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博物館調研報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博物館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博物館調研報告

博物館調研報告1

調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現代化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環境幽雅的農業路中是我省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設施。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博士生導師齊康教授主持設計的,其主入口面向農業中路,東面是文博東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臨某住宅區。總用地面積約為156畝(合10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78840平房米,主館及配樓面積約為55740平方米。

室外分析

省博位於五一路與東風西路的交界處,是一座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從外觀上看省博的建築風格與北京展覽館上海展覽中心類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築。由於建成年代久遠省博的外觀並沒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功能上來看博覽建築的平面組合採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將個展區於放射式的方式分開。在解決客流貨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線上省博分設主次入口以疏導不同的人流。將主入口設在了城市次幹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幹道東風西路,這樣儘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車流過於擁擠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況。停車場位於博物館前面即主入口的旁邊,由於受場地的制約車流入口與人流入口並沒有分開而是公用。室外種植了大量喬木植物於營造一種宏大壯闊的感,展廳裏的天花板多是黑色,配合星星點點的點狀燈,有點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燈光使得展廳優雅而神祕。展品櫃上方則多使用白熾燈,跟黃色的燈光不同,白熾燈光線較好,使遊客更清晰地觀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廳的用途。在兒童歷史知識講座的展廳裏,則配合兒童的特點,放置了色彩鮮豔的桌椅,整齊的坐席,合適的間距,相應的設計,都顯得清晰有序。三樓的明清珍寶館裏的隔斷還特意做了清朝皇宮圍牆的樣式,貼合整個展館的歷史氛圍。

整體造型

從總平面上看,四隅分佈附屬建築,聚散有致,和諧統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築羣呈四面輻射狀,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傳播。假如我們從上鳥瞰整個建築羣,則宛若“大鵬展翅”向天飛,主體建築如大鵬身軀,展館大門就像大鵬的頭部,兩側配樓恰似大鵬的翅膀,後邊與文物庫房相連的過廊,更是大鵬之尾。整個造型象徵着古老中原再現歷史的輝煌,經濟文化的全面振興和騰飛。

主館造型特徵分析

河南博物院主館位於院區中央,呈“中”字形佈局,其中,主館的東西兩翼分別有兩個專題展館,主館後端直通文物庫房,主館前端為主入口及禮儀接待區。主館前的院區正門、主館及主館後面的文物庫房三者自然成為一中間序列,院區四角對稱佈置了兩組風格造型相同的建築,它們分別是培訓樓、辦公樓、綜合服務樓、電教樓。總面圖中的“九宮格”似的建築佈局,也契合了古語“九鼎定中原”之意。河南博物院院區建築的整體佈局正體現了中國式羣體建築組合的精髓——中軸對稱、主從有序、方正嚴整。

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總體形象設計構思來源於河南登封的觀象台,經過建築大師的精心構思和演繹,最終創作出現在頭戴“皇冠”的金字塔造型,正如設計主創人員齊康説,“登封的觀象台是我國曆史上留存最為著名的天文觀察台,其造型對稱,兩側傾斜,長條測繪石擺放在中央,整體造型簡樸優美,這座古代的科技建築獨特的形象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皇冠”呈“鬥形”,中心設置一個透明的圓洞,取匯聚“中原之氣”之意,古語就有“匯宇宙之氣,聚天地之靈”的經典語句,這也許就是河南博物院建館之宗旨——“博”採中原寶物之精華。

正四稜錐,這一簡潔、純粹的幾何圖案本身就給人以穩定、莊重、神聖的視覺和心裏感受,博物院主館建築主體選取類正四稜錐的金字塔造型為其成為一經典建築奠定了基礎。金字塔主體高度與其塔底寬度及兩側的配樓形成了完美的比例尺度。四條稜錐向上直斥天穹,向下斜扎地心,使得整座建築顯得遒勁有力。還值得一提的是,四條稜錐與地面的交接處是四片水池,更烘托出主體建築的寧靜與空靈。四個稜面上,勻稱、巧妙、有規律地設置了採光窗户及奶頭乳釘,乳奶釘圖案的選取是來源於中原出土文物上青銅器上的造型紋樣以及中國傳統大門上的門釘式樣,乳釘後襯傳統中國紅色背景,這更突顯了建築的古典韻味。以金字塔主體建築為中心,通過相同風格的不同功能空間,如連廊、庭院、臨時展廳等,使整個主館建築成為了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主館流線組織形式

博物館建築內部空間流線組織的基本形式有串聯式、放射式、通道式三種。串聯式的流行組織形式一般是指各個展覽空間收尾相接,相互穿套,這種流線組織形式簡潔、明確、指引性強,能夠避免參觀的重複或遺漏,增強了展示的有效性。放射式的流線組織形式是指各個展覽空間圍繞一個放射狀的中心樞紐進行組合,參觀者參觀完一個展廳,需回到中心樞紐區,再進入另一個展廳。這種空間組合形式靈活性強,觀眾可以有選擇地進入自己感興趣的展館參觀,博物館管理方也可以根據需要開放幾個或若干個展館。通道式的流線組織形式是指各個展示空間是通過走道也連通或貫穿,參觀者參觀完一個展廳,需經過走道,再到達另一個展廳。

博物館建築內部空間流線的組織是博物館建築設計的重中之重。一般情況下,稍大型的博物館一般是上述三種基本流線的組合形式,如放射式+串聯式、放射式+通道式、串聯式+通道式等,有時候甚至是多種流線形式的組合或者一種流線形式的重複運用。河南博物院就是將放射式的流線形式重複運用的經典實例。

河南博物院主館的平面整體上是一個對稱式的佈置,齊康教授在博物院的設計上,既保持了這種規整的佈局形式,又把各個展覽空間完美地組織在了一起。河南博物院的一層平面圖,我們可以看到清晰、明確的兩條軸線:入口、前廳、中央大廳、電梯廳及通向北建築區庫房通道;西入口、西前廳、西側廳、中央大廳、東側廳、東前廳、東入口。

四個基本展廳與其圍和的中央大廳構成了一個放射性的流線組織空間,東西向的分別設有兩個臨時展廳,東西向的兩個臨時展廳與側廳構成了兩個小的放射性的流行組織空間。“一大兩小”(亦或是“一主兩從”)這樣三個放射性的空間又是一個有機統一體,三個空間既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展覽區,也可以獨立、靈活展覽。

博物院主館二層、三層平面都是一個放射性的流線空間,即一箇中庭空間與四個基本展廳,四層平面則只剩下一個展廳,這個展廳即是底層的中庭空間。

博物館調研報告2

如今的博物館已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在社會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並廣泛的深入到現代生活中。與其他建築不同,博物館建築是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設計他的時候,既要考慮功能的複雜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宣揚他所呼喚的獨創性,換句話説,他是一類有靈魂有主題有概念的建築。

我們主要調研了三個博物館,一個是蘇州博物館,一個是去上海實習時參觀的上海博物館,還有一個就是長沙的簡牘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所處位置獨特,他緊鄰拙政園還和忠王府相通,所以在建築形式上採用中國建築傳統的風格,與拙政園、忠王府保持一致。這樣一來,不僅對古建築起到保護和尊重的作用,使蘇州博物館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還提升了蘇州博物館自身的文化氣氛。蘇州博物館的功能分區十分明確,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口、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區。這種以中軸線對稱的東、中、西三路佈局,和東側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襯,十分和諧。新館與原有拙政園的建築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符合歷史建築環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獨立性,以中軸線及園林、庭園空間將兩者結合起來,無論空間佈局和城市肌理都恰到好處。

博物館的採光是設計博物館的時候一個要重點考慮的方面。因為博物館內所展出的物品大多數都不能受陽光的直射,而且產生的眩光也會讓欣賞展品的遊客感到不適。蘇州博物館大量的運用了自然的陽光,充分考慮自然採光。玻璃屋頂與實屋頂相互映襯,使自然光進入活動區域和博物館的展區,為參觀者提供導向。金屬遮陽片在屋頂之下被廣泛使用,控制和過濾進入展區的太陽光線。

如果説蘇州博物館是與環境相融與自然相融的建築,那麼上海博物館則是獨樹一幟的。其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二層,建築高度29.5米。象徵“天圓地方”的圓形放射與方形基座構成了不同凡響的視覺效果,整個建築把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地融為一體。‘天圓地方’象徵着中國傳統的宇宙觀,展示了一種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時空循環昇華之力。‘天圓地方’組合,創造了圓形放射與方形基座和諧交融的新穎造型,帶來了特有的空間輪廓,使整棟建築能從城市眾多建築中脱穎而出,給人以回眸歷史、追尋文化的聯想,引發人們對形象與技術碰撞後產生的建築文化魅力的關注、憧憬。

上海博物館內部有一個非常大的圓形中庭,上部是圓形的大天窗,可以確保中庭的採光,也同樣符合“天圓地方”中“天圓”這一設計概念。樓梯和扶梯分別位於中庭的兩側,展廳圍繞着這個中庭佈置,交通流線簡單明確,遊客能很輕鬆的並且不落下的看完每一個展館。展廳的內部流線設計的比較曲折,能較大程度的提高展廳的利用率,在空間的佈置上也注意疏密的變化,展示形式也多種多樣,根據展示品種類的不同,還變換着展廳的主色調,烘托不一樣的氣氛,時刻給人一種新鮮感。

