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舞蹈 > 民族舞

壯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有哪些

民族舞3.22W

壯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它有着不少舞蹈,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壯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歡迎大家閲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壯族主要的舞蹈形式有哪些

  扁擔舞:

也叫“打虜列”“谷榔”。流傳於廣西馬山、都安等村寨。谷榔一詞壯語意為舂米用的木臼。過去壯族用粗原木掏空成舂,用木杵舂米。此舞源於舂米勞動,最初的形式是圍着木臼表演,後來發展為用竹扁擔敲打板凳。可以説,唯有壯族“扁擔舞”是擺脱了舂碓的侷限,比原有形式更加活潑、自如,音響節奏更加多樣、動聽的道具舞蹈。此舞不但能表現插秧、收割、打穀、舂米等勞動過程,而且依然保留用竹筒的敲擊聲作伴奏的古樸風韻。“扁擔舞”尤為中年婦女所喜愛,表演時人數一般是四人,多則十人為一組,或同擊板凳,或互相交叉擊打,此起彼伏,錯落有致,舞姿健美。春節的夜晚燈火處處,人們自行組織敲擊起舞,笑聲陣陣,村寨沸騰,一派豐收的景象。壯族諺語有“正月春堂鬧轟轟,今年到處禾泰豐”的説法。

  舂米舞:

原是古駱越、西甌人的“舂堂”,後發展為許多民族的歌舞形式。如布依族、黎族的“舂米舞”佤族的“舂碓舞”“舂棒舞”高山族的`“杵歌”等。舂碓之舞古已有之,唐人劉恂在《嶺表錄異》中對舂米之聲描述:“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舷,皆有偏拍,槽聲若鼓,聞於數裏,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關於舂堂一詞,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解:“取禾舂於槽中,其聲如僧寺之木魚,女伴以意,運杵成韻,名曰舂堂……”由此可知,舂堂意指婦女舂米時有節律而動聽的樂音。其他地區有將舂碓舞叫作“打礱舞”“經礱舞”等。

  翡翠鳥舞:

流傳於柳州武宣壯族居住區。道具用竹蔑製成鳥形,外糊綠綢縫以綠絨線作羽毛。當地人喜愛翡翠鳥毛色碧綠,啼聲清脆,性情温和,視其為吉祥的象徵。春節期間,一男子扮裴翠鳥,另一人扮老者,率鳥沿問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時舞者進道具內,兩手分執或勾住鳥頭、眼、嘴、翅膀操縱桿,鳥頭轉動,眼張合,嘴作響,表現飛翔、覓食、飲水、洗澡、磕睡等親切、動人的動態。舞畢從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願主家人丁興旺。主人酬以酒肉、紅包。沿門送福的可聯想到漢族秧歌的排門演出。表演的技法與傣族孔雀舞近似,各類鳥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壯族人民的智慧與創造。

  蟆拐舞:

即“青蛙舞”。當地稱青蛙為蟆拐,並有崇拜蟆拐的遺風,每年農曆正月的“蟆拐節”中,人們要表演與青蛙有關的系列舞蹈,此俗流傳於廣西的天峨、南丹、鳳山以及紅水河沿岸等壯族居住區。

標籤:壯族 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