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理財產品“淨值化”意味着什麼

導語:理財產品“淨值化”是什麼意思?又意味着什麼?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相關的文章內容,需要了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理財產品“淨值化”意味着什麼

什麼是理財產品淨值化?所謂理財產品淨值化,簡言之,就是不給理財產品定預期收益率,而是像基金那樣按淨值申購、贖回,也不再保證客户的收益。説白了,就是打破“剛性兑付”的另一種説法。

“2016年底以來的債市下跌,已經讓一些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某信託公司資深投資經理介紹,一家知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幾乎全部理財產品都變成了淨值型。該人士指出,很多產品已經開始像基金那樣按照淨值申購贖回。“這意味着很可能投資者年初購買淨值1.05元的產品,到年底淨值只有1.02元。投資者要自己承擔可能的.投資損失。”

在網上搜索關鍵詞“理財產品淨值化”,可以發現剛性兑付被打破的趨勢已不可逆轉。至於“剛性兑付”這個詞,從兩年前就開始變得火熱,如果平日裏理財,對這個詞卻不熟悉,那真要小心了,危險程度不亞於玩火。

所謂剛性兑付,最早是指信託產品到期後,信託公司必須分配給投資者本金及收益,當信託計劃出現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難時,信託公司需要“兜底”處理。

剛性兑付有法律依據嗎?賈雅楠表示,答案是沒有。在信託業“一法三規”中,較明確規定了信託公司償付責任的是《信託公司集合資金信託管理辦法》第十四條“信託公司因違背本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的,由信託公司以固有財產賠償;不足賠償時,由投資者自擔”,即賣者盡責,買者自負,信託公司對於非己方責任造成的損失,並沒有賠付責任。剛性兑付神話一定會被打破嗎?賈雅楠表示,信託剛兑打破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銀行的動作已經很明顯,相信這種趨勢很快將在整個金融體系蔓延,理由主要有四個方面:首先,2015年以來,我國GDP增速繼續下行,以煤炭、鋼鐵、水泥為代表的資源類、重工業類行業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負增長,房地產去庫存壓力沉重,行業風險加重,信託項目系統性違約風險上升。其次,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本身就不符合市場規律。第三,在“剛兑神話”的光環下,投資者只會繼續盲目跟風投資,對整個資本市場是巨大隱患。此外,在漫長的剛兑神話期間,信託公司雖然承壓,但基於資本市場追逐,信託公司盲目上項目現象層出不窮,加之盡職調查不盡職、交易結構設計不合理等不正當操作,進一步提升了風險項目佔比,構成信託市場風險爆發的重要隱患。只有打破剛兑,減少資本追逐,倒逼信託公司迴歸理性,信託市場才更有可能迴歸正軌。

銀行理財產品的“淨值化”,無疑再度敲響“打破剛性兑付”的警鐘,提醒大家“保本保息高收益”只可能是龐氏騙局。投資理財,應充分識別產品風險,特別是高收益產品。同時,優選有實力、靠譜的管理人和平台公司。一個好的管理人或平台公司能及時、較好地應對風險,做好產品信息披露及存續跟蹤,盡力保護投資者利益。此外,投資者要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不盲目依賴管理人,“剛兑打破,投資者回歸"買者自負",如今風險事件多發,優質資產難尋,對投資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投資者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好資產配置。”

標籤:理財產品 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