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节日庆典

春节记忆作文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记忆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记忆作文7篇

春节记忆作文 篇1

残雪留寒,羊羊得意。不闻爆竹噼啪响;不见亲朋酬酢时;不尝酒肉桌桌满;不觉年味岁岁淡。年逝年来,春去春归,此刻此景,异乡异客。爆竹梦中扰,吊钱上窗,饺子出锅,红包占手,桃符压邪。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紫气东来,春光伊始,愿得来年“喜羊羊”。20xx年2月,我与加拿大寒冬的初次见面,多伦多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春节前夕,难得清闲,伴着窗外雪纷纷,静静地浏览着网上的文章,几分惬意。无意中,“春节”两个字印入眼帘,内心一颤,《北京的春节》-老舍。六年级时学过此文,语言朴素却不乏生动,我至今印象深刻。今日再次拜读,一见如故,备感亲切。虽与今日相隔百年,却毫无隔世之感,望着桌前日历,百感交集,勾起我些许的春节记忆。按照传统天津的春节差不多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一直到二月八年级龙抬头结束。最热闹也就是三十儿到初五几天而已。腊八节意味着春节的开始。虽说是传统,但家里一般不怎么熬腊八粥。腊八醋一定要泡的,奶奶家总会提前泡上一大桶,过年时那醋色味双全,一直可以吃到出正月。年前少不备吃的,现今大都是冷冻的食材,加热即食挺方便。奶奶一般会做好素什锦,顿好牛肉、猪肉,炸好丸子,买些酱货置于冰箱,预备着过年。二十四,扫房子。现今大都是钟点工的活,拿一扫帚裹上布,房顶,柜顶无一死角,有扫除一年晦气之意。二十六顿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道酉。老讲究儿,搁在今日定有些许不合适,或许我家唯一按照这个讲究的就是二十九那天,贴道酉。道酉即为如今的“福”字,“吊钱儿”。“吊钱儿”天津的特殊称谓,在市区很常见。象征红红火火,幸福吉祥。若家家户户贴上几张“吊钱儿”,“福”字,总能热热闹闹地映衬出几分年味儿。每年年前,我和爸妈都会去天津古文化街。古香古色的建筑群,配上灯笼及富有春节特色的霓虹灯,像是办喜事,人来人往些许嘈杂,弥漫着浓郁的年味儿。有的摊位一年就出来这么几天。我总能在戏楼前面空地上,黑压压一片众多卖“吊钱儿”的小棚子找到那个摊,买几年与老板熟。“福”字、“吊钱儿”买几张,大小,贴在哪,我门儿清。有时还会画上一张家里的平面图,都是我一手设计的。再配上一副对联,几盏灯笼,好似家庭庙会一般。小时候爸妈还喜欢给我买华服(汉族传统服饰),一般三十儿穿上,戴上阿哥帽,再配上一双老美华的布鞋,乍一看,大户人家的少爷,甚是讲究。当然到古文化街一定要来上一碗一碗热腾腾的茶汤(天津小吃),端着热腾腾着茶汤,嘴里冒着热气,看着来来往往穿梭于戏楼前的人们,手里拎着刚买的年货,每每此刻此景,说不出的欣喜。二十九的晚上,贴上买回来的“福”字,“吊钱儿”。我享受此过程,搬着梯子满屋跑,能折腾一晚上。爬上梯子,熟练地接过爸爸在下面递给我的擦好牙膏的“吊钱儿”(为揭下来时方便,所以“掉钱儿”都用牙膏沾)。贴时要注意要正面朝外,而且讲究必须是双数。大概摆好位置等待爸爸一声令下“贴吧!”这才贴好一个。立体的“福”字比较棘手,由于胶带固定不住,所以有的时候会拿钉子楔在墙上。爆竹声中一岁除。年三十总是被楼下的放炮声吵醒,虽说已经是中午,但总是困意十足。懒散地起床,换好新衣服。傍晚原本水泄不通的道路上仅有屈指可数几辆车,整座城市如空城一般。年夜饭在外边吃,我们一大家子,几家亲家也总会聚在一起,管他味道好与坏,一年一次,热热闹闹。小时候吃完年夜饭总闹着要去姥姥家,后来懂事知道八年级才是“回娘家”的日子。前几年吃完年夜饭会在小区前面放上几个烟花,阵势不次于焰火表演,那时候总会引来周围居民的驻足观望。近几年,雾霾严重,我也长大,少童年对烟花的神秘感,就不买花。回到家,大人们包饺子,我挑三拣四地看春晚,看看微博,微信,熬到十二点。新年的钟声敲响,楼下的鞭炮声络绎不绝,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素馅饺子,象征来年平平安安。压岁钱来喽!“爷爷奶奶过年好!”“大大娘娘过年好!”红包就拿到手。吃完饺子,炮声也渐渐平息,我们就准备回家。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就没有一宿不睡的守岁。爸爸一般会去大悲院祈福纳祥,基本年年如此。正月七年级的中午去奶奶家吃饺子。下午到舅爷家拜年,这或许是这一天最重要的事。正月七年级的晚饭是比较丰盛的,奶奶年前精心准备的素什锦、炸丸子、炖牛肉、扣肉到这一天晚上才会出场。晚饭过后,沏好茶水,切好青萝卜,备好水果,支好牌桌,掏出那一年不见光的麻将牌。大人们开始打牌,年年都是爷爷奶奶输的最多,却乐在其中,过年图个热闹儿。我喜欢坐在边上“观战学习”,甚至有时候还是“替补”,一般打到十一、二点就结束。正月八年级,天津的“姑爷节”,回娘家的日子。

