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識

愛好9.19K

防暑降温,是在夏日高温天氣採取的一種用食物,飲料解熱的方式。夏季高温,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知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知識

夏季如何防暑

1.口渴後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2.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温影響極易積藴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3.常備防暑藥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金銀花、菊花、荷葉、西瓜。

4.學會睡好午覺

夏日,日長夜短且天氣悶熱,睡眠時間少,睡眠質量差。如能午後稍睡片刻,猶如給大腦充電,有利體力恢復。

5.濕度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年老體弱和平時缺少運動者,萬萬不可劇烈運動,否則有害無益。世界共識,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6.熱茶比冷飲效果好

醫學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茶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鉀離子丟失過多,鉀與鈉共同維護細胞內外正常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對神經、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有重要影響,體內鉀不足時,常覺疲乏無力,食慾減退,耐熱能力下降,甚至導致中暑。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

7.空調室內外温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調室內外温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8.外出戴帽子

夏天外出要戴帽子減緩頭頸吸熱的速度。

9.多吃苦味菜

有利於泄暑熱和燥暑濕,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筍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夏季外出怎麼防暑

1、穿淺色衣服:夏季外出旅遊時應穿白色、淺色的或素色衣服,不宜穿黑色的或藍色的衣服,因為白色、淺色或素色衣服吸熱慢、散熱快、穿着涼爽,不易中暑;而黑色或藍色的衣服吸熱快、散熱慢、穿着悶熱,容易中暑。

2、戴隔熱草帽:編織草帽的原料多為空心的,裏面儲存有一定數量的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另外,草帽對陽光還有一定的遮擋作用。因此,夏季外出旅遊最好戴一頂草帽。

3、中午要休息:早晨空氣新鮮,氣候涼爽。因此,夏季外出旅遊時,出發時間應該早些,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點鐘以後再進行旅遊活動。這樣不但旅遊時有精神,不覺累,而且還不會中暑。

4、多喝鹽開水:夏季高温,出汗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衡,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防暑。喝鹽水時,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

5、帶防暑藥物:在旅遊途中,容易遇到多變的氣候,忽冷忽熱的氣温易感冒,又悶又熱的天氣最易中暑。因此,夏季外出旅遊時應帶些防暑藥物,如人丹、清涼油、萬金油、風油精、十滴水、霍香正氣水等。

一旦發生中暑,應將病人抬到蔭涼通風處躺下休息,然後給病人解開衣釦,用冷水毛巾敷在病人的頭部和頸部,並讓病人服些人丹或十滴水。如果病人昏倒,可用手指掐壓病人的人中穴或針刺雙手十指指尖的十萱穴。當病人好轉時再送往附近醫院治療。

夏季防暑降温的寶貝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人們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飲、冷食作為解暑降温的寶貝。其實,夏季防暑降温的寶貝應該是以下幾種:

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從營養學觀點來看,任何含糖飲料都不如白開水的價值大,因為純淨的白開水進入人體後能很快被胃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新陳代謝的功能,同時調節體温、清潔人體內環境。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後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季高温,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有經驗的保健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式補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如果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無力。科學分析表明,茶葉含鉀較多,約佔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温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

陳醋:夏季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減少,使食慾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如果在烹調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慾。夏季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就會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而且有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

綠豆湯: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有關實驗表明,綠豆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苦瓜:有人把西瓜當成夏日解暑的珍寶,其實從理論上説最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類食品卻是苦瓜。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們視為難得的食療佳蔬。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尤其到了炎熱夏天,人們都要祛暑熱解勞乏。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後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慾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製的涼茶,飲後消暑怡神,煩渴頓無。

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藥。主要用於因高温引起的頭痛、頭暈、噁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藥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夏季解暑藥的用法

進入盛夏,悶熱高温的天氣讓人感到很難受,解暑藥可以消暑生津、解除煩躁,那麼,如何應用解暑藥呢?下面介紹以下各種解暑藥的用法:

清涼油。用於悶熱不適、中暑、傷風感冒、頭痛頭昏、蚊蟲叮咬等。頭痛頭昏時擦塗太陽穴及頭頸部,其餘擦塗患處,擦後適當給予按摩,可醒腦提神、消炎消腫、止痛止癢。

風油精。預防和治療傷風感冒、頭痛、牙痛、中暑頭暈等不適。取少量風油精塗擦於太陽穴上,或以鼻嗅之,可提神醒腦、解暑鎮痛。洗澡時在水中放幾滴風油精,清涼除痱。但孕婦不宜使用。

