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彙編15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彙編15篇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空氣都不陌生,但認識尚處於“知其存在”等基礎層面。由於空氣無處不在而又無色無味,又根據孩子愛玩、好奇等天性,活動中我將空氣與發射“炮彈”相結合。從而讓孩子在玩中,發現與空氣特性有關的現象。進而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在體驗與交流中真切的感知科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經過嘗試、比較,探索使用空氣炮的最佳方法。

2.在操作遊戲中,感受並發現空氣能產生推力的有趣現象。

3.遊戲時,能與同伴交流,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型號PVC管若干(長、短、粗、細);泡沫小球;示意圖;飛機粘貼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是小小解放軍

1.幼兒分藍隊和綠隊入座,角色扮演,導入活動

(1)教師:“我們今天有一個新角色—解放軍。你們知道解放軍是幹什麼工作的麼?”(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

(2)教師:“我們來學做一下解放軍吧!立正!敬禮!”(幼兒學做動作)

2.介紹操作材料及規則

(1)教師:“解放軍打仗需要武器,我們這裏也準備了一些。但是解放軍也是非常有紀律的,聽到集合令,立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2)介紹炮管和炮彈,細長型、雙頭封閉型兩種發射管。

二、戰前訓練

1.提問:如何才能將炮彈發射出去呢?根據自己的猜想,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小結:將炮管和發射管進行組合就可以把炮彈發射出去。

2.幼兒選取炮管和發射管,自由練習,嘗試發射炮彈,初步感知空氣的作用。(提醒拿細長管的幼兒換成短管進行嘗試發射炮彈)

3.分享討論:為什麼短管也能把炮彈發射出去?是什麼推出了炮彈?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

4.出示原理圖示,小結:炮管裏也存在空氣,短管推動炮管裏的空氣就可以把炮彈發射出去。

三、軍事演習

1.交代遊戲規則

教師:“我即將要進行一次軍事演習了,比一比誰的炮彈打得又

遠又準。”(幼兒分藍、綠隊,面對站立,用“炮管”將炮彈打入對方的框子中。)

2.幼兒遊戲,教師個別指導。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關注到影響炮彈發射距離的各種因素。

3.經驗分享

(1)提問:“如何把炮彈打得更遠?”幼兒自己表述,並做以師範。

(2)教師小結:對準目標、用力快速推動炮管才能將炮彈發射成功。

四、射擊敵機

1.出示飛機粘貼圖

教師:“看!空中有兩艘敵機飛來了!我們不論是藍隊還是綠隊,都是中國的解放軍。我們團結合作,怎樣可以射擊中它呢?”

幼兒討論發射方法。

2.出示圖紙,介紹祕訣

(1)幼兒解讀圖示,探索發射炮彈的新方法。

(2)教師小結:將“發射器”快速從“炮管”中抽出來。

3.威力炮管射擊

幼兒面對有粘性的“大飛機”,用新的方式發射“炮彈”。

4.提問:為什麼這種發射方法會讓炮彈的威力變大呢?

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

延伸活動

教師提出問題:更大的“炮管”發射效果會有什麼不同呢?幼兒在活動後進行再次探索。

活動反思《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師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無處不在的空氣,在幼兒眼中藴含着許多“小祕密”,空氣本身就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空氣炮》這一活動的內容實際是很抽象的,空氣的壓力不能直觀看到,但生活中又有許多利用此原理的地方。因此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知識積累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能讓幼兒理解這個知識點呢?對照《指南》的要求以及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個以幼兒動手操作“空氣炮”為主要遊戲的`活動,從而在活動的觀看中,感知空氣的壓力。視頻中,活動以解放軍導入,在“武器”的圖片展示中,引起孩子的興趣。接着展示操作材料,並且視頻中有孩子操作的方法,為觀看的孩子提供了操作演示,以更清楚的瞭解探究方法。並且以動畫的演示,解釋“空氣炮”的原理既簡單易理解,又生動形象,這對孩子的知識經驗積累給予幫助。並且,結合音樂效果和孩子擊打“飛機”的操作視頻,使活動趣味性增強。活動後,鮮明的動畫形象,結合一首關於“空氣”的兒歌,使活動完美結束。孩子在觀看此活動視頻時,不但有知識點的掌握,更是樂趣貫穿前後,不斷的設疑增加了孩子探索的慾望。在觀看此整個活動中,時時調動幼兒的好奇心,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讓其知道團結、合作的必要性,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總之,幼兒在觀看中可以很好的達到預期目標。

