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點評作文彙編7篇

作文9.84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點評作文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點評作文彙編7篇

點評作文 篇1

我是一位患有SMA{脊肌萎縮症}的孩子,要靠爸爸媽媽的照料,我雖然不能像其它小朋友一樣走路。但是我得到了比別人更多更多的愛。

有一次我去游泳的時候着涼了,爸爸媽媽非常緊張,連忙帶我去澎湃醫院檢查,住院兩天後由於沒有特效藥,所以就出院了。

接着,爸爸媽媽又連忙帶我去廣州中山醫院治療。

而且當時媽媽懷了小弟弟,爸爸媽媽還每天輪流照顧我,給我拍背、擦身,我知道他們非常的辛苦。可是他們卻從不説一聲累。所以我知道爸爸媽媽非常的愛,我長大以後要好好孝順爸爸媽媽。

從明天生活中,我知道,爸爸的愛是每天默默無聞的我付出,媽媽的愛是每天照顧我日常生活,幫我按摩、幫我和弟弟講故事。

他們的愛是温暖的,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描寫爸爸媽媽對我的愛的文章,讀着你的文章老師的眼睛濕潤了,感動於你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感動於爸爸媽媽無私的愛,真心的祝願你早日康復。全文語言流暢自然,較為生動,是一篇不錯的習作。

點評作文 篇2

“咔嗒,咔嗒”,秒針被一隻永遠不知疲倦的手推動着,地板上的影子一點點拉長,暗紅色的空氣凝繞在指間,下一秒卻已不見蹤影。

孩提時對年華的流逝並不是那麼敏感,頂多也就是類似於“去年買的褲子今年為什麼變短了”“一個小時的動畫片為什麼這麼快就結束了”之類的問題。也曾經天真地以為只要家裏的鐘錶不再轉動,時間就會停止,於是乎自作主張把家裏所有的鐘表電池都卸了下來,可是黑夜卻依然如期而至。

當我站在鏡子面前時,總感覺可以透過那明亮的玻璃,看到無數個不同年齡的我站在對面,聽見時間在我耳邊呼嘯而過,伸出手想挽留,它卻如雨水般從指縫間溜走了。

為什麼會感到悲涼呢?就像一羣人拉着手一起向前跑,一不小心跑丟一個,再跑丟一個,轉眼間就剩下自己一人茫然四顧。

宮崎駿説過:“青春就是讓你張弛地笑,也給你莫名的痛。”

那麼,又為什麼要長大呢?

因為每個人都逃不過時間的洪流麼,還是因為只有長大才能塑造出一個完整的人生?明明“小河流水嘩啦啦”的兒歌聲依舊在耳畔迴盪,門口高大挺拔的白樺樹開春時仍會掉下成串成串的“毛毛蟲”,可是那羣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兒們,那個在白樺樹下興高采烈地一腳踩扁一個“毛毛蟲”的身影,都隨着我的長大變得慢慢模糊直到消失不見了。

在雨點滴落的時候,當筆尖在紙上緩緩移動的時候,時間就悄無聲息地從我的身邊滑過,拉長了我身後的影子,帶走了我金色的童年。

當我在夜深人靜時輕輕問出這句話時,回答我的只有萬盞燈火熄滅的聲音,我清晰地聽見時間在我臉上敲敲打打,雕刻出了一個和原來完全不同的我。

為什麼要長大呢?

真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或許在我問出這句話時,就已經長大了……

點評作文 篇3

材料中,一個孩子第一次考100分被親吻獎勵,第二次考98分被打臉懲罰;另一個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被打臉懲罰,第二次考了61分被親吻獎勵。諸如漫畫中的情景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結果決定一切的今天可以説是隨處可見。這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我的觀點是,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

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就是要求我們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重結果更要重過程重原因。無疑,在很多事情上,尤其是在教育上,結果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結果的考核我們可能就無法反饋和檢查我們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但是,顯然,結果非一切,歸因更重要!我們的老師包括我們的家長不能因為我們的學生和孩子有了一次退步就對孩子又打又罵的,當然,也不能因為我們的學生和孩子有了一次進步就對孩子又獎又吻的,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們進退的背後原因,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他們進退的過程付出,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對過程進行科學合理地歸因,如此,孩子們才會在進步中找到經驗,在退步中吸取教訓,才會在人生的考場上書寫他們自己的更加精彩的生命答卷!

