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英語 > 大學英語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課文翻譯(第二單元)

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會有這什麼樣的影響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第二單元的課文吧,這裏或許會有你想要的答案。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課文翻譯(第二單元)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課文翻譯【1】

運動醫學專家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耐力運動員,特別是女性,經常會缺鐵。

普渡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適度的鍛鍊,也可能會降低女性血液中的鐵含量。

“我們發現,那些通常不運動的女性一旦開始適度的鍛鍊,就會出現鐵含量下降的跡象,”普渡大學羅斯安妮·M. 萊爾副教授説。

她對62名婦女進行了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發表在《體育運動醫學與科學》雜誌上。這些婦女原先不怎麼運動,後來開始了為期6個月、每週3次的鍛鍊。

萊爾指出:“那些增食肉類食品或服用鐵質補劑的女性能夠恢復到健康狀態。

但突然參加鍛鍊卻仍沿用舊食譜的人則顯示出鐵含量降低。”

缺鐵在女性中是很常見的,每四個十幾歲的少女中有一人缺鐵,每五個18至45歲的女性中有一人缺鐵。

而在積極鍛鍊的婦女中這一比例更高,女耐力運動員中,缺鐵者比例則高達80%。

萊爾説,這意味着 “太多女性忽視了自己攝入的鐵含量”。

育齡女性危險最大,因為月經是鐵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許多保健意識太強的女性也很危險,因為她們拒絕食用牛肉或羊肉,而這些肉中含有的鐵最易被吸收。

而且,由於女性常常為了控制體重而節食,從而未能攝取足夠的含鐵豐富的食物,結果可能導致缺鐵。

另一名專家指出,“普通女性每天攝入的鐵只是應攝入量的三分之二。”

他指出,“對於那些已經缺鐵的`女性,任何因鍛鍊而產生的更多鐵質流失都足以導致體內缺鐵狀況的惡化。”

運動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導致鐵流失。

有些鐵隨汗液流失。另外,由於某些未知的原因,高強度的耐力運動有時會引起消化系統內出血。

運動員從事跑步之類高強度劇烈運動,也可能會因為足部血管失血的現象而使鐵質流失。

缺鐵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也即最常見的階段,是鐵質儲量不足。這一階段一般沒有症狀。

到了缺鐵的第二階段,就會出現疲倦和力不從心,此時體內已沒有足夠的鐵來形成血蛋白分子,將氧輸至運動肌肉。

在第三即最後階段,人常常感到虛弱、疲乏無力、喘不過氣,運動成績大打折扣。

“人們認為,只要不到第三階段就不會有什麼問題。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幫助設計普渡大學研究的約翰·L. 比爾德説。

“只有當你的鐵儲量為零時,你才會進入第三階段。而你若坐等到這個時候,你的麻煩就大了。”

然而,比爾德指出,大多數鐵質儲量低的人並未意識到自己缺鐵,因為傳統的檢測血液中鐵含量的方法──檢驗血液中輸送氧氣的血蛋白的含量──是不夠的。

其實,有必要檢查血液中另一種混合成分的含量,它可以顯示血液中的鐵含量。

他還指出,雖然積極鍛鍊的育齡婦女最有可能鐵含量低,“但男性也並非不缺鐵,尤其是在他們不吃肉類而又從事高強度的體力活動的情況下。”

(估計有15%的男性長跑運動員鐵含量低。)比爾德和其他專家都説,對這些人而言,最好每年驗一次血,以測定血液中的鐵含量。

如果鐵含量低,就要去看醫生,以確定是否該通過調整飲食或服用鐵質補劑來校正不足。

一般説來,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在食譜中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質補劑可能存在嚴重缺陷。“服用鐵質補劑可能使人想嘔吐,有時甚至還會引起中毒。

最好的鐵來源,以及唯一最易為身體所吸收的鐵來源,是肉、雞和魚。

其他較好的鐵質來源包括棗、豆類和一些多葉綠色蔬菜。”