小班歌唱《小雞抓蟲》視頻+教案+課件PPT(第11屆幼兒園音樂教育優質課視頻專輯)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麪粉光滑、細、輕、白色、無味的基本特徵。

2.知道食用麪食的好處。

活動重點:感知麪粉的基本特徵。

活動難點:學習如何和麪,瞭解麪粉和水的比例調配。

活動準備:

麪粉一袋、水、量杯、量勺、盆、盤子、筷子、麪糰一個、記錄表、不同種類的麪食圖片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瞭解麪粉特徵

“盤子裏盛放了一樣神奇的東西,寶貝們看一看,它是什麼顏色的?”(白色)

“小手摸一摸有什麼感覺?”(光滑的)

“用手指來捻一捻,覺得怎麼樣?”(很細)

“吹一吹、看一看、它會怎麼樣?”(像粉一樣,輕輕的飛起來) “鼻子聞一聞它有沒有味道?”(沒有)

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什麼?(麪粉)

教師小結:麪粉的顏色是白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感覺又細又軟的、吹一吹很輕,聞起來沒有氣味。

二、和麪

1.如何將麪粉變成麪糰

出示事先準備好的麪糰,與麪粉並列擺放,“小朋友們想一想,如何將麪粉變成麪糰呢?”(將麪粉與水融合到一起進行和麪)

2.和麪方法及調配比例

嘗試配比,教師:“看,這是麪粉,這是水,現在它們兩個要來做好朋友啦。”用量勺取3勺麪粉放入盆中,使用量杯加入5ml水,用筷子進行攪拌(特別提示:和麪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看一看麪粉是否能夠和成麪糰。

再次加入1ml水,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麪粉的變化。以此類推,逐一加入適量水,直到麪粉變成麪糰。

3.幼兒動手製作麪糰

依據上述教師示範的方法,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和麪,並將和麪過程用記錄表進行記錄。

三、瞭解麪食的好處

出示不同種類的麪食圖片,讓小朋友們想一想,這些好吃的食物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麪粉)食用麪食都有哪些好處?(幼兒自主講述) 教師小結:1.麪食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粗纖維及鈣、鐵、磷等豐富的營養素。2.麪食含有能緩解分解的糖分,可以提供身體機能所需的熱能,而且易消化。3.麪食有健脾養胃的作用。

四、倡導幼兒喜歡吃麪食

活動延伸:

《麪點屋》小朋友們將自己和好的麪糰拿到麪點屋,用麪糰製作麪點並進行裝飾。

活動反思:

幼兒對此次活動沒有表現出極其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關注身邊事物,具有初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能力。

2.能夠將物品進行分類,並嘗試做標識。

3.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事情,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重點:能夠將活動區物品按照不同方式分類。

難點:嘗試製作標識。

活動準備:帶領幼兒來到凌亂活動區(美工區、建構區、圖書區)。

活動過程:

一、整理活動區。

1、交流整理方法。

互動問題:“活動區怎麼了?”“與我們活動前有什麼不一樣?”“應該怎麼辦?”“由誰來整理?”“你想怎樣整理?”

2、幼兒自由分組,整理活動區。

3、介紹自己小組工作。

互動問題:“請你講一講你們組整理了哪個活動區?你們是怎樣整理?

4、教師分組小結:美工區是按照材料種類進行擺放整理;圖書區是按照圖書大小進行擺放整理;建構區是按照玩具類型進行擺放整理。

二、製作標識。

1、檢驗整理後活動區。

師幼共同進行檢驗,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2、交流製作標識方法。

互動問題:“活動區裏物品種類和數量有很多,有什麼好辦法能讓我們一看就知道物品應該擺放在哪?”

3、製作標識。

三、介紹標識使用。

互動問題:“請介紹一下你為哪個活動區物品設計了標識?我們應該怎樣識別與使用呢?”

