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關於大學生考證情況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考證熱,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那麼本站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大學生考證的最新調查報告,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關於大學生考證情況調查報告

一、前言

面對社會上種類繁多的各類證書考試和培訓,一些大學生無所適從、盲目跟風,對此學校應當如何加以引導?政府應如何加強對培訓機構教學質量的監控,以確保考證培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在競爭激烈的就業背景下,用人單位的擇才標準怎樣才能更加科學和規範?當“考證熱”興起的時候,這些問題又一次擺在了大家面前。

我們採用問卷法調查研究,對職業資格的考試進行深刻的瞭解的同時,要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努力方向,端正態度,謹慎的對待考證問題,不要盲從跟風,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另外,當我們報考時,還要認真對待,警惕陷阱和騙局,讓自身利益受損。

二、正文

(一)調查結果

在校生有過‘考證’的打算,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考證是為了今後工作打算,經過此次調查,被調查者集中認為考英語等級證書和計算機等級證書是很重要的,想自己看書考證的同學佔絕大多數,只有少數同學認為應該直接參加培訓班。考慮培訓費用在100—300之間被認為是合理的範圍,如果一次考試未通過的同學選擇重考的同學佔很大比例,其中尤其是以計算機為主,例如有得同學筆試過了,上機沒過,就需要重新考試。調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亼願意花一般以上的時間去參加考證,可見考證問題已經佔用同學們大量的時間。關於考證有48%的同學認為學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識但卻浪費了一些時間,還有32%的`同學認為考試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沒有任何成效。有67%的學生認為考證與將來的職業相掛鈎,所以是有很多人認為證書越多,就業機會越大,因為他們認為現在的招聘單位大部分看重的是學歷與證書,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考證熱”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就業壓力大,導致現在同學們盲目的考證,沒有從根本上考慮到自身的需要,我們認為,同學們考證時還是要結合自身的需要和切身利益來做出決定。

(二)原因分析

近年來,在大學校園掀起了一輪“考證”高潮。在校大學生本就在接受令人羨慕的高等教育,但是為什麼大學生還是構成了考證大軍的主流呢?我們進行了下面的分析。

答案集中在以下兩點:一是多學一點知識總是有用的;二是多一張證書心裏踏實。

首先,參加各種能力證書考核就是對自身人力資本的投資與認證。人力資本的概念不僅是指勞動力的數量和平均技術水平,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勞動力的教育水平、生產技能訓練和相互協作能力的培養等。從宏觀上看,大量實證研究已經表明一國經濟增長與其人力資本投資的顯著正相關性;從微觀上看,接受教育和培養較多的人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也是一條容易接受的一般的平均規律。而另一方面,接受各種培訓,參加各類考試將給行為人(不包括那些對所學的東西有強烈的或天生的偏好者)帶來負效用,如培訓費、報名費的支出,閒暇時間的減少和精神損耗等,這些都構成行為人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時的成本。

其次,勞動力市場篩選。大部分大學生畢業後將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而勞動力市場存在着嚴重的消息不對稱,即大學生清楚自己的能力是高是低,而企業在短期內無法精確識別這一點。在這個時候,各種能力證書將成為企業僱傭勞動力時的篩選機制以上分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人們考證行為的合理性。不過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大部分人在面對不確定情況時都是風險規避型的,理性的大學生們也不例外。勞動力市場上供給大於需求在我國是常態。隨着近年來高校以平均每年20%的比例擴招,就業市場上本科畢業生的賣方數量正逐漸變弱。為了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大學生就有可能通過考試增加額外的人力資本投資。在求職時出示能力證書向企業發出信號。

三、結論和建議

在這個信息數字化的時代,高科技的發展如日中天,大學生就業問題也凸顯出來了。許多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對於各種各樣的技能證書產生了興趣,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學生紛紛去報考非本專業的證書。大學生考證熱已經成為了校園的一道風景:培訓班火爆招生,考試隊伍排起長龍現在,不少大學生已經把考證當成了自己的主業,把自己的專業課程當成了副業,因為畢業找工作的時候,證書是多多益善,而考試成績則是過關即可。似乎證書越多,自己的信心也就越足,證書的種類越齊全,自己求職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博士生在就業求職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那麼如何為學生就業增加砝碼,怎樣在為數眾多的人才中脱穎而出,已成為這個時代的焦點問題,“考證”也在這焦點中應運而生了。

學生們居安思危,努力從自身強化風險意識,用知識和技能武裝起來,應對未來的挑戰。面臨未來就業的挑戰,超過半數的人認為證書和實踐同樣重要。證書是學習層面的東西,考到了就意味着你擁有了某種知識和技能的理論知識。而實踐是現實經驗,是經歷更深層次的東西,只有在實踐中打拼,才會掌握課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

所以大學生應當二者兼顧既不能躺在證書堆裏睡大覺,也不要拿起斧頭就下車間,不知從何下手;對於部分認為實踐更重要的學生也不要一概而論,其中也不乏贊成“學習知識”的觀點的存在。他們之所以選擇實踐,則大部分是因為逆反心理或無可奈何。“證不考不行,因為不考證就無法順利就業”這是他們的主要觀點。在他們看來,“考證”不是為了檢驗或衡量自己所學知識或技能的而是成了進入某部門工作的一種招牌門面,自己不想考,但迫於壓力。

對於這種現象,社會應當負一定責任。“考證”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可以衡量學生所學,這社會招聘提供一定標準,方便人才的流動,但若由此而導致“無證無用論”,只鑽證書不注意實踐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話,那麼“考證”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究竟要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考證”問題,怎樣把“考證”變的人性化合理化,怎樣在“考證”與實踐中選擇,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走。面對當前的就業情況和社會條件,建議大學生們要保持冷靜既要注重知識的學習,又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實現“考證”與實踐相協調平衡,以期為即將到來的求職生涯增加砝碼!

當然,考證大軍中的大多數人還是通過踏實學習,既拿到了證明自己的證書,又學到了知識、提升了個人能力。但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除少數優秀學生外,大多數學生為考證投入過多將會導致專業知識的學習受到影響,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我們學校是文科院校,表面看來學生課業遠不如理工科學校學生負擔重,通過學校期末考試也比較輕鬆。然而,文科類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長期過程,除學好學校設置的課程之外,學生還須閲讀大量書籍,才能真正打好基礎,才能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後遊刃有餘。如果對學校課程僅求過關,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考取其他證書,則是捨本逐末了。這樣導致的結果將是成績平平、專業知識不足,工作之後恐怕力不從心難以勝任,而付出較大心血考取的計算機證、駕駛證等卻未必對自己有很大幫助。孰重孰輕,應是不言自明的。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再去學習各種技能考取其他證書,方是錦上添花之舉。

最後,衷心希望廣大同學能夠看清考證的利弊得失,不要盲目跟隨潮流,考慮成熟之後作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