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學前班數學教案及設計

熱點8.04K

學前班活動發展課程應該高度重視語言教育的基礎作用和內在規律性,學前班數學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學前班數學教案資料,歡迎閲讀。

學前班數學教案及設計

  學前班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現20以內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通過比較、抽象、概括,形成“湊十”的思想。

3.通過計算和比較,學生對不同的算式能靈活選用不同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4.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算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

1.理解“湊十”法的道理,掌握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計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課件:85頁圖1。

2.你看,森林裏的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你們猜猜看誰會是第一名呢?誰猜

對了呢?讓我們看看比賽的情況吧!

二、展開。

(一)列出算式。

1.估算:比賽結束了,現在你認為誰是第一名呢?(遙控)

2.有什麼辦法能夠確切地知道誰第一呢?8+5 4+8 7+8 4+9 7+4

(二)算法多樣化。

1.我們先算一算小豬的總成績。會算的可以和同桌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不

會算的可以用學具擺一擺。

2.交流算法。

(1)8+5=9+1+1+1+1=13 數的

(2)8+5=8+2+3=13

問:為什麼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什麼?

(湊十法)

(3)8+5=5+5+3=13

問:為什麼把8分成5和3?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什麼?(湊十法)

(4)8+5=10+5-2=13

問:明明是加法為什麼要減去2?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叫什麼?(多加再減)

(三) 湊十法。

1.觀察比較:這兩個湊十法你喜歡哪個?為什麼?

2.用你喜歡的湊十法計算一下小兔的總成績。説説你是怎樣算的?你認為湊

十時是分大一點的數方便,還是分小一點的數方便?

3.用拆小數湊十的方法分別算一算其他三隻小動物的總成績。誰得第一名?

讓我們祝賀它!(課件:填統計表 掛獎牌)

4.觀察:4+8 7+4 4+9 三個算式中都有一個加數4,為什麼有的把4

拆成2和2、有的拆成3和1、有的拆成1和3,根據是什麼?

三、鞏固。

1.看圖填數。

2.幫小兔找家。

3.種花遊戲。

遊戲規則:每朵花上都有一個算式,請大家把他種到與這個算式得數相

同的花盆中。(遙控)

4. 13 = + 可以寫多少個題目?怎樣寫又快又不遺漏?

備課意圖:

20以內進位加法是學習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因此,這部分內容是國小一年級第一學期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對這部分教學的研究歷來倍受關注。首先體現新教材的編排上,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編排體系,其次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學各不相同。我校採用的是《現代國小教學》教材,通過創設森林射擊比賽的情況,讓學生在熟悉的背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確定名次)探索多種算法,在多種算法的交流、認同的過程中形成“湊十”的思想方法。

本節課力圖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頒佈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了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本着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把教材內容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創設符合國小生認知特點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本節課的引入部分創設了森林王國中的小動物進行射擊比賽的情境。一方面增添了課堂情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自然地提出了數學問題——誰是射擊比賽的冠軍?激起了學生的參與願望,立即要解決誰是冠軍這一數學問題。為探究新知識做好了準備。

2、在多種算法的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當前,國小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是改變學生數學學習的方式。在數學教學應該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算法多樣化”的活動,積極鼓勵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為學生提供數學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由於積極提倡算法多樣化,不同的學生常常有不同的解題策略。當他們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時,會產生更有效、更積極的效果。本節課在“算法多樣化”這個環節教學中共分以下三層:

(1)充分操作,獨立思考。學生用8個紅圓片和5個黃圓片分別代替小豬兩輪比賽中打的環數,在擺一擺、説一説的活動中體會8+5的算法。這個環節中學生從動作中發現、思索,獲得直觀知識,初步獲得8+5=13的思維過程。

(2)合作交流,探索多種算法。

  學前班數學教案篇2

1學前班數學教案:認識6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學習6的形成,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幼兒操作,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數字6教學難點: 理解6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1、蘿蔔、青菜、磨菇卡片各6張,1-6數字卡片。

2、蘿蔔圖片(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三倍),上貼各種圖形;另備與蘿蔔上所貼形狀相同的圖形若干。

3、兔子拼圖(幼兒人數的一半),反面劃成6格,分別寫上1-6的數字並剪開。同樣大小的底板圖也劃成相應的6格,畫上1-6的圓點。

活動過程:

1、拔蘿蔔、青菜,採蘑菇(學習6的數數,認識數字6)(1)律動:師幼扮兔子隨音樂"兔跳"。

(2)説説你(兔子)喜歡吃什麼?