該活動設計主旨就是幫組幼兒掌握解決問題策略,但是從該活動設計整體來看,其設計過於以認知為目,讓幼兒按照一定規律對活動區進行整理。缺乏對活動區整理多方式多途徑探索,在策略選用上略顯單一。

活動後急於製作標識,而在整理意義上以及整理策略應用上以及對探索過程重視程度不夠,不能夠更好凸顯本節活動課主旨。且,授課內容稍顯陳舊缺乏新意。

、為該園提供可操作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策略

為使該幼兒園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更加科學,並且能夠以培養幼兒“科學素養”作為依託更好發展該園幼兒教育事業,筆者提出以下幾條建設性策略。

(一)實現課程結構複合化,材料提供多樣化

要實現課程結構複合化就要求在科學活動課設置上呈現出細節化特點,哈爾濱市某機關幼兒園這種籠統不細緻科學活動方案計劃是不可取。

園內製定方案教師組織應該具備相應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在結構上進行細化與完善,使一節活動課可以延伸出多個脈絡,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發展。

材料提供上更應該以多樣化但不分散,用途廣而不浪費原則基礎上為科學促進幼兒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所用。

(二)重視科學態度培養,素養提升全面化

該園教師在提交報告中提到:園內教師通過觀察、詢問和引發幼兒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來了解幼兒需求和興趣。在經過與幼兒討論探究某種內容後,教師和幼兒一起設計,準備所需要材料。通過讓幼兒自己來選擇材料和決定用材料幹什麼,有利於幼兒運用原有經驗澄清自己想法,按照自己想法和方式解決問題。

幼兒科學素養建立不僅要在培養幼兒健康生活習慣,更重要是讓幼兒具備科學態度和價值觀,能夠分辨和判斷對自己有益事物,並能夠做到對異事物保持一定警惕與戒備,至少能夠達到保護自己目。

科學態度培養是建立在全面化教育升級上,將無用認知性知識內容減少,將實用,與幼兒息息相關或者是幼兒即將迎接未來生活所必須具備能量儲備應該第一時間傳遞給幼兒。

(三)科學選用活動策略,培養方式創新化

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是探索未知基礎,因此在科學活動中該園教師表示提供給幼兒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感知過或觸摸過材料,由此引發和保持幼兒對材料探索慾望。

但是在給予幼兒相應科學材料同時,應當更注重科學活動策略選用。適當時候應當提示幼兒有更為便捷或能夠第一時間採用最有效策略。探索過程固然重要,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更應當注重幼兒安全以及幼兒心理調適是否能夠適應當下所選擇活動策略。

在科學活動過程中給予幼兒探索自由同時時刻觀察其變化,尋找最合適策略建議給每個不同幼兒,形成創新、個性化培養方式,讓活動策略又自由又科學,這勢必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如此也是提高整個幼兒科學活動課程方案編制有利手段。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4

設計意圖:

有一天,孩子們在玩抓尾巴的遊戲。這時,劉其昕抓到一條尾巴説:“老師,看我抓到一條大灰狼的尾巴。”聽到劉其昕的話,有幾個小朋友也參與到其中,紛紛説:“不對,這是小猴子的尾巴。”“這是小兔子的尾巴。”聽到他們的討論,我找來了一張尾巴的圖片,請他們説説這是誰的尾巴,説什麼的都有,其實這是他們都認識的小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體分開後,他們就不認識了。幼兒在認識動物時都是通過整體進行認識,他們看到一張完整的動物圖片時,能很快説出是什麼動物,但是將動物分割開來變成一小部分時,就不認識了。於是,為了讓幼兒能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更細緻的瞭解動物的外型特徵,特設計本次活動。並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愛動物的情感,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和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慾及對科學活動的探索精神。

2、能從動物的局部判斷出是哪種動物,並能合作將動物完整的拼出來。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初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本次活動重點是:鼓勵幼兒參與科學活動,激發幼兒求知慾及對科學活動的探索精神。

活動難點:理解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大森林場景佈置、東方之星動物大轉盤、動物拼圖卡片、動物圖片、盤子、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大森林的場景中。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大森林,你知道大森林是誰的家?(小動物)

(設計意圖:讓幼兒通過觀察,增強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瞭解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

2、引導幼兒説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動物名稱。

師:大森林裏有什麼動物?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課題,給孩子一個已有經驗的回憶,引導幼兒説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動物名字,加深幼兒對動物的印象,激發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並使幼兒瞭解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感。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下面內容奠定基礎。)