这一天是姑爷给岳父母拜年的日子,姑爷手里肯定要拎着富有特色的“京八件”,马路上人来人往,大都拎着点心盒子。我们一般都是中午去姥姥家吃饭,姥姥也会在年前准备素什锦、炖牛肉之类富有春节特色的饭。“姥姥姥爷过年好”,姥姥姥爷就会把压岁钱拿出来,而且不止一份,因为七年级好多亲戚拜年来就把钱给,所以我喜欢八年级,收到的压岁钱多。正月九年级、初四多以家庭聚会为主。一天“娘家人”,一天”婆家人”。我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听相声。天津人民体育馆,郭德纲每年九年级、初四都有天津的省亲专场,其中一天我和爸爸一定会去的,而且票必须是内场的,年年都座无虚席,听相声也成天津人民过年的一种活动。正月初五这天“剁小人”,俗称“破五”。这天不能串门,家家户户要包饺子。初五回到奶奶家吃饺子,印象最深的就是把菜板剁得叮咚响,向邻居以示“剁小人”。这天过完,春节的高潮部分也就结束。正月初五以后,大都是朋友聚会。我们家一般这个时候都会出去旅行,一般会去南方暖和的地方或者出国。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三、十四这一段时间基本都外地旅游。这一段时间也是春节的“低谷”期。正月十五,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春节最后的小高潮,这一天都会回到奶奶家,晚饭依旧很丰盛,有鱼有肉。晚上还会把没放完的鞭炮解决掉,这天晚上的炮声会多一些。晚饭过后,大家一起吃元宵。相比年三十,这天总有些许低落,圆月悬空,伴着渐渐消失的爆竹声,这年就算过完。正月十六“遛百病儿”。这一天大伙都会出来溜达溜达,祈求把身上不舒服的地方全部“遛”掉,象征来年健健康康。对于学生来说,那时候应该已经开学。二月二,龙抬头。放学剪个头发,回家吃两口焖子,不知不觉的来到新的一年,春天来。停笔向窗外一看,阳光明媚,光线透过窗户打在屏幕上,有些刺眼。洋洋洒洒两千多字,一篇以时间为顺序流水账,却是对春节满满的回忆,回忆甚多,感触颇多。临近春节,与家人电话闲谈,均抱怨年味儿不足,毫无心气儿。我笑道:年味儿看不见,摸不着,那是种心态,一种感觉。过去年前街上车水马龙,一派国泰民安之氛围,如今年前的马路上总会交通瘫痪,尤其周末,灯红酒路的城市中总洋溢人们年前的那种浮躁,怎能不称之为年味儿?过去胡同家家张灯结彩,弄的灯火通明,如今各大商场也是通红一片,年货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总循环着那首《恭喜发财》,再看看拿着广告单精挑细选的人们,怎能不称之为年味儿?过去一大家子在年三十聚在一起,吃到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如今各大饭店爆满,除夕晚上的城市如同空城,街上走过弥漫着刺鼻的爆竹味,怎能不称之为年味儿?当除夕晚上新年的钟声响起,那一声声的拜年短信,那一阵阵的爆竹声,那一锅锅的素馅饺子,也许是年年一成不变,让人们厌倦,觉得年味儿淡。全家团圆的.那种气氛;朋友圈晒的各种美食;微博发的旅游照片;除夕晚上那熟悉的春晚;广播里那激昂的拜年声。这不正是年味儿吗?有多少人一边浸在现代的“年味儿”中,一边抱怨“年味儿”没有。“年味儿”其实没淡,只不过是换种形式,就让有的人牢骚不断。现在人们所吐槽的“年味儿”淡其实是对过去简单、幸福生活的一种怀念罢??时光荏苒,岁月穿梭,年复一年。春节过后也就意味着春天来,一年之计在于春,紧张忙碌的一年又在这个崭新的春季开始。愿诸位在羊年里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春节记忆作文 篇2