和蘇州博物館不同,為了保護文物不被陽光直射,上海博物館中的展廳大部分採用的是人工照明。並且根據展出的物品不同還採用了不同的光源。例如雕塑展廳的光源偏暖,給人一種神祕感;青銅展區的光源偏冷,烘托一種莊嚴肅穆感;在書畫展區,採用的的光源較暗,並且帶有感應裝置,有人在的時候才會自動開啟,開啟一段時間又自動關閉,這樣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文物被光照射的時間,從而達到保護文物的效果。

不同的展館顏色基調不同,表現的氣氛也會不一樣,例如紅色為底色渲染出一種神祕感,而青色為底色則顯得莊重。同樣是博物館,一個低調一個張揚,但是他們都具有非常濃厚的文化色彩,都運用了許多民族的傳統的元素在建築上。相比於前兩者,長沙簡牘博物館從外部造型上看則比較現代,但簡介而不失莊重。

長沙簡牘博物館位於長沙市白沙路,天心閣東北側,西臨建湘路,東接白沙路,南面為規劃的市民廣場和城南路,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在設計簡牘博物館時,設計師很注意場地的設計,使博物館的場地部分可以和兩個主幹道相連,這樣不僅增加了人流量,還使交通更加便利。

博物館調研報告3

大家好!剛才我們前面已經有非常精彩的領導致辭,也有非常深入、帶有很高學術含量的專家演講。特別是宋向光老師從歷史的角度,丁元竹老師從理論和政策的角度,還有餘丁老師從管理角度,向我們闡述了志願者工作的意義和實踐,也為我接下來的有點宏觀但是又比較具體的報告做了很好的鋪墊。謝謝他們。

我講的題目是《國內美術館志願者工作調研報告》。我的發言主要分三部分:一是調研簡介。二是調研分析,三是調研建議。

第一部分:調研簡介。

今天我們做這麼一個活動,包括我們之前做這麼一個調研,是緣於前段時間文化部一個很重要的會議,就是全國文化志願服務工作會議,我有幸和我的同事楊蘭亭參加了會議。蔡武部長的一句話給我很大啟示,他説我們應該加強對文化志願服務相關的理論和政策研究,所以我們認識到也有必要對國內美術館領域的志願者工作做一些瞭解,開始籌備做今天這麼一場會議。通過調研我們也是希望總結國內美術館志願服務和管理的經驗,發現問題和不足,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

研究的問題,也是今天大會和明天工作坊具體討論的問題,包括美術館志願工作的發展歷史與現狀;美術館志願者服務的範疇、內容、方式與要求;建立和完善美術館志願者管理制度與機制;建立和完善美術館志願者權益的法律保障;美術館志願者工作的理論與政策支持。我們是從這些角度進行這項研究的。

研究的方法。前期進行文獻的研究,包括對國內美術館、博物館以及國外的情況進行一些瞭解。然後問卷調查,對全國主要美術館進行調研。然後進行分析統計。我們的調研也有很多侷限,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展開,這些也許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關於調查問卷的設計。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前期收到過我們的問卷,包括填報單位的信息、志願者管理工作的信息比如部門、人員、經費、宗旨、自我管理組織,還有志願者隊伍構成的基本信息,比如創建的時間、招募的頻率、人數、流失率、性別、年齡、職業身份、學歷、服務方向,還有其他信息,比如志願者招募、管理和考核。還有機構自我評估,主要是三個方面,包括主要的特色和優勢,主要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希望改進的方面。

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全國的42家主要美術館,這個名單是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提供的一個公立美術館的名單,也挑選了幾家在北京、上海、廣州的民營美術館進行調查。最後我們收到了24份問卷回覆,包括20家公立美術館和4家民營美術館,一會兒給大家看名單。但是也有很多館給我們回覆非常抱歉我們還沒有開展志願者工作,或者是我們有一些其他原因還不能填這個表,所以我們最後只收到了24份。

這些館,我按收到的先後順序排列在這裏,第一個是湖北美術館,第二是關山月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喜馬拉雅美術館、鄭州美術館、廈門美術館、廣東美術館、中華藝術宮、天津美術館、武漢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福建省美術館、山東省美術館、寧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黑龍江省美術館、石家莊美術館等等。

第二部分,我向大家介紹我們調研的初步分析。

(一)國內美術館、志願者工作發展非常迅速,也取得了非常豐碩的成果。

首先是近十年來國內美術館紛紛開展志願者工作,成立志願者的自我管理組織,發展速度比較快。比如20xx年有江蘇、廣東、廣州博物館開展了志願服務,20xx年上海證大喜馬拉雅美術館,20xx年的中國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等等。中華世紀壇藝術館20xx年就成立了志願者的自我管理組織,這是我們收到的問卷裏比較早的。

第二個發現是國內美術館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服務內容豐富,服務方式多樣,構成日趨合理。前面諸迪司長也提到,我們發現在這24家美術館裏志願者人數超過2萬人,服務觀眾的人次超過了686萬人次,累計服務時間83萬小時,服務方向義務講解佔28%,其他的設計、布展、翻譯等佔62%。

志願者的構成,宋教授剛才講了國外男女比例大概是40:60,國內比例女性佔了72%,男性是28%。年齡方面主要是年輕人、大學生,18—30歲佔了70%,然後是50—60歲的比較少,60歲以上的更少了。本科大學生比較多,73%,然後是碩士,最後是博士。職業有大學生、在職人員、退休人員、中學生、國小生,大學生比例佔了62%,退休人員的比例佔7%。

大家可以看看這個圖,這是男女比例。

這個是職業平均分佈的比例,大學生比較多,退休人員不太多。

學歷比例,本科大學生比較多。

年齡平均分佈比,大概是20—30歲比較多,60歲以上和50—60歲的很少。

服務方向平均百分比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三,國內美術館志願者管理機制、制度逐漸建立完善,在志願者招募、選拔、培訓上崗、獎懲考核、享受權益、交流合作方面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志願者招募方面96%的美術館能夠通過網絡進行招募,54%通過傳統媒體,33%的通過現場活動招募。志願者招募人員比如有志願者管理人員、資深志願者也有館內專家,其中很多是通過志願者管理人員的招募。招募審核標準主要是美術專業和綜合能力。

這是招募宣傳方式。

這是招募主要的審核標準。

在培訓上崗方面,100%的美術館都開展了崗前培訓,79%的美術館開展了常規培訓,內容包括美術相關知識、志願者的職責、工作要求、展覽和導賞的支持、禮儀、能力提升等等。獎懲考核方面,從服務連續性、態度、紀律性、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進行考核。獎勵的機制主要是通過組織一些參觀、展覽、講座優惠的購書、發放補貼、表彰先進等方式進行。工作的條件,有76%是美術館提供志願者工作服,79%提供工作設備,62%提供休息活動室。

享受的權益,他們經常參加一些交流的聯誼活動,25%的館提供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也有免費參觀的活動,87%的美術館提供免費午餐,42%的美術館提供交通補貼。

交流合作,與其他志願者組織建立合作關係,比例有43%,有87%的美術館有固定的合作院校,54%的和這些院校簽署了志願者合作協議。

(二)國內美術館志願者工作我們認為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大家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就是志願者的流失率比較高。52%的美術館表示面臨流失率高的嚴重問題,50%以上的美術館流失率接近或超過40%,等於是一半。志願者流失嚴重必將增加美術館的管理成本和時間成本。其中有一個原因,這個問卷裏大家都表示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年輕的學生比較多,佔了62%,學生的流動性強,要畢業,要上課,所以不太穩定,他們有年輕、專業、熱情高、效率高的優勢,但是流失率也比較高。還有其他的問題比如本館本身吸引力不夠,管理不善等等各方面原因都有。

二是志願者隊伍的來源渠道和人員構成比較單一。女性佔得比較多,72%,年齡方面大學生、年輕的在職人員比例多一點,其中有16個美術館在60%以上,福建美術館、山東省美術館是100%,6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和中國小生都比較少。11個美術館沒有60歲以上的志願者。學歷也是大學本科為主,比較高學歷的專業化的志願者還是比較少。

三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志願者組織管理體系。大家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比如48%的美術館還沒有成立志願者自我管理的組織等等。我就不一一念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四是志願者服務,大家都認為需要加強它的專業化、規範化和常態化的建設。

這是我們收集到的大家對自我評估當中認為現在面臨比較困難的問題,比如服務時間的安排比較困難,隊伍構成不太平衡,流失率嚴重,服務內容和質量需要加強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第三部分:調研建議

以下是我的幾點粗淺建議,請大家指正。

一是明確認識。

剛才餘丁教授也講到了要認清宗旨,我也認為要進一步提高和深化對美術館志願者工作的認識,形成更加結合各館實際具有各館特色的志願者工作宗旨理念,倡導“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的志願者精神,發揮志願者聯繫美術館和社會公眾的橋樑、紐帶作用,努力提高美術館的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羣眾的精神文化家園。這是一個大的概念,我沒有講得很具體。

二是提升服務。

我認為要拓展、創新美術館志願者服務的理念和形式,提高專業化水平。當前國內的美術館志願者工作主要是公共教育相關的部門負責,服務內容和方式主要是圍繞公共教育的活動展開,比如講解、公共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等服務性工作,除了繼續拓展創新在這方面的志願服務之外,加強專業培訓,培養懂教育的專業化的志願者教員也可以參照剛才宋教授講的可以適當的參考國外美術館的做法,餘丁老師也提到了,將志願者服務延伸到美術館工作的各個方面,比如諮詢服務、展廳看護、研究策展、資料整理等各個方面吸引各個方面專業水平較高的人員參與美術館工作。