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就是要求我們在孩子的成長問題上追求成功更追求孩子的健康成長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當今社會,人人追求成功,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所謂的“成功學”鋪天蓋地,也暴露出了不少的人對成功的定義顯然是過於狹隘的——那種認為有權有名有錢才叫成功的人生觀不僅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尤其是對青少年來説。其實,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應該是不一樣的,至少是多元的,分數考了一百固然好,成績有了進步難道不值得獎勵嗎?不但如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對孩子的獎懲其實是大有學問的,它是講究有度和有效的,而不是粗暴的“胡蘿蔔加大棒”,不是簡單的“親吻和巴掌”,在對孩子獎懲上,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在更多時候手段是有限的,所以效果也是有限的,我們應當承認不會獎勵如同不會懲罰一樣對孩子的健康幸福成長是很不利的,我們應當承認既然孩子的進退有因,我們的獎懲就應該有度。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科學歸因進退,適度合理獎懲。

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就是要求我們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去寬容對待社會上那些創業創新者。其實,不單單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單單在孩子的成長問題上,我們應該科學歸因進退,適度合理獎懲。在企業管理、績效評定、人才選拔,等等,我們都應該做到如此。因為,成功和失敗都不是簡簡單單的只有一種,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急功近利地“以成敗論英雄”,那些創業的大眾,創新的萬眾需要我們的鼓勵支持和鮮花掌聲,需要我們去“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需要我們獎勵他們的成功更允許他們的失敗!

無疑,漫畫材料中兩個孩子的前後天壤之別給我們的啟示啟發是多方面多角度的,那就是,無論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是在孩子的`成長獎懲上,或是對待創業創新者的成敗上,我們都應該真正做到——莫以成敗論王寇,合理歸因施獎懲,如此,唯有如此,我們的孩子才會學業不斷進步,我們的孩子才會成長快樂幸福,我們的社會才會創新無限,活力四射!

點評作文 篇4

上帝的門與窗

醫學研究者發現,患心瓣堵塞症的患者,心臟奇蹟地增大,好像是在努力應付心臟所帶來的缺陷;腎病患者摘去了左腎,那麼他的右腎的生命力在術後往往十分強盛。於是,醫學研究者得出這樣一條規律:一個人一旦身體上有某種缺陷,必然會產生一種彌補的機理與心理。對於上述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請根據閲讀後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

上帝的門與窗

題記: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貝弗裏奇

一個人一旦身體上有某種缺陷,必然會產生一種彌補的機理與心理我認為不僅身體如此,人生也如此。為了更好地活下去,我們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

有些身體缺陷是無法避免的,但精神上的缺陷我們絕不能讓它存在。

這就需要一顆堅定樂觀的心,才可能彌補它、戰勝它,使自己成為精神強大之人。霍金是一個意志力十分堅強的人。在大學畢業後不久,他就完全癱瘓了。之後,又因肺炎進行了穿氣管手術,此後他完全不能説話。他僅依靠安裝在輪椅上的機器與人交流。看來上帝給他關上了一扇身體健全的大門。但是,上帝仍然用另一種形式眷顧他,給他的生命打開了一扇朝陽的窗户。他正是在這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艱難中,對世界物理學科做出巨大貢獻。一次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台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他的臉上洋溢着笑容。用還能動的三根手指打出了這樣一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有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最後他又補充説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正是懷着這樣一顆樂觀積極的心,讓他在科學道路越走越遠越寬廣。

俞灝明是個熱情開朗的大男孩,在經歷燒傷事件後,一度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裏兩年了。據與他搭檔出演的Selina回憶,送醫救護車上只有一個擔架,他讓她躺着,還鼓勵她加油她説那時是:一個卷頭髮的小黑人對另一個小黑人説加油。病中的他説:雖然很難熬,但我把它當成上天送給我的禮物。當帶着傷疤的他出現在《愛在春天》的鏡頭前。在獲得掌聲的同時,還帶着質疑。他也大方迴應。剛進組時為了電視效果,劇組讓他貼皮上鏡。但他覺得那不是自己的臉,表情很僵硬後,毅然決定不再貼皮。導演也曾委婉的説這樣更好看,可他仍堅持做不貼皮的俞灝明。

