以後,就可以取下一塊,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後將它捏成一個厚度中等的小餅子,再將原有的湯圓餡兒放一些在小餅子的中央,接着將小餅子慢慢地團起來,先團成碗狀,最後團成球狀。而第二步,就可以將這些做好的湯圓放在有着開水的鍋中煮,直到煮熟為止。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終於可以吃湯圓啦!此時的我,心情可真的是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旁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來。我手裏拿着筷子,看着碗裏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裏總是熱乎乎的。——實在等不下去了,於是我從碗中夾起一隻湯圓,然後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這味道簡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軟軟的麪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是給人一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糰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美好期盼。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我喜歡的這個春節習俗有種一種期待的感覺呢?心動不如行動,現在就開始做湯圓吧!希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吃餃子作文2

星期三晚上,爸爸對我説:“好久沒吃餃子了,不如我們晚上就吃餃子吧!”我一聽,把筆往桌子上一放,大叫:“吃餃子了……吃餃子了!”

這時,爸爸對我説:“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想吃餃子還得出一份力,你就在桌子上包幾個吧!”

這下可為難我了,我不知道怎麼包呀!爸爸不容我説,把餃子皮和肉餡放在了桌子上,爸爸先拿了一個來給我做示範,我也學着爸爸,用菜板把皮放在菜板上,一邊做一邊想:“這還不容易嗎?”可由於我用力過猛,面貼在了本子上。我好不容易把他拽下來,可有粘在手上了。經過一番努力,第一個不像餃子的餃子也出爐了。

這時,媽媽下班回來了,看到我這狼狽樣就和爸爸相視一笑。媽媽走了過來,看着碗裏我包的餃子笑出了聲,就説我過來幫你包餃子。包肉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把放在中間,然後用手捏住一邊,可誰知肉餡像跟我捉迷藏是的,它從一邊跑到另一邊去了,我不管往哪兒捏,它總是調皮地從另一個地方鑽出來,終於我捏住兩邊,可中間卻破了。我連忙拿出一張餃子皮把中間給補起,這才包好了一個。

我把餃子放在碗裏,和媽媽包的相比較。媽媽包的餃子一個個挺着“將軍肚”,活像打了勝仗的大將軍。再看看我的,沒上戰場就已經趴下了。爸爸媽媽笑得前俯後仰,我羞得滿臉通紅。但我還是堅持包因為我知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過了一忽兒我認真的包了起來……餃子終於包好了!長歎了一口氣和剛才的餃子比明顯好了很多。我高興的笑了,爸爸媽媽也在門外偷偷的笑了。

當我吃到自己包的餃子時,覺得格外新鮮。

吃餃子作文3

“小亞,快來包餃子啦!”這是誰在呼喚我呢?原來是我的小舅媽喊我去包餃子呢。告訴你吧,每當在大年三十的這天,我們這兒總會包上幾籠餃子,而且咱這兒的餃子與其它地方的餃子不同,因為咱的餃子裏有一些非常特殊的餃子“陷”,原來餃子裏會包有硬幣、石頭等有寓意的物品,如果你吃到硬幣的話,就寓意你來年財源滾滾,會發大財,長輩們也會笑眯眯地誇獎你有福氣,拿出紅包獎勵你。但如果你吃到石頭的話,就説明你性格像石頭一樣倔強,來年會磕磕碰碰,這時長輩便會語重心長地教導你,要順從長輩們的言語,不要……好啦,不跟你聊了,我要去包餃子了。

來到大蒸鍋前,奶奶與小舅媽正飛快地包着餃子,那一個個包好的餃子猶如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士兵,等待着我們的調遣。這時,該要放特殊的餃子“陷”了。

我趕緊上前幫忙。看着奶奶把那一枚枚亮晶晶的硬幣塞進餃子裏,我心中不禁有些癢癢。於是,我趁她們去拿“陷”時,偷偷地在放了硬幣的餃子裏做了個“小尾巴”,以方便在吃餃子時能分辨出哪有硬幣,哪沒有。這時,她人走過來了,我馬上走開了,還是有些心虛。

