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彙報

州城二中幸福學校建設推進情況彙報

彙報2.69W

自開展幸福學校建設以來,學校秉承“辦學生喜歡的教育,辦家長滿意的教育”的基本理念,深入推進幸福教育工程。特別是在市幸福教育工程推進會召開後,我校及時召開幸福教育工程領導小組會議,認真學習張勇華局長在泰安市幸福工程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泰安市教育局“幸福學校”建設重點工作推進計劃》,認真落實《泰安市教育局“幸福學校”建設核心要素參考指標》,全面貫徹《東平縣關於實施幸福教育工程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借鑑經驗學校的先進做法,全面落實幸福工程“一個目標、三個載體、四個行動”的總體部署,把建設幸福教育教育工程和落實精神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學校管理模式,走內涵發展之路,努力提升教師專業成長幸福指數,不斷優化學生幸福成長髮展內涵,努力實現由管理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轉變,在打造魅力幸福校園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州城二中幸福學校建設推進情況彙報

一、努力加強幸福課程建設,讓素質教育不斷深化。

努力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學校將地方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點,做到了“四個結合”:一是綜合實踐與學校實際相結合;二是綜合實踐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三是綜合實踐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四是綜合實踐與校園環境建設相結合。

積極開發開發和利用幸福校本課程。我校地處千年古城——宋城城區,千年古城人傑地靈,千年的文化積澱孕育了東原文明,父子二狀元,十二進士,七十二牌坊,書寫着古城不朽的傳奇,歷代文人墨刻隨處可見,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踐者——萬里委員長為古城文化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學校緊握當地文化

脈搏,做好做活校本課程開發這一文章,先後開發了《東原詩韻》、《東平名人——萬里》、《父子二狀元》、《古城牌坊的故事》、《東平湖的傳説》、《老衙門內的那些事》、《十里宋街》等校本課程供學生選修,推進了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

打造幸福活動課,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學校全面貫徹“每天活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基本理念,努力進行幸福大課堂的建設,學校在上好兩操一課的基礎上,每天再抽出一小時的時間進行幸福大課堂的活動,做到師生全員參與,實施導師引領制,讓每一個學生至少具有一至兩項特長,讓學生的個性的到張揚。

啟動特色課程,豐富實踐活動。我校在各年級局開設寫字課,在練好硬筆書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每人掌握一種個人喜歡的毛筆字體,每學期進行兩次師生書法大比拼,有效的實現了師生素養的共同提升。學校開闢了東平戰役紀念廣場、東平工委紀念館、萬里故居、宋城碼頭等場所作為學生實踐基地,有效的實現了教育由學校向社區的輻射。

二、努力加強幸福課堂建設,使素質教育不斷彰顯活力。

課堂是永遠的中心,改革是永恆的主題,十年課改,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沒有改變的是學校矢志不渝的向45分鐘要質量的實踐與探索。學校提出了打造幸福課堂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構建一校一模,打造一科一品,形成一師一格,實現一生一長”的目標任務,努力打造學生喜歡的課堂,努力做到四個堅持:堅持向45分鐘要質量,堅持先學後教,堅持課下0作業,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

我校緊抓學習小組建設、導學案使用、學習成效的反饋與矯正三個基本點,在一科一模上下功夫,在實現一師一模上創特色。課堂上,根據教學需要,學生組內展示、組內交流、組內檢查、組內糾錯,組間比賽、組間

辯論、組間共享、組間合作,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及學生課堂活動頻度大大增加,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要求教師創造性使用導學案,老師們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備課,對導學案中不合適的內容進行修改,使導學案更具有引導作用和啟發作用。課上,首先了解學生圍繞導學案自學的情況,教師結合學情相機進行點撥指導,進一步完善“學情反饋---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當堂檢測”的課堂模式。學校要求教師努力做到課上反饋、課後反饋、單元反饋、期中、期末檢測反饋的有機結合,通過勤檢測勤反饋,教師及時瞭解學情、及時彌補學生的學習缺限,步步為營,力求做到堂堂清、週週清、月月清。我們對教學模式不求氣氛熱鬧但求思維活躍,不求自然流暢但求板塊清晰,不求課堂精彩但求學生快樂。

三、努力加強幸福文化建設,使素質教育內涵不斷豐富。

學校努力實現由管理育人到文化育人的轉變是學校不懈的追求,我校堅持把每一面牆壁變成説話的載體,育人的陣地,先後辦起了以梁氏父子狀元為代表的.東平歷史名人校牆文化、以梅蘭竹菊為代表的勵志走廊文化、以名言警句為主的樑頭文化、以中華武術為代表體育文化、以學生作品為主的萬里長廊,校報月月辦、手抄報週週有創新。班級文化是育人的載體,學校要求以高效課堂和個性張揚為主旋律,做到四個一:一級一主題,一班一特色,一月一評比,一月一觀摩。

《州城二中幸福學校建設推進情況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