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第五章基礎知識考點

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第五章基礎知識考點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第五章基礎知識考點,歡迎學習!

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第五章基礎知識考點

  第五章 薪酬管理  第一節 薪酬制度設計

  考點一 薪酬的概念

薪酬泛指員工獲得的一切形式的報酬。

薪酬的內容:包括薪資、福利和保險等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報酬。

薪酬的表現形式:精神的與物質的;有形的與無形的;貨幣的與非貨幣的;內在的與外在的等等。

  考點二 與薪酬相關的其他概念

報酬:員工完成任務後,所獲得的一切有形和無形的待遇。

收入:薪資、獎金、津貼和加班費等項目的總和。

薪給:工資和薪金。

獎勵:員工超額勞動的報酬,如紅利、佣金、利潤分享等。

福利:公司為每個員工提供的福利項目,如帶薪年假、各種保險等。

分配: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對新創造出來的產品或價值即國民收入的分配,報考初次分配、再分配。

  考點三 薪酬的實質

  考點四 影響員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

影響員工個人薪酬水平的因素:勞動績效、職務或崗位、綜合素質與技能、工作條件、年齡與工齡。

影響企業整體薪酬水平的因素:生活費用與物價水平、企業工資支付能力、地區和行業工資水平、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產品的需求彈性、工會的力量、企業的薪酬策略。

  考點五 企業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則

①對外具有競爭力原則。支付符合勞動力市場水平的薪酬,確保企業的薪酬水平與類似行業、類似企業的薪酬水平相當,雖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相差不宜太大,薪酬太低則使企業對人才失去吸引力;

②對內具有公正性原則。支付相當於員工崗位價值的薪酬;

③對員工具有激勵性原則。適當拉開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

④對成本具有控制性原則。在實現前面三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企業應當充分考慮自己的財務實力和實際的支付能力,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人工成本進行必要的控制。

  考點六 企業薪酬制度設計與完善

分類:薪酬策略設計、薪酬體系設計、薪酬水平設計、薪酬結構設計等。

要點:薪酬制度設計是薪酬管理最基礎的工作,如果薪酬制度方面有問題,企業薪酬管理不可能取得預定目標。

  考點七 薪酬體系的類型

  考點八 薪酬體系設計要體現薪酬的基本職能

薪酬職能是指薪酬在運用過程中的具體功能的體現和表現,是薪酬管理的核心。包括:補償職能、激勵職能、調節職能、效益職能、統計監督職能。

  考點九 崗位薪酬體系設計

  考點十 績效薪酬體系設計

績效薪酬體系設計由薪酬管理和績效管理組成。

要點:(1)績效薪酬體系的核心內容在於績效評估。(2)績效評估是一個系統的工作過程,包括評估內容、評估標準、模式選擇、結果的運用等。(3)崗位分析和職位評價、薪酬管理、績效管理都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彼此聯繫,相互支撐。(4)績效薪酬體系根據績效的完成程度決定薪酬的高低。

  考點十一 獎金設計方法

佣金、超時獎、績效獎、建議獎、特殊貢獻獎、節約獎、超利潤將。

  考點十二 薪酬制度的類別

從橫向分類看,薪酬制度包括以下內容。

薪酬制度的類別:

工資制度:最基本的制度,分為計時工資、計件工資;

獎勵制度:對員工超額勞動或工作高績效的一種貨幣形式的勞動報酬。分為績效獎、建議獎、特殊貢獻獎、節約獎、超利獎;

福利制度:企業對員工勞動貢獻的一種間接補償;根據福利的內容員工福利可分為法定福利和補充福利,根據福利享受的對象可以分為集體福利和個人福利,根據福利的.表現形式可分為經濟性福利和非經濟性福利。

津貼制度:對員工額外的勞動消耗或因特殊原因而支付的勞動報酬。分為崗位性津貼、地區性津貼、保證生活性津貼

  第五章薪酬管理  第二節 崗位評價

崗位評價的特點:以崗位為評價對象;是對企業各類具體勞動的抽象化、定量化過程;需要運用多種技術和方法。

崗位評價的原則:系統原則;實用性原則;標準化原則;能級對應原則

崗位評價的基本功能:為內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據;量化崗位綜合特徵;橫向比較崗位的價值;為崗位歸級列等奠定基礎

  考點一 崗位評價的定義

崗位評價,是指在崗位分析的基礎上,採用一定的方法對企業所設崗位需承擔的責任大小、工作強度、難易程度、所需資格條件等進行評價,並利用評價結果對企業中各種崗位的相對價值作出評定,以此作為薪酬管理的重要依據。

  考點二 崗位分析與崗位評價的關係

崗位分析主要是包括了崗位描述和崗位規範兩個方面的內容,而崗位評價是在前面兩個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的,其根本目的是衡量崗位的相對價值,為確定薪酬結構、等級,實現薪酬內部公平性提供依據。