也正是這樣一顆樂觀、積極的心,讓他獲得更多粉絲的關注與青睞。

你不可以改變天氣的好壞,但你可以決定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改變生命的長短,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密度;你不可以改變自身的缺陷,但你可以決定自己是否有顆樂觀的心。

上帝的關門與開窗,並非是上帝隨手的簡單動作,而是一種公正與平衡的手段。這就是常説的人沒有十全十美的,總要有點缺陷,讓你不如意。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不如意正是我們追求的理由。我們有一個健全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夠幸運的了,或許後進者的追求,會讓自己變得更樂觀,更堅定,更強大。

【作文點評】

1.題目上帝的門與窗,很有懸念感。作者用形象生動鮮明的語言,揭示主旨。

2. 引用貝弗裏奇的經典語言做題記,提示的中心,使開頭不至於突兀。

3.三處論點式的句子,或總結上文,或總領下文,成為貫穿全文論述中心的線索。

點評作文 篇5

涼爽的秋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突然來到了我們身邊。上星期五,還是陽光明媚、秋高氣爽的天氣,一夜之間氣温驟然下降了十幾度。早晨起牀時,媽媽給我拿來了毛衣和毛褲,我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穿這麼多衣服?”媽媽告訴我:“今天降、温了,爸爸還要去北京出差,北京正下着大雪呢!”

起牀後,我來到窗前,看到窗户玻璃上積了一層薄薄的霜。我好奇地用手指在上面寫了三個大字“降温了”。移開窗户,一陣冷風撲面而來。窗外梧桐樹上的葉子飄飄揚揚地落了一地,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黃色的地毯。

吃完早飯,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到騎車的人穿上了羽絨服,戴上了帽子和手套,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這時,天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毛毛雨,我加快步伐向學校走去……

天真冷呀!

點評:

本文有幾個優點:

1、記敍有順序。總述寒冷的冬天來臨後,先寫媽媽為自己加衣服,再寫玻璃上積了一層薄薄的霜、窗外梧桐葉落了一地,最後寫路上行人裹得嚴嚴實實的,最後又感歎一句“天真冷呀!”

2、抓住特點。全文抓住冬天的特點,通過對主要景物的描寫,顯現了冬日的寒冷。

點評作文 篇6

王小波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員。

“小王啊,你這個月的業績怎麼還是那樣,這樣下去可不行。這個月的獎金甭想了,你給我好好的反省反省,怎麼一點進取心都沒有。”上司拉着個臉説道。

“哦”,王小波答應了一聲,走出了上司的辦公室。

這個月的獎金又沒了,回家該怎麼説,王小波拉着個苦瓜臉。

“小波,你回來了啦,快坐下,今天我給你燒了最喜歡的魚。”老婆眯眼笑着説道。

王小波不語,默默地坐下吃飯。

“王小波,聽説你們今天公司發獎金,拿到多少?”

“嗯!這個,這個月業績不好,獎金取消了,工資被扣了。”王小波低下了頭。

“什麼?”媳婦放下筷子,臉色頓時由晴轉陰,“我怎麼嫁了你這個窩囊廢,真是命不好,你看看人家小李多有出息,和你差不多時間工作,才27歲就升了經理了,人家老婆日子過得真是有滋有味。你能不能給我有點上進心,不要再碌碌無為了!”

