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中國小食堂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小食堂安全工作調研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中國小食堂安全工作調研報告

中國小食堂安全工作調研報告1

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力爭使主題教育與市場監管中心工作“兩手抓、兩促進”,杭錦旗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開展秋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的基礎上,通過聽取學校各方面的工作情況介紹,實地檢查學校食堂、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開展了專題調研。從總體情況看,我旗學校食堂安全總體狀況良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旗學校食堂分佈情況

杭錦旗有29所學校,學校食堂28家(實驗國小不提供就餐),其中伊和烏素所轄區內3家,錫尼一所轄區內8家,錫尼二所轄區內8家,獨貴塔拉所轄區內3家,吉日嘎朗圖所轄區內2家,巴拉貢所轄區內4家。校園內有小食雜店6家。其中9所學校周邊有食品經營户。

二、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與成效

(一)成立專門的工作組,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監管。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在監管人員中精心挑選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人員,組建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組,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杜絕羣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二)引入食品安全綜合評價機制。每學期聯合教體局對所有學校、幼兒園開展一次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從主體責任落實、場所環境、設施設備、採購儲存、加工製作、快檢開展情況等方面對學校食堂的軟、硬件、管理工作進行量化打分,並按分值情況對學校食堂進行分類排名,排名情況以文件形式上報旗委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加強校(園)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督促其按要求落實主體責任,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全力做好學校食堂的管理工作。

(三)在學校推行進貨來源公開和陪餐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在學校顯著位置張貼食品原輔料進貨來源公示表等方式向師生家長公開食品進貨來源信息,組織學校相關負責人、部分學生家長與學生共同用餐,讓其參與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督與管理。

(四)開展“你承諾,我監督”活動。根據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整治重點,讓校園周邊的食品經營户公開承諾,並將承諾書公示於顯著位置,時刻提醒經營户規範經營行為。監管人員不定時對承諾的內容進行監督,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經營過期變質和“三無”食品等違法行為。

(五)推進“互聯網+監管”機制,促進校園食品安全。為學校(幼兒園)食堂安裝了“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系統,監管人員可以通過信息平台對其操作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督促學校(幼兒園)食堂全面規範操作過程,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六)加大“嚴管街”的整治力度。根據學生的飲食喜好和校園周邊的餐飲單位的特點,嚴格加強對轄區學校及幼兒園周邊的小餐館、飲食流動攤販、小加工點、小作坊等場所。製作了《食品安全温馨提示牌》懸掛於校園門口,引導校園周邊的食品經營户自覺規範經營行為,配合城市管理部門取締學校校門外道路兩旁100米範圍內的食品攤販。

三、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旗的校園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一)學校管理機制不健全。個別學校沒有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沒有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不完善或者落實不到位,安全隱患增大。

(二)學校食堂管理工作不到位。部分農村中國小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低。採購食品及原料把關不嚴,沒有嚴格執行食品採購索證索票和查驗等管理制度;食堂生熟容器及用具雖然作了明顯標誌,但在操作過程中不能做到分類存放;食品留樣不規範,個別學校未落實留樣工作制度,雖做到專櫃存放和專人管理,但鑰匙存放於櫃頂。

(三)食堂從業人員素質差。一是人員整體素質不強。二是管理水平低,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要求不嚴格,從業人員操作隨意,安全操作意識差,責任心不強。三是從業人員衞生意識淡薄,個別餐飲從業人員沒有嚴格執行從業人員管理要求,操作過程中帶手飾。

四、措施和建議

(一)突出領導重視是前提。領導重視可以實現經費、設備的保障,機構的.組建、責任的落實,並通過協調與組織解決全局性問題。為此,要建立健全機構,明確食安辦、教育、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相關鄉鎮和學校的職責,層層落實責任,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落實工作責任是關鍵。在地方政府負總責這一原則下,教育體育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全面負責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明確學校法人是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加大對學校食堂硬件設施設備建設的投入,建立完善、科學的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項考核、獎懲辦法,強化學校食堂管理。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堂的日常監管,強化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級管理,確保廣大師生的飲食安全。政府要充發揮抓手作用,充分發揮目標考核、責任追究等制度的促進作用,及早將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納入職能部門和相關鄉鎮的目標考核體系中,實行“一票否決”,從而確保工作責任的落實到位。

