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社會工作者對村級殯葬新風倡導探析

深化殯葬改革與維護人民羣眾基本殯葬權益結合起來,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公益化,同時也要與羣眾的需求相結合,實現個性化殯葬服務市場化,從而實現既能保障羣眾基本需求,也能滿足羣眾對殯葬服務日益增長的要求。那麼,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探析村級殯葬新風倡導,歡迎大家閲讀瀏覽。

社會工作者對村級殯葬新風倡導探析

  前言:

濟南自古受儒家慎終追遠的傳統影響,殯葬風俗得到廣泛重視與沿襲。建國前,民間對喪葬禮儀極為重視,喪儀繁瑣鋪張,且封建迷信色彩濃重。習俗相沿,以喪事的隆重與否,視為子輩孝道的尺度。隨着時代的發展,劉智遠村作為濟南東部最早施行火化的片區之一,殯葬風俗發生着積極變化。為倡導殯葬新風與推進殯葬改革和社區工作進一步融合給出了很多有益的啟發。

  一、劉智遠村殯葬風俗沿襲

劉智遠村位於濟南市經十東路10公里處北側,鳳凰路、鳳山路傍村而過,北靠世紀大道,全村區域面積4312畝,村民1205户,村集體組織成員5028人。多年前作為有勇氣接納殯儀館落户的村莊,給其傳統殯葬風俗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1、劉智遠村傳統殯葬風俗簡述

葬俗為木棺土葬,喪儀主要程序有小殮、停靈、報喪、大殮、點主、開弔、發引、擺祭、下葬和下葬後的圓墳、作七、忌日祭等。喪儀日程,少則三至五日,耗費甚巨。一般人過50歲,晚輩即開始為老人做壽衣、打棺材(稱“壽棺”、“喜棺”)、修墳穴,準備後事,被視為孝順,可見對殯葬傳統文化的重視。建國後,雖依舊沿襲木棺土葬之喪俗,但繁瑣迷信的喪葬儀式逐漸簡化。隨着時代的發展,當地居民已經逐漸摒棄了這種繁雜迷信且勞民傷財的做法,出於對家屬情緒的考慮,一般都選擇儘快安葬逝者,讓逝者“入土為安”。

  2、推行火葬是由傳統向現代殯葬風俗轉變的歷史節點

六十年代,濟南建火化場,逐漸推行火葬。七十年代末期,歷城火化場(現為濟南市蓮花山殯儀館)落户劉智遠村南,因有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劉智遠村傳統殯葬風俗發生着強烈的變化,一是程序簡化,二是時間縮短為兩到三天,三是由土葬轉變為火葬。人去世後,家人發訃告給親友或叩頭報喪,家人臂帶黑紗,弔唁者胸前戴小白紙花,贈送花圈,上掛輓聯。一般停屍三天,舉行完遺體告別儀式後即運送逝者至火化場火化。根據死者的家庭情況,如果死者家中尚有老人在世,於上午舉行告別儀式,反之則在下午舉行。火化後,將骨灰盒埋至村公墓或家族林地。

  3、舊村改造下的劉智遠村殯葬風俗

當前,劉智遠村正處在改革發展的歷史時刻,舊村改造順勢而為,村委會領導班子正團結一致為劉智遠的發展努力着。受拆遷因素影響,喪葬風俗已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往逝者須在家停屍兩到三天,出殯儀式結束後將逝者送往殯儀館火化。而今,因拆遷問題,居民一般租房,居中分散,逝者去世的地點基本上是在醫院,又受場地限制,因此,當前居民家中如有逝者基本上直接拉往殯儀館,冰存兩天後,第三天在殯儀館舉行告別儀式。由此可見,可變因素是隨村民居住環境及思想意識的變革而變化,不變因素只是最傳統的時間——三天。

談到倡導殯葬新風和殯葬改革的問題時,已退休的李學宗副書記和張文生主任回憶了他們在推動殯葬改革中的酸甜苦辣並提出了他們對殯葬對文化的希望與構想。説的最多的就是:宣傳、因地制宜、順其自然、相信羣眾的智慧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二、從劉智遠村殯葬改革二三事中的發現