这次我并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因为,我和二姑妈一起回老家了,所以,我在姑妈家里过的年。

我记得我老家过年是中午过,所以,中午吃的有羊肉粉条、野鸡肉和家鸡肉、豆腐皮炒油菜和荠菜做的饺子馍馍,它们个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荠菜饺子馍馍中的荠菜,城市中一般都没有。因为,它是我们那边每次都要吃荠菜包的饺子或者饺子馍馍其中放的有:老家的小葱、荠菜、肉、菜籽油?还成了当地著名小吃之一。

到了晚上,我们都拿小孩子玩的扔炮、火箭炮、烟雾炮……和孔明灯。那你们知道孔明灯是什么吗?它是一种许愿灯,当你把它点燃时,首先拿稳,感觉他自己能向上飞的时候,就把它向上扔,最后再许愿。孔明灯就是这样使用的。后来,放完孔明灯之后就我们睡觉了。

就这样,春节就过完了。

春节记忆作文 篇3

春节真是喜事连连啊!因为爸爸妈妈送给我了梦寐以求的枪,长长的枪管,还带着会发射激光的瞄准镜,可酷啦,就像动画片光头强里面的拿一把。但是,最让我高兴的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浚县大伾山赶庙会。大伾山庙会号称是我们家乡最大的春节民俗活动,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还有获得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泥咕咕。

春节一天天的临近了,终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傍晚,太阳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闭上眼睛,慢慢躲在山后,夜幕悄悄降临,给天空蒙上了一层黑纱,象征着新一年的即将到来。晚上,万家灯火,万家欢乐。我和爸爸妈妈、姑姑姑父、哥哥姐姐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聊聊一些高兴地事,展望一下美好的未来。吃完年夜饭,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放烟花、鞭炮。

早晨,我在美梦中被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给叫醒了。啊,新的一年终于到来了!我迫不及待的穿好新衣服,同学们知道我着急去干吗嘛?当然是向长辈们拜大年,顺便再要个红包啦!

真希望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在新的一年里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我自己要更加努力,考试成绩进入全班前五名。

GoodGoodStudy!DayDayUp!

春节记忆作文 篇4

春节是我最盼望的节日啦!虽然又长了一岁,但是我可以穿到新衣服、新鞋子,给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迎接新一年的开始。我听爷爷讲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已经超过4000年的历史。统常将正月七年级称为新一年的第一天,又叫“过年”。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大团圆,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吃饭、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在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迎接新年的钟声。等钟声敲响后,我便会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祝福,而我可以得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及祝福。而这些压岁钱就会成为我下一年的零花钱,但妈妈会看我在新一年的表现来分配我的零花钱。从七年级开始就要陪着家人一起走访亲朋好友送祝福,八年级 回姥姥家拜年。

九年级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人民公园玩游戏。到了人民公园我拉着爸爸陪我去玩惊奇探险、十八层地狱、魔鬼世纪等……玩完了人民公园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就要去逛庙会,庙会里有许多人再卖好看的纪念品、各种各样的小吃,人们装扮成各年代,有踩高跷、吹糖人、套圈、猜灯谜等等……逛完了庙会已经是晚上了,我们就要去看花灯了,花灯要去森林公园,因为那里的花灯好看,一进去我就被那里的风景给迷住了,我的周围都是好看的灯笼,这些灯笼奇形怪状,特别好看。不一会儿就逛完了花灯。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要回家了!

总之,春节到,穿新衣,戴新帽,亲朋好友都来到。剪窗花,贴对联。作个揖,拜个年,家家户户真热闹。放鞭炮,闹花灯,噼里啪啦过大年!

春节记忆作文 篇5

小时侯最愿意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水饺。那种包成半圆形的有馅的面食,含在嘴里热乎乎滑溜溜的,咬上一口,滋的一下,里面的鲜水不用咽就直往肚子里流,真是香透肺腑。当时我天真地想,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好吃的东西了,要不,老天爷为什么每年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天宫里到人间找饺子吃呢?

