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機構建議佈局可燃冰開採三大領域

導語:受可燃冰試採成功消息刺激,近日,相關概念股走勢活躍,潛能恆信、中海油服、海默科技等連續漲停。大家跟着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機構建議佈局可燃冰開採三大領域

消息面上,5月18日,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該局從5月10日起從採氣點採出天然氣,持續到18日,累計產氣超12萬立方米,最高產量達3.5萬立方米/天,平均日產1.6萬方。甲烷含量最高達99.5%。本次試採成功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據悉,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子,是天然氣和水在低温、高壓條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固體結晶。1立方米可燃冰融化可釋放164立方米天然氣和0.8立方米水,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比原油和煤低兩個數量級,是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

據勘探,我國南海存儲可燃冰相當於650億噸石油,按我國當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國消費130年。長期以來,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極高。為提高原油自給率,我國從1998年開始探索可燃冰的開採技術。本次實現穩定連續採氣表明其距離商用已近在眼前。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表示,可燃冰或將在2030年前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

可燃冰的大規模開採仍需假以時日,國土資源部專家預計,2030年以前,我國將使可燃冰得到商業性開發利用,相關受益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領域:

1)中集集團。本次成功採油的平台“藍鯨一號”是由中集來福士公司研製的,作為母公司,中集集團將受益於本次試驗成功,獲得更多政策及經費支持,對公司業績產生正向影響。

2)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傑瑞股份等油服企業。本次試採成功後,我國必將加大對可燃冰開採技術的資源投入,相關固定資產投資有望提速,油服設備及服務企業有望受益。另外,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主要生產LNG運輸船和海上鑽井平台的'相關企業也將一定程度上受益。

3)如瑞特裝、厚普股份等天然氣產業鏈應用企業。我國當前天然氣自給率低,大量依賴於國外進口。本次可燃冰試採成功提供了一種新的天然氣來源,再疊加近日油氣體制改革方案有望落地,將使天然氣市場進一步市場化,相關設備企業迎來機遇。

太平洋證券亦指出,我國《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已明確天然氣的主體能源地位,力爭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佔比提高到10%,可燃冰的開發將加大天然氣的供給,有望推動我國非常規油氣的開發投資的增長。目前可燃冰開採商業化仍處在研究階段,且由於開採成本高,短期內大規模開發可能性較低,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但考慮到可燃冰儲量豐富,未來有改變全球能源供給的可能性,長期來看相關上市公司或將大幅受益。由於可燃冰主要分佈在海底,未來海上油氣鑽採設備及服務廠商有望首先受益,推薦石化機械、海油工程、傑瑞股份、紐威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