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職業 > 建築師

建築師的職業素養

建築師5.77K

目前中國的建築師執業市場仍然處在摸索階段,百花齊放,眾説紛紜。建築師的職業素養和責任心的加強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來分享一篇建築師的職業素養,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建築師的職業素養

第一部分 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通常是指職業內在的規範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職業素養一般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和職業技能四個方面內容。前兩項是職業素養構成的基礎內容,而職業行為和職業技能是支撐職業人生的附屬內容。如果把人的職業生涯比喻成一顆樹,那麼職業行為、職業技能只是表現出來的幹、枝、葉、型,而職業道德、職業意識才是根,根深才能葉茂,因此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才能真正使你的職業之樹健壯常綠。

下面對應建築師這個職業來具體談下建築師的職業素養,也就是對下面四個問題的回答:建築師的職業道德應該是什麼?建築師具有什麼樣的職業意識?什麼是建築師標準的職業行為?建築師的職業技能應該具備哪些?

第二部分 建築師職業素養之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屬於自律範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範,職業道德意味着規範、責任和義務。

1998年,國際建築師協會職業實踐委員會通過了“關於道德標準的推薦導則”,作為各會員的精神和行為約束。導則是這麼説的:職業建築師是為改善建築環境、社會福利及文化,具有專門和獨特技能,並恪守職業精神、品質和能力的羣體。對本職業的延續和發展、對公眾造福負有責任,對業主、用户和形成建造環境的建築業負有責任,對建築藝術和科學負有責任。在這個概述下,還具體到了公眾、業主、職業、同業四個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建築師對公眾的義務:遵守法律,並全面地考慮到職業活動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建築師要尊重、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努力改善環境與生活質量,注意保護建築產品的所有使用者的物質與文化權益;在職業活動中不能以欺騙或虛假的方式推銷自己;營業風格不能擾亂他人;遵守法規和條例;遵守為其服務的國家的道德與行為規範;適當地參與公共活動,向公眾解釋建築問題。

建築師對業主的義務:忠誠地、自覺地執業,合理地考慮技術和標準,做出無成見和無偏見的判斷;學術性和職業性的判斷優先於其他任何動機。建築師在承接業務前應有足以完成業主要求的經濟和技術支持;要以全身心的技能、關注和勤奮工作;要在約定的合理時間內完成業務;要把工作進展及影響質量和成本的情況告知業主;要對自己做出的意見承擔責任,並只從事自己技術領域內的職業工作;在接受業主委託前寫明自己不能承擔的工作,特別是工作範圍、責任分工和限制、收費數量和方式、終止業務條件;對業主的事務保密;要向業主、承包商解釋清楚可能產生利益衝突的問題,保證各方的合法利益和各方合同的正常實施。

建築師對職業的義務:維護職業的尊嚴和品質,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建築師要誠實,公正地從事職業活動;已從註冊名單中除名者或被公認的建築師組織排除者不應吸收作合夥人或經理;要通過行動提高職業尊嚴和品質,僱員也應以此為標準,以免損害公眾利益。

建築師對同業(行)的義務:尊重同業,承認同業的職業期望、貢獻和工作成果。建築師不應有種族、宗教、健康、婚姻和性別上的歧視;不能採用未授權的設計概念,尊重知識產權;不能受賂;不能提前報價;不能以不正當的手段挖取別人已接受委託的項目;承認他人的工作成就等等。

可以説,國際建築師協會職業實踐委員提出的這個建築師職業的“推薦導則”應該是非常全面的。建築師的職業責任是重大的,從小的方面説關係到使用者舒適程度、大的方面説關係到生命安全、關係到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更大範圍甚至可能關係到人類生存環境、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建築師需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要勇於擔負起社會、國家的責任。

第三部分 建築師職業素養之職業意識

職業意識就是人對本職業的一種心理反映形式,是人們對於職業的觀念形態,是人對職業的看法、理解、評價、滿意感和願望等。職業意識可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確定:

1、對職業的社會意義和地位的認識。人們希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也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相應的尊重、聲譽和地位。