三是優化管理。

我們應該建立和完善美術館志願者管理的制度和機制,優化志願者的組織管理體系,提高志願者管理人員的素質,使美術館志願管理工作更加專業化、規範化、系統化、常態化,制訂適合各館情況的志願者章程和志願者管理辦法,健全志願者招募、培訓、服務、考核、獎懲、權益、交流等方面的制度和機制,吸引不同性別、年齡、學歷、職業背景的人們特別是退休人員參與志願服務,鼓勵志願者自我管理,增強志願者的自主性、積極性和歸屬感。通過各種有針對性的辦法,大家提到有不同年齡的志願者,我認為針對不同年齡的志願者有不同的發揮作用的空間。充分發揮不同年齡段志願者的優勢和作用,有效的利用人力資源,增強志願者隊伍的凝聚力,控制和降低流失率。

四是完善保障。

丁教授從政策和各個方面提到了這些:建立完善美術館志願者權益的法律保障,研究加強美術館志願者工作的理論和政策支撐,適當增加志願者工作相關的經費投入,創造人性化的服務法律法規、制度機制比較健全的志願者工作的社會環境和氛圍,充分發揮志願者自我能力,做好各種公共文化服務。

五是我特別想強調的,要增進交流。

既要增進美術館與館外機構的合作交流,比如説與其他的志願者組織、各大院校、社區中國小的合作,更要加強國內外的業界交流互動,比如舉辦今天這樣的討論會,全國性和地域性的志願者的評優比賽。我知道中國博物館協會每年評選十佳志願者甚至還開展講解方面的服務,比如我們在座的楊丹丹主任就組織北京市的博物館進行講解水平的比賽,這些工作在我們美術館界可以實行。

再就是開展國際美術館的調研和交流,取長補短,激發創造,鼓勵提高美術館的志願者工作水平。我的建議主要是這些。

最後我想用一分鐘的時間特別感謝支持我們這次調研活動的中國美術館、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的領導和同事,特別感謝參與這項研究特別是資料整理和分析的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的諸位實習生,他們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也特別感謝參與這次調研的24家美術館,非常感謝你們!感謝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此次調研的機構和人士,謝謝大家!

博物館調研報告4

一. 個人認識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從某種角度上説,瞭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從小裏説,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説,這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閒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並在這個氣氛中放鬆在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絃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館如同歷史長河,源源地將過去的故事輸送。

二. 實地調研

調研目的:通過實地調研,主要把握博物館建築設計的主要特徵及設計要素,功能分區功能,切身瞭解空間要素對於博物館這類公共建築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對空間的趕住,流線組織,構思創意,對於博物館設計靈感的啟發。

調研時間:

調研地點:洛陽市博物館

調研方法:根據佈局大致的畫出博物館的平面圖和流線組織分析圖,用相機拍下建築的立面以及特色的設計。

洛陽博物館概況

洛陽市博物館坐落在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洛陽市博物館屬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創建於20xx年,館藏珍貴文物2萬餘件,包括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銅器、書法、繪畫、竹木漆器、錢幣、近現代文物等十多個門類,洛陽市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為300畝,建築面積為42000平方米,設有基本陳列展覽廳、專題陳列廳、臨時展覽廳、多功能演播廳、文物庫房、貴賓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攝影室、文物修復室、安全監控室、觀眾服務部等設施,是一座規模較大,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博物館。

基地環境

洛陽市博物館位於隋唐遺址公園北側。交通便利,使參觀者能夠方便的達到。

建築造型

洛陽市博物館外觀呈倒四邊形,很像古代的建築,建築前面豎有一根大柱子上面有龍戲珠,建築四周有台階往中間延伸。建築外圍加設坡道,並連接屋頂,使之成為開放的公共空間;由原來四面環水改為只保留正前方水面,減少施工投入,也有利於文物保護;側前方增設天樞,內有觀光電梯;平面佈局如中國的“國”字,天樞正好是“國”字中的一點。

平面佈局

洛陽博物館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展廳和大廳,中間是大廳四周分佈展廳,從入口出開始左側開始一直遊覽可以把一層展廳都看遍,流線非常清晰,大廳中間有衞生間,供遊客使用,且建築有倆處是室內露天觀景,一些綠色讓人心情舒爽。

建築內部

建築內部設計的很大氣,上圖大廳左側的電梯,建築較高所以電梯較長。

博物館調研報告5

20xx年5月5日調研報告為了體現“以人為本,以實物地質資料為本,為社會服務”的設計理念,為把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20xx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團委的組織下,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着重瞭解兩個博物館的館藏職能及及先進的辦館理念,結合本中心的館藏職能及發展特點,調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兩博物館概況:

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鑑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並躋身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首都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在國內外舉辦了許多頗受好評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如:《北京歷史文物陳列》、《元大都歷史陳列》、《老北京春節民俗展》、《館藏曆代陶瓷、書畫真偽辯識展》、《北京歷史文化展》等數百項。內設: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文物庫房、社會教育區、業務科研區、行政辦公區、綜合服務區和地下車庫等。新館以完善的功能,先進的設施,躋身於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覽、修復、研究、教育、交流融為一體。

首都博物館新館不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北京地區文物保護、文物研究、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歷史及科學知識的基地,還是北京市舉辦禮儀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是人民羣眾旅遊和休閒的理想去處。建築設計重視博物館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圖以清晰的、簡明的、富於邏輯的方法處理好各功能區間的關係。主要的功能區分為:展陳區、社會教育區、綜合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地下停車庫、行政辦公區、安全保衞區、藏品庫區、設備區。

文物安全的環境監控:首都博物館採用恆濕不恆温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將文物庫房和展廳的相對濕度的變化幅度控制在2%以內,極大地保證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時又使展廳温度隨外界自然氣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動,獲得較好的對人舒適度。

觀眾現場服務:在博物館各大門內、大廳均安裝參觀導覽系統,讓公眾自由地瀏覽、查詢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和參觀信息。售票驗票系統出售本館的全價、優惠價等各種參觀券,能夠自動識別參觀券的真偽、面額,並允許觀眾當天即使中途臨時出館、仍可返回繼續參觀。

信息化服務:信息技術將以往歷史的音視頻數據數字化所建立音視頻節目數據庫和點播系統,可讓觀眾通過計算機屏幕或者電話撥號自由地點播想收聽、收看的曲藝、戲曲節目。

多功能報告廳:通過數字化網絡、電台、電視網(有線/無線)和現場視頻直播、數據網絡交互式播發、後期電子出版物製作,實現現場會議與網絡會議的相結合。互聯網用户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瀏覽本館局域網的方式實時地參與現場學術討論。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於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於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餘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濕度控制系統、安防消防系統,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分辨率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輝煌的北京》;今後將製作立體數字影片。

為每一位參觀的遊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以完善先進的設備設施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原則;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諮詢、物品寄存櫃、公共飲水台、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併為殘障人準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準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台為殘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動的人使用的觸摸屏。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摸屏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採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休閒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

北京自然博物館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8,000平方米。

自然博物館有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餘萬件,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動物陳列”按系統發育順序展示了現生主要動物類羣,反映了動物界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複雜的演化歷程。“植物陳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細菌、藍菌,真核生物的藻類、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標本及生態照片,展現了諸位的多樣性,再現了植物演化的歷程,反映了植物對動物、人類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陳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跡,通過大量的化石標本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由變温到恆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歷程。“人之由來陳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歷史進程,以及個體的人十月懷胎的誕生過程,勾畫出人類自身的發展軌跡。“恐龍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恐龍復原,配以聲光電,讓觀眾彷彿回到了億萬年前的遠古生態環境中,因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館藏標本約20餘萬件,其中有相當數量為國家一、二類保護的動物植物標本,還擁有一定數量的模式標本以及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許多標本在國內、國際上都堪稱孤品,包括世界聞名的古黃河象頭骨化石、長26米的巨型馬門溪龍、世界上最早鳥類之一的三塔中國鳥以及完整的整窩恐龍蛋化石等。

北京自然博物館現有四個大型基本陳列:古生物陳列(古爬行動物廳、古哺乳動物廳、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廳、無脊椎動物的繁榮廳)、植物陳列(綠色家園廳)、動物陳列(動物人類的朋友廳,動物的奧祕廳)、人類陳列(人之由來廳)。這四個陳列構築起一個地球上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圖,並以生物進化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展示內容,向觀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館內還設有幾個專題展館,如“人體真奇妙”、“水生生物館”、“恐龍世界”等,以及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新開闢的互動式探索自然奧祕的科普教育活動場所探索角。同時,本館每年都會推出若干個臨時性展覽各種臨時性專題展覽,影響較大的包括“優生優育”、“人與生物圈”、“香港自然風光”、“人體真奇妙”以及連續12年推出的“動物生肖”展覽等,其中青春期教育展覽“男孩女孩”展覽被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最佳活動”獎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最佳活動創意”獎。目前博物館常年還保持12個優秀展覽在全國各地巡迴展出。

二、調研的收穫與思考

針對這次調查研究,我深深體會到首都博物館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館不僅在建館理念上還是在基礎建設上都處在國內一流館藏機構行列。對於此次調研,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1、在文物庫房及文物環境安全的環境監控方面,首都博物館採用恆濕不恆温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既保證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獲得較好的對人舒適度。在今後的實物資料收集過程中,我們也會接收到一些特殊環境下的樣品及標本,比如在高温高壓條件下采集的樣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環境的因素考慮進去,做到“零損害存放”。

