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培訓 > 普通話

2017普通話考試説話範文「五篇」

普通話1.85W

普通話考試中要注意話題的內容。説話不是口頭作文,不要求立意特別高、結構特別嚴謹。順着話題説,説夠3分鐘就可以了,內容沒説完也沒關係。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篇普通話考試説話範文,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2017普通話考試説話範文「五篇」

  (一)最貴的一棵樹

在灣仔,香港最熱鬧的地方,有一棵榕樹,它是最貴的一棵樹,不光在香港,在全世界,都是最貴的。

樹,活的樹,又不賣何言其貴?只因它老,它粗,是香港百年滄桑的活見證,香港人不忍看着它被砍伐,或者被移走,便跟要佔用這片山坡的建築者談條件:可以在這兒建大樓蓋商廈,但一不準砍樹,二不準挪樹,必須把它原地精心養起來,成為香港鬧市中的一景。太古大廈的建設者最後簽了合同,佔用這個大山坡建豪華商廈的先決條件是同意保護這棵老樹。

樹長在半山坡上,計劃將樹下面的成千上萬噸山石全部掏空取走,騰出地方來蓋樓,把樹架在大樓上面,彷彿它原本是長在樓頂上似的。建設者就地造了一個直徑十八米、深十米的大花盆,先固定好這棵老樹,再在大花盆底下蓋樓。光這一項就花了兩千三百八十九萬港幣,堪稱是最昂貴的保護措施了。

太古大廈落成之後,人們可以乘滾動扶梯一次到位,來到太古大廈的頂層,出後門,那兒是一片自然景色。一棵大樹出現在人們面前,樹幹有一米半粗,樹冠直徑足有二十多米,獨木成林,非常壯觀,形成一座以它為中心的小公園,取名叫“榕圃”。樹前面插着銅牌,説明原由。此情此景,如不看銅牌的説明,絕對想不到巨樹根底下還有一座宏偉的現代大樓。

  (二)難忘的旅遊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的旅遊機會是少而又少的。但也許因為少,他們都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説到“難忘”,我覺得去年11月的黃山之行是我最難忘的一次旅行。

那次黃山之行,我被黃山的美景徹底的征服了。回來的路上我就想,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再次登臨,而且最好帶着我的親人,讓他們與我一起來欣賞這大自然的傑作。但黃山之旅給我留下難忘印象的,甚至可以説是刻骨銘心的印象的卻是另外三件事。

其中一件事是在上黃山之前,接地導遊問我們哪些人原意坐索道上山,她説黃山的風景都在山上,爬上的這幾里路上是沒有什麼好看的的'。我當時就和周圍的幾個朋友説了,我們來就是爬山的,幹嘛坐索道,那不如不來了。他們也都説是。其實我們心裏都在想,導遊要我們坐索道是因為她能得到好處才這麼説得。爬了黃山才知道那幾里路上的風景和山上的風景真的沒法比,而且因為爬山耗費了大量的體力,上山有好多景點都沒有力氣去了,比如蓮花峯我們一行人當中只有幾個年輕的上去了。從這件事情當中,我看到在這個彼此間缺乏信任的時代,畢竟還是有可信任的人的。我為自己的陰暗自私而慚愧,也為尚存於我們中間的誠信而感動。

  (三)談談文明禮貌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物質生活不斷膨脹,許多人便忽視了文明禮貌,將文明禮貌看成區區小事,這種看法是片面的。

要知道,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處理人際關係的社會公德,往往禮貌反映着一個人教養和文明程度。因為禮貌不是一天可以培養的,須當耳濡目染,逐漸訓練而成。生活中少不了出門問路,工作學習上少不了向人請教,當有求於人,卻又不尊重別人,自然也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甚至可能招致反感。

古語有云:"誠於中而形於外",講禮貌是一個人美好心靈的自然表露,容不得半點虛情假意,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恆,我們才會成為心靈美好的人。

事實上,在一個文明的國度裏,有禮貌不一定顯得有智慧,無禮貌卻常常顯得很愚蠢。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情感,沒有禮貌的人就像沒有窗户的房屋,無法遮風擋雨。

正所謂:"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

  (四)我喜愛的植物

我喜愛茉莉花,它開的花是白色的,像一朵雪花,像嬰兒的皮膚,十分好看。

它只在夏天開花,而且是在夜晚,放出香氣。它的花可以用來泡茶,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一朵朵花飄浮在茶杯的表面,像一個個爭食的生物。你夏天跑累了,喝一口用茉莉沏得茶,你渾身立刻覺得輕鬆了很多。它可以使茶葉清香無比,使人身心涼爽,恐怕只有你在平靜下來的時候,才可以真正得品嚐到其中的美味。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學校比賽1200米的長跑,我一開始,去得時候,喝了一杯用茉莉沏得茶,身體又輕鬆又平靜,感到沒有一點疲憊。到了比賽場,我對自己充滿信心。開始了,我跑了起來,一看他們這麼慢啊,鬆了一口氣,漸漸得他們趕了上來。我一看還有二三百米的路程,我用力衝刺了起來。沒想到那杯茶給了我這麼大的力量,在我落後的情況下,居然拿了第一名。真要感謝它。

  (五)説環保

每個人都知道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因為如果要使我國經濟能夠持續發展,有計劃地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文明強國,就一定要同時有計劃地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另外一個基本國策,就是保護環境,它表明在我國是否認真地執行保護環境的政策,已經是牽動着國計民生,影響到立國之本的大事情,這兩個基本國策是有着內在聯繫的。

把環境保護定作為基本國策是我國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發展生產力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日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是為了保護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來保護人體健康的。在當前的科學技術條件下,發展生產與排放污染物常常是同時進行的。所以,發展經濟的同時一定把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防治污染和公害也作為四化建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來看待。

當今環境問題是工農業生產的產物,但它不是和社會制度直接有關聯,只是正因為我們發展生產,保護環境都是為了人民,所以應該更自覺的處理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有關問題,若只躺在口號上,不參與實際工作採取措施,認為環境問題自然便可以解決,那就將會——生產發展、公害氾濫、生態失調。

在我國的環境中除了世界上共有的某些問題以外,還有好多發展中國家所特有的經濟問題。一為長期受外國的殖民者掠奪,用犧牲環境作代價,積累了很多污染問題等待治理;二為我們對環境問題危害性的認識也比較晚,多年的工作中也有些失誤,像過去片面強調“以糧為綱”,盲目毀林開荒,圍湖造田,濫墾草原,加速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進程。籠統地強調發展重工業“變消費城市為生產城市”,追求產品而忽視能源的節省與提高利用率,導致大量資源在生產過程當中作為廢棄物而排到環境當中去。

講人多力量大,貢獻大,並沒注意到與人口聯繫的一系列因素,建國初期也放鬆了人口控制,結果使人口的膨脹與資源、糧食、人口和居住條件、教育規模都產生了一系列矛盾。這一切都使得我們這個在經濟上的發展中國家在環境污染方面卻已經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

作為公民,要充分了解了我國的國情,而不是消極、悲觀、束手無策,而是在自己的行動時以基本國策為準則,認認真真地執行好保護環境的各項具體方針政策,使我國的環境污染得到控制,生活環境、生態環境也不斷改善。隨着保護環境將不斷深入人心,在新的世紀裏,我們的國家一定能夠用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狀態立於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