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如何遠離假理財

導語:近日,某銀行涉嫌偽造理財產品、套現高淨值客户資金的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其背後隱匿的操作風險值得反思。那麼,對於金融消費者來説,我們應如何識別“假理財”?應如何有效避免“飛單”?

如何遠離假理財

  理財產品為什麼會有假?什麼是“飛單”?

“假理財”是一種通俗的説法,多指“飛單”。所謂“飛單”,是指銀行員工利用銀行的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行自主發行的、非本行授權和簽訂代銷協議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

此外,也有些銷售人員不是銀行員工,他們混進了網點大廳,私售理財產品,沒有被大堂管理人員發現。隨着銀行網點管理強化,這類現象已不多見,銀行“內鬼”員工私賣理財產品是造成“飛單”的主要原因。

銀行員工之所以做“飛單”,為的是不菲的回扣,客户之所以被“飛單”擊中,一方面是被超高收益率所吸引,另一方面是對銀行品牌信任。

  購買理財產品前,怎樣核查才能防止被“飛單”擊中?

核驗“理財產品登記編碼”。這一登記編碼是“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賦予銀行理財產品的標識碼,具有唯一性,類似於人的'身份證號,是產品是否合規的重要標識。

目前,個人和高淨值產品、私人銀行專屬、機構專屬、銀行同業專屬等銀行理財產品均在該系統中登記。

具體來看,向個人客户銷售的理財產品,其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後面有13位數字,共14位編碼;私人銀行、機構和銀行同業專屬產品,其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5位編碼。

客户在購買某一款理財產品前,可依據其登記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產品信息。按照監管要求,未在理財系統報告和登記的銀行理財產品一律不得對客户發售。

  監管部門對治理“飛單”有什麼措施?

今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銀行營業場所管理、員工行為管理,尤其是對銀行銷售專區“雙錄”實施情況開展專項評估檢查。

實際上,監管層此前已要求,截至2016年年底,除部分確實有實施困難的農合機構、村鎮銀行等小型機構外,其他主要的、有條件的商業銀行網點在銷售理財產品時應同步錄音錄像,也就是實現“雙錄”。

錄音錄像的資料要能完整、清晰、可辨別地記錄理財產品的介紹、風險和關鍵信息提示、客户確認與反饋等重要環節;回放必須能夠清晰辨別銀行員工和客户的面部特徵,顯示其辦理業務的全過程。此外,監管層還要求銀行嚴防不法分子冒充工作人員在銀行營業場所從事違法活動。

標籤: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