在儿时的印象中,吃水饺就是过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值物质极度匮乏,但是再怎么贫穷,一年也得包三次水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得包水饺,灶王爷辛辛苦苦了一年,让他吃顿水饺犒劳犒劳,免得他上天以后说了人间的坏话。过了小年,就得开始置办年货了,置不完的嫁妆置不完的年,年的气息逐渐浓厚起来。大年三十晚上包水饺,人家老天爷大老远地从天宫里来,不就是为了吃顿水饺吗,说不定这一吃高兴了,让天下来个风调雨顺,老百姓该省多少心。大年三十,刚吃罢晚饭,母亲就开始行动起来。包好的水饺得一直等到午夜十二点才能下锅,站在灶旁,眼巴巴地望着沸水锅里上下翻滚的白花花的小元宝似的水饺,心想,老天爷是个什么大官,能有这么高的待遇。正月初七早晨还得包水饺,最好用大年五更里用的水饺材料,灶王上天代替玉皇大帝料理天庭,让玉皇大帝下凡吃水饺,灶王是一家之主,可不能亏待了他,用五更里的材料再包一次水饺给他接风。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小时的记忆里,一年也就吃这么两顿半水饺。

记得有一年五更,我家煮好了水饺,正准备端到天井里祭奠老天爷。邻居家二婶神色慌张的来到我家,伏在母亲的耳边嘀咕了一阵。我看见母亲就从那水饺已经不多的沸水锅里捞了一碗,让二婶匆匆地端走了。后来才知道,二婶家本来也包了一小盖顶水饺,她让三个孩子睡到五更起来吃。可谁知道孩子们饿极了,一个个都假装起来小便,回去时就顺手摸几个充饥,几个轮回,水饺就被摸光了。等五更二婶起来煮水饺时,才发现盖顶上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个个月牙似的痕迹,二婶不得已到我家借一碗水饺孝敬老天爷,后来二婶回忆说,怪不得那晚上大宝他们起来得那么勤快呢,借水饺过年成了二婶家史上一个辛酸的小插曲。现在想来,那时的水饺馅多亏都是一些白菜萝卜什么的,没有一点生肉,要不还不吃坏了肚子。

我家过年包水饺总是包两样。一样是小麦面的,里面的馅是大白菜头,拌上些花生油,这种只包少数;一样是地瓜面的,里面纯粹包了一些白菜帮子,可这也成了我小时侯梦寐以求的美餐。第一种水饺,我们小孩子是没有福分吃的,母亲非常孝敬爷爷,等祭奠完了老天爷,母亲总是把那碗白面水饺端到爷爷面前。当时我不懂事,手里的筷子会不由自主的偷偷伸进爷爷碗里,母亲看见了,总会把我已经夹起的水饺打下,并说:"你们小孩子,有的是时间吃白面水饺。"母亲的话我没齿不忘。

还真得应了母亲的那句话,现在只要你不腻,哪怕顿顿吃白面水饺也不在话下。花样之多,种类之全,一般人都说不上来,反正哪样也比以前孝敬老天爷的那种好吃。前些日子,碰见二婶的儿子大宝,他现在是一家公司的经理,提起当年吃水饺的笑话,他摸着自己那横空出世的将军肚,回味无穷地说:"别说,现在还真想吃顿纯白菜馅地瓜面饺子,涮涮膘。"二婶在一旁骂道:"看看把你烧的。一连吃上三顿保你吐酸水!"

在家里,每当妻子端上热气腾腾的水饺时,我总会习惯地对女儿说:"我和你妈小时候,只有……"

这时,女儿总会马上接过话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水饺’是不是?你们小时侯是安史之乱,咱们现在是开元盛世。老爸,别忘了,社会在飞速发展,再过十几年,我也会对我的孩子忆苦思甜的!"

可不是,老百姓的日子一天一个新花样。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还提那些伤心事干什么!

春节记忆作文 篇6

我美丽的家乡在横坑,这是一个很小的乡村,但仅管如此,我们横坑村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我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时的家家户户五点就开始吃年夜饭,“白粿”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它的颜色是白色的,白里带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我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好运连连……

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七年级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冰糖水”,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我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七年级至九年级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

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过了初六之后,大家的一切就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春节记忆作文 篇7

新的一年到了,这个春意盎然的二月里,我们迎来了日思夜想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穿上新衣服,走亲戚、放鞭炮。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放鞭炮,每到春节我都急匆匆的让爸爸带我去买鞭炮。鞭炮的种类可真多,有爆竹、有摔炮、有烟花、有天地两响、还有钻天猴等等。我东挑挑西选选,最后买了一大堆的鞭炮和烟花。大年三十的晚上,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都跑出来放鞭炮,小区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回荡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也拿上了最长的一挂爆竹下楼去了,当我点燃引信后,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声响了起来,我捂着耳朵蹦啊、跳啊……

在这隆隆的鞭炮声中,我们不知不觉的迈进了鼠年,这时候,四面八方的烟花都窜入半空中,那一道道美丽的光芒在天空划过,在即将到达天空尽头之时美丽的绽放,像一朵朵盛开的“天花”。我被这幕美丽的画面所陶醉。当这烟花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就突然变的如此清静,这让我回味起那绽放的“天花”,她是多么的美丽啊!

鼠年的春节给我留下了很多美丽的回忆,放鞭炮成为我心中永远忘不了的美丽画面。

标签:春节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