(3)為過冬備糧食:拔蘿蔔、青菜,採蘑菇。

(4)數數:有幾個蘿蔔、幾棵青菜、幾個蘑菇。出示數字6,認讀數字6。

2、分蘿蔔:學習6的形成,數數。

蘿蔔太少不夠吃,請兔寶寶把每個蘿蔔分6份。

老師示範在一個蘿蔔上貼上6個圖形,先貼5個紅色的圓形,再貼1個綠的圓形,5個圓形添上1個圓形是6個圓形,把蘿蔔分成6份了。

幼兒操作:找圖形貼到蘿蔔上。

3、拼小兔:複習認識數字1-6和6以內數數。

老師介紹玩法:出示拼圖底板,上劃成了六格,每格上畫了圓點,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出示拼圖6塊,(數一數,認一認它們背後1-6的數字)請兔寶寶將六塊拼圖貼到底板相應的位置。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教學反思:

2學前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7

活動目標⒈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⒉能安靜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㈠ 遊戲捕魚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裏啊?(小河)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⒉個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並送到相應的籃子裏。

⒊集體送魚。

㈡認識數字7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隻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麼好辦法?《添上一隻鴨子》,又遊走一隻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麼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⒉教師:數字7象什麼?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麼?

㈢遊戲貓捉老鼠⒈教師:聽,誰的聲音?(老鼠)教室裏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⒉幼兒操作㈣聽音樂玩遊戲(貓捉老鼠)教學反思:

3學前班數學教案:學習7的加法

活動目標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係。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於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為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複習7的組成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願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説了,他在城堡裏藏了許多的問題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願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後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麼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麼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祕密,看誰能先找出來?"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麼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麼呢?看到…教學反思:

4學前班數學教案:比較粗細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籤、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5種不向粗細的物體,能力差的為3中不同粗細的物體)(牙籤、小棒、蠟筆、記號筆、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1、請幼兒用自己盒內的東西穿木珠提問:你在玩木珠的過程中發現什麼了?(牙籤、小棒穿進,蠟筆等沒穿進)2.尋找原即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小棒、牙籤細,蠟筆粗)3.小結:原來東西有粗和細之分。

二、比較粗細出示小棒師:剛才我們玩了穿木珠的遊戲,有的東西穿進去了,而有的東西沒有穿進,那麼小棒剛剛穿進了,它是粗的還是細的?

(1)若回答細的,則出示牙籤,讓幼兒比較(2)若回答粗的,則出示蠟筆,讓幼兒比較那麼這支筆到底是粗還是細。

2.得出結論:一樣東西是無法比較粗細的,要兩樣東西才能比較出租和細。

三、利用粗細不同的物體排序師:你們盒子裏的東西有粗有細,那麼我們來幫他們排上隊1.幼兒操作任意排2.提問(1)你是怎麼排的?(從粗一細,從細一粗)(2)你是怎麼排出來的?

3、師生共同小結(1)先找出最細的,然後找出最粗的,剩下的兩個進行比較、依次排隊。

(2)從盒中先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一,然後再在盒中找出最細的,放在第二,反覆運用這個方法依次排隊4、請幼兒採用互換方法比較一種方法排列。

5學前班數學教案:比較高矮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比較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比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學習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較高矮,並能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活動準備1、每人一套操作材料(大礦泉水瓶、小礦泉水瓶、椰奶瓶、旺仔牛奶瓶)。

2、事先設置好表演情境。

活動過程1、引導幼兒學習在同一平面上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

設置表演情境。請兩個小朋友比高矮,甲站在地板上,乙站在椅子上,問:他們倆究竟誰高,誰矮呢?這樣能比出高矮來嗎?為什麼?鼓勵幼兒充分討論。

教師小結:比較高矮時,倆人必須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這樣才能比較出誰高誰矮。

幼兒示範正確的比高矮方法。

2、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請一個比前面二個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來與他們比高矮,問:怎麼一會兒説這個小朋友矮,一會兒又説這個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還是高呢?

