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文學敍事的影像化和非歷史化現代文閲讀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閲讀(11分。其中,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5分)

文學敍事的影像化和非歷史化現代文閲讀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12-14小題

“80後”文學敍事的影像化和非歷史化

就敍事的整體而言,“80後”文學基本摒棄了上個世紀80年代小説以偉大想象、宏偉場景見長的敍事方式,而延續了自90年代開始我國小説出現的以日常敍事為主的方式,其中又滲透着敍事的非歷史化和影像化,而且這種敍事方式在“80後”文學這裏有發揚之勢,它無疑是在精英理想受阻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過程中產生的,它擁有社會、經濟、文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體而特殊的物質環境與精神背景。

“80後”文學作者從小浸染在由動畫和藝術電影構成的世界裏,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某個似曾相識的動畫形象,或者直接訴説電影對他們生活和文學創作的影響。

在張悦然的長篇小説《櫻桃之遠》的序言《她的姿態,她的方式》中,莫言這樣説道:“在故事的框架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藝術電影、港台言情小説、世界經典童話等的影響。在小説形象和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動漫的清峻脱俗,簡約純粹。”

影視文化以其可感的形象性解放了人們被傳統的語言傳播所限制的視覺經驗,最大限度地開發着文學語言在飄渺無形的、沒有邊際的、無法物化的想象的潛能。2006年郭敬明根據電影改編的同名小説《無極》多次寫到神奇的咒術:“那一聲尖鋭的絃音突然地出現在黑夜的天空上瀰漫開來,整條街上的人全部驚呆了,抬起頭看着突然出現在沉月軒上空的這個巨大的紅色透明的空間,不懂咒術的人以為遇了邪,而稍微懂點咒術的人,全部都嚇傻了。”這樣的描寫,其形象性、視覺衝擊力極易讓讀者產生看電影的感覺,然而強烈的畫面感阻止了審美意藴的複合性和心理刻畫的縱深感。

現代性確立的歷史觀成為文學藝術表達的基礎後,人類生活的`歷史化,也就使文化藝術的表現具有精神深度,而這個深度主要是由“苦難”構成其情感本質。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隨着中國政治體制的改變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學與現實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宏大的歷史敍事及其歷史主體的自我意識趨於衰退,導致文學那種深重的苦難意識和救贖意識趨於退化,崇高而令人敬畏的悲劇讓位於平凡的隨遇而安的喜劇,文學寫作更多的是在製造快慰。“80後”文學追求感性化和個人化的表意策略,沉浸於個人體驗,熱衷於表現當代現實的分離和破碎的情境。

把個性的偏執加以誇大,推到極致,是張悦然小説表現苦難的奧祕所在。張悦然的小説中看上去完整寫實的故事,與現實生活的日常經驗具有可識別的一致性,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故事情節構成,都顯得誇張怪異,有強烈的荒誕感。張悦然在她的小説中給主人公賦予偏執甚至變態的性格,而造成主人公悲劇的原因都是源於個人性格和個人生活的選擇。

當苦難失去歷史本質之後,苦難主題在文本的展開中被分裂了,讓位於性的主題。在古典時期,或者現代的大部分時期,愛慾總是因為承受特殊的社會壓力才具有精神的深度性,愛慾總是“非法”,才有正義的力量。在“80後”文學作品中,苦難是愛慾的派生物,這些愛慾沒有非法性,沒有向歷史和社會挑戰,它們是純粹的個人生活的需要,實際上與苦難並沒有本質上的聯繫。

——節自《現代語文》

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80後”文學以影像化為主的敍事方式,是由於它擁有社會、經濟、文化的多重支持,依恃着具體而特殊的物質環境與精神背景。

B. 莫言曾在張悦然的《櫻桃之遠》的序言中,評價她的小説表現出西方動漫清峻脱俗、簡約純粹的特點。 這説明在莫言看來,張悦然的小説影像化色彩明顯。

C. 郭敬名的小説《無極》多次描寫那極具形象性、視覺衝擊力的神奇咒術,也説明他受影視文化的影響深遠。

D.在古典時期,愛慾因為承受特殊的社會壓力,所以具有精神的深度性,往往呈現出正義的力量。而在“80後”文學作品中,愛慾只是個人生活的需要,與苦難沒有本質的聯繫。

13.依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郭敬明根據電影改編的同名小説《無極》是一個影像化寫作的直接實踐品。比起電影來,小説的故事情節更連續完整,人物刻畫更豐滿、立體。

B.從文中可推測,影像化的文學作品能讓人在那迂迴曲折的精神掙扎、似斷實連的心理邏輯、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畫中獲得心靈的感悟。

C.張悦然的小説看似完全寫實,但實際上無論是人物的性格心理,還是故事情節都體現出明顯的非真實感。 她的小説《櫻桃之遠》就是典型代表。

D.“80後”文學追求感性化和個人化的表意策略,沉浸於個人體驗,熱衷於表現當代現實的分離和破碎的情境,所以“80後”文學缺少思想價值。

14.請簡要地概括“80後”文學的優缺點。

試題答案:

12. 【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優點:敍事的影像化最大限度地開發了文學語言在飄渺無形的、沒有邊際的、無法物化的想象的潛能,使文學作品具有極大的形象性和視覺衝擊力。(2分)

缺點:敍事的非歷史化使“80後”文學那種深重的苦難意識和救贖意識趨化,片面追求感性化和個人化的表意策略,沉浸於個人體驗,熱衷於表現當代現實的分離和破碎的情境,從而使作品缺少精神深度。同時,影像化敍事產生的強烈畫面感也阻止了審美意藴的複合性和心理刻畫的縱深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