2、在信息化服務方面上,兩館都在官方網站上有相關的信息發佈及專業知識介紹;同時在館內也有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物品的信息。在這方面,我中心應更完善網站信息服務,應及時向公眾提供館藏更新情況,同時應添加相關實物地質資料的專業背景知識;在館內設置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樣品的資料及概況。

3、在展廳設置方面,兩館都有主要展廳,可以開展很多主題日和專題的展覽。由於缺少展廳,實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條件下開展一些主題日或者專題的展覽,例如前一階段舉行的“地球日”礦物巖石展覽,為周邊大學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瞭解地球日、瞭解解相關的地質知識,起到了對社會進行地質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應該多結合主題日舉辦相關的地質展覽,突出我們作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應對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擴大我們的公益影響力。

4、在觀眾現場服務方面,我中心也應當加強觀眾現場服務,首先要為來參觀的觀眾提供展覽的信息以及單位的基本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有提供參觀信息的媒介比如説大屏幕滾動播出參觀信息,在網上發佈參觀信息,印製相關展覽信息的宣傳手冊;同時也應該採取參觀者預約參觀的方式,按照我們實際的接待能力,保證觀眾有質有量的參觀活動,實習實名制預約參觀也可以保證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夠安全、有秩地進行。

5、多功能報告廳:我中心有功能齊備的學術報告廳,但未能充分發揮其職能。在舉辦相關主題日及專題展覽的同時,可以邀請與展覽相關的專家、學者為參觀者做學術報告。這樣就可以加強我中心與其他單位、學者有更多機會、更深層次的學術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實物中心的業務水平及知名度。

6、數字放映廳:我中心應籌備相關地質資料的影片片段可以為參觀者定時播放,實現展覽手段多樣化。同時也可以結合GIS軟件,立體模擬相關地質作用,使得參觀者可以更直觀、更容易地理解地質作用的過程。

7、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從生物角度揭示了地球的發展進程,而實物中心以地質學的角度為主線向參觀者揭示宇宙與地球的起源、組成以及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依次介紹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層結構、物理性質、年齡和演化;同時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地震作用、巖漿作用、造山運動和板塊運動等。西側主要介紹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向參觀者系統的普及地球科學知識。

8、在館藏標本的種類上,北京自然博物館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級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所以實物中心除了收集區域地質調查項目及危機礦山項目的實物地質資料外,我們還應當採集國內外具有典型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例如劃分地層依據的“金釘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充分發揮實物中心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

9、在組織各主題日及專題展覽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及首都博物館都給了我們很多有借鑑意義的啟示。實物中心也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包括主題日展覽及相關專題展覽。在指導思想上要緊貼國際思想趨勢,在組織型式上要體現新穎、寓教於樂等特點,爭取做出我們特有的精品展覽,例如:觀賞石展覽及危機礦山礦石類型展覽等,宣傳出我中心公益性職能的特色。

10、在接待服務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條件,儘可能多的為參觀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從根本上就是要樹立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意識。

11、在導遊與講解方面,實物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可以為參觀者提供專業的講解,也可以與相關地質大學及科研院所結合,開展相關專業大學生志願講解活動。

12、休閒經營服務,要為參觀者提供休閒經營服務:開發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以上就是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後,根據本單位職能的一些研究、體會,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博物館調研報告6

一、前言

大四的第一個學期,我們的第一個設計方案是博物館,設計前做大量調研工作,做此報告。

一座城,一座博物館。如今的博物館已成為現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在社會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並廣泛的深入到現代生活中。與其他建築不同,博物館建築是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設計他的時候,既要考慮功能的複雜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宣揚他所呼喚的獨創性,換句話説,他是一類有靈魂有主題有概念的建築。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調查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實地調研和網絡調研,進一步瞭解博物館的概念,構造及分類,把握博物館建築設計的主要特徵及設計要素,功能分區功能,切身瞭解空間要素對於博物館這類公共建築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對空間的分佈,流線組織,構思創意,對於博物館設計靈感的啟發。從而為我們做博物館設計打下一個初步的基礎。

調研地點:吉安市博物館(新館)

調研時間:

二、實地調研

依照老師教學進度的安排,我於9月4日去到吉安市博物館進行調研。 吉安市博物館簡介:

吉安市博物館是與城市規劃館聯合建設的建築體,該建築位於吉安市城南新區秋桂路西、文體路南、文忠路北,總用地面積約為35畝,總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總造價8400萬元。其中,市博物館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對外展現吉安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的窗口。設有基本陳列展覽廳、專題陳列廳、臨時展覽廳、多功能演播廳、文物庫房、貴賓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攝影室、文物修復室、安全監控室、觀眾服務部等設施,是一座規模較大,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博物館。

調研內容:

1, 分析博物館建築平面的特點以及採用的方式。

2, 博物館的建築風格以及建築的特徵。

3, 合理解決客流,貨流等幾種不同的功能流線。

4, 正確處理建築主次入口與城市道路的關係。

5, 建築公共休息空間是否體現對人的關懷?人流引導﹑空間環境﹑服務設施等是如何進行處理的?

6, 各個陳列室如何進行組合?人流是否順暢?有否走回頭路?在流線上是否能全部欣賞到展品?

7, 陳列室內部陳列布置怎樣? 是否方便觀賞 ?

8, 陳列室的室內空間環境怎樣?採光口如何處理?如何避免發生眩光現象?

吉安博物館,當我一到那兒,給我的感覺就是雄壯,震撼,外表面以白牆瓷磚為主,給人一種乾淨利落的感覺,左側的方柱直插雲霄,更是令人肅然起敬。到了裏面,果然沒讓我失望。

1, 分析博物館建築平面的特點以及採用的方式。

博物館以進入後的門廳為中心,門廳設置為三層的中庭,進入就給人一種磅礴的感覺,左側為他的展覽區,主要展現吉安的歷史文化,一樓依次參觀順序為吉安簡史館、青銅館、吉州窯、廬陵文化展示館和程中新中國畫館,以環形流線參觀,參觀完後便可乘電梯進入二樓。電梯設在門廳旁邊。具體的請看下圖平面佈局。館藏品在右側,有獨立的電梯和樓梯,不與參觀流線交叉,不開放物業、衞生間和辦公位於博物館的右後位置,後面有單獨的疏散樓梯,通向博物館的次入口,還有一個樓梯位於右側走廊盡頭,通向建築物的南面,館藏品區也有樓梯和單獨的物梯,北面為吉安城市規劃展覽館。

南面樓梯

最裏面那個門為西側樓梯

廁所的無障礙廁所單獨設置,體現對殘疾人的關懷。

2. 建築風格如何體現博覽建築特性?

回顧古代的博覽建築,給人的感覺通常是一種古板和冷冰冰的印象,僅僅象是一個裝了物品的方盒子,同時也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讓人感覺這是少數人才能享有的特權。隨着社會的進步,這種封閉的格局逐漸被打破,開放的公共空間吸引了普通民眾的目光,博覽建築的功能也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按傳統的思維方式理解,博覽建築應該以展品為主,但是如果忽略了人的感受和反應,展示就達不到很好的效果,這也違背了博覽建築設立的初衷。既然關注的是人,就首先要清楚人的尺度,然後根據人體工程學的相關要求進行設計。

博物館調研報告7

一:對博物館的認識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從某種角度上説,瞭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從小裏説,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説,這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閒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並在這個氣氛中放鬆在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絃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館如同歷史長河,源源地將過去的故事輸送。

二:調查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實地調研,進一步瞭解博物館的概念,構造及分類,把握博物館建築設計的主要特徵及設計要素,功能分區功能,切身瞭解空間要素對於博物館這類公共建築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對空間的分佈,流線組織,構思創意,對於博物館設計靈感的啟發。從而為我們做博物館設計打下一個初步的基礎。

三:調查的時間及對象

調查時間:

調研地點:益陽市博物館

益陽市博物館屬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創建於1984年,館藏珍貴文物2萬餘件,包括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銅器、書法、繪畫、竹木漆器、錢幣、近現代文物等十多個門類,其中商周青銅器、宋元至明清益陽窯瓷器以及“中國的辛德勒—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生命簽證文物史料”為館藏特色。

益陽市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為50畝,建築面積為10200平方米,設有基本陳列展覽廳、專題陳列廳、臨時展覽廳、多功能演播廳、文物庫房、貴賓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攝影室、文物修復室、安全監控室、觀眾服務部等設施,是一座規模較大,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博物館。

益陽市博物館設有《銀城往事—益陽曆史文物精品展》、《生命簽證—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博士拯救猶太難民事蹟展》、《竹藝之美—益陽竹文化陳列》、《益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益陽古代石雕石刻》等幾大基本陳列,展示的文物既有古代稀世文物珍寶,又有反映“生命簽證”等獨具特色的近現代名人事蹟及文物史料和精美的竹藝品,另有兩個展廳則不定期地引進舉辦國內外各類臨時展覽。此外,館內還設有為觀眾服務的服務部、藝術表演場所以及博物館與觀眾互動的技藝展示廳。當您走進博物館的時候,有如穿過歷史的時空隧道,深深地領略到益陽優秀燦爛的歷史文化,親身感受到推開歷史之門時的沉重和喜悦。

