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聲樂

低幼兒聲樂學習年齡變化與練聲曲特點

聲樂2.36W

低幼兒在聲樂學習中因為年紀太小,身體素質的不斷變化,所以在學習期間的練習曲選擇而有所不同,下面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低幼兒童聲樂學習的年齡變化與練聲曲特點。

低幼兒聲樂學習年齡變化與練聲曲特點

  一、低幼兒童學習聲樂的原因及重要作用。

幼兒聲樂的學習,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目前文化和教育的需要而出現的。(1)幼兒學習聲樂的目的。有的人認為小孩太小不學唱歌好,因為以前的許多歌唱家,小的時候並沒有系統學習聲樂。本人認為,那是時代的產物,他們大部分也是從小喜歡唱歌,不斷實踐,後來深造,有合適的機遇達到成功的。而現在的小孩學唱歌,是他們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它可以增加孩子們的智慧和藝術修養、陶冶情操、增加肺活量、提高豐富的想象力、提高識字量、鍛鍊膽量、為相關基礎學科打下良好學習狀態等等諸多好處。(2)幼兒學習聲樂的社會環境需求及普及性。目前的優生優育教育,為孩子們提供了音樂和成長的優良環境,是社會大環境的需求,他們在美的音樂環境中健康成長,渴求音樂教育尤其早期教育的家長越來越多。因此只要會講話的孩子,喜歡唱歌,就都具備唱歌的能力,教師沒有權利把他們拒之門外。教師很辛苦,循環訓練和輔導學生,學生唱成樣了,到了變聲期,不好的聲音又 “迴歸”了,需要再度循環訓練,最後達到較高水平,其中一部分學生以後可以從事聲樂專業的學習與工作。(3)歌唱者音域、音區和音色的變化。隨着社會的變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演唱水平的提高,演唱者的音域較過去寬,音色亮且聲音飽滿,這個現象可以從歌曲的曲調提高及歌曲演唱難度增加中看出。以前的老歌,現在的歌手唱起來,大部分都要把原調升高,以達到歌者最佳的音區,這和過去歌者的音域不寬有關。我認為這是聲樂藝術發展的好現象,是社會發展進步的表現,所以歌唱技術技能的提高以及聲樂歌唱技能的訓練、尤其幼兒聲樂科學的教與學,應及早抓起抓好,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這也是一件看似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只有從基礎開始,穩紮穩打,隨着時間的推移,聲音才會有質的飛躍的。因此,低幼兒童學習聲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結合實際談談幼兒在聲樂學習中的心理特點及變化及練聲曲

  二、低幼兒童聲樂學習中的心理特點分析。

1. 0—1歲,能對聲音做出各種反應,並咿呀學説。

比如叫寶寶名字、拍手、以及其它日常生活中發出的各種聲音,孩子都能做出相應反映。這個時期孩子大多是在家人和母親懷抱裏(除胎教),他們大多是無意識的發音,個別説話早的能發出 單字。如果此時進行有節奏的輕輕拍打、有兒歌的説唱、有輕重分明的催眠曲、有抑揚頓挫的哼鳴、有莫扎特和舒伯特等作曲家的舒緩音樂等等進行輔助教育,那將為以後的音樂學習打下一定基礎,這些音樂基本上是在寶寶入睡前後20分鐘(大腦記憶力最好的時候)及玩耍時進行的,不用刻意教與學。