3、遊戲:《玩轉盤》

師:這些動物可調皮了,它們都藏了起來,看,有幾隻藏到了大轉盤上,你們猜猜它是誰?(教師出示大轉盤,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幼兒自己玩轉盤,將轉盤的指針轉起來,轉到哪個地方,就根據對動物的認識説出動物的名字。)

師:剛才,你找到了哪些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玩轉盤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根據轉盤上提供的特徵正確的説出動物名字。該遊戲的難度不大,動物的特徵明顯,易於每一位幼兒的獨立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能針對動物的頭部進行推斷動物名字,初步學習推斷的方法,瞭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同時,幫助老師瞭解幼兒對動物的認識程度。將枯燥的認知活動轉變成幼兒喜愛的遊戲活動,在遊戲中掌握知識。)

4、遊戲:《找動物》

師:在大森林裏還藏着好多的動物?這些動物可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動物的身體、有的是動物的腳、有的是動物的頭。我們在找到後,要猜出它是誰,然後告訴老師。(幼兒到大森林裏找動物卡片。)

(設計意圖:通過幼兒的尋找活動,培養幼兒細緻的觀察能力。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並能通過自己手中的部分動物卡片找出相應的整體的動物,進行對應擺放,瞭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通過講述自己找到的動物,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5、將動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動物的家裏。

(設計意圖:教師將動物的完整圖片展示出來,讓幼兒通過自己手中的部分動物卡片找出相應的動物圖片,進行對應擺放,瞭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動物的認識和了解。)

6、結束部分――《拼圖遊戲》

請找出相同動物圖片的小朋友,合作將動物的部分拼成一個整體的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活動,能觀察到動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徵,並能相互配合進行拼圖,將動物圖片拼完整。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嘗試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動:《玩拼圖》

在區域活動中,幼兒人手一份動物拼圖,能獨立將拼圖完成。(設計意圖: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獨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兒對動物的瞭解。)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5

設計思路

孩子對玩沙有着濃厚的興趣,每次經過沙池,都忍不住想要進去玩,有的孩子就是用腳碰一碰也覺得高興。讓孩子們在玩沙的過程中自然地瞭解沙的特性,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發現沙的新鮮玩法,這樣比在課堂上機械地講授要有意義得多,孩子記憶也深刻得多。同時,我班孩子對節奏樂很感興趣,於是,我們將認識沙的教學與自制樂器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幼兒在沙地裏自由探索,自主操作,使整個活動體現一種玩中學,學中樂的氛圍。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不同的沙子製作沙錘,在做做玩玩中瞭解沙有乾濕、粗細的區別。

2.通過自主操作活動,激發探索慾望,培養判斷、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塑料瓶、玻璃瓶、廣口瓶、緊口瓶、易拉罐、小紙杯

2.不同質地的'紙、塑料膜、橡皮筋、瓶蓋

3.各種棍子、竹條、筷子、勺、篩子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一)出示一個沙錘:這是什麼?它為什麼會發出聲音?

(二)激發幼兒製作沙錘的興趣,問:你打算怎麼做?

二、自主探索

(一)請幼兒自選容器裝沙。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你用什麼東西裝沙?可以用什麼東西幫助你更方便地裝沙?

(二)怎麼才能不讓沙子掉出來呢?請幼兒尋找合適的物品給容器封口。

三、共同探究

(一請幼兒比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錘的聲音。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聲音呢?

(二)老師分別取樣品帶領幼兒進行比較

1.對裝沙多少不同的兩個沙錘,猜一猜聲音會不會一樣?(沙的多少不同,聲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聲音不同。為什麼會不同?裏面的沙會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乾濕沙和粗細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們的聲音會一樣嗎?哪一個更好聽?(裝沙的容器不同,聲音就不同)

四、再次探究

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一想,做一做,使自己的沙錘發出的聲音更好聽。

五、自由表現

幼兒拿着自制的沙錘隨着音樂邊唱歌邊打沙錘,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6

預設目標:

1、發現動物為了生存而採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探索動物奧祕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個捉迷藏的遊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瞭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後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動物,它躲在了哪裏?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鑽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鑽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麼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

4、啟發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裏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麼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硬刺:刺蝟;快跑:鹿;自切:壁虎;臭氣:黃鼠狼;裝死:狐狸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幹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麼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着音樂玩一玩,咦!怎麼了?老虎出來了,怎麼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各種繩子及其用途。

2、樂意開展創造活動,喜歡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動準備:

1、漢字卡片:掛、系、扎、串(已認識過這四個漢字)。

2、將衣服、毛巾、圖畫;沒穿鞋帶的鞋子;各種有孔的珠子;包裝盒分四組擺放。

3、收集一些關於繩的照片。

4、寶物筐:各種材質不同、粗細不同、長短不同的繩子、衣架、夾子、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瞭解材料,引出繩子的主題

(出示各種材料包括各種繩子)師:你們瞧,桌子上都有些什麼?