四:實地調研博物館

益陽市博物館坐落在中心城區康富南路的益陽市政府廣場西側。 基地環境

益陽市博物館位於康富南路的益陽市政府廣場西側。交通便利,使參觀者能夠方便的達到。主入口正對着康復南路。次入口分別佈置在建築的東面和北面。其中東面的次入口通向一個

博物館調研報告8

一、個人認識。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從某種角度上説,瞭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從小裏説,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説,這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閒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並在這個氣氛中放鬆在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絃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館如同歷史長河,源源地將過去的故事輸送。

二、實地調研。

1、調研目的:

通過實地調研,主要把握博物館建築設計的主要特徵及設計要素,功能分區功能,切身瞭解空間要素對於博物館這類公共建築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增強自身對空間的趕住,流線組織,構思創意,對於博物館設計靈感的啟發。

2、調研時間:20xx年xx月xx號。

3、調研地點:xx市博物館。

4、調研方法:根據佈局大致的畫出博物館的平面圖和流線組織分析圖,用相機拍下建築的立面以及特色的設計。

三、洛陽博物館概況。

洛陽市博物館坐落在隋唐城遺址公園北側。洛陽市博物館屬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創建於20xx年,館藏珍貴文物2萬餘件,包括石器、玉器、陶瓷器、青銅器、書法、繪畫、竹木漆器、錢幣、近現代文物等十多個門類,洛陽市博物館總佔地面積為300畝,建築面積為42000平方米,設有基本陳列展覽廳、專題陳列廳、臨時展覽廳、多功能演播廳、文物庫房、貴賓接待室、文物研究室、文物攝影室、文物修復室、安全監控室、觀眾服務部等設施,是一座規模較大,功能設施較為完善的現代化博物館。

四、基地環境。

洛陽市博物館位於隋唐遺址公園北側。交通便利,使參觀者能夠方便的達到。

五、建築造型。

洛陽市博物館外觀呈倒四邊形,很像古代的建築,建築前面豎有一根大柱子上面有龍戲珠,建築四周有台階往中間延伸。建築外圍加設坡道,並連接屋頂,使之成為開放的公共空間;由原來四面環水改為只保留正前方水面,減少施工投入,也有利於文物保護;側前方增設天樞,內有觀光電梯;平面佈局如中國的“國”字,天樞正好是“國”字中的一點。

六、平面佈局。

洛陽博物館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展廳和大廳,中間是大廳四周分佈展廳,從入口出開始左側開始一直遊覽可以把一層展廳都看遍,流線非常清晰,大廳中間有衞生間,供遊客使用,且建築有倆處是室內露天觀景,一些綠色讓人心情舒爽。

七、建築內部。

建築內部設計的很大氣,上圖大廳左側的電梯,建築較高所以電梯較長。

博物館調研報告9

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據有關數據顯示,該館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展館面積3萬餘平方米,有19個展廳,是一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院區中央為主展館、東西兩側配廳及文物倉庫樓,四隅分佈着電教樓、臨展樓、辦公樓和培訓樓等,整體佈局結構嚴謹,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築形式新穎別緻,氣勢雄渾,充分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特色。整個院區綠草成茵,環境幽雅,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展廳內部陳列精緻,文物薈萃。

大多數的博物館和展覽館常年舉行諸如藝術、歷史、自然、科學等等屬於文化範疇的展覽,並且相對長時期穩定。這一類型的展示與商業展示和專題展示都大相徑庭。與商業和專題展示的區別在於這是一種提倡文化交流和保存藝術珍品的展覽空間,並且展覽時間較長,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藝術館、博物館等大多沿用傳統建築加以改造,轉而對外開放,觀眾羣從貴族雅士慢慢擴大到普通民眾。

走進博物館,當我們要領略藝術的美麗時,往往先被展館空間所營造的藝術氣氛感染,而後才能靜心品味單體展品,類似這樣的藝術館不計其數,每一種藝術流派都會有合適的展館空間。

第一寬敞疏鬆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間的主要表現形式,首先體現在合理的平面功能佈局上。一個井然有序的參觀線路會使觀眾在舒適安逸的心理狀態下品位展品。參觀線路有入口開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線路,才用串聯式與發散式結合。展區的排列方式類似於商業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數都依靠展館建築本身的界面,在結構支撐和構造上相應比較簡單。對於單體的藝術品或文物,根據其身的體量需要有合適的觀看距離和範圍,它們的陳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業性的產品那樣佈置得琳琅滿目,尤其對於稍大體量的藝術品或文物,應該多留一些空間並給觀眾以充分的觀賞時間。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讓人品味。

第二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恬靜的展館氣氛

從整體環境上給人以清淨安逸的感覺,因為這類展品多數是藝術品、文物等,展覽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儘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擾。只是為了烘托展品,需要精心設計出適宜的展具和陳設,但不能有過多渲染,以免喧賓奪主。

在展館中為陳列出極具情調的藝術氣氛,必須對每一件精美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這種藝術品或文物的獨立特徵,才能使博物館處處顯得精美別緻。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設計

在展示空間裏,由於其展品多數都是珍貴的藝術品或文物、標本等有保留價值的東西,所以在關照度上有極其嚴格的要求,並且許多展品必須提供日光效果的照明才能完全真實的表現,但又要避免直接日光的照射,以防紫外線對其侵害,所以展館提供柔和自然的照明配置。

第四風格統一的展示空間

博物館展示在風格上較統一。因為沒有過多的企業和品牌商業形象的干擾,展示空間叫純粹,而且往往直接利用展館空間的界面作展示,沒有過於複雜的展板、展架等構造,不用額外的刺激觀眾的視覺與心理,而是強調展品本身的衝擊力,簡化單一的立體空間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與回味。在這些展館中,有的質樸無華,有的冷靜深邃。這些都應是展覽建築空間本身的藝術美感,它們能讓觀眾步入其中並感受到藝術與文化的神聖與魅力,而並非喧賓奪主,華而不實。

最近幾年,隨着信息化的發展國內的大中城市開始對大展覽館進行大規模改造。主要原因就是老的展館環境已不能適應現代展示觀念的需要。藉助於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革新,原有的單一侷限的展示手法逐漸被新的變幻莫測的聲光電等技術代替,信息化為展示陳列提供了超大容量的平台,電腦軟件技術的飛躍發展為展示場景的表達提供了無限可能性。更為重要的改變是展示方式從單方面的説教轉向互動行為,觀眾的素質普遍提高,已不滿足於簡單的物品羅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觀展中通過體驗的方式去感受。

博物館調研報告10

20xx年5月5日調研彙報為了體現“以人為本,以實物地質資料為本,為社會服務”的設計理念,為把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20xx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團委的組織下,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參觀過程中,着重瞭解兩個博物館的館藏職能及及先進的辦館理念,結合本中心的館藏職能及開展特點,調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兩博物館概況:

首都博物館新館是一座擁有最先進設施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新館的展覽陳列以首都博物館歷年收藏和北京地區的出土文物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歷史、文物、考古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鑑國內外博物館的成功經驗,形成獨具北京特色的現代化展陳。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並躋身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博物館行列。

首都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在國內外舉辦了許多頗受好評的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如:《北京歷史文物陳列》、《元大都歷史陳列》、《老北京春節民俗展》、《館藏曆代陶瓷、書畫真偽辯識展》、《北京歷史文化展》等數百項。內設:基本陳列、專習題展覽、臨時展覽、文物庫房、社會教育區、業務科研區、行政辦公區、綜合服務區和地下車庫等。新館以完善的功能,先進的設施,躋身於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博物館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覽、修復、研究、教育、交流融為一體。

首都博物館新館不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設施,同時也是北京地區文物保護、文物研究、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歷史及科學知識的基地,還是北京市舉辦禮儀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場合,也是人民羣眾旅遊和休閒的理想去處。建築設計重視博物館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圖以清晰的、簡明的、富於邏輯的方法處理好各功能區間的關係。主要的功能區分為:展陳區、社會教育區、綜合服務區、業務科研區、地下停車庫、行政辦公區、安全保衞區、藏品庫區、設備區。

文物安全的環境監控:首都博物館採用恆濕不恆温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將文物庫房和展廳的相對濕度的變化幅度控制在2%以內,極大地保證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時又使展廳温度隨外界自然氣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動,獲得較好的對人温馨度。

觀眾現場服務:在博物館各大門內、大廳均安裝參觀導覽系統,讓公眾自由地閲讀、查詢博物館的基本情況和參觀信息。售票驗票系統出售本館的全價、優惠價等各種參觀券,能夠自動識別參觀券的真偽、面額,並允許觀眾當天即便中途臨時出館、仍可返回繼續參觀。

信息化服務:信息技術將以往歷史的音視頻數據數字化所建立音視頻節目數據庫和點播系統,可讓觀眾通過計算機屏幕或者電話撥號自由地點播想收聽、收看的曲藝、戲曲節目。

多功能彙報廳:通過數字化網絡、電台、電視網(有線/無線)和現場視頻直播、數據網絡交互式播發、後期電子出版物製作,實現現場會議與網絡會議的相結合。互聯網用户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通過閲讀本館局域網的方式實時地參與現場學術討論。展廳不同類型展廳相對獨立,既便於觀眾有選擇地參觀、縮短參觀路線,又便於安防管理。寬闊的展廳面積和充足的高度,也為豐富多樣的展陳設計提供了理想空間。3000餘平方米的臨時展廳將為國內、國際文化藝術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智能化温濕度控制系統、安防消防系統,為舉辦最珍貴級別的文物展提供了條件。