經過我們的努力,一鍋香噴噴的蒸餃新鮮出爐了。下面便要進入吃餃子的環節。

先由長輩夾餃子。奶奶伸出筷子,慢悠悠地夾起一個餃子往嘴裏送。突然,“哐當”一當,從奶奶嘴裏掉出一枚硬幣,“啊,奶奶好福氣呀!”家人紛紛向奶奶表示祝賀,也因為奶奶的“開門紅”為全家人壯了膽,於是,大家紛紛伸出筷子去夾餃子。輪到我了,我正想去分辨餃子的好壞時,但由於經過蒸煮,餃子的“小尾巴”也不見了,看來我只能亂蒙了,我閉上眼睛,猛地夾起一個餃子就往嘴裏送,而這時,嘴裏有一個硬邦邦的東西,吐出來,一枚銀閃閃的'硬幣出現在我眼前。“好啊,我也吃到硬幣了!”全家人見我這副德性,不禁哈哈大笑,我也跟着一起笑,笑聲在屋子裏迴盪着,久久不能散去。

吃餃子作文4

我的家鄉冬至要吃餃子,因為“冬至不端餃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春節更是家家户户都要吃餃子,因為餃子諧音“交子”,寓意:新舊交替,萬象更新等;元宵也要吃餃子,因為兒女們要外出工作了,父母包上一頓踐行餃子,這才有了“上車餃子下車面”的習俗,寓意:壯行和牽掛。

今天正是春節,所以我們一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包餃子。做餃子時,要先和麪再剁餡。媽媽先把一些麪粉放入盆中,邊放水邊攪拌,直到把所有的麪粉都拌成面碎,然後再把所有的面碎都揉到一塊,俗稱“和麪”。最後把面盆蓋起來,俗稱“醒面”。

爸爸把買來的新鮮瘦豬肉先切成小塊,葱切段、薑切片混在一起,剁成肉泥;再把蘿蔔片放在開水裏焯一下,把水分榨乾,剁碎;然後和肉泥混在一起,放入鹽,香油和各種調料,攪拌均勻,溢出濃濃的香味,餡就做好了。

餡做好後面也差不多醒好了。媽媽把面放在案板上,盤一盤,搓成長條,再切成約兩釐米的小段,用手按壓成一個個小圓餅,最後擀成薄薄的餃子皮。

接下來就該包餃子了。爺爺、奶奶、爸爸,還有我都圍在放餡兒的桌子周圍,開始大顯身手了。爸爸在圓形的小麪皮中間放一團兒餡,餃子皮像薄薄的嘴脣一樣,輕輕一合,就把餡含在了“嘴”裏,爸爸輕輕地一捏,一個鼓着肚兒的餃子就做好了。托盤上,餃子在我的手下站的整整齊齊,像等待檢閲的儀仗隊一樣。

水燒開了,奶奶端起托盤,餃子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跳進水裏,在鍋裏沸騰着,歡舞着,在慶祝我們歡快的春節……

奶奶説肉餡的餃子要煮上三滾,直到餃子漂起來,就熟透了。

我聽爺爺説:餃子的來歷可大着呢,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鄧州人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我看着那優美的“水中芭蕾”就垂涎三尺了,奶奶剛把餃子盛出來,我就迫不及待的含在嘴裏。“慢點兒,別燙着”,媽媽説。

這濃濃的家鄉味,團圓情,瀰漫在千家萬户。

吃餃子作文5

大家都知道,除夕之夜守歲吃餃子,是我國春節的傳統習俗。另外,我的家鄉還有在餃子裏包錢的習慣——包餃子的時候,在裏面放上1元、5角、1角的硬幣,誰吃餃子的時候吃到了硬幣,誰在新的一年就會有財運,而且,那枚硬幣也歸他了。奶奶覺得1元面值的硬幣太小了,應該放50元的,但是又沒有50元的硬幣呀,於是,奶奶就説:“要不就分別在兩個餃子裏各放一個1角硬幣,誰吃到了包有硬幣的餃子,就給他50元。”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事呀!50元我可以買很多的好東西呢!我帶着期盼,連晚飯都沒有吃,留着空空的肚子,就等着餃子上桌,準備吃很多餃子,最好能吃到包有硬幣的那一個。

