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戰略管理

戰略的慣性思考

2011年發生的幾件大事,或許能提醒企業更多注重戰略思考:其一,美的經營規模剛剛超過1000億人民幣,並且剛剛喊出再用5年翻一番,結果1年還沒過,就開始經營下滑,大幅裁員;其二,淘寶商城從淘寶網分立,在馬雲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卻遭受商家極度抗議而作罷,再曲線救國換成天貓,前景也不甚明朗;其三,一直迅猛擴張的凡客,遭遇重大曝料(無論是經營上的,還是品牌形象上的),這肯定是凡客的一場危機,並很可能直接導致其從明星變成流星。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戰略的慣性思考

這三家企業因為知名度甚高,故引起廣泛議論,演變為事件。其實,近年這類企業頻繁出現,它們有一個共性特徵:以經營規模的增長代替戰略思考;或者説,把發展戰略狹隘地定義為業績增長戰略。這是極為錯誤的。就像看待一個人,如果僅僅以身高體重的增加來替代一個人的全方面發展,顯然是可笑的,而且在很多時候,身高體重的過度增加,恰恰阻礙了人的全面發展。這個道理是常識,人人皆知,但換到思考企業,很多企業家卻把常識丟掉了。

把戰略簡單化、狹隘化,對企業而言是致命的。國內企業的這種通病,源於企業家或管理者對戰略的慣性思考。首先,他們認為發展戰略就是增加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銷量等,都是增加經營規模的同義詞;其次認為,經營增長就是依靠三種途徑。

第一種途徑是增加現有業務的擴張。這有兩個小的方法:其一是擴大市場覆蓋率,從區域市場到全國及海外市場、從城市市場到農村市場、從男性市場到女性市場、從兒童市場到老年市場、從餐飲市場到餐桌市場等;其二是擴展產品系列,從產品到產品線、再到產品矩陣。大多數時候,這兩種小的方法是相繼或同時發生的。大多數企業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比如美的集團,主要是靠這種途徑增長的,從給國外品牌做OEM到開拓國內市場、從城市市場逐步深入農村市場、從賣電扇擴展到白電和小家電的系列化。因為這種增長途徑的思考和操作都相對簡單,採用的自然也最多。市場覆蓋率的擴張通常更容易,產品系列的擴張就要複雜些。凡客吃虧就在產品線擴張上沒想明白,最後發現儘管銷售收入增加了,但成本、費用和庫存增加的更快,把利潤和現金流都吃掉了。一旦到了這種狀態,企業就很難決策,例如凡客,往前走是沒機會了,已經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往後退又不情願,因為增長沒有了。其實這種時候後退恰恰是戰略。很多企業不願斷臂求生,最終都死在半路。

相比較,美的是明智的,懂得力挽狂瀾,開始大幅裁員,往回退,即便遭業界恥笑,至少還留有東山再起的餘地。而且,它也足夠幸運,這個領域的市場規模足夠大、競爭格局足夠穩定,美的還有退回來的機會。另一方面,美的也有些愚笨,只知道按照這一種路徑增長,在相關或不相關多元化的.增長上着力不夠,這一點要比聯想差得遠了。同美的非常像的是娃哈哈。因為與達能的糾紛,娃哈哈很是安靜了幾年,但讓宗慶後先生有底氣的是,商界好像是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娃哈哈增長勢頭一直不錯,人們早已忘記了達能事件,所以他又站出來説娃哈哈2013年要過千億,而走的路徑非常像美的。但願宗先生吸收何先生的教訓,別步其後塵。

第二種途徑是相關多元化,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產業鏈延伸,戰略教科書上講的前向或後向一體化。中糧是近年的典型例子,到處都是它的“從田間到餐桌”的宣傳語。而且,它是把每一條產品線都試圖覆蓋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我並不反對這種方式,甚至也偶爾建議企業做價值鏈延伸。有很多企業也做得很好,國外的如泰國正大,從糧食貿易到種植、飼料、養殖、肉食品加工、零售連鎖一路延伸下來;國內的民營企業如復興醫藥,從零售藥店到批發、製藥、研究所、藥材種植往回延伸。二者都發展得不錯,但往哪裏延伸、如何延伸、延伸到什麼樣子、各業務之間的關係如何,是要認真思考的,否則就會遇到麻煩。這種延伸是把外部交易內部化,非常容易因為市場壓力下降而導致協同效率低下或創新不足,最終使企業整體失去競爭力。對於某些國企而言,還可能因為形成壟斷而破壞行業整體的創新動力。例如國家電網,近年不斷收購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的供應商。因為南方電網規模太小,國家電網幾乎是行業的獨家採購商,這麼延伸下去,不僅對自身經營效率的提高是個挑戰,更容易遏制行業的創新動力。

麻煩的是,近來國有企業大興價值鏈延伸之風。這太簡單了,因為它們通常壟斷着價值鏈關鍵環節的資源,這種延伸絲毫不會降低它們的競爭力,只不過是降低經營效率及扼殺創新動力,而這兩樣是隱性的,不易察覺;相較而言,規模上的增長更實惠。這與此前大不相同。我們知道,社會發展的標誌之一是分工的不斷深化,因為這能提高專業化、效率和創新,使社會的總效益最大化。順應這種規律,我國在若干年以前,國有企業猛颳了一陣專業化分工的風,倡導“主輔分離”、“歸核化”。沒過多久,這風就刮回來了,又開始做價值鏈一體化了,但願別重蹈覆轍。

第三種途徑是不相關多元化。簡單地説就是什麼有前途就去做什麼,典型者如GE(美國通用電氣)。建立一個GE那樣的企業,是國內很多第一代企業家的夢想,但迄今為止,沒有一個看起來有一點像GE。國內很多多元化成功的企業,基本上遵循的是“什麼賺錢幹什麼”的原則。像温州商人,嗅覺何其靈敏,決策何其英明,但終究是生意人,不可能留下一個企業,更別提是“偉大的企業”。在不相關多元化的例子中,算是暫時留下企業的,基本上都是在過去十年間進入房地產、金融或投資行業的,不論是幾乎全部的國企,還是聯想或新希望等民營企業。還有一些就是相繼成為歷史的那些“金融帝國”,例如德隆系或其他的什麼系。這些企業都是在做金融投資,之所以活得還不錯,是因為大環境決定了行業整體賺錢,而且是很簡單就能賺到錢。中國真正缺少做產業投資、進行不相關多元化還能成功的企業。近期,聯想有意向產業投資轉型,希望它能成功,給中國企業建立一個標杆。

諸上,是國內諸多企業的慣性戰略思維。需要説明的是,增長沒有錯,也應該是戰略的內容之一;增長的三種途徑也沒有錯。但是,企業不能僅僅依靠慣性思考,不能把戰略簡單化、狹隘化、套路化,而應該回到本源上來思考: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企業?如何成為那樣的企業?

標籤:慣性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