數字放映廳超寬視角弧形銀幕,可播放高清晰數字影片,該設備分辯率為國內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燦爛的北京》;今後將製作立體數字影片。

為每一位參觀的遊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以完善先進的設備設施為基礎,以人性化服務理念為原則;接待服務擁有多語種服務諮詢、物品存放櫃、公共飲水台、休息座椅、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併為殘障人準備了殘障人電梯、輪椅、殘疾人電話;為嬰兒準備了嬰兒室、童車等。同時配備了6台為殘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動的人使用的觸摸屏。導覽與講解服務為觀眾免費提供多語種導覽圖、展覽的中英文版展覽彩頁;提供多語種講解員講解、專家講解專場;觸摸屏查詢電腦、多語種智能化語音導覽機,以及在全國率先採用的多語種個人掌上電腦(PDA)導覽。休閒經營服務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

自然博物館有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餘萬件,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動物陳列”按系統發育順序展示了現生主要動物類羣,反映了動物界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複雜的演化歷程。“植物陳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細菌、藍菌,真核生物的藻類、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標本及生態照片,展現了諸位的多樣性,再現了植物演化的歷程,反映了植物對動物、人類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古生物陳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跡,通過大量的化石標本展示了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由變温到恆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歷程。“人之由來陳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歷史進程,以及個體的人十月懷胎的誕生過程,勾畫出人類本身的開展軌跡。“恐龍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將恐龍復原,配以聲光電,讓觀眾彷彿回到了億萬年前的遠古生態環境中,因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館藏標本約20餘萬件,其中有相當數量為國家一、二類保護的動物植物標本,還擁有一定數量的模式標本以及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許多標本在國內、國際上都堪稱孤品,包括世界聞名的古黃河象頭骨化石、長26米的巨型馬門溪龍、世界上最早鳥類之一的三塔中國鳥以及完整的整窩恐龍蛋化石等。

二、調研的收穫與思考

針對這次調查研究,我深深領會到首都博物館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館不僅在建館理念上還是在基礎建設上都處在國內一流館藏機構行列。

對於此次調研,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穫:

⑴在文物庫房及文物環境安全的環境監控方面,首都博物館採用恆濕不恆温的先進、獨特的智能化空調系統、既保證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獲得較好的對人温馨度。在今後的實物資料蒐集過程中,我們也會接收到一些特殊環境下的樣品及標本,比如在高温高壓條件下采集的樣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環境的因素考慮進去,做到“零損害存放”。

⑵在信息化服務方面上,兩館都在官方網站上有相關的信息發佈及專業知識介紹;同時在館內也有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物品的信息。在這方面,我中心應更完善網站信息服務,應及時向公眾提供館藏更新情況,同時應添加相關實物地質資料的專業背景知識;在館內設置專用電腦用以查詢館藏樣品的資料及概況。

⑶在展廳設置方面,兩館都有主要展廳,可以開展很多主習題日和專習題的展覽。由於缺少展廳,實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條件下開展一些主習題日或者專習題的展覽,例如前一階段舉行的“地球日”礦物巖石展覽,為周邊大學的學生提供了一個瞭解地球日、瞭解解相關的地質知識,起到了對社會進行地質科普教育的作用。我中心應該多結合主習題日舉辦相關的地質展覽,突出我們作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應對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擴大我們的公益影響力。

⑷在觀眾現場服務方面,我中心也應當加強觀眾現場服務,首先要為來參觀的觀眾提供展覽的信息以及單位的基本情況,這就需要我們有提供參觀信息的媒介比如説大屏幕滾動播出參觀信息,在網上發佈參觀信息,印製相關展覽信息的宣傳手冊;同時也應該採取參觀者預約參觀的方式,按照我們實際的接待能力,保證觀眾有質有量的參觀活動,實習實名制預約參觀也可以保證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能夠安全、有秩地進行。

⑸多功能彙報廳:我中心有功能齊備的學術彙報廳,但未能充分發揮其職能。在舉辦相關主習題日及專習題展覽的同時,可以邀請與展覽相關的專家、學者為參觀者做學術彙報。這樣就可以加強我中心與其他單位、學者有更多時機、更深層次的學術交流,能更好的提高實物中心的業務水平及知名度。

⑹數字放映廳:我中心應籌備相關地質資料的影片片段可以為參觀者定時播放,實現展覽手段多樣化。同時也可以結合GIS軟件,立體模擬相關地質作用,使得參觀者可以更直觀、更容易地理解地質作用的過程。

⑺科普教育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從生物角度提醒了地球的開展進程,而實物中心以地質學的角度為主線向參觀者提醒宇宙與地球的起源、組成以及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依次介紹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層構造、物理性質、年齡和演化;同時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地震作用、巖漿作用、造山運動和板塊運動等。西側主要介紹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剝蝕、搬運和堆積作用。向參觀者系統的普及地球科學知識。

⑻在館藏標本的品種上,北京自然博物館就收藏了很多世界級的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所以實物中心除了蒐集區域地質調查項目方案及危機礦山項目方案的實物地質資料外,我們還應當採集國內外具有典型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例如劃分地層依據的“金釘子”剖面等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實物地質資料,充分發揮實物中心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職能。

⑼在組織各主習題日及專習題展覽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館及首都博物館都給了我們很多有借鑑意義的啟示。實物中心也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臨時展覽,包括主習題日展覽及相關專習題展覽。在指導思想上要緊貼國際思想趨勢,在組織型式上要體現新穎、寓教於樂等特點,爭取做出我們特有的精品展覽,例如:欣賞石展覽及危機礦山礦石類型展覽等,宣傳出我中心公益性職能的特色。

⑽在接待服務方面,我中心也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條件,儘可能多的為參觀者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從根本上就是要樹立為社會提供公益性服務的意識。

⑾在導遊與講解方面,實物中心專業技術人員可以為參觀者提供專業的講解,也可以與相關地質大學及科研院所結合,開展相關專業大學生志願講解活動。

⑿休閒經營服務,要為參觀者提供休閒經營服務:開發餐廳、咖啡廳、茶室、紀念品商店、書店、自動取款機、郵筒、公用電話等設施對觀眾開放。

以上就是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及北京自然博物館後,根據本單位職能的一些研究、領會,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博物館調研報告11

桐鄉市作為一個文化縣市,以它的古老悠久的文化聞名。理所當然的,博物館的建設與開放是桐鄉市文化建設的必經階段。桐鄉市目前開放了多個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收藏了不少的藏品,讓人們能清晰的看到感受到桐鄉的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展示桐鄉獨有的江南文化魅力。

桐鄉市博物館

桐鄉人文歷史悠久。譚家灣遺址、新地裏遺址、普安橋遺址、姚家山遺址等數處古文化遺址見證了桐鄉市從新石器時代以來,原始社會氏族部落就在這些地方生活並創造的燦爛輝煌的史前文明。

桐鄉市博物館根據桐鄉市的文化發展,將發現挖掘的各類藏品向大眾展示。《桐鄉史蹟陳列》展出各類文物,總計400多件,通過古老的羅家角遺址出土文物,精美的良渚玉器、質樸的商周硬紋陶和原始瓷,到明清瓷器,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桐鄉從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歷史面貌。20xx年7月18號,桐鄉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建築面積9518平方米,展陳面積近5000平方米,設有《鳳棲梧桐——桐鄉歷史文化陳列》、《琢玉良渚——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翰墨擷英——館藏古代書畫精品展》三大主題展。

館藏崇福寺水陸道場畫

桐鄉市博物館現藏有水陸道場畫157件,為原崇德縣崇福寺舊藏。

所謂水陸道場畫,顧名思義,是宗教畫的一種。水陸道場是説法、供佛、施僧、拜懺、為人追福而舉行的宗教集會。在進行水陸道場時,寺院大多會掛一幅有關佛教的畫於水陸道場中,這就是水陸道場畫。水陸道場最先起源於印度,而在我國真正得到引進發展是梁武帝時期。

水陸道場畫作為宗教盛會的必掛繪畫,它的繪畫內容必然與佛教有關。在水陸道場畫中,最常見的便是菩薩、諸天、鬼怪等佛教事物。伴隨着水陸道場的長盛不衰,水陸道場畫也逐漸演變成了宗教畫派中的重要一派。根據圓仁在唐代“竹林寺齋禮佛式”中記載,道場中懸掛了七十二位佛、菩薩的畫像可知,水陸畫的起源不晚於唐代。宋代以後,人們在原來的畫幅上有所增加,而在明清則基本成型了,固定於一百二十幅以上。由於水陸道場畫是由宗教而生,文人墨客們大多對水陸道場畫不屑,所以,水陸道場畫大多出自於民間藝術人士之手。他們熟練的運用鮮明色彩與線條融合,構造出了富麗堂皇、豐富多彩的繪畫組圖。

在桐鄉博物館中,水陸道場畫的收藏並非完整的。這些水陸道場畫基本上屬於明清時期的水陸道場畫,但是隻保存了150多幅。多是中堂、紙本。畫的內容有傳統的佛教眾佛,也有牛鬼蛇神此類鬼怪混佛。以我看來,在這批藏品中,菩薩類的水陸道場畫是屬於最出眾。不管是菩薩的服飾、面貌、神態還是姿勢及色彩搭配方面,他都給人以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顯眼而不突兀,肅穆而不沉重。