等啊,等啊,餃子終於上桌了。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拿起筷子就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我正吃得歡,二大爺突然喊道:“我吃到了一個硬幣!”説着非常小心地從餃子裏捏出那枚我夢寐以求的硬幣。奶奶驗證了這枚自己親手包進去的硬幣後,連忙掏出了一張嶄新的50元鈔票,遞給了二大爺。我在一旁早已看得眼熱,心想:啊!第一個硬幣已經出現了,只剩下一個了。這麼多的人就爭搶這一個硬幣,我還能吃到嗎?可是我好想得到那50元啊!於是,為了第二枚硬幣,我又努力地吃了起來。過了幾分鐘,爸爸悄悄地拍拍我的肩膀,把我叫到了一邊,從他碗裏夾出了一個咬了一半的餃子放到了我的碗裏,對我説:“我這個餃子是有硬幣的,給你了。不要對別人説喲!”我喜出望外,連連點頭。爸爸笑笑,然後就接着吃起餃子來。我又夾了幾個餃子,裝模作樣地吃了幾口,然後夾起爸爸剛才給我的餃子大叫:“我也吃到硬幣了!”隨後便去找奶奶要錢……這時,我看見我的姐姐、大哥、二哥、都以羨慕的眼光看着我。哦,原來他們也在為那一個硬幣奮鬥呢!

我真高興啊!因為我“吃”到了帶硬幣的餃子,不僅能買很多小鞭炮,而且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滾滾,鴻運當頭。

吃餃子作文6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七年級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説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七年級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説,一説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麪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吃餃子作文7

要説到春節的習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親訪友啦,貼春聯啦,吃餃子啦,簡直是多的數不勝數。但是對於我這個美食愛好者來説,最最期待與喜愛的,當然還是吃湯圓咯!

湯圓味兒好,做法很重要!這不,今年的春節,我們家又要準備吃湯圓了,我也不時會在廚房中打打下手。

其實湯圓的做法也很簡單。這第一步,當然就是與面了。面與好以後,就可以取下一塊,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後將他捏成一個厚度中等的小餅子,再將原有的湯圓餡兒放一些在小餅子的中央,接着將小餅子慢慢地團起來,先團成碗狀,最後團成球狀。而第二步,就可以將這些做好的湯圓放在有着開水的鍋中煮,直到煮熟為止。

湯圓一出鍋,頓時就香氣四溢,讓人聞了就垂涎三尺。

終於可以吃湯圓啦!此時的我,心情可真的是興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湯圓。過了一會兒,餐桌旁的人都到齊了,湯圓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來。我手裏拿着筷子,看着碗裏那又鼓又熱的湯圓,心裏總是熱乎乎的。——實在等不下去了,於是我從碗中夾起一隻湯圓,然後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這味道簡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軟軟的麪皮,還有那又香又甜的餡兒,直朝我的喉嚨“奔去”。這滋味,可真是給人一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湯圓”,在某些地方又叫“糰子”,讓人有一種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團團圓圓的美好期盼。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我喜歡的這個春節習俗有種一種期待的感覺呢?心動不如行動,現在就開始做湯圓吧!希望今年的春節,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湯圓。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與你的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吃餃子作文8

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尤其是在北方,你像我們老家河南,到了冬至,要包餃子,每個人都得吃,你要不吃,耳朵可能就得被凍掉。這是一個習俗,怎麼傳下來的呢?

據説在東漢末年,在河南地界兒,有一年冬天,天兒特別冷,天寒地凍,寒風刺骨,大雪封門,那年頭也沒有空調沒有暖氣,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都得了凍瘡,剛開始是凍手,後來凍腳,凍手凍腳,怎麼這麼不老實啊!啊,把手和腳都給凍壞了。後來耳朵、臉,以至於全身都生了凍瘡,是疼痛難忍,不光是疼,它還癢,你説這多難受啊,苦不堪言!有的人耳朵都給凍沒了,全身潰爛的也有。你説,這老百姓碰到這個天災,政府不管嗎?管?沒法管。當時是什麼個情況,兵荒馬亂,諸侯紛爭,沒人顧得上黎民疾苦。

就在這個時候,活菩薩出現了,醫聖張仲景回鄉祭祖,張仲景他是河南南陽人,這一路上看到這樣的情景,心急如焚。這怎麼得了,我得治病救人哪。他就在當地搭起了一個醫棚,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白菜、羊肉切碎,加入花椒胡椒和一些祛寒提熱的藥材,放在鍋裏煎熬,完了之後用麪皮兒包起來,包成耳朵的形狀。再放到鍋裏煮熟,連湯帶食,免費發放給窮人,老百姓吃了之後,你還別説,發現不光抵禦了傷寒,還治好了凍傷的耳朵。從這兒之後,鄉親們就模仿製作這種食品,稱之為餃耳,又叫它餃子。發放餃子這天恰好是冬至,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聖人,每到冬至這天就吃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天到了,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這是家裏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吃餃子作文9

