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陝西西安的婚嫁習俗有什麼

陝西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當然婚俗文化也是非常悠久的。那麼,陝西西安的婚嫁習俗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陝西西安的婚嫁習俗有什麼
  1、訂婚

請介紹人。求婚之家,欲擇某户子女為婚,先請介紹人到家招待一番,説明求婚之意,於是介紹人奔走雙方,發揮媒介作用。

  2、見面

經介紹人媒介同意聯姻者,約定時間兩對象在男方或其親戚家相見,經談話同意,即訂婚約。見面時,男方要簡單招待,雙方主要親戚要參加,參與意見,談話後,兩人要互贈禮品(男給女一身衣服和四樣禮,女給男方禮品稍輕)。如對方收禮,就表示同意,否則就有問題。

  3、看屋

近年來興起了女方到男方家看屋的規矩。看屋時,女方的主要親屬要陪同,男方要設像樣的宴席,要給女方比見面時更重的禮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將看屋的'花費折成現金給女方,純屬一種索禮之舉。

4、(扯衣服) 看屋之後,介紹人即與雙方協定給女方扯衣服的數量、花色、時間、地點以及去什麼人等。這天,男方主婚人與介紹人同女方去的人進縣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買布料,現在以毛料、綢料為主。除衣料外,還有鞋、襪、圍巾、毛線、提包等。扯衣服完畢,一行人還要到飯館進餐,叫十個八個菜,花上百元。農村人常為扯衣服犯難。

  5、坐喝

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過禮”,民間人貶之為“抄、抄、抄”,意謂“吃、吃、吃”,坐喝之禮儀非常隆重。這天,男家要殺豬、宰羊,備齊雞、鴨、魚、肉,請廚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場場,以示富有。男方親屬應邀帶禮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門、鄉黨、親戚扶老攜幼來坐吃媒席,以表贊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達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1)進門先喝茶,佐以糕點、乾果,有四碟九盤者,亦有十三花(九大盤上架四小碟)。(2)吃先飯,以吃臊子面居多數,專請村中巧婦操作,要達到:“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裏蓮花轉”,臊子有豬肉、羊肉、雞絲等。(3)兩頓飯:先喝酒,再吃飯。喝酒時,開始出盤擺八個或四個菜;然後邊飲酒邊上菜,山珍海味、五花八門。飲中,男對象由女家一人領上為女家客人逐一敬酒,叫認女婿,女對象則由男家一人領上給男家客人敬酒,讓其認媳婦。酒過三巡,介紹人將男方為媳婦所備衣物和客人所贈之禮品,放在大盤內,呈於女家主婚人面前(包括事先約定的婚禮現金,用紅紙封好)當面交付,如無意見,即完成訂婚(過禮)任務。酒後吃飯,一般是一盤端,九個菜帶饃。現行訂婚禮,大體分為“仁義親”240元,“普通親”360元,多於以上者為“高價親”。過禮之後,每逢四時八節,未婚男女要互送節禮,男方之禮重於女方,女方來男家送節禮叫回門,男家必盛情接待。

擇吉:即選擇吉期結婚,鄉下人叫合日子。男方欲娶,經媒人説通女方後,請先生推算吉期。首先看男、女屬相的“利月”、“敗月”,有一首合婚“利月”謠:“正、七迎雞兔,二、八虎與猴,三、九蛇共豬,四、七龍與狗,牛羊五、十、一,六、臘鼠馬走。”其次,選擇吉日、吉時,除上述講究之外,還忌諱擇吉時寡婦和四隻眼(孕婦)的人接近,怕衝了“喜”等,今天此種陋習逐漸減少了。

完婚:也叫嫁娶,鄉下人稱娶媳婦,舊的婚禮很複雜、很講究,其主要項目有:

  6、迎親準備

請執事:即請主持婚禮儀式的人。請禮筆:即請收禮先生,於前一日書寫喜聯(大門、洞房門),結婚之日收寫禮品名單。請“賓相”:鄉下人叫請相客。男方請賓相,女家請扶女(或稱侍女)。“賓相”要選年齡與新郎相當,關係好,且家庭條件好(謂有福的人)的已婚者2人擔任,任務是陪伴新郎參加婚禮儀式。請廚師(包括做菜的紅案師傅和蒸饃的白案師傅)。請跑亂:即請族人、親友專司勤雜工作,如借傢俱、搭棚、買東西、燒水、招待等。請樂人:即叫、“龜子”(民間樂隊),有三口、五口、八口之分,鐘鼓樂之,奏樂助興。賃轎:轎分紅轎(花轎)、綠轎(藍轎)兩種,皆木製,長方形,雙杆,頂如方蓋,廂長5尺,寬3.5尺,高5尺,上有頂,底有平板,開前門有簾,轎內設一座,兩轎杆長1.2丈,四人抬。紅轎用紅布作帷,花轎為雕花彩帷,綠轎以綠布或藍布作帷。頂呈錐形,上雕“麒麟送子”,四角吊紅色繡球,四臂刻八仙人物。