(出示四個漢字)師:這幾個字能用繩子和桌子上什麼東西做好朋友?

二、分組試一試,繩子的用途

1、師:老師把它們分成了四組,每組的中間有一個字,看了這個字後,你們四人為一組就要動腦筋把桌子上的東西變一變!

2、每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師:你們桌子上的是什麼字?怎麼變了?

三、説一説用過的繩子

師:剛才你們幹什麼了?

你們都用到了哪些繩子?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瞭解各種繩子的特性。

如:棉繩很軟,打在臉上也不痛:尼龍繩比較堅固,可以用來掛重的東西;塑料繩用來做跳繩…

四、合作玩繩子

師:繩子還可以用來玩呢,我這裏就有一些繩子,帶得太少了,不能每個人一根,你們可以幾個好朋友一起玩一條繩子,看看哪幾個小朋友繩子能玩出新花樣。

玩的過程中及時發現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繩子

師:小朋友真棒!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繩子進行了扎、串、系、掛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在哪裏發現了繩子?

1、幼兒自由討論

2、播放各種繩子的照片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繩子可調皮了,躲起來很難發現,金老師就把這些繩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繩子藏在哪裏了?有什麼用呢?

六、結束

原來生活中還有那麼多有用的繩子,那樓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們把今天看到學到玩到的趕快去告訴他們吧!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8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感官較仔細地觀察草的特徵。初步瞭解小草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懂得愛護草地,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踢足球圖片、綠色皺紙、畫有牛的圖片、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感受園內春天的景色,引發幼兒對草的關注。

教師: 春天到了,你們看叔叔阿姨種的花都怎麼樣了?(花兒都開放了)小山坡上的草兒也變得怎麼樣了?(草兒變得綠綠的)你們喜歡小草嗎?

二、體驗感受

教師:現在我們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腳或鼻子來親親小草,和小草做遊戲好嗎?(觀察幼兒是怎麼與小草做遊戲的?引導幼兒用手壓、打滾、脱鞋赤腳在草上走)

三、交流分享

1、幼兒坐下來休息,説説小草的特徵與感受。

誰來説説剛才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你的腳(手)碰到小草有什麼感覺?

(1)請幼兒回答,孩子們共同感受小草的特徵:小草是軟綿綿的、小草的尖尖頭碰到手時還感到有點刺刺的、癢癢的。

(2)感受小草有彈性的特徵。

教師:剛才我看到你把小草輕輕地壓下去,你發現小草會怎麼樣?(彈起來)小草真厲害壓下去,還會彈起來。我們也來試一試時,看看小草會不會彈起來。

(3)感受在草地上運動時不容易受傷又很快樂。

教師:你和小草是怎麼做遊戲的?在小草上打滾感覺怎麼樣?

小朋友,你們知道踢足球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哪裏舉行足球比賽的嗎?(出示圖片)為什麼一定要在草地上踢足球?是呀,草地就像綠色的大牀、綠色的地毯,我們在上面玩又舒服又不容易受傷。

(4)感受小草的清香味

教師:誰聞到小草的味道了?我們一起聞一聞,感覺怎麼樣?老師告訴你們,小草發出的清香味還能使我們身體健康。所以幼兒園裏有許多草地,還有許多地方也有草地,想想,你們在哪裏見到過草地呢?(小區、公園等。)

四、愛護草地,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師:我們在草地上玩又快樂又安全還能身體健康,你們説草地是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動物們的好朋友,你們知道哪些小動物喜歡草地?

幼兒在交流中回憶愛吃草的動物有哪些?進一步豐富、瞭解食草類動物。

五、為小動物做草坪

出示一塊板

教師:這些牛沒有草坪,我們用皺紙為這些牛來做草坪好嗎?