  考點三 崗位評價的主要步驟

(1)組建崗位評價委員會。(2)制定、討論、通過《崗位評價體系》。(3)制定《崗位評價表》,評價委員人手一份。(4)評委會集體討論崗位 清單,並充分交流崗位信息。(5)集體討論。(6)代表性崗位試評,交流試評信息。(7)評委打點。(8)制定崗位評價彙總表,彙總各位評價委員的評價結 果,求出每一崗位算術平均數。(9)根據彙總計算的平均崗位點數,按升值順序排列。(10)根據評價點數情況,確定崗位等級數目,並確定崗位等級劃分點數 幅度表。(11)根據崗位等級點數幅度表,劃崗歸級,作為崗位初評崗位等級序列表。(12)將初評崗位等級序列表反饋評價委員,對有爭議的崗位進行復評。 (13)將複評結果彙總,形成崗位等級序列表,崗位評價委員會工作結束。(14)將崗位等級序列表提交工資改革決策委員會討論通過,形成最終的崗位等級序 列表。

  考點四 崗位評價系統

崗位評價系統不僅從屬於企業勞動管理系統,而且從屬於企業管理大系統。崗位評價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

1.崗位評價指標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把影響崗位工作的因素歸結為崗位責任、工作技能、工作心理、工作強度、工作環境,稱為崗位評價五要素。

2.崗位評價標準

3.崗位評價技術方法

崗位評價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排列法、分類法、評分法和因素比較法四種。

4.崗位評價結果的加工和分析

  考點五 崗位評價指標

1.崗位評價指標的構成

崗位評價指標的構成要素:

勞動責任:(1)質量責任。(2)產量責任。(3)看管責任。(4)安全責任。(5)消耗責任。(6)管理責任。

勞動技能:(1)技術知識要求。(2)操作複雜程度。(3)看管設備複雜程度。(4)品種質量難易程度。(5)處理預防事故複雜程度。

勞動強度:(1)體力勞動強度。(2)工時利用率。(3)勞動姿勢。(4)勞動緊張程度。(5)工作輪班制。

勞動環境(1)粉塵危害程度。(2)高温危害程度。(3)輻射熱危害程度。(4)噪聲危害程度。(5)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

社會心理一類為評定指標,另一類為測評指標。

2.確定崗位評價要素和指標的基本原則

(1)少而精的原則。(2)界限清晰,便於測量的原則。(3)綜合性原則。(4)可比性原則。

3.權重係數的作用

(1)反映崗位的性質和特點,突出不同類別崗位的主要特徵。(2)便於評價結果的彙總。(3)使同類崗位的不同要素的得分可以進行比較。(4)使不同類崗位的同一要素的得分可以進行比較。(5)使不同崗位的不同要素的得分可以進行比較。

  考點六 崗位評價結果誤差的調整

調整誤差的方法有事先調整和事後調整兩種。事先調整主要是通過加權來解決,而事後調整多采用平衡係數調整法。它適用於測評過程各個階段,可以是初始調整、中期調整,也可以是終結調整。

1.測評信度的概念和檢查

信度是指測評結果的前後一致性程度,即測評得分可信賴程度的大小。

2.測評效度的概念和檢查

效度是指測評本身可能達到期望目標的程度,即測評結果反映評價對象的真實程度。包括內容效度和統計效度。

  考點七 崗位評價指標的量化標準制定

  考點八 崗位評價方法的應用

1.排列法分類

簡單排列法:是由評定人員憑藉自己的工作經驗主觀地進行判斷,根據崗位的相對價值按高低次序進行排列。

選擇排列法:也稱交替排列法,它是簡單排列法的進一步推廣。

2.分類法

分類法是排列法的改進。其主要特點為:各個級別及其結構是在崗位被排列之前就建立起來的。對所有崗位的評價只需參照級別的定義套入合適的級別裏。其具體步驟如下。

(1)由企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組成評定小組,收集各種有關資料。

(2)按照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類崗位的作用和特徵,將企事業單位的全部崗位分成幾個大的系統。每個系統按其內部結構、特點再劃分為若干子系統。

(3)再將各個系統中的崗位分成若干層次,最少分為5~7檔,最多分為11~17檔。

(4)明確規定各檔次崗位的工作內容、責任和權限。

(5)明確各系統各檔次(等級)崗位的資格要求。

(6)評定出不同系統不同崗位之間的相對價值和關係。

3.評分法

該法首先選定崗位的主要影響因素,並採用一定的點數(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後按預先規定的衡量標準對現有崗位的各個因素逐一評比、估價,求得點數,經過加權求和,最後得到各個崗位的總點數。

崗位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大致有四個方面:崗位的複雜難易程度;崗位的責任;勞動強度與環境條件;崗位作業緊張、困難程度。

4.因素比較法

因素比較法是由排序法衍化而來的。它也是按要素對崗位進行分析和排序。它和評分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各要素的權重不是事先確定的。先選定崗位的主要影響因素,然後將工資額合理分解,使之與各個影響因素相匹配,最後再根據工資數額的多寡決定崗位的高低。

5.成對比較法

(1)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將每個崗位按照所有的評價要素(如崗位責任、勞動強度、環境條件、技能要求等)與其他所有崗位一一進行對比;然後將各個評價要素的考評結果整理彙總,求得最後的綜合考評結果。

(2)成對比較法比崗位評價法更加準確有效。

(3)成對比較法更適合於較小範圍內的崗位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