(三)抓好宣傳培訓是保障。一是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對食品有關的法律法規、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採取集中培訓與現場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户的負責人、從業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和誠信守法意識。二是強化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在學校及周邊的張貼宣傳資料,向學生和家長宣傳食品安全常識,指導學生科學飲食、理性消費,不斷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四)完善長效機制是根本。一要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通過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考核,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學校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實行嚴格的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制。二要建立健全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崗位責任制與衞生管理制度。學校分管領導、後勤負責人、採購員、庫管以及廚師均要有明細的崗位工作職責與操作規程。三要鼓勵學校制訂相應的考核要求與獎懲辦法。

中國小食堂安全工作調研報告2

根據固政食安辦明電4號文件要求,我鎮組織食藥、公安、教育、工商、綜治等部門負責人集中兩週時間就學校及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現狀進行了認真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校及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現狀

(一)資金投入量少,食品衞生環境差

通過對學校超市、食堂、小賣部等食品經營單位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及商家為了減少成本支出,降低對設備資金投入,導致食品衞生環境達不到衞生部門規定的標準。例如,學校食堂洗菜池和洗碗池混用;有部分學校甚至存在沒有消毒櫥櫃或消毒櫃不使用的現象,食堂工作人員對食用餐具簡單清潔後讓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校園周圍的夜市、早市等多類飲食流動攤點沒有清潔消毒餐具的固定場所,使用後的一次性餐具隨意丟棄,無基本的衞生防護設備,嚴重影響環境衞生。

(二)大部分攤點無證經營,取締工作難以開展

學校大部分小賣部、小吃店、小型攤位依舊存在無照經營現象,這些商家和學校的關係較為複雜,對於一些不符合衞生規定的現象,管理人員由於顧及一些社會各方面關係不能加以治理。學校周圍無證營業的流動攤位屢禁不絕,流動攤位的經營者大多是下崗職工或是其他低收入人羣,他們經濟條件差只能靠經營食品、小吃保障生活,因此就算公安、工商部門多次勸阻,他們仍然沒有能力達到辦證資格,為了生存繼續經營。無證經營的主體流動性、隨意性較強,各級部門監管存在一定難度。學校周邊的攤位營業時間大多是在學生放學和上學這兩個時間段,有時監管部門未處於上班狀態。假設分配固定的工作人員每日到場監察,也因為監管部門基層人力的缺乏難以實現,公安、工商部門實施臨時突擊性檢查只能起到短期作用,流動攤點的設備簡單,發現檢查便可以快速離開,給執法監管工作加大任務量。

(三)食品進貨渠道混亂,食品質量問題嚴重

學校自辦的食堂總體上可以根據有關的標準實施索證、索票和配送制度,保障食品材料的來源透明。但學校內、外個人營業的食堂和小吃攤位由於缺少監控,在進貨時優先考慮成本支出,不關注食品生產廠家條件以及食品質量是否合格。只要是貨源價格較低就買,有利可圖就賣,根本不考慮食品的質量。學校周圍的流動攤點食品材料的來源更加難以判斷,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食品保質期這些基本信息都難以弄清,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學校周邊的'小賣部、超市、食品攤位由於面積較小,有些食品擺放沒有順序、堆碼隨意,容易引發食品之間的交叉污染,很多食品露天擺放時會受到陽光直射導致食品還在保質期內就已經發生變質。

(四)學生消費意識差,經營者食品安全思想薄弱

根據調查可知學校周邊90%的經營者屬高中以下學歷,文化水平比較低,沒有受過食品安全教育,缺少食品安全意識。例如學校周圍的流動攤點,大部分經營燒烤、油炸食品、奶茶、麻辣燙等。食品經營者過分注重食品加工後的味道,忽略了食品原料的採購、保存、加工、製作。學生由於自制力差,食品安全意識差,對食品只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忽視了食品的質量,很容易受到一些不合格食品的傷害。

二、學校及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一)無證經營現象較為突出。調研中發現,全鎮95%以上的學校周邊的小買部、小吃店、小攤位都是無證經營,其中有的經過整改基本可以達到許可條件、有的則根本達不到許可要求。按照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應予以取締,但這樣會給師生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給社會穩定帶來一定隱患。