花露水。除痱止癢、提神醒腦、防蚊蟲、除菌、殺菌。花露水內含有70%—75%的酒精,具有易燃性,不要在燃着的蚊香、蠟燭、煙頭附近使用。

十滴水。用於因中暑引起的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胃腸不適等,解暑散寒。酊劑可口服,每次2—5毫升,兒童酌減,用温開水送服。十滴水所含的藥物成分有一定毒性,故不宜多服,孕婦忌用。

藿香正氣水。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主要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頭暈等症。個別患者有過敏反應,用藥應慎重。服藥期間忌食生冷。

仁丹。清暑開竅,和中止嘔。天氣太熱導致頭暈頭痛、噁心胸悶,每次10—20粒,含化或涼開水送服。仁丹含有硃砂,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嬰幼兒及兒童也不宜服用。金銀花露。甘涼潤口,生津、止渴、清熱、散風、解表。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口服60—120毫升,一日2—3次,切勿暴飲,否則會引起腹瀉。

夏季防暑養生常識

1、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儘管大熱天裏吃這些東西難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於降低體温;

3、温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於體温的温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複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温度的工具,裏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温效果;

7、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温醒腦;

9、涼水衝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衝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温度。

夏季防暑禁忌

1、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2、忌空腹飲茶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痺症,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等病症。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飢餓感則立刻停飲。

3、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4、忌夜卧貪涼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現這家卧室中的牆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着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後,那家人果然長壽了。原來,中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卧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

5、睡覺貪涼

納涼時不要在房檐下、過道里,應遠門窗的縫隙,以防賊風侵犯而得陰暑症。鍛鍊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做過分劇烈運動,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如果嫌天熱睡不着,早上起牀後可以開窗通風,上班前再將窗簾拉好。晚上下班後再打開空調(27度左右),房間門打開互相通風,以保持各房間温差平衡,營造涼爽環境自然利於入睡。

6、大量出汗

運動過程中,體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運動脱水。不僅會引起肌肉疲勞,還會導致協調性下降,影響正常的運動。出汗要適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體陽氣隨之流散,陽氣不足則會內寒伏於體內,一到秋天引動寒濕,易發生腹瀉、腹痛等不適。所以要適當運動,晨跑與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每次只要鍛鍊到微微出汗、氣喘吁吁就可以了。

7、只吃清淡素食

夏季因為高温,人們喜歡吃清淡的食物,認為這樣解暑,防上火。但是在夏季因為熱量消耗大,更應該讓營養補充全面。中暑患者應以清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夏季防暑注意事項

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説,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注意飲食衞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如綠豆百合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降膽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南瓜綠豆湯同樣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氣的功效。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不過要注意西瓜別吃太多,現在的西瓜太多農藥了,個人推薦龍眼,相對來説更加適合)。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衞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儘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另外,學生也開始放暑假了,外出遊玩一定要了解天氣情況以及注意安全!

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忌久坐露天木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説法。暑過後,氣温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裏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温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喝水:喝的時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要喝温開水,不要喝冰水;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要喝燒開過的水,不要喝生水;要喝新鮮温開水,不要喝“陳”水;還可以多喝加淡鹽的温開水。

2、多吃苦味菜:有利於泄暑熱和燥暑濕,苦瓜、苦菜、苦丁茶、苦筍都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

3、喝一些稀釋的電解質飲料:要遠離酒精、咖啡因和香煙。

4、多吃涼性蔬菜:像番茄、茄子、生菜、蘆筍等等。

5、多吃各種瓜類:冬瓜利尿消炎、清熱解毒;絲瓜解暑祛風、化痰涼血;苦瓜祛暑清心;黃瓜中的纖維素可以排出腸道中腐敗的食物,降低膽固醇;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

6、留意體重變化:中暑有可能導致身體在連續幾天內逐漸虛脱,所以如果出現體重在數天內直線下降的情況,應加以留意。

7、外出不要打赤膊:以免吸收更多的輻射熱,通風的棉衫和赤膊相比更有消暑的作用。

8、外出戴帽子:夏天外出要戴帽子減緩頭頸吸熱的速度,特別是禿頭或髮量不多的人。

9、及時散熱: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用冷水衝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

