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2023廣東梅州市嘉應學院招聘通告

嘉應學院(Jiaying University)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教育部備案,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高校,是“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建設高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3廣東梅州市嘉應學院招聘通告,歡迎大家分享。

2023廣東梅州市嘉應學院招聘通告

一、報考條件

應聘人員必須具備下列資格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

(二)具備良好的品行和職業道德;

(三)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或者技能條件,符合招聘崗位的條件要求。具體條件等要求詳見附件1;

(四)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和工作能力;

(五)中共黨員;

(六)年齡為18至35週歲。報考年齡的計算日期截至2016年9月 23日。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報考:

1、在讀的非應屆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現役軍人,機關事業單位見習期未滿的在編在職(崗)人員;

2、因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審計、紀律審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或者刑事處罰期限未滿的人員;

3、曾因超生被有關單位依照人口與計劃生育有關規定作出處理決定,從該處理決定作出之日起未滿5年的;

4、近兩年內,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考試、體檢或考察中存在違紀行為的,或參加廣東省2014年、2015年、2016年粵東西北地區鄉鎮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約人員;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不得應聘的情形。

二、報名辦法

(一)報名方式、時間

1、報名方式:採取現場報名方式。應聘人員填寫《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報名表》一式三份(雙面打印,見附件2),提供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中共黨員身份證明材料、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等相關證書資料。《報名表》上需粘貼近期二寸正面免冠照片,另附一張同底二寸電子照片(jpg格式,大小為20KB以下,以本人身份證號為照片名稱)。國有單位在編在職(崗)人員報考,還需提供工作單位及主管部門同意報考的證明,交招聘單位統一審核。

2、報名時間:20xx年9月21日、22日、23日共三天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00。

3、報名地點:嘉應學院何僑生大樓307號,聯繫電話:2186867

(二)報名要求

1、報考人員均須於報名截止之日前取得相應學歷、學位、執業資格及職稱證書(應屆畢業生不作年齡、執業資格要求);港澳台學習、國外留學歸來人員須取得教育部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函及有關證明材料方可報考;其他佐證材料須於公告發布日之前取得方予以認可。逾期未能取得的取消擬聘用資格。

2、應聘人員提交的報考申請材料必須真實、準確,提供虛假報考申請材料的,一經查實即取消報考資格。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廣東省統一選聘到村任職期滿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參加應聘,應在報名時一併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報名時未提供證明材料的,視為放棄加分政策。

3、每個應聘人員只能報考一個符合招聘條件的崗位。

4、不得報考聘用後即構成迴避關係的崗位。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令第6號),凡與聘用單位負責人員有夫妻關係、直系血親關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係的應聘人員,不得應聘該單位負責人員的祕書或者人事、財務、紀律檢查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係的崗位。

5、招聘崗位與報名人數比例達不到1:3的,該招聘崗位原則上不予開考,特殊崗位經批准後予以開考。

三、考試

考試主要採取筆試加面試的方式。

(一)筆試

筆試內容主要測試應聘人員的教育知識和素養,具體筆試時間、地點等事項另行通知。

筆試成績按100分計算,筆試合格分數線根據全體考生筆試整體情況綜合考慮,並在筆試成績公佈時劃定。筆試成績計算到小數點後兩位。筆試成績相同時,視為該崗位面試並列。

筆試成績將在筆試結束後 10個工作日內在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户網站()公佈。

(二)面試

根據筆試合格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每個招聘崗位按1:3的比例確定進入面試人選,不足比例的,按實際入圍人數確定人選。筆試結束後20 個工作日內將在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户網站()公佈參加面試人員名單。具體面試時間、地點等事項另行通知。

面試主要對應聘人員的基本素質、適應崗位的專業素質及潛能進行綜合測評。具體由用人單位及主管部門採取結構化面試或實際操作測試等方式進行。

參加面試的人員須持本人身份證及有關證明材料,參加面試人員所持證件必須是原件,複印件無效。

面試成績按100分計算,面試合格分數線為60分;面試成績計算到小數點後兩位。面試結束後,當場向考生公佈面試成績。

考試總成績合格分數線為60分。

考試總成績按下列公式計算:

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60%+面試成績×40%

四、體檢

體檢按面試合格人員考試總成績從高到低順序,以及招聘崗位1:1的比例確定體檢人員(若同一崗位考生總成績相同的,依次按照筆試成績、面試主評委評分高低順序確定體檢人員)。放棄體檢或體檢不合格的,可按總成績高低在具備候選資格人員中依次遞補。應聘教師崗位的工作人員,體檢標準按《關於調整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教師崗位人員體檢標準的通知》(粵人社發〔2011〕134號)執行;其他人員體檢標準按《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粵人社發〔2010〕382號)執行。

五、考察

體檢合格的考生確定為擬聘用考察人選,考察按《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考察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粵人社發〔2010〕276號)等有關規定,對其政治思想、道德修養、能力素質、學習和工作表現、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社會關係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考察,並通過查閲個人檔案等方式核實其是否符合報考資格條件。考察不合格或者放棄聘用的,可依次遞補考察人選。