  7、迎親

作為男家為“合婚”儀程序幕;而女家則是“送女”儀式。此日一早,新娘子由梳頭侍女(伴娘)梳粧打扮,等待男家迎娶。新郎身穿長袍禮服(藍色綢緞做),頭帶禮帽,披紅插花,由本家叔(伯)、迎姑、賓相、轎伕、樂人等陪伴,騎馬或坐轎(舊時世家、富户亦有新郎坐綠轎伴紅轎迎親的),攜帶“鳳冠霞帔”及一面照妖鏡、一把遮日傘等禮品來到岳丈家。在奏樂中,新郎為岳父母行叩頭禮,入宴席。女方伴娘為新娘戴冠披霞,穿紅繡鞋,蒙紅綢蓋頭,向祖先神位告別,向父母兄嫂行禮辭行。此時新娘離別之情油然而生,哭聲感人,叫“哭轎”或“哭嫁”。還有哭詞叫《哭轎歌》:“娘呀娘您養我身,今日出嫁成客人,丟下弟妹誰照看,好比鋼刀挖我心……”。在樂聲、炮聲中由梳頭侍女扶入轎中,轎門垂簾。照妖鏡懸於轎杆,選二童扶轎護送叫“押轎”。樂人前頭吹奏, “衣架”(擺新娘的粧奩等針錢活的木架)隨後,緊跟“什羅”(專放新娘裝飾品及生活用具的木抬箱),新郎騎馬於轎前,梳頭侍女之車隨後,再後是孃家客人的乘車,形成一列長長的隊伍,名為“吃筵席的”。凡轎過之村,皆鳴炮停歇,村女皆爭觀品評新娘的手藝。轎過橋頭、十字路口、街道,必要鳴炮,有的還要貼紅紙條表示以喜驅邪(送女儀式的隆重與否,因貧富而異)。若途中撞親(兩家花轎相遇),以互換禮物讓道,表示互不干擾,各自平安。若遇喪棺,則要改道,或以紅綢遮轎,在炮聲中前行。

  8、婚儀

也叫“拜堂”、“拜天地”,由執事主持,執事身着禮服(禮帽、長袍)。從迎轎開始,“執事”手提一隻鬥,內裝甘草(表示金)、麩皮(表示銀),口唱《草料歌》,在鞭炮聲中將新娘迎下轎來,穿門入庭,至花堂前,命新郎上前揭去新娘的蓋頭,象徵夫妻相認。堂前桌上擺香、燭、獻品及供奉“天、地、君、親、師”之牌位;地鋪紅毯為新郎新娘叩首之用;另外桌上還放置六物:鬥、秤、尺、剪、算盤、鏡(象徵傳説中“三媒六證”之“六證”),表示“公平合理,心明如鏡”。

  9、宴客

叫“待客”,也叫“坐席”。一般是兩頓飯,首席:一盤九碗(四角涼菜,五碗熱菜)帶饃。第二頓開始先喝酒,盤裏四碟或六碟,邊喝邊上菜,酒畢再出一盤菜帶饃。飯前飯後,以茶點招待。坐席的座位有尊卑長幼之分,即將孃家貴賓讓至上席(如岳父母、舅、姑等)。飲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向賓客敬酒,主要親屬接酒時還要回贈一件禮物,這種禮叫“認親”,所贈之物叫“見面禮”。宴客中,猜拳行令不亦樂乎。

  10、耍房

也叫“耍媳婦”,“鬧新房”。在婚後的三個晚上,都有人耍房,其內容豐富多彩,有説曲兒(猜謎)、繞口令、唱歌,有雙親嘴、雙吃糖、摘櫻桃、鴛鴦送枕等,節目都很有趣,但也有些不健康的內容,如給紙煙內裝上小炮,新娘點煙時炮響被嚇,有的給茶水中放上辣椒麪或芥末粉,新娘一喝就咳嗽不止,另外還有些低級趣味的不文明節目往往出現。

  11、送飯

結婚後第二天一早,孃家及主要親屬要給女兒送飯,有餃子、麪條,一家擺一盤,意指女兒勿忘孃家的養育之恩,婆家則要盛情款待親家客人。

  12、回門

婚後第三天(如逢單日推後一天,意取雙吉),由賓相帶上一對新人,抬上什羅去女方家赴宴叫“回門”,也叫“請女婿”,岳丈家設宴招待,女婿要給岳丈家裏門族的長輩行叩頭禮,受禮者以小禮品回贈,以示認親。在回門之日,女家村院中人,還要戲耍女婿,女婿必須和氣嘴乖,有時給耍鬧者以紅封等,—直熱鬧到天黑,才回家中。

  13、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