“選擇那些標有‘加鐵’字樣的麪包和麥片,” 運動營養專家南希·克拉克寫道,

“這些增加的鐵質補充了穀物中自然含鐵量的不足。將這些食物與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吃麥片時喝橘子汁,或在三明治內夾上番茄──可以促進鐵質吸收。”

克拉克還建議用鐵鍋烹食,因為烹調過程中食物能從鐵鍋中吸收鐵質。

她寫道,“在鐵鍋內烹煮了3個小時的番茄汁,其鐵含量大大提高,增加到原來的30倍左右。” 她説,鐵含量可能低的人,吃飯時應避免喝咖啡或飲茶,因為這些飲料中所含的物質會妨礙身體對鐵質的吸收。

“運動女性應特別注意選擇飲食。”普渡大學的萊爾總結説:

“如果你在鐵含量流失之前就注意到了警告信號,你就可以在它真正成為問題之前彌補鐵質的不足。”

  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3課文翻譯【2】

正如運動能強心、健肺、固骨、強肌一樣,運動也能健腦。

對動物的一系列科學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對智力的發揮有積極作用。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尚佩恩分校的大腦科學家威廉·格里諾説,“很明顯,運動使大腦受益。”

他對老鼠的研究已經表明運動具有兩大功效:高強度體育運動給大腦提供更多的燃料,而技巧性運動則增強大腦神經的聯結。依照某些科學家的見解,這種聯結能使大腦更好地處理信息。

在一項實驗中,實驗鼠被分成三組:

第一組在自動輪中跑動,第二組通過一種複雜的越障訓練來提高技能,第三組則不做任何運動。

“與跑動的和不運動的老鼠相比,經過越障訓練的老鼠的腦神經聯結數更多。”格里諾説,

“相比之下,在自動輪中跑動的老鼠,較之其他兩組的老鼠,其大腦的血管密度更大。”

他説,學習一種新的舞步和學習一種語言一樣,都能促進大腦發展。

如果這種舞蹈還是一種良好的體育運動,則益處加倍。格里諾的另一組實驗顯示,年輕的大腦尤其能夠通過運動來增強能力。這組實驗表明,從小就鍛鍊的老鼠,其大腦的變化最為顯著。

他説盡管動物不是人,但依此推斷鍛鍊對老鼠帶來的作用同樣適用於人類也合乎邏輯。

對人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身上。其結果表明,經常鍛鍊能提高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

伊利諾伊大學阿瑟·克雷默測量的結果表明,63至82歲不運動的人,在完成為期10周的水上運動課程之後,聽音擊鍵的反應加快了。

對照組沒有經過鍛鍊,其反應速度沒有提高。

接受運動訓練之後,人的反應速度可能會加快,這是因為與衰老有關的機能衰退實際上源於體質下降。

一些科學家推測,除了藥物作用和飲食不當等相關因素外,常常歸咎於衰老的大腦功能下降實際上可能是不注意保持體育運動帶來的一種後果。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運動學教授丹尼爾·M. 蘭德斯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有關運動對大腦影響的科學文獻進行了綜述。他説:“對老年人來説,鍛鍊計劃對維持大腦功能顯得非常重要。”

許多研究表明,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孩子,在學業上比不活動的同學優秀。

但直到最近,人們還是認為因參加體育運動而獲得的學業優勢來自於增強的自信、更好的心態,以及運動後所帶來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而現在,一些科學家修正了他們的看法,表示這可能與身體狀況有關。

另一名專家皮爾斯·J. 霍華德説,新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提高了大腦中某些激發神經細胞生長的化學物質的含量。

因此,那些進行鍛鍊的人的大腦可能更有能力應付各種智力挑戰。

不活動對大腦和身體都可能有負面影響。

“科學家們認識到,心即是身,身即是心,”霍華德評價道。他説,最有益的運動能身心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