為更貼合世人內心的願景,畫中的眾佛多是光明、威猛、慈悲的。他們背後會有光圈,象徵着光明,有些佛比如明王則是一臉的憤怒,手持弓箭的,帶給人一種安全感。各類形態各異,互不相同的.佛像組成了這些水陸道場畫。如《明嘉靖諸天菩薩彩繪像軸》就一起飽滿的色彩畫風引人入勝。

除開佛像等,還有一批鬼怪畫。不同的凶神惡煞的鬼怪,恐怖的地域天堂畫景,形象的折射出當時勞動人民被欺壓被壓迫,統治者殘暴的狀況。成為了社會的真實寫照。極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水陸道場畫大多收藏在北京、山西等地,在江浙一帶十分少見。而桐鄉市博物館收藏的這批崇福寺的水陸道場畫對於江浙這一帶的宗教研究及繪畫藝術的豐富具有極大歷史意義及收藏意義。

博物館調研報告12

一、調研題目:

博物館設計

二、調研目的:

1.進一步瞭解博物館內的空間功能佈局,實地的體驗其內部的空間感受,瞭解博物館內部功能的佈置方法。

2.加強了解多重空間與複雜功能之間的關係,學習和借鑑他們的設計方法和原理。

3.加深瞭解周邊環境對博物館的影響和關係。

4.瞭解認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館建築中的作用和處理。

5.對基地和周邊環境進行實地調查和拍攝。

三、調研對象:

1、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展示博物館。

2、基地及其周邊環境。

3、關於博物館的資料及規範圖書等。

4、河南省博物館。

四、調研成果:

1、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

大河村遺址位於鄭州市北12公里處,面積約30萬平方米。從歷次發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遺蹟看來,這個遺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代文化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內容,文化層深達4-7米。引人注目的是殘存的房屋。目前已發掘出房基30多座,建築方式各異,有着明顯的時代特徵。其中一號房基的牆壁高達1米,距今約有5000年,屬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築,為目前國內該時期僅存的房基。出土的文物主要

有紅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繪有各種天文圖像如太陽紋、月亮紋、星座紋、日珥紋等。發掘表明,先民們曾在此延續居住長達3300多年,經歷了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的繁榮階段、父系氏族階段和奴隸社會的夏、商時期,大河村遺址是鄭州地區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發展的歷史縮影。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佔地17畝,建築面積為2600平方米,館內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護房、陳列室、陶藝館、辦公樓(兼文物庫房)等。保護房為磚木結構的傳統建築,四面坡瓦頂,面積400平方米;陳列室為磚混結構的現代建築,平面呈亞字形,面積800平方米;陶藝館為磚混結構的仿古建築,面積600平方米;辦公樓為磚混結構的兩層小樓,面積650平方米。

大河博物館給我的感受就是儘管此處的交通便利,但是沒有好好的利用,可能是由於基金不夠得原因,只有一條後來修建的水泥路可以到達博物館,其後面的一條田間小道沒有利用。其西面的倉庫還有一些建築可以説是把整個博物館擋在了後面,在107國道上還有在其北邊的路上很難發現這一個建築,這就顯得其價值一般。博物館的路標也不明顯,我們幾個調研的問了周圍的住户,他們很多的人竟然不知道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問路找到這個博物館的我們竟然發現我們是在博物館繞了一圈才找到得,當我們走在那條博物館後面的小路上的時候還不確定我們看見的四坡屋頂是博物館的,太不可思議了。

由於我們幾個沒有能進到博物館裏面,就算是館的環境佈置也沒有辦法看到,所以···太可悲了!

2、基地及其周邊環境

基地位於現在的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的西邊,臨近老107國道和連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現在是農田,基地的西邊是一些公司的倉庫,很多的貨車等在此過,就我感覺而言可以説是噪聲污染很實嚴重,而且很多粉塵污染,再加上老107國道上的交通狀況後,在這裏,我的感覺簡直太亂了。基地的南邊是幾户農家和大面積的農田還有一條泥濘的田間小道,我們就是在這條小路上來到基地的。基地的北邊是高速公路的緩衝帶,綠化帶,整體上感覺還行在我們累的時候我們幾個還在這個綠化帶的草地上好好的休息了一番。如果在這裏建成了博物館的話,我感覺這個緩衝帶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在緩衝帶的東邊是一個倒閉了的娛樂場所,我們進去了,裏面可以進行釣魚等娛樂活動。這個地方我感覺也是可以好好利用的。如果博物館建成開放,一定會給這裏帶來很多的經濟效益的。基地的東邊是現在的大河博物館,已經7年的時間沒有對外開放了,對基地的影響可以説是很大的,因為我們是在老館基礎上設計的,在望東邊是幾個墓地和一大片的樹林,樹種單一。

3、河南省博物館

河南博物院是我國曆史上創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現在位於鄭州市農業路8號,佔地10餘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歷時5年建成。主體展館位於院區中央,呈金字塔形,後為文物庫房,四隅分佈有電教樓、綜合服務樓、辦公樓、培訓樓等。整體建築結構嚴謹、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雅,具

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體現了中原文化的特點。按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的要求,新館內部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內有自動消防系統、安防監控系統、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文物保護系統、電教系統、樓宇自動化系統等設施。

4、資料整理

閲讀了博物館設計規範圖書,和查閲了設計資料集的博物館部分,做了部分的記錄和整理。瞭解了博物館的功能分佈,及其空間佈局,加深了對博物館設計特殊方面的要求,如防火疏散,安全等問題。

五、調研總結:

1、深刻了解了基地周邊的環境,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

2、通過對河南博物館的調研瞭解到了展覽空間、大廳空間等的功能佈局以及空間體驗和防火疏散的要求佈置等。

3、瞭解了歷史文化對博物館造型等的影響。

4、規範對博物館設計的特殊要求。

博物館調研報告13

桐鄉市作為一個文化縣市,以它的古老悠久的文化聞名。天經地義的,博物館的建設與開放是桐鄉市文化建設的必經階段。桐鄉市目前開放了多個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收藏了不少的藏品,讓人們能清晰的看到感受到桐鄉的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展示桐鄉獨有的江南文化魅力。

桐鄉市博物館

桐鄉人文歷史悠久。譚家灣遺址、新地裏遺址、普安橋遺址、姚家山遺址等數處古文化遺址見證了桐鄉市從新石器時代以來,原始社會氏族部落就在這些地方生活並創造的絢爛燦爛的史前文明。

桐鄉市博物館根據桐鄉市的文化開展,將發現發掘的各類藏品向大眾展示。《桐鄉史蹟陳列》展出各類文物,總計400多件,通過古老的羅家角遺址出土文物,精巧的良渚玉器、質樸的商周硬紋陶和原始瓷,到明清瓷器,系統而全面地介紹了桐鄉從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的歷史相貌。20xx年7月18號,桐鄉市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新館建築面積9518平方米,展陳面積近5000平方米,設有《鳳棲梧桐——桐鄉歷史文化陳列》、《琢玉良渚——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翰墨擷英——館藏古代書畫精品展》三大主習題展。

館藏崇福寺水陸道場畫

桐鄉市博物館現藏有水陸道場畫157件,為原崇德縣崇福寺舊藏。

所謂水陸道場畫,顧名思義,是宗教畫的一種。水陸道場是説法、供佛、施僧、拜懺、為人追福而舉行的宗教集會。在進行水陸道場時,寺院大多會掛一幅有關佛教的畫於水陸道場中,這就是水陸道場畫。水陸道場最先起源於印度,而在我國真正得到引進開展是梁武帝時期。

水陸道場畫作為宗教盛會的必掛繪畫,它的繪畫內容必然與佛教有關。在水陸道場畫中,最常見的即是菩薩、諸天、鬼怪等佛教事物。伴隨着水陸道場的長盛不衰,水陸道場畫也逐步演變成了宗教畫派中的重要一派。根據圓仁在唐代“竹林寺齋禮佛式”中記載,道場中懸掛了七十二位佛、菩薩的畫像可知,水陸畫的起源不晚於唐代。宋代以後,人們在原來的畫幅上有所增加,而在明清則基本成型了,固定於一百二十幅以上。由於水陸道場畫是由宗教而生,文人墨客們大多對水陸道場畫不屑,所以,水陸道場畫大多出自於民間藝術人士之手。他們熟練的運用鮮明色彩與線條交融,構造出了華麗堂皇、豐富多彩的繪畫組圖。

在桐鄉博物館中,水陸道場畫的收藏並不是完整的。這些水陸道場畫基本上屬於明清時期的水陸道場畫,但是隻保存了150多幅。多是中堂、紙本。畫的內容有傳統的佛教眾佛,也有牛鬼蛇神此類鬼怪混佛。以我看來,在這批藏品中,菩薩類的水陸道場畫是屬於最出眾。不管是菩薩的服飾、相貌、神態還是姿勢及色彩搭配方面,他都給人以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顯眼而不突兀,莊嚴而不沉重。

為更貼合世人內心的願景,畫中的眾佛多是光明、威猛、慈善的。他們背後會有光圈,象徵着光明,有些佛比如明王則是一臉的憤怒,手持弓箭的,帶給人一種安全感。各類形態各異,互不相同的佛像組成了這些水陸道場畫。如《明嘉靖諸天菩薩彩繪像軸》就一起飽滿的色彩畫風引人入勝。

