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實習

世博園中國館實習報告

實習1.27W

雲南大學城市建設與管理學院

世博園中國館實習報告

參觀實習報告

課 程:設計初步(2) 專業、年級:2012級城市規劃 姓 名:

學 號:20121150173 帶 隊 教 師:

實 習 地 點:昆明市世博園 實 習 時 間:2015年4月20日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昆明世博園中國館中的兩個小廣場空間設置,體驗空間設計感,感受體量。通過調研分析現有的建築,可以進一步培養和訓練尺度感和空間感。通過兩個參觀的對比,發現其功能與空間分佈與私密性的不同,從而更深層次的理解空間分區與特色。

實習內容:

中國館總建築面積19927平方米,佔地面積33000平方米,觀禮台面積3600平方米,道路、場地鋪裝面積4340平方米。中國館是'99世博會最大的室內展館,它與人與自然館、大温室主廣場(新世紀廣場)構成世博會主場館區。

其中在走廊兩側有兩個內嵌式庭院,一個為較開放式庭院,一個為中國古典園林式庭院。較開放式庭院稱“安園”,眼前的五根龍柱都有不同的主題:百鳥朝風,單龍二十四孝,九龍八仙,雙龍十八羅漢和龍鳳呈祥,這裏還展示了雲南建水的花廳、四眼井,大理的照壁牆和納西族的三潭水(飲用、洗菜和洗衣用水)。 另外一個稱為“思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確實帶給我們無限的思索。 穿過走廊,看到的是樂園,這裏的三曲橋、人字橋、石桌、石凳、石燈籠等建築小品充分體現出江南園林的玲瓏雅緻。

安園主要是由圍牆半開圍合而成,重要分區有下沉式小廣場,水上石橋還有四周的休閒桌椅構成。主入口有兩個,一個是直接進入下沉式小廣場,在廣場兩邊就八根九龍柱,半虛掩的分隔週圍通道和小廣常下沉式廣場是開放式空間,適合人們休閒娛樂。另一個小入口相當於林蔭道,屬於半私密性空間,主要以灌木叢和樹木分隔,適合人長期停留休息。下沉式廣場和水上石板路之間以一個兩米五的圍牆分隔,水上石板路屬於

遊賞性空間,四周設置休息區域,基本上在樹叢或者灌木叢周圍,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區域。而林蔭道又與休息區域以一個淺水池分隔,水池中有四根九龍柱,視覺心理上的限定,沒有劃分出某一部分具體肯定的空間,靠實體形態的力、能、勢,獲得對空間的佔有與限定,使得空間在一定區域上有了心理上劃分。

思園是中國古典的蘇州園林式風格的庭院,空間劃分不是很明顯,開放度小,視野上沒有安園的開敞,私密性較強,圍合度較高,沒有牆體的設置。基本上都是以茂密的樹木、灌木叢和假山劃分空間性質,主要分為遊賞區和休閒區。思園主體是一個自然湖,湖的南邊為低矮數目和灌木叢遮擋住走廊裏的`視線,從走廊穿過便是一顆古柳,擋住了參觀人羣所有的視線,從兩旁的小道進去後便是一個開敞的休息區域,有石桌石凳,湖上有平鋪石橋和拱起的石橋,供人遊覽觀賞。空間形式較為靈活。隱隱約約,以樹木灌木為骨架營造一種純天然的空間感,沒有規規矩矩的幾何體,空間區分度也不是很明顯,整體感比較強,空間功能比較簡單,休息觀賞,似隱似現,有種朦朧美。

總之,安園和思園在空間劃分和圍合以及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休息區域周圍都有低矮灌木叢或者小樹木,私密性都比較強,風格上都是中國古典風。不同的是庭院性質不同,劃分不同,空間面積相差度很大。安園有着近現代的元素,功能分區也有區別。

實結:

通過對中國館中兩個庭院的參觀和對比,掌握了一定空間劃分方法,從理論到實習的更深層次的認知和理解,進一步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運用。為以後更透徹的學習奠定了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