放錄音帶。幼兒邊撕貼小草邊聽聽念念關於小草的兒歌。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9

(一)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觀察與動手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輕,二是底面大圓滑。

2、簡單瞭解物體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之間的簡單科學道理。

3、萌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慾望。

 (二)活動準備:

不倒翁數個;木板、錐體等物體若干。

(三) 活動過程:

1、 謎語導入:一個老爺爺,別看年紀大,走路左右擺,就是不倒下。

2、 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1)、教師讓不倒翁動起來,並提出問題,不倒翁為什麼怎麼推它也不倒下?

(2)、幼兒分組,帶着問題去操作、探索和發現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

(3)、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

 3、 進入集體活動環節,教師提出以下問題。

(1)、不倒翁的外型特徵:它的底部是什麼樣子?它的頂部是什麼樣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過程你發現了什麼?

(2)、不倒翁為什麼不倒?

(3)、教師小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體上重下輕,底部有一塊較重的鐵塊;二是底面面積較大並且圓滑,向一邊傾斜時,重力的作用使它搖擺起來。

 4、 探索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之間的簡單道理。

(1)、幼兒分組操作木板,錐體,讓操作物體站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引領。

(2)、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讓物體站立,尋找發現物體穩定性與物體的`什麼特徵有關係。錐體為什麼錐部在下的時,它站立不起來?

(3)、操作不倒翁,讓它左右大搖大擺,發現重心與重力作用之間的簡單的關係。

 5、 教師小結。

(1)、通過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發現底面面積越大,物體越穩定。

(2)、通過操作不倒翁,當不倒翁倒向左邊時,重心和重力作用線在接觸點的右邊,反之相同;不倒翁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產生的作用就越大,擺動就越大。

6、 幼兒邊玩不倒翁邊念兒歌邊動作結束。

7、 附兒歌:

不倒翁,真好玩,樣子長的也很獨特;

頭兒小來,腳兒大,頭兒輕來,腳兒重;

左推它不倒,右搖它不倒;

傾斜的越大,擺動的越大;

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右邊;

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左邊;

搖搖搖,擺擺擺,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0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祕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於水面,或使浮於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裏玩,發現杯裏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説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裏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覆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説:為什麼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説: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係,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係。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台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説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1

資源收集及環境創設:

1、每人兩個杯子(內裝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個;

2、人手一塊抹布。

3、各種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組一個大的塑料盆(供幼兒玩水用)

5、教室周圍粘貼有關水的各種圖片。

活動流程:

 一、 組織幼兒玩水,激發幼兒對水的興趣。

幼兒可以自由地用各種器具玩水,啟發幼兒説説水是什麼樣的。

 二、幼兒嘗試,找出水的特性。

1、 讓幼兒觀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説出水是什麼顏色的?牛奶是什麼顏色的?從中知道水是無色的。

2、 讓幼兒分別品嚐水和牛奶,説説它們分別是什麼味道的?從中知道水是無味的。

3、 讓幼兒分別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讓幼兒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從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 請幼兒將杯子裏的水倒進盆子裏,讓幼兒觀察水怎麼樣了?引導幼兒感知“流動”。

 三、 小結水的`特性,自由觀察教室周圍的圖片或自由玩水。

 預期目標: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因此在此活動中主要目標是讓幼兒用各種感官去感知、瞭解水的特性,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2

目標:

1.讓幼兒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徵和習性,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使幼兒瞭解這些昆蟲和人們的`關係,教育幼兒愛護益蟲,消滅害蟲.準備:

1.各種昆蟲的掛圖一張。

2.操作卡片"各種昆蟲"。

過程:

1.組織幼兒去野外觀察並捕捉樹上、花上、地上的昆蟲。

你捉到了什麼?怎樣捉到的?

2.引導幼兒觀察昆蟲的主要特徵及習性.(1)(出示掛圖)圖上有什麼?它們叫什麼名字?是什麼樣子的?生活在什麼地方?吃什麼?(蜜蜂、蜻蜒、七星瓢蟲等,它們生活在不同的場所:花上、地上、樹上,吃花蜜、蔬菜等)(2)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稱叫什麼?(有頭、胸、腹二部分,二對翅膀、三對足等。都叫昆蟲。)(3)你還知道哪些昆蟲?為什麼是昆蟲?(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3.幫助幼兒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麼?