10、保證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宜在炎熱的中午強烈日光下過多活動。

11、慢慢地適應氣温的轉變:從事户外活動的時候要放慢速度,不要逞能。

12、穿淺色的衣服:棉花及聚酯合成的衣物最為透氣。

13、多洗澡:幫汗水離開人體。

夏季防暑降温食品

綠豆湯:具有生津止渴、消除煩熱的功效,可排出體內暑熱和暑濕,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達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苦瓜:含有金雞納霜可抑制體温中樞,降熱解暑;刺激人體唾液和胃酸的分泌,有利於增強身體代謝能力。

西瓜:富含水分,可補充流失的水分,防止中暑;同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鉀,有助於降温和保護心血管健康。

薄荷:具有清涼解暑的作用,可以泡茶或加入菜餚中食用。

黃瓜:含水量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夏季食用。

草莓: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具有清熱解毒、降火的作用。

檸檬:富含維生素C,具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的功效,可以製作檸檬水或加入菜餚中食用。

紅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煮粥或煮湯食用。

菊花茶:具有清熱解毒、降火的作用,可以泡茶飲用。

紫薯: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具有清熱解毒、降火的作用,適合夏季食用。

夏季防暑降温食譜

1、荷葉冬瓜湯

材料及做法:鮮荷葉1張,鮮冬瓜500克;油、鹽適量。將荷葉洗淨、剪碎;冬瓜連皮、切塊,然後同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煲湯,熟後加油、鹽調味,喝湯食冬瓜。

2、藿香葉粥

材料及做法:鮮藿香葉20克,煎湯加白糖,每天服3至4次;或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汁煮沸,即成藿香葉粥,適量服用。

3、清暑祛濕茶

材料及做法:鮮扁豆花、鮮荷葉、鮮玫瑰花各20克。先將荷葉切成細絲,與扁豆花、玫瑰花置入容器內,加水500毫升,煎成濃汁,加適量冰糖。

4、苦瓜茶

材料及做法:鮮苦瓜1條,綠茶5克。將苦瓜去瓤切碎,與綠茶加水煎服。

5、荷葉茶

材料及做法:鮮荷葉100克,蜂蜜適量。將荷葉煎湯,去渣取汁,待涼後加蜂蜜,代茶飲服。

6、冬瓜薏米鴨

材料及做法:冬瓜500克,薏米50克,鴨1只,油、鹽、味精適量。冬瓜去皮、切塊,鴨洗淨、切塊,然後與薏米同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煲熟,然後調味食用。

7、海帶綠豆冬瓜糖水

材料及做法:海帶50克,綠豆100克,冬瓜500克,紅糖適量。將海帶洗淨、浸透、切塊,冬瓜洗淨、去皮、切塊,然後同放入煲內,加清水適量,煲至熟爛後加入紅糖,再煲片刻即成。

8、冬瓜薏米煲水鴨

材料:冬瓜250克,薏米30克,水鴨250克,生薑2片

做法:水鴨洗淨斬塊,氽燙後用清水衝乾淨,冬瓜連皮切塊。將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加水,先用武火煮15分鐘後改為文火,再煮一個小時左右,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暑,利尿解暑。冬瓜清熱,薏米利尿,而水鴨是滋陰補品

9、番茄土豆煲豬踭

材料:番茄150克,土豆150克豬踭肉250克

做法:先將豬踭肉洗淨氽燙,與切塊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煮50分鐘後,加入番茄,再煮10分鐘,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生津止渴

10、苦瓜黃豆燜排骨

材料:苦瓜250克,黃豆100克,排骨300克

做法:黃豆洗淨後浸泡半天,排骨洗淨,將苦瓜切塊用開水氽燙備用。熱油鍋,將蒜蓉爆香,將排骨下鍋爆炒,下鹽少許,炒至五成熟,放入砂鍋,與苦瓜、黃豆一起燜60分鐘。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暑,除煩止渴

11、節瓜蠔豉煲豬踭

材料:節瓜500克,蠔豉50克,豬踭肉400克

做法:節瓜去皮切塊,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鍋,煮沸後用文火煲1-1.5個小時

功效:清熱利濕祛暑

12、白薯紅糖水

材料:白薯250克,紅糖50克

做法:將白薯切小塊,加水煮20分鐘,加紅糖即可

功效:有清熱生津,和血通便的作用

13、太子參滾瘦肉湯

材料:太子參15克,瘦肉150克

做法:先將洗乾淨的太子參放入煲裏,加水適量,大約煮30分鐘後下瘦肉,再用小火煮15分鐘後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有益氣養陰生津的作用,男女老少皆宜

