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編導製作

紀錄片編導的情節與細節意識

紀錄片的情節即生活的戲劇性,是生活矛盾和衝突的客觀記錄與反映,是紀錄片的骨架。紀錄片的細節是亮點,是紀錄片的血肉。紀錄片細節的表現靠現場捕捉,紀錄片情節的表現靠剪輯取捨。

紀錄片編導的情節與細節意識

細節是情節的具體表現形式,情節是細節的依附載體,在任何一部紀錄片中,都是情節與細節並存的。細節尤其表現紀錄片的真實,情節重點展現紀錄片的結構、節奏和懸念。情節與細節在創作中要相得益彰,相映成輝,缺一不可。

  一 紀錄片是真實的電視藝術

電視紀錄片是一種藝術地展現真實場景、運用紀實手法拍攝製作的電視節目形態。它通過調動多種電視手段,多角度地縱深挖掘生活素材,通過紀實的“真”來表現生活中的美或醜,藉以給觀眾提供一個評價生活的基點,一種真實的人生體驗,一種強烈的情感共鳴。我們在選擇並真實記錄下現實生活的時候,通常要選擇能夠表現事物本質特徵的反映,而這些事物本質特徵又怎樣通過我們的鏡頭表現出來,就要通過編導對生活的觀察、思考、過濾,抓取感動人的情節與細節,通過對情節、細節的展現,來體現編導所要表達的主題。因此,電視紀錄片編導的情節與細節意識是一部電視紀錄片成功與否的關鍵。

紀錄片的第一生命是真實。所謂真實性,即電視紀錄片是非虛構的,客觀真實是紀錄片創作的基本原則。儘管不排除編導拍攝前的策劃、拍攝中的取捨,也允許編導的主觀介入和感情的滲透,但必須以客觀的視點拍攝,看待生活中的人與事。紀錄片要達到感動人的境界,就要原始於真實的生活,從真實的生活中取材,記錄生活中感動人的故事和細節,來表現紀錄片的本質特徵----真實性。

紀錄片中的真實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客觀真實和主觀真實。所謂客觀真實,就是説,紀錄片中傳遞的信息必須是真實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來龍去脈必須準確無誤。客觀真實又包括形式的"真"和意義的“真”。作為一種傳播形態,紀錄片滿足了人們觀照自我、心靈溝通和文化交流的需求,具有傳遞信息、滿足觀眾的求知慾的功能,節目信息的真實與否直接影響到觀眾對於節目的接受。攝影界有一句話:“畫得再好也是假的,拍得再差也是真的”。由此不難看出具有相同表現手段和相似達意功能的紀錄片,其真實性從本質上講是客觀不容改變的。

一部紀錄片無論拍得如何,當電視畫面出現在觀眾面前,由於攝影藝術的特性,人們的視覺感官感受到的必然是某種真實的東西(排除視覺幻象)。但是,觀眾看到的這些場景和人物活動只能算是表現形式上的“真”,只是記錄下來的歷史瞬間和影像,要使觀眾信服記錄下來的真實,就必須通過編導意識在拍攝過程中的作用,記錄細小的、符合生活邏輯和人們的思維邏輯的細節,以達到真實性印證與傳達的效果。

所謂主觀真實,主要指紀錄片創作者對於現實和人生的思考與觀察方式,作者在節目中流露的情感。紀錄片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在表達作者的態度和觀點,抒發作者的情緒。紀錄片除了傳遞信息外,還具有宣傳教育的功能,節目的思想性對於觀眾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產生着潛移默化的效用。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節目中的表現就是大量的細節的展現。張以慶的作品《幼兒園》,不僅記錄的是一羣小孩子的生活,更多的是引起成人對人生、對社會、對自身的一種思考。看到搬凳子的小孩子在摞不上凳子的時候堅決不肯掉頭的時候,除了宛然一笑,觀眾更多的是對這個小小細節的深刻的思考,我們也許很多的時候也是這同樣不撞南牆不回頭。

而無論是主觀的真實或者是客觀的真實,都無一例外地利用細節或情節來達到感動人的效果。可見編導的情節與細節意識對紀錄片的重要性,如果真實性是紀錄片的底線,那麼編導的情節與細節意識就是建立在底線之上的血肉與光芒。

  二 紀錄片的情節是真實的記錄與取捨

紀錄片是對社會生活有選擇的拍攝與記錄,選擇最能體現編導意識的內容,然後對其進行剪輯與組織,實現藝術的表達與創作。而這些有選擇的內容,其核心成分就是紀錄片的情節。因為生活本身是發展行進式的,生活本身就擁有許多的矛盾和衝突,這些矛盾與衝突的記錄和選擇,體現了編導在紀錄片創作中的別具一格的思考與判斷。