(2)昆蟲裏哪些是害蟲?哪些是害蟲?為什麼?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教師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蝴蝶,蝴蝶在幼蟲時嫩菜葉等有害處,變成蝴蝶後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4)幼兒操作:每人一張畫有各種昆蟲的圖片,紅筆一支,請兒用"O"劃出益蟲,"X"劃出害蟲來。

(5)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昆蟲?(保護益蟲,不隨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蒼蠅把它們打死,要注意環境衞生,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大小便,不讓髒水積聚等等。)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3

活動《有趣的複製》

設計意圖:隨着社會科技水平不斷髮展,人們越來越追求速度。而複製正好滿足了人們對時間的追求,從工廠裏流水線上大批量的產品複製到複印機、傳真機、電腦複製、再到生物克隆……無不顯示出人們追求簡捷和保留原汁原味的需求趨向 。如何讓幼兒發現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複製現象,並感受複製方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呢?我們通過帶領幼兒觀看報紙印刷和幼兒生活中接觸頻繁的食品月餅生產的視頻,讓孩子更為零距離的感受機器的“厲害”。並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體驗簡單的複製方法、瞭解和關注複製現象,從而激發幼兒繼續探索的慾望。此活動是《有趣的複製》第一個活動,目的只是讓幼兒初步瞭解各種複製現象,嘗試最簡單的複製方法,並感受它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複製現象,激發幼兒對複製現象的興趣。

2、嘗試簡單的複製方法,感受複製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活動準備:

1、視頻《有趣的複製》、投影儀、電腦

2、操作材料(分兩次投放)

第一次:每組紙若干、勾線筆、餅乾樣品人手一份

第二次:印花機、印泥、錢幣、印花機若干,分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蛋糕師引題,感受複製的特性(一模一樣)

1、今天,我這個蛋糕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盤新鮮出爐的餅乾,請你們仔細瞧一瞧?

2、這是什麼餅乾?(跟周圍的小朋友比較餅乾的特點)

小結:是的',我烤出來的是大小、形狀都是一樣的小魚餅乾。

二、幼兒設計樣板圖第一次,引出複製的概念。

材料準備:筆每桌5支、餅乾樣品5-7、樣板泥、教師樣板泥等。

1、出示樣板圖,提出設計要求

教師介紹高點的步驟。

2.介紹材料,幼兒首次操作

你看,我為大家準備了筆、樣板紙,請你們在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一個餅乾樣板圖,記得和樣品要一模一樣。

3.驗證比較

你設計了什麼餅乾,用了什麼方法?(印畫、臨摹)

還有什麼方法?

小結:像剛才幾位小朋友用的方法叫複製。

三、第二次操作,嘗試多種複製方法

1.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重點介紹複寫泥。

2.幼兒操作、比較作品

你用了什麼方法?複製了什麼圖形。

小結:剛才嘗試了用印花機、複寫紙、印模、銀幣拓印這四種材料都成功地複製了餅乾圖樣,恭喜過關!

四、觀看視頻拓展經驗,感受複製的便捷。

1.生活中的複製現象

你還見過那些複製品?

2.觀看視頻拓展經驗

幼兒觀看一段製作月餅的視頻

提問:月餅是怎麼複製出來的?她的複製工具在哪裏?

有了這個機器有什麼好處?——便捷、快速、方便

五、製作餅乾,生活應用

1.出示糕點師工具,示範製作方法,講解要求。

2.背景音樂,幼兒製作

結束:這下蛋糕師將你做的餅乾送去烘烤吧!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4

設計意圖:

在貫徹《規程》、《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改革從常識教育逐漸過渡到幼兒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改變了以往一味地灌輸、傳授的方式,讓科學教育賦予孩子們以操作和探索,讓科學活動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活動,但是科學探究並不是盲無目的,而是要適當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以引發幼兒既動手又動腦,通過自己探究去解決問題。

本次設計的活動就是遵循這樣一種教育方向。活動前讓幼兒初步感知球體、圓柱體能滾動的現象,然後在本次活動中拋出一個需要幼兒去解決的問題,就是讓不能滾動的東西,也能滾動起來,這就需要幼兒將已有的形體認識運用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將已有的動手能力發揮出來。而在探究的過程中,也將會生成出新的問題,這個新問題也就是下一階段孩子們可以探究的`內容了。如此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解決不斷的生成新問題,就可以不斷地引導幼兒深入地探究學習。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使長方形的牙膏盒和紙張滾動起來。

2、體驗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兒的探索慾望。

準備:

1、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紙張、記錄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紙張、VCD光盤、圓形玩具、彩色卡紙、小球、鉛筆、剪刀、膠帶座、

過程:

一、引題

1、老師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複習滾動的概念。

2、 2、出示牙膏盒、紙張,引導思考皮球和易拉罐為什麼會滾動?