除夕之夜,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

我們看着春節聯歡晚會,不時發出陣陣笑聲。我把一顆黑豆包進餃子裏,是用黑豆代替硬幣,如果誰吃這顆包有黑豆餃子,誰就會在二零一二年順風順水發大財呢!我包完這個黑豆餃子,仔仔細細地看看,心想待會兒一定要吃到這個發財餃子。

餃子包完,開始下鍋,十幾分鍾後,熱騰騰餃子被端上飯桌。大人們隨便夾着吃,而我可不是,我要找出那個黑豆餃子。我包餃子可好找,很難看,歪歪扭扭。我只包六個,很快我就找到這六個醜餃子。我慢慢地品味着自己勞動果實,第一個吃下去,沒有黑豆;第二個吃下去,也沒有黑豆;第三個咬一口,還是沒有黑豆;第四個,咦,有什麼硬硬硌牙?我一陣狂喜,把餃子裏黑豆咬出來,給大家展示,所有人都説我今年一定有福氣,也許還可以發大財呢!

這一晚我都在興奮,我把壓歲錢壓在枕頭下,那個妖怪“歲”一定不敢來,我甜甜地進入夢鄉!我突然覺得以往並不怎麼好吃餃子,變得好吃,我好想再吃一次餃子。

初五我們到姥姥家,也是吃餃子。餃子已經包好,姥姥説有一個是用紅棗包,誰吃到,就是有福氣人。我和弟弟、妹妹還有哥哥開始瘋搶餃子。平時並不引人注意餃子,今天格外受歡迎,暢銷極。我吃一個又一個,哎呀,打破記錄——12個,我有點兒撐,不過,沒吃到福氣餃子,怎麼能住口呢?繼續戰鬥,吃到第十五個時候,我終於又做一次有福之人,福氣餃子又被我吃到。

我高興地尖叫着,卻聽到哥哥也喊着:“我吃到,我吃到!”果然哥哥也吃到紅棗餃子。怎麼回事,難道還有“真假”發財餃子嗎?“其實,我包兩個。”姥姥笑着説。

真高興!我竟然連吃兩次發財餃子!我想,我們家一定會發大財!二零一二金龍一定會來!好福氣也一定會來!

吃餃子作文10

昨天,老師説明天下午要包餃子,我們大家都很興奮。

轉眼間,就到了今天下午,我連忙準備東西:一隻水碗、一杯水、一個大托盤,一個小碟子、一個碗、一雙筷子和一根勺子,你一定要問我:“沒有餡和皮,拿什麼包餃子?”其實,餡和皮、還有紙巾,等一下我媽媽送過來。

到了學校,老師來了,我們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老師説:“大家先不要包餃子,我們先看一下王仁捷怎麼包餃子。”然後,就叫王仁捷包了一個餃子。王仁捷包好後,老師就把王仁捷包的餃子託在手心裏,給大家看,老師一邊託着餃子一邊説:“同學們一定要包好了,要送給你們一、二、三年級的老師,包不好的,就不要包了。”説着,就把王仁捷包的餃子放下,又説:“哪個小組坐的好,哪個小組就先包餃子。”

老師見王仁捷的那個小組坐的好,就讓她們小組先包。然後又見我們坐的也好,就叫我們大家也開始包了。

我包餃子可是“老手”了。我熟練的拿起一張餃子皮,又用手指沾了一些水抹在餃子皮的四周,然後,填上合適的餡,最後,把餡子皮對摺,在上面一捏,兩邊也捏一下,然後再把中間部分捏一下,這樣,一個漂亮的餃子就完成了。

包好餃子後,就要煮餃子了。只見老師把餃子一個一個的放進鍋裏,餃子就像一隻只小鴨子在水中游來游去。不一會兒,水沸騰起來了,餃子煮好了。老師把熟透的餃子裝了起來,然後叫我們去端,可憐我們組是最後一個端到餃子的。