2、對職業本身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程度的期望和要求。人們認為職業的知識性、技術性愈強,所需要的文化技術水平就愈高,也就愈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3、要求職業能與個人的興趣、愛好相符。這種願望和要求的實現,能使人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在職業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

4、對職業的勞動或工作條件的看法和要求。包括職業的勞動強度、工作環境、地理位置等客觀物質條件,以及工作崗位上的人事關係、社會環境和職業的穩定性等。

5、對職業的經濟收入和物質待遇的期望。包括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以及住房、交通、醫療衞生等社會福利。

每人都可以從這五個方面來判斷自己對建築師這個職業認識和看法,以打分方式來體現,最後綜合評定,來認清自己建築師職業意識是如何的。

第四部分 建築師職業素養之職業行為

職業行為是指人們對職業勞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過程的行為反映,是職業目的達成的.基礎。從形成意義上説,它是由人與職業環境、職業要求的相互關係決定的。人的職業行為不是孤立地發生的,而是在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中進行的。主要社會關係指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職業與國家、社會的關係;二是職業與職業服務對象之間的關係;三是職業與職業之間,也就是同行之間的關係;四是職業與自身的關係。

對應上述四種社會關係,建築師這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業行為呢?

一、對應職業與國家、社會的關係來看,建築師職業與國家、社會的關係相對密切,是重要的一種社會職業。應為其職業的重要性,因此反映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守法、自律、責任等。

二、對應職業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係來看,建築師這個職業是為服務對象提供技術服務及技術保障的,因此反映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服務、誠實、負責等。

三、對應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來看,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任何職業活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隨着職業活動中競爭機制的引入,不同職業之間、同一行業之間,甚至同一單位內的競爭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合作共贏才是大的趨勢。因此反映到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合作、公平、尊重等。

四、對應職業與自身的關係來看,由於受到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制約,人很難找到自己的理想職業,還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職業,這樣就有可能造成個人願望和從事的職業的矛盾衝突,表現為對現狀不滿足、工作不安心等。建築師這個職業同樣如此,因為可能不是自己心中的理想職業,因此在工作中常常會有勞動積極性缺失或創造性受到挫傷的情況。但既然從事了建築師這個職業,那麼反映到到職業行為上就應該具備以下行為模式:敬業、學習、奉獻等。

第五部分 建築師職業素養之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從狹義來説是指按照國家規定的職業標準,通過政府授權的考核鑑定機構,對勞動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範地評價與認證的活動,這個就是通常説的考證。對建築師來説主要是指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考試、職稱評定等,我們可將狹義的職業技能稱為技術。這種狹義上的技能是可以在短期內培養出來的,但很多建築師應該具備的能力卻是需要經過長期鍛鍊積累才能實現,為了與狹義的職業技能相區別,可稱為能力。這種能力對於建築師這個職業來説,應該比技術更重要,這也就是建築師這個職業社會重要性的價值所在。

借鑑他人看法,再加入個人認識,歸納成以下九大項職業建築師的能力。

一、敏鋭的預判、決斷能力

建築設計是解決未來將要產生、或正在發生的實際問題,在受到很多制約條件下去尋找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經濟、規劃、材料、技術、文化、宗教等),因此敏感地發現設計中的核心問題,並及時給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和方法,是需要預判和決斷的。預判決斷能力是職業長期訓練積累得到的,而且這個能力還與個人的社會閲歷、工程經歷有關。

二、宏觀的控制、貫徹能力

這個能力主要是從時間這個維度要求的,設計是個過程,是有時間長度的。從先後次序上看,設計是走在實施之前,因此需要有更高、更廣的視角來看待即將實施的內容,評估其建成後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二是設計本身完成後,建造的過程是有時間滯後的,因此宏觀性和貫徹性是保障設計相對準確的有效的手段,貫徹性是必需的。三時建築建成後使用會是一個長久時間過程,影響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因此設計要充分有宏觀視角來考慮時間跨度帶來的一系列不可預測的問題,因此這裏越精確、精準反倒不能反映設計的合理性,因此從宏觀把握是設計的基礎。