面對媳婦的埋怨和指責,王小波飯沒吃完就走出了家門,來到一棵大樹底下喝悶酒。

“兄弟怎麼不開心,和老婆吵架了吧!”一箇中年男子走了過來説道。

王小波打量了一下中年男子,什麼也沒説,又低下頭喝自己的悶酒。

“兄弟有什麼事和我説説,興許我能幫助你呢。”

王小波藉着酒勁把不順心的事全都説了出來。

“原來是這樣啊,這好辦,我是搞炒股的,你可以投資股票。”男子笑呵呵地説。

王小波一聽直犯嘀咕,這年頭騙子多,還是小心點好。

“兄弟你別不信我,我是不會*你的,你先投資300元我幫你炒股,賺了算你的,虧了算我的。難不成你想讓你老婆和上司一輩子看不起。”

王小波狠了狠心,從包裏抽出300元交給那個男人。

一星期後王小波來到那棵樹下,男子早已等在那兒,他拿出400元給王小波。

原來炒股可以賺這麼多。王小波心想。

於是他又取了3000元給那個男子,後來又賺了1000元。

王小波嚐到了甜頭,為了不再平庸,他把這幾年的積蓄全都交給那個男人。結果那個男人就再也沒出現。

王小波感覺被騙,又怕老婆知道,走到湖邊,想要自殺。

“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落水了。

王小波一聽,便撲通一聲跳入水中,將落水的少年救起。

那少年的父親是一家公司的老總。事後,少年的父母來到王小波的公司,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謝謝你救了我的兒子,你真是個英雄。”

“我不是什麼英雄,我沒啥作為,只是做了應該做的。”王小波謙虛道。

“你見義勇為,見危施救,絕對是一個不平庸的人,以後有啥困難儘管來找我。”

王小波向他敞開了心懷……

不久,小王的業績直線上升,上司對他刮目相看,老婆對他倍加恩愛。

王小波暗暗決心:拒絕平庸,珍惜機會,努力工作,有所作為。

點評:

本文從拒絕平庸方式角度構思小小説,展現王小波業績差到好的變化過程。情節曲折,波瀾起伏,可謂一波三折。同時對比鮮明,王小波和小李工作的對比,老婆上司的前後態度對比,中年男子和少年父親對比,讓人深思。文中人物語言生動形象,富有個性化。

點評作文 篇7

看了唐代海通和尚治水的故事,覺得可笑之至。他募集了民間大量錢款,在大渡河畔的凌雲山邊主持鑿了大佛一尊,企圖借佛力永鎮勢如奔馬的河水。可是,石頭佛像再高再大,對滾滾滔滔的激流又有什麼作用可言?其結果可想而知:船隻照樣傾覆,船伕和船上乘客照樣不能擺脱葬身的命運。雖然海通為了保護佛財不讓官府詐去而獻出了一隻眼睛,後人因而給他塑像紀念,並冠以“為民獻身”、“普渡眾生”之類的美,但頭腦清醒的人卻不會被他所迷惑。

我認為海通治水是可笑的,他的方法不僅沒有成效,而且勞民傷財。有人或許要説什麼“不看功勞,還要看苦勞”,來為海通辯護,但我以為,他的一隻眼睛犧牲得並沒有價值。海通此舉實為不重科學的中國傳統弊病的典型病例。對於奔騰咆哮的大渡河水,他茫然不知所措,只祈求於佛的法力。他根本不會躬請水工共商治水之策。囿於傳統,他這個佛門弟子怎能與水工來往?因為水工之輩處於封建社會的最底層,人們是不屑同他們往來的。

海通離我們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了,但他所犯的病仍然在當今的中國流行着。因為這種病的病毒是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這一温牀的。中國文化的弊端一天不除,病號就一天不斷。從校園這小小的窗口便可窺一斑。有的學生課後遊蕩,但聽課效率高,學習方法好,考試得高分;有的學生卻終日端坐桌子前,埋首書中,不懂科學的學習方法,只知死記硬背,考試也能得高分。老師往往欣賞後者,説他們是好學生,要大家向他們學習;對前者卻扣以“不守紀律、自由散漫”的帽子。後者的學習方式不是海通治水嗎?他們書雖然讀好了,但身體也垮了。終於當立業之時,羸弱之身不允許他們專注地投身於工作之中,而終日與藥片、針劑打交道。

從海通治水到“愚生求學”,中國傳統文化弊病已流行了千餘年了。但何以沒有解決的方法呢?這值得我們深思!但有個答案是肯定的:提倡科學。

標籤:彙編 點評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