到了最後一個環節,那是我們最喜歡的,就是吃餃子了。我們組一共吃了三盤,其中吃的最多的就是王昱俊了,他一共吃了十幾個。

其實,我們還拿了一些餃子送給了語文組、數學組和英語組的老師們。

吃餃子作文11

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做好,看着那元寶似的餃子,忍不住吃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的傳説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着説下去:“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曆史。據説,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的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説:“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説: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麼多文化,中國文化這麼博大精深,我更應該要努力學習才是啊!於是便打趣地説:“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後浪不就推不動前浪?”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的笑聲不斷。

吃餃子作文12

媽媽在包完餃子開始數我們總共包了多少隻,盤算着可以在春節裏吃幾天時,我望着那些餃子盤算着我每天要吃多少個。我沒有表露出來,可是卻都被媽媽感受到了,“姑娘,過年你可以盡情地吃餃子了,媽媽這次包的餃子足夠你吃幾天了”!

一聽媽媽這戳中我心的話,我的臉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爸爸這時算是不合時宜的出現了,他説:“沒事兒,閨女,你要是吃不夠,爸爸的也給你吃,要是再不夠,我們家再一起包,過年一定要讓你把餃子給吃過癮。”聽得我臉更紅了,要是旁邊有外人的話,我一定得不好意思地跑回自己屋了。

為什麼要害羞呢?因為我太愛吃餃子了,一吃就停不下來。有一次家裏包了餃子,我一個人,一口氣吃了二十隻,比爸爸媽媽兩個人吃的加起來還多。平常我們家不怎麼包餃子,不是爸爸媽媽不給我吃,而是我們南方這邊沒有常常包餃子吃的習慣,我之所以那麼愛吃餃子,純碎是一種偶然,偶然長了一顆北方人的胃,長了一個愛吃餃子的心。這一到過年,有餃子吃的節日,爸爸媽媽還不得可勁給我多包點,讓我把餃子吃過癮。

“啊,夠了夠了,再給我就得吃不下了。”我一邊吃着餃子,爸爸媽媽一邊給我碗裏夾着餃子,讓我吃着吃着都忘了自己吃了多少個了。爸爸媽媽則撐着手,筷子停留在半空中,一起笑嘻嘻地望着我感歎道:“怎麼會生出這麼一個愛吃餃子的閨女呢?”我聽着都有點不敢吃了,爸爸趕緊補充道:“沒事兒,閨女你繼續吃,愛吃餃子好,説明耳朵不會長凍瘡。”媽媽又用筷子給我夾了兩個餃子説:“你媽媽我以前還不吃麪食的,你愛吃餃子,媽媽也跟着愛吃了”。

這一次過年,我沒數我到底吃了多少隻餃子,我知道我吃過癮了,不過沒有吃膩,下次再有餃子吃,我還能繼續。

吃餃子作文13

“怎麼還沒有吃到包有花生豆的餃子啊!難道是因為我沒有福氣嗎?”聽了這句話,你們肯定會知道我正在吃年夜飯中的餃子吧!往年我都會吃到包有花生豆的餃子,可是今年卻沒有。

每次包餃子的時候,總會包幾個帶有花生豆的餃子,只要誰吃到了包有花生豆的餃子,就説明他有福氣。所以我每次吃年夜飯時都會吃特別多的餃子,希望吃到包有花生豆的餃子。

終於到吃餃子的時候了,我炯炯有神地盯着那碗餃子,看能不能看出哪個餃子裏面包有花生豆,看了半天什麼也看不出來。不管了,開吃。我心裏想的是哪個餃子大,哪個餃子裏面就包有花生豆。我看了看,我的碗裏一個大的餃子都沒有,我便去夾公盤裏那個最大的餃子。可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弟弟,弟弟也看中了那個最大的餃子,我們倆的筷子便在餃子的上面打了起來。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爭着要那個餃子,這時,媽媽生氣的説,“你們倆別吵了!”説完,便又找了一個大餃子。一個夾給我,一個夾給弟弟。我把餃子放進自己嘴裏,慢慢地咀嚼着,期待着奇蹟的發生。但是奇蹟終究沒有降臨在我身上。