三、全面的組織、協調能力

建築設計是一項會涉及到社會多方面關係的工作,這裏會有代表國家政府意願的規劃部門、土地部門,有使用方的意見,有專家的意見,有大眾的意見等。會受到經濟投資的影響,會受到政策變化的影響。會受到當前建築材料的限制,會受到施工技術的限制。建築師對外要面對政府、業主、使用者、大眾、媒體、材料供應商、施工方、及相關諸多配合單位,對內要面對設計團隊中的各個專業設計人。龐大項目設計複雜而紛亂,因此需要建築師能夠有條不紊的去組織、協調。建築師就像是電影導演,要把燈光、舞美、化粧、演員、攝影、投資方、製作人等等協調好,最終拍出一部好電影。

四、不竭的創新、創造能力

設計是走在建造之前的工作,前瞻性是必要條件之一,而前瞻性的實現是創新與創造的結果。創新是將以前有的知識、技術加以綜合更新,這是建築師最常遇到的情況,屬於小步提升,是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創造是全新的,雖不常遇到,但也需要建築師具備,這種情況是與時代發展同步出現的,上海世博會的英國館就代表了這種創造性的設計。建築師應具有創新、創造精神,去嘗試一些帶有探索性的實驗建築,引領建築學科的前沿。

五、持續的學習、改進能力

為了保持不竭的創新與創造力,學習是必不可少的,通曉新的設計手段、知道新的建築材料、瞭解新的施工技術、清楚新的規範、感知新的藝術思潮。。。。。。所有對你而言是新的事物都應該去學習瞭解,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自身職業的需要。

六、優秀的表達、溝通能力

正如在全面的組織、協調能力中提到的,建築設計這個職業工作是為社會、為人服務的,因此就必不可少的需要與社會、他人進行交流,這一點現在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同時,這個職業本身也需要其他人的配合,因此配合過程中的表達和溝通是保證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這裏的表達溝通是廣義的,即包括圖紙也包括語言、文字等方面的。圖紙是我們最基本的溝通條件,與他人的交流都是在圖紙基礎上,這個不用多説。語言表達、也就是口才同樣很重要,尤其在與人溝通時,良好的表達會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文字説明,包括圖紙説明、往來交流文字等,文字要點清晰,語義準確。

七、嚴謹的排列、組合能力

這個能力主要是指的在設計中對平面功能、佈局、流線的控制能力。建築設計工作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功能上的滿足、對各種矛盾的解決,尤其在平面功能佈置的時候,要兼顧考慮的問題很多,要綜合各種因素,不能簡單片面。在設計過程中也有先後、主次,要能夠分清理順。很多建築師造型能力很強,但到了平面的組織上就不行了,功能混亂、流線交叉,這個能力應該是建築師最基本的看家本領。

八、強大的感受、識別能力

設計就是在實物實現之前的一種虛擬構建,因此作為建築師,應該對設計的建築有足夠的感受、認知,這樣才能夠保證實際建成後的效果與當初設計的一致性。這個是需要不斷學習積累的,包括去參觀、實地體驗,將自己完成項目的設計階段認知與建成後進行比較,積累這種能力。當然現在有強大的三維軟件可以幫助建築師去感受,但軟件也有侷限性,所以建築師還是要自身掌握並精通。

九、健全的審美、造型能力

建築設計不僅是功能、技術,還有藝術性,這是大家認可的。因此作為建築師具備審美、造型能力是必須的。建築師的審美觀要是健康的、主流的,因此建築師要經常在藝術薰陶上多學習、多下功夫。

結語

建築師不像政治家那樣對人類社會的進程產生巨大貢獻,也不會像經濟學家那樣對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影響,更不是娛樂大眾的藝人。建築師這個職業,是為他人安全、舒適提供空間預判的職業,是需要腳踏實地、默默奉獻的職業,是勇於承擔責任、完成自身使命的職業。只有很好的理解建築師的職業需求,理解建築師職業的道德內涵,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才能去指導自己正確的職業行為、職業技能,從而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創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