六、公示和聘用

擬聘用人選名單將在梅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門户網站()及用人單位的門户網站上公示7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按有關規定辦理聘用手續。公示中發現問題不可聘用的,可在具備候選資格人員中依次遞補。

被聘用人員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基礎上,與招聘單位簽訂聘用合同,並嚴格履行合同條款。被聘用人員試用期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試用期滿,經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資格。

七、相關待遇

被聘用人員身份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並按有關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拓展:嘉應學院簡介

嘉應學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師範教育歷史的廣東省屬全日制公辦 本科高校,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葉劍英元帥故鄉、著名革命老區、全域屬原中央蘇區——廣東省梅州市,是廣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廣東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建設高校,建有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學校現面向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有普通全日制學生2.6萬餘人,成教學生1.3萬餘人。學科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有省級重點學科7個;本科專業60個,有國家級和省級專業37個。學校多校區辦學,校園佔地面積1800多畝,建築面積69.2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億多元,紙質藏書230多萬冊,電子圖書970多萬種,是求知治學的理想園地。

——歷史悠久,特色明顯。學校前身是創辦於1913年的梅縣縣立女子師範學校(梅州在清朝時稱嘉應州,嘉應學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10年的辦學歷史;200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06年以“良好”等級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8年列入廣東省高等教育“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建設高校,2021年辦學體制調整為“省屬本科高校”。堅持“立足地方、服務廣東、面向全國、放眼國際”辦學宗旨,秉承“勤儉誠信、立己樹人”校訓,打造“植根僑鄉,弘揚客家文化”辦學特色,培養了近30萬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

——立德樹人,薪火相傳。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現有“粵北鄉村學前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粵台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廣東客家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協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創新人才培養培訓協同育人中心”“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等5個省級協同育人中心。有校外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600多個。實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培養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國小和學前教育骨幹教師;培養了國家級足球專業特色人才1300多人,入選國家足球隊6人,國家級、一級、二級裁判員960多人,教練員(指導員)330多人,獲全國大學生競賽冠軍8項。與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體育學院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00多人。近年來,學生獲省級以上各類獎項1700多項,其中國家級520多項;積極響應教育援疆援藏號召,選派學生參加援疆援藏支教活動100餘人;考取碩士研究生人數1600多人。招生形勢逐年向好,畢業生就業率穩步提高。

——引育並舉,強化師資。學校堅持引育並舉,以人才強校助力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現有教職員工20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多人(正高職稱150多人、副高職稱410多人、博士400多人、碩士850多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省級“創新拔尖人才”、南粵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青年教師等40多人;雙師型教師及行業、企業專家200多人。聘請了丘成桐、羅錫文、陳志傑、劉仲華等20多位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為榮譽教授。實施青年教師、骨幹教師培訓項目,近年來在國內外攻讀學位、進修、培訓達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強化內涵,創新引領。學校主動服務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平台建設,有廣東省“衝補強”提升計劃重點建設學科2個,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1個,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4個。有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山區特色農業資源保護與精準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普通高校工程技術研究(技術開發)中心“高性能覆銅板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省柚類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數字果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省市共建重點研究基地“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足球文化與產業研究中心”“廣東省原中央蘇區研究中心”“林風眠藝術研究與實踐中心”,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五華三黃雞科技創新中心”等20多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台。獲批“十四五”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掛帥”項目,是粵東西北地區唯一“掛帥”單位。

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20多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0多項,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40多項,獲得橫向科研項目480多項;教師在全國公開發行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400多篇,被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260多篇;獲得國家專利190多項,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獲中國農業農村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1項、省級政府獎5項、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7項。

——主動作為,服務地方。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省市相關部門、研究機構及高校共建廣東省地方立法研究評估與諮詢服務基地、廣東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粵東北區域協調發展與鄉村振興研究院、國家超算廣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微納電子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加強教師教育發展中心建設,服務構建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一體化發展的教師教育體系,高質量做好粵東北基礎師資教育培訓。深度實施科技服務梅州行動方案,推進政產學研融合,選派省市科技特派員200多人次,依託學校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工作隊,與梅州市30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與地方行業、企業共建“產業學院”,主動服務梅州融灣入海、加快蘇區振興發展。

——傳揚文化,使命擔當。學校賡續文化根脈,弘揚蘇區精神、傳承客家文化,培育時代新人。依託“蘇區精神(廣東)研究中心”“廣東省原中央蘇區研究中心”,構建起課堂教學、校園文化、主題社會實踐和網絡教學“四位一體”的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打造蘇區文化浸潤式校園文化。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設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獲批首個“全國性客家學研究團體——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客家學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客家音樂文化)傳承基地、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文化育人實效。

——國際合作,開放辦學。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在開放合作中不斷凝聚發展合力。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揮梅州僑鄉優勢,加強與港澳台地區、東南亞地區、印度洋海域周邊國家以及歐美地區高校的國際交流合作,與10多個國家20多所高校或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派出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學生赴國(境)外開展學習交流和學術研究,不斷擴大辦學影響力。

——砥礪奮進,開創新局。新時代新徵程。廣東省實施新一輪高等教育“衝補強”提升計劃、中山大學“組團式”幫扶學校等機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學校“十四五”規劃、“申碩”工作目標任務落實,推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為建設成為“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