紀錄片情節的發展是不遵循人的主觀意願的。編導展現在觀眾眼前的只是經過編導選擇後的情節,在一定程度上説,是編導意識的體現。編導通過對生活中具有戲劇性的情節的記錄與拍攝,根據主題表達需要進行重新排列組合,最終達到編導意識所構想的主要表現內容,即情節。情節是故事,是紀錄片的骨架,細節是亮點,是紀錄片的血肉。紀錄片的情節是組成敍述框架的基礎單位,沒有情節的紀錄片是不會吸引觀眾的,通過跌宕起伏的情節敍事,展現生活的本來面貌,在引導觀眾的同時,還會啟發觀眾進行思考,這就是情節的魅力。細節作為紀錄片的亮點,是紀錄片最能體現本質的地方,正如鍾大年先生在他的《紀錄片創作論綱》一書中所寫:“在一部作品中,細節是十分重要的,細節像血肉,是構成藝術整體的基本要素”。

情節是紀錄片中最能體現編導意識的元素。因為情節是編導對生活的選擇,無論是畫面還是聲音,都充分體現了編導的主觀意識。情節在紀錄片中是不能再現的因素條件之一,因此,對情節的記錄與選擇完全依靠編導的意識控制,通過主觀意識的選取來展現生活的本質的面貌,即情節來源於生活,又是對生活真實客觀的記錄和藝術的表達。

紀錄片《舟舟的世界》中,舟舟被爸爸罵的情節讓觀眾印象深刻。因為舟舟不願意做家務,爸爸就斥責了舟舟,舟舟難過地站着,一言不發。小孩子因為做錯事被罵是很正常的事情,舟舟的父親也沒有因為舟舟的情況而對舟舟放鬆管教,這些情節的忠實記錄與表現,都是對父愛的體現,而這些父愛又是真實的,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因此成為對現實客觀的記錄和個性的表達。

情節需要懸念感,紀錄片的懸念是對客觀生活記錄時不可預知的心理感受。在時下流行的dv紀錄片中,很多人都是單純的記錄生活,不講究設置紀錄片的懸念,而情節懸念的設置,卻可以補充、展示人在面對未知生活時,一種對突發事件不可預知的生動的表情反映,這些懸念的設置可以引起觀眾的探索與期待,所以説,情節懸念的設置在紀錄片中是至關重要的。而紀錄片的創作特點註定編導在跟蹤拍攝事件主體時,也很難控制和設計未來的事態發展動向,這就決定了紀錄片的懸念魅力,也就使情節變得多變而跌宕,因此,紀錄片編導的情節意識在節目拍攝進行中對未來節目的故事性、懸疑性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紀錄片《幼兒園》中一個段落,鏡頭在餐桌旁吃飯的小女孩臉上停住,小女孩面部的表情慢慢地開始委屈,漸漸地哭了出來。人們不禁懷疑,為什麼在吃飯的時候小女孩會哭呢?鏡頭下移,小女孩的身上被潑掉的飯灑了一身,於是委屈地哭了,這些情節意識和懸念的設置意識,展現了小女孩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生動的面部表情,也構成了整個節目的故事脈絡。

情節是矛盾衝突的結果,情節的曲折和變化需要真實但不平淡。紀錄片情節的敍事化使得情節主要表現為各種真實的矛盾衝突,而矛盾衝突就是從生活中截取的真實的情節,經過編導意識的優化組接,最終達到編導所追求的效果。紀錄片更關注的是人與自我、人與自然或人與社會等深層次的觀念衝突、價值衝突。紀錄片的衝突是隱在的,在表層的事件衝突上一般進行自然化處理,以冷靜客觀的方式引導觀眾去體悟深層衝突,而忌諱刻意地強調錶層矛盾的激烈性,這時紀錄片形態與其他電視劇、電視欄目本質的不同。

在《舟舟的世界》裏,雖然看似是平淡的生活的記錄,但是節目自始至終都貫穿着一種人的本性與社會的本質的矛盾衝突,舟舟的音樂天賦與現實的智障兒的天生的矛盾衝突,這種矛盾衝突是隱形的,是需要編導用心去挖掘,觀眾用心去體會的。所有情節的矛盾衝突都是來自生活的記錄,是真實的,但是從更深刻的含義來講,它又不是平淡的。

總之,沒有情節就沒有故事,白描手法的表現不是紀錄片的主導,情節意識的熟練駕馭影響着編導和講述的技巧,也決定了紀錄片的質量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