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的數感

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意識。數學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要使學生“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這對每個國小數學教師來説,如何理解數感,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的數感

一、培養學生數感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1、建立數感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標誌。

建立數感可以理解為學會“數學地”思考,就是形成數學化和抽象化的觀點運用數學進行預測的能力,以及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但是以往的數學教育過分強調單一的知識與技能訓練,忽視數學與現實的聯繫,忽視數學的實際應用,在學生中往往出現一張牀長2釐米、一個雞蛋重2噸、學校操場的面積1平方米等笑話。《標準》將培養學生的數感作為重要的目標之一,目的就在於克服數學教育脱離生活、脱離實際的傾向,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體驗現實問題,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培養學生的數感能讓學生數學地理解和認識問題。

培養學生的數感就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理解現實問題有意識地將現實問題與數量關係建立起聯繫。例如,一位學生家裏收到8袋花生,如果出售可以換到多少人民幣,就要估計每袋有多少千克,每千克是多少元。又如,一位學生去文具店買練習本、鉛筆、墨水等學習用品,就要考慮購買每種文具的數量、單價,應帶多少錢等。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過程就是一個“數學化”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可以逐步地學會用數學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3、培養學生的數感有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分析和解決一個問題,可能需一種以上策略,必須自覺主動地與一定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聯繫起來,才有可能建構與具體事物相聯繫的數學模型。具備一定的數感是完成這類任務的重要條件。例如,怎樣為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全體運動員編碼,這是一個實際問題,沒有固定的解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編,而不同的編排方案可能在實用性和簡捷性上是不同的。如從號碼上就可以分辨出班級,區分出男女生,或很快地知道一名隊員是參加哪一類項目等。

二、培養兒童數感的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數學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素養不只是用計算能力的高低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大小來衡量的。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用數學的方法理解解釋實際問題,能從現實的情境中看出數學問題,這是具有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

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就是建立數感。但學生數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體驗和建立起來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有關內容,加強對學生數感的培養。

1、在數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數概念的切實體驗和理解與數感密切相關,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本身的邏輯順序,使學生在認識數的過程,更多地接觸和經歷有關的情境和實例,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就會使學生更具體更深刻地把握數概念,建立數感。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攝取生活素材,讓學生感知數。

國小生的生活經歷中處處充滿着與數相關的活動,

培養學生的數感就是讓學生感知周圍的世界具有量化的意味。因此,在認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根據所學數的內容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去尋找數、體察數、感知數,讓他們感到數就在身邊,而且每天都離不開數。

如在教學認識數時,開展了“天天和數交朋友”辨論會,有的學生慷慨陳辭:“早晨要看手錶幾點起牀;打電話要看電話號碼;進教室要看幾樓幾班……我們每天不和數打交道就不行”。

再如教學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讓學生説説自己身邊的數、生活中用到的數。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説出了自己的學號、生日、身高、體重、鞋號;自己家所在的街道號碼、住宅的門牌號、汽車和摩托車牌的號碼、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居住區的郵政編碼;自己喜歡的某本故事書有多少頁、1頁大約有多少字,到菜市場買菜,各種菜的價格;到商場購物要看商品的標價付錢,這些標價、購物的錢款都是有具體意義的數。通過引導學生對具體數量的感知和體驗,使學生加深理解了數的的意義,為建立數感奠定了基礎。

(2)設計多種方式,讓學生表達數。

抽象的數學符號不是表示數的唯一方式。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數,會使學生切實瞭解數的發展過程,增強學生的數感。如通過數學故事向學生介紹古代人們用“結繩記數”方式表示數、用算籌進行計算等。

《如何培養國小生的的數感》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