除開佛像等,還有一批鬼怪畫。不同的凶神惡煞的鬼怪,恐懼的地域天堂畫景,形象的折射出當時勞動人民被逼迫被壓迫,統治者殘暴的狀況。成為了社會的真實寫照。極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水陸道場畫大多收藏在北京、山西等地,在江浙一帶十分少見。而桐鄉市博物館收藏的這批崇福寺的水陸道場畫對於江浙這一帶的宗教研究及繪畫藝術的豐富具有極大歷史意義及收藏意義。

博物館調研報告14

調研目的:

通過對河南博物院的調研,初步瞭解調研目的,瞭解公共展館建築室內設計的空間組織、功能分佈、人流、交通流線、界面處理和空間構成,以及造型、燈光、色彩、材質搭配等一系列室內設計內容,為接下來的設計做好準備。

調研時間:

20xx年11月11號上午

調研地點:

河南博物院

實地調研分析:

一、河南博物院總體概況:

河南博物院是現代化的歷史藝術類博物館,坐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由1927年在開封創建的河南博物館發展過來的,在70年的發展過程中,她曾先後易名民族博物館、省立博物館等,並於1961年由開封遷至鄭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館與中原石刻藝術館合併,更名為河南博物院。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環境幽雅的鄭州市農業路中段,佔地面積156畝,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是我省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級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設施。

百度地圖(圖1)博物院外觀圖(圖2)

二、博物院外觀分析:

其主體建築由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台遺址——登封元代觀星台為原型,經藝術誇張演繹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如圖2)。其底部為長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內部設計五層,其中地下一層。整個建築羣設計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為核心,線條簡潔遒勁,造型新穎別緻,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堪稱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

特色和時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標誌性建築。

一樓大廳圖片(圖3)一樓地面的太極環(圖4)

一樓房頂的燈飾(圖5)一樓雕塑上方的燈飾(圖6)二樓樓梯口的扶梯(圖7)扶梯處的一樓俯瞰圖(圖8)天花板照片(圖5、圖13、圖14)

三、博物院室內分析:

1、大廳下圖3為河南博物院的大廳,該廳位於一樓。剛一進入大廳,就

有一種宏偉氣派的感覺,由黑白矩形交織組成的地板給人以大氣之感。大廳的最裏面是一個巨大的金色雕塑,兩隻大象的中間是一個張開雙臂的人的形象,金碧輝煌的又帶一點點猙獰的感覺,作為一種文化的圖騰用來表達吉祥之意。雕塑的前方地板上有一個巨大的太極環(如圖4),飽含文化展廳的神祕氣息。在色彩上,頂部使用直通大廳最裏側的矩形白熾燈,色調偏冷,給人氣貫長虹的莊嚴之感。

2、燈飾下圖5為一樓大廳頂部的燈飾,一樓的燈飾主要以各種交叉存在

的矩形白熾燈為主,為一樓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光線,色調偏冷,給人莊嚴、氣派、高貴之感。在雕塑的上方則使用暖暖的黃色調的燈飾(如圖6),跟青銅雕塑交相輝映,符合雕塑的吉祥和諧之寓意。

3、扶梯下圖7是位於二樓樓梯口的扶梯,在材質上主要由木質的扶手組

成;在色彩上,以黑色和少量的紅色為主,照應地板的顏色,給我們的啟發是再建築物的內部,裝飾風格一定要統一。在這裏可以縱觀一樓大廳的所有風景(如圖8),雖然面積不大,但給人以開闊、明亮的感覺,我覺得應該是層高適合和空間開敞的原因,配合二樓屋頂星星點點的燈光,增添了幾分浪漫的情懷。

4、天花板裝飾分析如圖5、13是河南博物院二樓天花板的照片,圖14

為三樓天花板照片,構件上:條紋式的白色樑,鏤空等構件和白熾燈組成。色彩上以白色為主,偶爾點綴些黑色。三樓的天花板獨具特色,有一塊圓形的鏤空裏裝飾有太空的星球圖案,燈飾也配合這鏤空做成圓形的排列,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展廳內部裝飾圖(圖9圖10圖11圖12圖15)

5、展廳內部裝飾如圖9、10、11、12所示,展廳裏的天花板多是黑色,

配合星星點點的點狀燈,有點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燈光使得展廳優雅而神祕。展品櫃上方則多使用白熾燈,跟黃色的燈光不同,白熾燈光線較好,使遊客更清晰地觀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廳的用途。在兒童歷史知識講座的展廳裏(如圖12),則配合兒童的特點,放置了色彩鮮豔的桌椅,整齊的坐席,合適的間距,相應的設計,都顯得清晰有序。三樓的明清珍寶館裏(如圖15)的隔斷還特意做了清朝皇宮圍牆的樣式,貼合整個展館的歷史氛圍。

四、調研總結:

在調研過程中我發現,河南博物院的室內設計風格簡潔大方,與我過的人文、地理充分相結合,實用性和功能性特點顯著,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歡,這點對我們設計專業的初學者來説應該是值得借鑑和考慮的。河南博物院的設計告訴我們:設計中藥注重空間佈局,功能分區和燈光的運用,一個合理的功能分區可以為遊客帶來更大的方便,使參觀稱為一種愉快的享受。

博物館調研報告15

在鄭州市農業路中段,據有關數據顯示,該館佔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展館面積3萬餘平方米,有19個展廳,是一座國家級現代化博物館。院區中央為主展館、東西兩側配廳及文物倉庫樓,四隅分佈着電教樓、臨展樓、辦公樓和培訓樓等,整體佈局構造嚴謹,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建築形式新穎別緻,氣勢雄渾,充分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原文化特色。整個院區綠草成茵,環境幽雅,館中有園,園中有館,展廳內部陳列精緻,文物薈萃。

大多數的博物館和展覽館常年舉行諸如藝術、歷史、自然、科學等等屬於文化範疇的展覽,並且相對長時期穩定。這一類型的展示與商業展示和專習題展示都大相徑庭。與商業和專習題展示的區別在於這是一種倡導文化交流和保存藝術珍品的展覽空間,並且展覽時間較長,甚至是永久的展示。

早期的藝術館、博物館等大多沿用傳統建築加以改造,轉而對外開放,觀眾羣從貴族雅士漸漸擴大到普通民眾。

走進博物館,當我們要領略藝術的美麗時,往往先被展館空間所營造的藝術氣氛感染,而後才能靜心品味單體展品,類似這樣的藝術館不可勝數,每一種藝術流派都會有適宜的展館空間。

第一寬敞疏鬆的平面格局。

文化展示空間的主要表現形式,首先體現在合理的平面功能佈局上。一個有條有理的參觀線路會使觀眾在温馨安閒的心理狀態下品位展品。參觀線路有入口開始,保持一定量的交通線路,才用串聯式與發散式結合。展區的排列方式類似於商業展示。文化展示的展板、展架多數都依靠展館建築自己的界面,在構造支撐和構造上相應比較簡單。對於單體的藝術品或文物,根據其身的體量需要有適宜的觀看距離和範圍,它們的陳列不能和商品或其他商業性的產品那樣佈置得琳琅滿目,尤其對於稍大致量的藝術品或文物,應該多留一些空間並給觀眾以充分的欣賞時間。甚至在展品前有供休息的座椅,讓人品味。

第二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恬靜的展館氣氛

從整體環境上給人以清淨安閒的感覺,因為這類展品多數是藝術品、文物等,展覽中心除了突出展示的展品外,儘量避免其他物品的干擾。只是為了襯托展品,需要精心設計出適宜的展具和陳設,但不能有過多渲染,以免喧賓奪主。

在展館中為陳列出極具情調的藝術氣氛,必須對每一件精巧的展品都加以分析。正是這種藝術品或文物的獨立特徵,才能使博物館處處顯得精巧別緻。

第三柔和自然的照明設計

在展示空間裏,由於其展品多數都是珍貴的藝術品或文物、標本等有保留價值的東西,所以在照顧度上有極其嚴格的要求,並且許多展品必須提供日光效果的照明才能完全真實的表現,但又要避免直接日光的照射,以防紫外線對其損害,所以展館提供柔和自然的照明配置。

第四風格統一的展示空間

博物館展示在風格上較統一。因為沒有過多的企業和品牌商業形象的干擾,展示空間叫純粹,而且往往直接利用展館空間的界面作展示,沒有過於複雜的展板、展架等構造,不用額外的刺激觀眾的視覺與心理,而是強調展品自己的衝擊力,簡化單一的立體空間留給觀眾更多的想象與回味。在這些展館中,有的質樸無華,有的冷靜深邃。這些都應是展覽建築空間自己的藝術美感,它們能讓觀眾步入其中並感受到藝術與文化的神聖與魅力,而並不是喧賓奪主,華而不實。

最近幾年,隨着信息化的開展國內的大中城市開始對大展覽館進行大規模改造。主要原因就是老的展館環境已不能適應現代展示觀念的需要。藉助於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革新,原有的單一侷限的展示手法逐步被新的變化多端的聲光電等技術替代,信息化為展示陳列提供了超大容量的平台,電腦軟件技術的飛躍開展為展示場景的表達提供了無限可能性。更為重要的改變是展示方式從單方面的説教轉向互動行為,觀眾的素質普遍提高,已不滿足於簡單的物品羅列,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在觀展中通過體驗的方式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