二、提出問題:

請小朋友將不會滾動的牙膏盒和紙張變得也能滾動起來。

提示:可以改變它們的形狀,也可以用老師提供的卡紙、小球、VCD光盤、圓形玩具、鉛筆幫忙,讓它們滾動起來。

要求:可以先幫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幫助紙張變一變,做好一個後要放在地上滾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後再去拿另外一個。看誰今天想出來的辦法最多。

三、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請有代表性的幼兒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據他們出示的作品記錄。

2、同樣作品的幼兒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幼兒園大班環保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小貓搬家的原因,樹立保護水質等環境意識.。

2.培養幼兒爬,走平衡木等動作的靈敏性。

3.對幼兒進行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

二、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自制釣魚杆,與幼兒人數相等。

2.木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橋)體育器材。

3.電話機(玩具)、錄音機

4.“保護河水,此處嚴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塊。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入題:

1.師問:小朋友,小貓最喜歡吃什麼(小魚)

師:小魚生長在哪裏(水裏)

2.師問:老師帶小朋友到xx河和x河邊看到什麼

(幼兒答:河水清,有小魚,樹木,居民住房,x河邊堆放垃圾,河水混濁,沒有小魚……)

3.總結幼兒回答情況,問幼兒,小朋友,x條河邊被居民倒垃圾,水變髒了,小魚沒了,小貓釣不到魚吃怎麼辦?誰能替小貓想辦法(加以總結)(幼兒討論:給小貓搬家,買小魚給小貓吃,爬到樹上去讓爸爸開大卡車把垃圾運走,找環保叔叔……不讓倒垃圾……)

(二)進入遊戲活動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xx河裏沒有垃圾污染,那裏的魚多,我們先幫小貓把家搬到那條河邊去住,好讓小貓能釣到魚吃,小朋友扮演小貓,把釣竿子帶上好不好(好)待小朋友的爸爸把x條河邊的垃圾運走後再搬回來。

2.向幼兒講清遊戲規則玩法:全班分成6隊,每隊人數相等,每隊第一個幼兒頭戴小貓頭飾,手拿釣魚竿,要翻過小山,走過小橋(注意安全)魚竿和頭飾不準丟,到小貓新家後站好(每隊前一個幼兒到“家”後,後一個幼兒才能“搬家”。看哪隊幼兒搬得快,先結束的一隊是優勝者,選出前三名)

3.老師作示範表演後,幼兒開始遊戲,不該“跑”的幼兒喊“加油”。

4.第一次搬完後總結髮獎,這時電話鈴聲響起,教者接電話:

內容:小貓原來的家小河的垃圾運走了,居民們不再倒垃圾,河水清了,小魚又游回來了(表揚小朋友環保意識強)

5.把消息告訴幼兒後,再把“家”用同樣方法搬回去(放音樂,增加幼兒高興的氣氛)

6.總結遊戲情況,出示“保護河水人人有責,嚴禁亂倒垃圾”的牌子,課程結束。

幼兒園科學活動方案15

活動目標

1、初步發現磁鐵都有不同的兩端,磁鐵間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現象。

2、能用較恰當、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3、學習實驗記錄的方法。

活動準備

1、長條形磁鐵、環形磁鐵各17塊,柱形、園形、 蹄形磁鐵各一塊,、紙盒16個、紙板一個,小汽車與幼兒人數相等;

2、集體記錄表一張,幼兒記錄表16張,記號筆17只,√ ×標記各一。

活動過程

一、魔術表演,激發興趣。

二、嘗試操作,發現並提出問題。

三、大膽猜想,學習記錄方法。

四、探索記錄,驗證猜想。

五、再次操作,進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現象。

六、遊戲:奇妙的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