14、西洋參煲水鴨湯

做法:每次用西洋參20克,水鴨肉250克,桂圓肉12克。製作時,先將西洋參洗淨,用刀切成薄片(或打碎成幼粒),備用。剖殺水鴨,去除毛及內臟、頭、頸及腳,用清水洗淨血污,然後用刀砍成粗件備用。桂圓肉去除雜質、並用清水略洗淨。以上湯料準備就緒後,同放進湯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用中火到慢火煲湯,煲一小時卅分鐘左右,加食鹽調味,待温飲湯,食鴨肉及桂圓肉。

中暑後的飲食大禁忌

夏季,天氣炎熱,特別是進入盛夏後,濕度明顯增大,空氣流通性差,更加顯得悶熱異常,常在室外勞作的人們或抵抗力低的人,很容易中暑。中暑後除及時採取治療外,在飲食上也有四忌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1.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3.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捲土重來,那時就得不償失了。

降温防暑誤區

誤區一洗冷水澡最舒服

【誤區解讀】大汗漓淋時,人們會覺得洗一個冷水澡會非常舒服,其實不然。用冷水洗澡,會使已經擴張的毛孔驟然關閉阻塞,使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引發“閉汗”,從而引起中暑症狀,甚至引發其他疾病。

【建議】夏季暑多夾濕,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就會出現沒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夏季人體陽氣最旺盛,用温水洗澡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臟腑機能,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誤區二化纖面料輕便又清涼

【誤區解讀】夏季很多漂亮的衣服都是用化纖面料製作的,面料重量輕、價格廉、花色品種多,很受年輕一族尤其是愛美女士們的歡迎。然而,化纖紡織品透氣性差,妨礙人體的汗液排出,使人穿着時有煩悶、濕熱的感覺,甚至會生痱子、生皮炎。

【建議】棉、麻、絲等天然纖維是夏季穿衣的最好選擇。絲綢衣服親膚性很好,重量輕、厚度薄,夏天穿上既舒適美觀,還會感覺通體涼快。棉質衣服吸汗,透氣性好,而且面料柔軟,不僵硬。麻質的衣服因為其分子結構鬆散、質地輕、孔隙大,透氣性和吸水性非常好。

誤區三顏色淺的衣服既散熱又涼快

【誤區解讀】從衣服的顏色上,一般人都認為夏天穿白色、淺色衣服會涼快,其實白色或太淺的顏色會反射紫外線,易傷害皮膚。

【建議】夏天穿紅色或藏青色顏色的服裝是最佳選擇,紅色光波最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而其他顏色就相對較弱,所以夏天穿紅色衣服能阻止紫外線,防止皮膚被曬傷。另外,在室內或是陰天時穿黑色衣服,會發揮它散熱快的功能,能快速排走皮膚表面的熱量,讓人感覺涼快不少。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陳麗華指出,黑色衣服在沒陽光的時候穿是最涼快的。可以在室內穿,或者陰天的時候穿,因為這個時候陽光少,黑色不會發揮吸熱快的本性,反倒只發揮它散熱快的本領,這樣就能快速排走皮膚表面的熱量,自然要比其他顏色的衣服感覺涼快不少。

誤區四長時間使用空調降温

【誤區解讀】人們覺得外面太熱,一進屋子就開空調,開的温度還很低。但是這樣健康嗎?

【建議】室內温度不要低於27℃,室內外温差不超過8℃。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常通風。在空調房裏待的時間過長,也會引起渾身痠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有時還由於鼻腔過於乾燥而發生鼻出血,或者發生感冒、發燒,甚至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腸胃炎等疾病。

高温作業夏季防暑降温知識

(1)在高温季節到來之前,要制定防暑降温工作計劃和具體措施。對高温作業點要做好調查摸底,心中有數;對防暑降温設備要組織維護保養;對高温作業工人進行體檢等。

(2)制訂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暑季要根據生產特點,適當調整作息時間,增加工休時間,安排好工間休息地點,休息室或涼棚,有條件的可在休息室設置空調設備。

(3)充分保證高温作業工人睡眠時間。在室內設立一定牀位的高温臨時宿舍,供路遠或家庭環境差的高温作業工人臨時住宿,同時做好食堂和家屬工作,保證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4)改革工藝。通過技術革新,改進操作方法和工具設備,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消除或減輕笨重的體力勞動,從根本上改善勞動條件。