(二)部分學校食堂硬件設施跟不上。近年來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新建、改建了很多學校食堂,但食堂配套設施,如不鏽鋼餐具、冷藏消毒設施等需要學校自己解決,不少學校無力解決,特別是大部分學校學生吃飯都在教室裏。

(三)管理不規範。部分學校食堂食品存放零亂,食品採購索證、索票及台帳登記不規範,食品留樣制度堅持不經常,沒有按要求做到分類、分架、離牆、離地、冷藏存放。

(四)學校周邊環境不容樂觀。調研中發現,學校周圍有很多小餐飲店和賣小吃的小攤位,其經營行為多為短期行為,且為無證經營,經營現狀是小、髒、亂、差。店主和攤主大多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質較差,缺乏食品安全意識,多經營三無食品和不合格食品,影響學生身體健康。

(五)監管能力有待加強。一是我縣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未完全到位,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力度。二是執法力量薄弱。一方面人員少,高技能專業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執法技術支撐低,設備缺乏。

三、學校及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監管的對策及建議

(一)廣泛宣傳教育,營造社會氛圍。積極與教育主管部門協調配合,制定完善的宣傳工作方案。針對兒童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和誤區,製作圖文並茂、詼諧幽默的食品安全宣傳冊分發到各學校,引導國小生安全消費。在校園內開闢食品安全專欄,供廣大師生、學生家長觀閲學習。採取“食品安全進課堂”、食品安全有獎競猜等孩子們易於接受的形式,組織人員進學校、進班級開展宣傳,寓教於樂,讓國小生、家長、老師充分認識小食品的危害性,自覺做到遠離問題小食品,增強廣大少年兒童的安全消費意識和自我防範能力。

(二)立足食藥、工商職能,明確監管職責。嚴把食品經營主體准入關,結合年檢驗照工作,清理規範主體資格,切實做到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合法有效。按照“網格化”巡查要求,制定細化考核標準,全面簽訂《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書》,將監管責任落實到每位責任人,通過開展“拉網式”檢查,及時排查轄區安全隱患,確保責任區監管推行到位。同時嚴厲打擊和查處食品中摻雜使假、過期黴變和利用化工原料加工有毒有害食品等違法行為。

(三)完善數據信息,實行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小食品“黑名單”數據庫信息,根據小食品所標示的廠名、廠址相對單一的特點(如標註產地多為湖南長沙、重慶、鄭州等地,一個地區通常涵蓋了數十種小食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首先從查證廠名廠址入手。在日常檢查中有針對性地提取小食品樣品並彙總歸類,將生產廠家信息以調查證明函件的形式郵寄當地工商部門配合查驗真偽,及時將查證回覆函件分文別類,形成原始的證據材料予以保存。其次,從商品條形碼、認證標識入手。通過提取小食品樣品,將小食品樣品綜合信息反饋質監部門,由質監部門鑑定並出具具有法定效力鑑定報告。再次,將提取小食品樣品送交衞生防疫部門,對小食品衞生狀況的綜合指標予以評估和認定。最後,將通過多種途徑取得法定證明文件(虛假的廠名廠址、假冒認證標識、衞生狀況等)進行信息彙總,登記造冊,形成一本小食品“黑名單”數據信息,各職能部門在監管中就能“對號入座”、有據可查,並及時將小食品“黑名單”通報給批發商所在地食藥、工商等部門,實現“資源共享、追源截流”,切實促進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監管落實到位。

(四)注重源頭治理,構建長效機制。繼續引導和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和落實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購銷台帳、協議准入、質量承諾、不合格食品退市等自律制度,嚴格食品經營者質量管理責任,切實向學生消費者負責。對問題小食品採取“露頭就打”原則,積極加強與質檢、衞生、公安工商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明確責任、通力合作、達成共識、各司其職,建立重大食品安全案件查處通報機制,完善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執法網絡,整合執法資源,增強執法效能,努力做到源頭治理與市場巡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預警應急處置相結合;教育警示與加大案件查處相結合;行政執法與部門協助相結合;集中整治與長效監管相結合,將行政執法環節中的漏缺互為補充,努力營造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