2. 2—3歲,能把聽到的歌曲片段模仿唱出來。

這個時期基本上是在家庭及周圍環境中薰陶的,大多數孩子能夠背唐詩、學畫畫、學唱歌(聽會教會的)、學説廣告等,他們接受能力強,學的快,並開始有興趣、有意識聽音樂,這是學習音樂的最初心理動機。他們會用身體動作模仿發聲,用節奏律動等來表達對音樂的反應,有時也會大聲發泄和表達自己的高興與不滿。此時他們不需要練聲曲,只是不斷糾正其走調的歌聲罷了,因為他們此時的音域窄(只有兩三度)、聲帶嫩、肌肉張力不夠、無法有效控制氣息。只有不斷地有意無意地為孩子提供音樂視聽的機會和空間,才能有效地鞏固最初的音樂靈感。因為音樂是瞬間的聽覺藝術,它可以鍛鍊孩子豐富的思維和想象力,從而開發智力,因此要不斷的重複加強和鞏固,用不同風格的音樂、不同方位的視聽對孩子的聽覺感覺和觸覺的進行有效刺激,從而達到良好效果。這個時期一般每次進行聽、唱、練、玩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到10分鐘,音樂不能成為孩子生活中的噪音,更不能成為家長的包袱,而是順其自然的一件事,多數情況下是在遊玩、做遊戲時給他們聽(音樂和歌曲等)、做(節奏和肢體動作等)。音樂也不要太多激烈的,多給點莫扎特大提琴舒緩音樂、兒歌童謠、配樂故事及詩朗誦、現代鋼琴音樂以及民族民間具有故事情節的音樂等等。有些音樂的故事一定講給孩子聽,引起他的興趣並培養專注力、耐力、思維想象力。

3. 4—5歲,能夠分出聲音的好壞和高低、能有效地控制演唱時的氣息、能將顏色與其名稱聯繫起來。

此時學生大多在幼兒園生活和學習,聽音樂時,明顯的身體反應減少,有意識地聽音樂的成份增加,並能坐得住。大多數學生能夠坐20 分鐘,有的甚至更長時間,並不斷好奇發問。對於那些蒙特梭麗班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坐不住的情況,教師及時進行有效指導非常重要。上課時既不能讓學生大喊大叫長時間練唱、又不能單調教與唱,同時更不能演唱超過學生音域的歌曲等等。此時還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歌唱熱情;針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進行有個性、有特點的輔導,充分展示孩子們獨特的音色;對那些害羞膽小、肺活量小、聲音音色各異的學生更是要細心輔導並講究方法,不能強求。因此就需要有科學的練聲方法和訓練手段。

  三、不同年齡段的低幼兒童聲音的變化。

1.低幼兒童聲音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學習時間的延長在發生着不同的變化。三歲左右,聲音稚嫩、聲帶發育不完整,要求聲帶整個震動,小聲、假聲少練。例如3 歲半的學生,自控力稍差,有的還存在口吃不清的問題(大舌頭、方言、舌頭短、牙齒問題、發音習慣等造成的)。練聲時間5分鐘左右,結合聽音視唱節奏練習,邊練習邊休息。課堂中家長可參與2分鐘的演唱,同時要求學生傾聽並觀摩,開始他們靜靜聽,聽完後往往哈哈大笑,有的孩子會説唱得棒!家長是成人音色,它會牢牢抓住孩子的心,使他們安靜傾聽,家長特別賣力唱,因為他們要做表率,他的孩子正在聚精會神聽自己演唱,這個練習可以説一舉兩得。家長的參與,一是活躍氣氛;二是鍛鍊學生聽力,提高欣賞和辨別聲音的能力;三是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四是為家長在家進行輔導提供有利條件。2006年夏,我收了兩個三歲多的女孩,破例了,因為她們音域有五、六度,比同齡孩子寬,樂感好,接受能力強,家長配合非常好,因此她們進步也非常快。但是她們剛開始在發連音時往往因為氣息等問題而發不出長音,大多數情況下只能發直而且短的音。後來堅持練習跳音以來,一個5歲8個月,一個剛剛五歲,她們的音域都在12-13度內,橫隔膜的彈跳力、氣息支持力大大增加,舞台實踐時大膽、善於表現並且音準和共鳴也好。可以完整演唱《草原上升起部落的太陽》《照鏡子》、《小白船》、《讓我們蕩起雙槳》等,聲樂考過9級並且參加2008年全國第四屆校外才藝比賽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