(5)合理佈置和疏散熱源。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應儘可能將各種熱源佈置在車間的下風外,或放置在室外自然冷卻或用噴水的方法冷卻。

(6)熱源隔絕方法:

①用水隔熱。一般有水幕、水箱、水涼亭等幾種形式。

②用固體材料隔熱。如利用石棉板、土磚等傳熱慢的材料製成隔熱罩、擋板或築成隔熱牆。

③露天作業可搭工地涼棚遮擋太陽輻射熱。

④通風降温。盡一切力量利用好自然風以後,再採用機械通風。如空調機、排氣風扇、各種電風扇等。

(7)衞生保健措施

①預防性體檢。凡患有高血壓、潰瘍病、活動性肺結核、肺氣腫、肝腎疾病、明顯的貧血、急性的傳染病、重病恢復期及體弱者,均不宜從事高温作業。

②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供應的各種飲料必須符合衞生標準,飲料一定要含有0.1-0.3%的食鹽、糖精不超過0.08‰,飲料温度不宜太低,應保持在8-12℃為宜。

③加強巡迴防治。醫務人員在高温天氣應加強現場巡迴醫療,宣傳防暑知識,及時發現和處理中暑者,積極開展防治工作。

④加強自我防護。從事高温作業的人員,最好穿着白色工作服,備有防輻射的面罩;露天作業戴太陽帽,同時備有必要的防暑藥品。

中暑的症狀

(1)中暑先兆。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噁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温略有升高(不超過37.5℃)等症狀。如能及時離開高温環境休息,短時間即可恢復。

(2)輕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全部症狀外,還有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大量出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和脈搏細弱、體温在38.5℃以上等症狀。一般在4-6小時內可恢復。

(3)重症中暑。除有以上中暑症狀外,並伴有昏迷或痙攣,皮膚乾燥無汗,體温達40℃以上等症狀。

中暑的急救

發現有人中暑,應積極採取措施,及時搶救和治療。

(1)立即將患者移到陰涼安靜的地方,平卧休息。

(2)鬆開衣服,採取將温通風措施,幫助散熱。

(3)及時補充清涼含鹽飲料。

(4)服用解暑藥物。如人丹、十滴水、解暑片或塗清涼油。有頭暈、噁心、嘔吐或腹瀉者,可服用中藥霍香正氣水等。

(5)嚴重的中暑病人,經急救後立即送醫院治療。

這8種人易中暑

和普通人相比,一些身體素質較差或有其他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中暑問題,所以在炎熱的天氣裏自己和家人就更要注意。

1、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系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2、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如果逗留在通風不良、温度較高的室內,就容易中暑。

3、嬰幼兒的各系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温調節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較多,對散熱不利。

4、炎熱天氣會使心血管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尤其是心臟功能不全的,他們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所以容易中暑。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對內外環境温度變化反應遲鈍,雖然熱量已經積蓄在體內,但病人的自覺症狀卻出現得較晚,易引起中暑。

5、患一些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因為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體產生內源性致熱原,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能使機體釋放出一些物質,使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容易中暑。

6、營養不良的人因為營養素的缺乏使血壓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縮。他們還容易反覆腹瀉,導致脱水和電解質紊亂而中暑。

7、服用抗組織胺藥、抗膽鹼藥、安眠藥等的人也會產生血管收縮,使體温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中暑。

夏季防暑良飲是熱茶

盛夏酷暑,飲何種飲料為好?中醫認為,惟熱茶莫屬。溶在熱茶中的咖啡鹼、可可鹼、茶鹼和芳香物質,可興奮大腦神經,有利於對體温中樞進行調控,並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加快代謝,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喝熱茶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汗孔洞開,汗腺舒張,促進汗液排出,散發熱量。有人測定,喝熱茶9分鐘後可使皮膚温度降低1℃-2℃,降温可維持15分鐘以上。

老年人因津液不足,口乾舌燥,茶中含的茶多酚、糖類、氨基酸及多種芳香物質可刺激口腔黏膜,促進唾液分泌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

患有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在炎夏易發生中暑,茶中的茶多酚、維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具有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並能保護造血功能,升高白細胞,增強抗病能力,因而飲茶對強身防中暑極有裨益。但飲茶要講科學,飲茶不可過量,茶水以清淡適中為宜,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