“嘎嘣”一聲清脆的響聲從奶奶嘴裏傳出。我驚訝的瞪大了雙眼,嘴巴張成了“o”字形。奶奶吃到的第一個餃子居然就是包有花生豆的餃子。接着,奶奶又吃到了一個包有花生豆的餃子。“還是咱媽有福氣”媽媽高興地説。“奶奶怎麼又吃到了一個包有花生豆的餃子”只有三個包有花生豆的餃子,奶奶已經吃到兩個了。”弟弟不服氣地説。我也特別羨慕奶奶,同時,我也加快了速度,爭取吃到最後一個包有花生豆的餃子。我狼吞虎嚥的吃完了一碗餃子,可還是沒有吃到包有花生豆的餃子。

“我吃到了,我吃到了。”這時,弟弟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嘴角高高揚起,歡聲雀躍着。這時,我不免有些失落,因為沒有吃到包有花生豆的餃子,但我卻體會到了家的温暖。

吃餃子作文14

大年三十晚上的景色非常非常的美,到處洋溢着熱鬧的氣氛。看呀,家家户户喜氣洋洋,張燈結綵,門前掛起大紅燈籠。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過大年吃餃子。

屋裏屋外亮亮堂堂,廚房裏全家一起包餃子,正在展示廚藝。雖然我小,但我也是家中的一員,於是我也搶着去包餃子。爸爸和爺爺在擀餃子皮,其他人忙着包餃子。不一會兒,一個個餃子皮就變成了一個個餃子:有“無寶”餃子、“麥穗”餃子、“雙喜”餃子、“花邊”餃子……一個個餃子像姿態各異的小鴨子,一個個展開翅膀,跳入了滾燙的開水之後快樂地遊戲。

“來啦,來啦,香噴噴的餃子來啦。”奶奶和媽媽邊叫邊端着餃子從廚房裏走出來。瞧,一盤盤白胖胖、亮晶晶、滑亮亮、熱氣騰騰的餃子擺在了桌子上。大家馬上就圍到了桌旁吃餃子,都搶着給爺爺奶奶夾餃子,“爺爺、奶奶,多吃“花邊”餃子,我一邊夾一邊對着奶奶説:“祝爺爺奶奶身體一年比一年健康。”這時奶奶忙説:“天天,多吃“麥穗”餃子,因為它象徵着學習來年的大豐收,祝你今年的每門功課更加優秀。”聽了奶奶的話,真給力,所以我搶着吃“麥穗”餃子。接着奶奶轉過臉給爸爸媽媽夾“元寶餃子”。奶奶一邊夾一邊説:“來,兒子、兒媳婦多吃點“元寶餃子”。它象徵着新年發財,招財進寶。爸爸媽媽聽了之後覺得太給力了,搶着吃“元寶餃子”。奶奶看着這面説:“有你們這些孝順的孩子們我就知足了。”歡聲笑語編織了一首除夕曲,蕩滿了整個家中。

啊,除夕夜吃餃子真給力呀!

吃餃子作文15

新年嘛,一定要吃上餃子。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我們一早來到爺爺家。到家時,餃子已經做好,看着那元寶似餃子,忍不住吃一個。“真好吃”當我拿起筷子,準備又吃時,媽媽一把叫住我,問:“你知道吃餃子傳説嗎?”

見我一愣,媽媽接着説下去:“餃子源於我國有2600多年曆史。據説,餃子源自”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東漢時期張仲景,在長沙太守期間,見白河兩岸鄉親肌寒交迫,骨瘦如柴,不少人耳朵僵凍潰爛,心不能忍,辭官為民行醫。冬天剛到,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搭棚支鍋,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一鍋同煮,熟後撈出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狀”嬌耳“再煮製成”祛寒嬌耳湯“,每人每隻嬌耳一碗湯服後周身血液上湧,兩耳發熱,寒氣頓消。凍耳很快治好。

1700多年來世代承傳,人們每年冬至包食嬌耳以紀念張仲景恩師。”

這時爸爸走過來説:“我還知道另一個傳説:女媧捏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另一端放在黃土人嘴裏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紀念女媧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我想:是啊,一個餃子竟然吃出這麼多文化,中國文化這麼博大精深,我更應該要努力學習才是啊!於是便打趣地説:“看來我要好好學習才是,不然我這後浪不就推不動前浪?”爸爸聽我這話,一笑:“那我們也要努力啦,我可不想死在沙灘上!”“哈哈哈!”爽朗笑聲不斷。

標籤: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