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

作文2.8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1

今天在課上老師讓我們默讀了法國小説家都德的短篇小説《最後一課》,讀完這篇文章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這篇文章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頑皮、不愛學習,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命運、民族尊嚴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過上最後一節法語課,他認識到普魯士軍隊不僅佔領了他的家鄉,還要剝奪他們學習本民族語言的權利,實行奴化教育,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靈上、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小弗郎士有對自己的悔恨、有對侵略者的痛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韓麥爾先生翻開教材,開始講法語課時,小弗郎士對自己平時最討厭的語法,居然“全都懂”,覺得韓麥爾老師“講的似乎很容易、很容易”。但是一切都已經晚了。

是的,就像韓麥爾先生所説的“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如果母語沒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不復存在。因為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

那麼,外語與母語到底哪個重要呢?

如今這個社會,不學英語你就別想上高中大學,更別想找個好工作了。既然外語如此重要,學外語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現在連幼稚園都開設英語課了。英語成了全球通用的“國際普通話”,其他語種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面臨消失的危險……這是不能忽視的。

讓我們以小弗郎士的經歷為戒,好好學習自己的母語、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吧!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2

《最後一課》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譚老師真是一位偉大的好老師。

譚千秋老師在地震前給學生上課,可是天公不作美,誰也不知道剛上課就地震了。譚千秋老師馬上組織同學們急忙地跑出教室,他也跟在同學們後面。可是,別的班老師告訴他,班上還有幾個同學在裏面。譚老師毫不猶豫地回去救孩子們,就再也沒出來了。(.)

譚老師本可以躲過這場5·12地震,可是偏偏他跑進了教室。他用自己的肩膀,把四張桌子合在一起,將黃婷婷等三名男同學藏在桌子下面,而且還叫他們抱住頭。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戰勝恐懼,譚老師再三叮囑孩子們不要説話、不要哭泣、保住體力。他呼喊着,可惜外面已經沒有人了,連一絲光亮的地方都沒有。可悲的是,餘震不斷,譚老師又受傷了。三四天後,譚老師帶着遺憾,匆匆地離開了人世。他讓學生將錢轉交給天天盼望他回家的父母,把連環畫交給女兒。

這部電影不但象徵着老師對同學們的關愛,還想讓我們懂得如何珍惜生命,學會自救,學會呼救,讓我們同學知道老師的偉大。讓譚千秋老師的作為進入老師、家長、同學的心裏,讓我們知道老師是愛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的第二個父母,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愛老師,愛課堂。

老師您辛苦了!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3

讀完了《最後一課》這篇課文後,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也深深地體會到了其中的愛國情。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在普法戰爭中,受侵略的阿爾薩斯地區被迫教德語。寫的是韓麥爾先生所交的最後一節法語課。通過寫小弗朗士在最後一節法語課的見聞和體驗,表達了法國人民熱愛祖國和憎恨侵略者的情感。

小弗朗士他的國家在遭遇了苦難後,他們是多麼的悲傷,多麼的痛苦。他們在國家和平時,不認真學習,總是想着“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

知道他們的國家被侵略後,才知道去懊悔。順應了這句話: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遇難後才知道去懊悔,為什麼不在平時好好地努力呢?

這篇課文使我想起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人民,在被日寇侵略後,才懂得要團結在一起,才能將日寇趕出去。

故事的主人公,就如同現在的我們一樣,在平時肆無忌憚地玩耍,到最後了才拼命努力。所以我們應該在平時就應該好好努力學習。

我覺得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説,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文明傳承的載體。如果母語沒學好,人們無法溝通,那麼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將不復存在。

所以我們在平時應熱愛祖國語言,將其學好。熱愛自己的祖國,發奮學習,不斷上進。不要到最後才懂得珍惜。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4

讀了《最後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戰爭給無辜的人民帶來了什麼!或許,有一點還“不錯“,就是戰爭能讓一個人瞬間成長。但我想,誰都不喜歡這種”成長“方式吧!?

普法戰爭暴發後,從白髮老人到年幼小童,都是那樣地愛國!這,使我感動。

我不盡想起了,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也是如此,為了祖國,不惜一切代價。雖然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但是戰爭對人民的損害卻是一樣一樣一樣地!

可惡的侵略者,該死的戰爭狂,無恥的叛國賊,他們是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對不親父母,更對不起自己的罪人!

我覺得母語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明的承傳載體。如果母語沒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將不復存在。因為一國人民語言彼此不通,就是一盤散沙。

那麼,外語與母語到底哪個重要呢?

如今這個社會,不學英語你就別想上高中大學,更別想找個好工作了。既然外語如此重要,學外語的人多就不奇怪了。現在連幼稚園都開設英語課了。English成了全球通用的“國際普通話”,其他語種已經受到嚴重威脅,面臨消失的危險……這是不能忽視的。

當法國阿爾薩斯被普魯士侵佔,最後一堂法語課便顯得格外重要。“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正道出了亡了國的法國國民心聲。

“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最後一課讀後感作文5

國是一個大家庭,家裏温暖的港灣,是冬天裏的一杯熱茶,是夏天的一口西瓜。家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家裏的每個成員都很愛她。那麼對於每個人來説如果家被侵佔了,或者發生矛盾了,都會使我們很心痛。

都德是一名普通的法蘭西教師,由於他的國家被侵佔了,他再也不能給他的學生教法語了,上完這最後一堂課,他就要永遠離開這裏,這是多麼悲哀啊。可是,他並沒有被傷痛打垮,他要盡最大的努力,在有限的時間裏儘量教給孩子們更多的知識。跟自己國家的語言分手,跟自己的祖國分手,這是何等難以忍受的悲痛。看到這一切,我不由的想起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一個國家被侵佔了就象一個孩子失去了家庭,無依無靠,失去了温暖和安全感。我覺得這篇文章舒發了作者對自己祖國的眷戀與熱愛,深切的表達了愛國之情。一個人不能説自己國家的語言,就象嬰兒不能喝奶一樣,那是何等痛苦啊。失去了國家,失去了語言,才知道國家的重要,才知道語言的可貴,可這一切都晚了啊。

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走過了六十年的風雨歷程,聯想起都德的最後一課,我知道了國家的重要,愛國的緊迫性。我們大家只有團結起來,建設祖國,保衞祖國,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美好,更加繁榮富強。

標籤:讀後感 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