歷史的發展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智慧,劉智遠村的殯葬改革過程也是充滿了坎坷與波折。當初殯儀館落户劉智遠村是政府決策,發展的需要,村民一時間難以接受,當時的村書記齊立財和村主任楊學亮與一班德高望重的村民就扛起了殯葬改革的大旗,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頂着阻力、壓力開始了劉智遠村的殯葬改革歷程。第一位火化的人的名字叫段玉保,當時其家人已偷偷土葬了,書記和主任費盡周折,頂着“不人道”的壓力做通了其家屬工作,用小我的“不人道”維護了殯葬改革最大的“人道”,確保了改革的成果。再有,六十年代末期濟南地區開始實施殯葬改革政策之後,劉智遠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推行殯葬改革管理辦法,大改遺風舊俗,廢除封建迷信做法。但不免出現不聽政策的情況,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為了“面子”不得不在老人去世的時候“狠一把”,做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私自沿用舊俗扎紙人紙馬、金樹的家庭。紅白理事會得知消息後當即對喪屬進行了教育,堅決不能破壞規矩,喪屬説東西不能退,書記和主任趕到商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退掉了紙紮,為喪屬省下了一筆不小的支出。並藉機告知村民新政策的好處以及舊風俗的`弊端,在不斷地磨合中,劉智遠村村民逐漸接受了新政策,改變舊俗的做法成為常態化。

不難看出,一個社區中德高望重之人的重要性,他們可以算得上是改革的推手,有“一呼百應”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宣傳引導氛圍。人的傳統觀念可以在輿論大環境中改變,村民是淳樸的,他們不願意改變祖宗留下的殯葬習俗,讓他們接受這種改變需要一步一步的引導,一旦明白改革對自己的好處,則必會擁護。

  三、推行殯葬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建議

一是殯葬政策的傳達分層進行,首先令村、居紅白理事會成員接納。社工瞭解到,在村居中都會有專門的紅白理事會,他們是民間自發組織形成的無償為居民服務的組織,紅白理事會專門幫助居民家庭承辦婚喪事儀的主導人一般多為村居中德高望重的長者,喪事中叫為內櫃。喪屬會按照他的指導辦理家中的喪事,聽從他的安排。因此,每村每街道紅白理事會的設立與行政化也非常必要。推行新的殯葬改革政策首先落實到紅白理事會,再通過這種居民組織傳達到居民,有了這個很好的緩衝地,居民對政策的接受執行就非常自然了。最重要的一點,紅白理事會與殯儀館的對接能有效阻斷部分不法喪葬中介的不正當競爭,對規範殯葬市場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是政策制定符合地區特點,因地制宜開展改革方案。

殯葬風俗十里一鄉音,五里一不同,改革應順應各地區不同的風俗因地制宜,使得當地居民以能夠接受的方式逐步進行開展。在與劉智遠村居委會紅白理事會成員溝通時,提及了針對於像劉智遠村這樣的即將進行舊村改造的村居的殯葬服務需求。首先,由於村改居的實行,居民由從前的一家一户平房住房形式變為一層幾户樓房居住形式,居住空間的更變影響了治喪環境,大部分居民想要在自家辦理喪事而沒有足夠的場地。因此,可以在殯儀館或者由殯儀館在新社區專門建設一塊公共靈堂或服務部門,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治喪場地及相關服務。另外,對城區居民的改革方案與農村地區的改革方案在墓園選擇、告別方式的選擇的不同決定惠民政策也應有不同。

三是倡導綠色殯葬,藉助殯儀社工平台開展“生命教育”,轉變傳統殯葬觀念。讓羣眾逐步革除一切以迷信的、鋪張浪費的方式辦理喪事的習俗,代之以科學、儉樸的殯葬方法和哀悼形式治喪是殯葬改革的目標。應該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大殯儀社工工作力度,以開展“生命教育”為載體,開展“臨終關懷”、“感恩教育”、“綠色殯葬”、“互聯網+生命教育”等多方面有體系的引導。讓“孝”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倡導“厚養薄葬”,從而達到羣眾殯葬觀念的轉變。

劉智遠村是中國千百萬村莊中的一座,也是殯葬改革歷程的縮影。反映了殯葬改革是一項移風易俗的社會變革,其方針是必須堅決依靠羣眾,破舊俗,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一直以來,在羣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中,殯葬事業的發展一直飽受爭議,在譴責中成長着。殯葬改革得“改”到人民羣眾的心裏才算成功,改革很痛,可能會觸動某些人的利益,若要改革出成效,必須有壯士斷臂的決心。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基本原則、堅持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外,同時還要兼顧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社會創新,把深化殯葬改革與維護人民羣眾基本殯葬權益結合起來,實現基本殯葬服務公益化,同時也要與羣眾的需求相結合,實現個性化殯葬服務市場化,從而實現既能保障羣眾基本需求,也能滿足羣眾對殯葬服務日益增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