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説一個人是高還是矮要看他和誰比。

3、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指導語:一天,幾隻瓶子在一起吵吵嚷嚷,它們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該怎麼排隊,現在請小朋友都來幫它們排排隊,排好以後要説説你們是怎麼給它們排的隊。

4、幼兒通過自身參與,進一步體驗物體的高矮是比較出來的。

玩遊戲《比高矮》: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選出每組最高的小朋友,再派出來比賽,選出全班最高的小朋友,頒發獎牌,並鼓勵小朋友,多吃飯菜、多運動,才長得高。

四、 活動延伸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房屋、樹木、運動器械等,並比較它們的高矮。

教學反思:

6學前班數學教案:認識數量8

活動目標:1在活動中,通過對實際物品的操作,理解8的實際含義;2運用目測、動手操作材料,感知數量8、體會數學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理解8的實際意義;活動準備:'8'的數字卡片,邀請8位大班幼兒,設置小超市-內置書、盒子、牙刷、筆、(物品圖片),幼兒練習本,教師圖片等活動過程:一、複習7以內的任意數1為幼兒介紹超市,他們是來邀請大家去超市參加活動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出'超市中任意物品的數量',把數數結果展示在展板。獎勵一個星!

二、分享自己的發現,感知'8'

1幼兒相續説説自己的發現-例3把勺子、4見衣服、5個小鈴---請幼兒來説説自己是怎麼發現數量的2在超市裏發現那麼多的數量為的'8'物品,請問幼兒有誰認識'8'的?

出示數字卡片8,一起説説8像什麼?

3小結:8除了可表示超市裏的那些物品外,請孩子來説説還可以表示其他物品?(還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上找)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目測圖片上的原形-分別依顏色將圖形分類,出數量是8的圖形.

三、運用自己的認識,作業'8'

1感知,瞭解了8的含義後,請幼兒完成相關作業練習;2教師講評,提醒幼兒:凡是數數合起來有8樣(種)的物品,飾件都可用'8'表示;3活動結束後可找找在幼兒園裏,有哪些東西是可用8來表示的;延伸活動: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設置相關作業投置益智區,供幼兒練習;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遊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教學反思:

7學前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加減(一)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一、二組加減。

2、探索根據實物圖的內容選擇答案圖,並列出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

3、用較準確、完整的語言講述算式的含意。

教學準備:

教具:圖片:8的第一組實物圖七張、第二組實物圖五張。

學具:幼兒用書、鉛筆若干。操作材料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和8的第一、二組加減算試。)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複習8的組成--玩碰球遊戲。

2、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學習8的第一組加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説説圖上説了些什麼?並看圖列算式記錄它的意思(7+1=?)説説7加1等於幾?(7+1=8)這道算式的意思是什麼?再出示另外3張圖片,讓幼兒選出一張正確的答案。啟發幼兒完整地講述圖意。讀一讀算試。

(2)學習8的第一組減法。

出示3張實物圖,引導幼兒看圖説説圖意再記錄(8-1=?),然後啟發幼兒選出正確的答案圖,完整講述這三幅圖的意思,讀算式8-1=7兩遍。

3、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同8的第一組加減教學。

二、操作活動。

1、幼兒用書第10頁的觀察房子的顏色,列出8的第一組加減算式。

2、觀察第11頁上的實物的顏色,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3、仔細看圖,講述圖片的內容,選擇正確的答案圖,並打√,然後列出8的第二組加減算式。

4、直接寫出答案。

5、開火車遊戲:操作8以內的加減算式卡片。

三、活動評價。

1、帶領幼兒看操作記錄,鼓勵幼兒大膽地看圖講述圖片內容。

2、請個別幼兒讀讀自己的算式,其他幼兒看着自己的驗證。

教學反思

8學前班數學教案:學習8的加減(二)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實物圖列算式,學習8的第三、四組加減。

2、鞏固複習看圖形勾畫特徵。

3、能按要求進行各項活動,並與同伴友好合作。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算式教具一套。

學具:幼兒用書第12、13頁。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複習8的組成--"碰球"遊戲。

2、學習8的第三組加減。

出示實物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説説:圖上有什麼?有多少?有什麼不同?啟發幼兒按標記的提示,列出8的第三組加減。(3+5=8,5+3=8,8-3=5,8-5=3)並讓幼兒説説算式的意義。

3、學習8的第四組加減。

讓幼兒獨立完成後,説説是怎樣做的?教師板書:4+4=8,8-4=4。

4、讀一讀8的第三、四組加減算式。

二、操作活動。

1、看圖列式。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實物的數量,啟發幼兒根據不同的特徵列出算式。

2、仔細觀察圖片,選擇正確的答案圖打√,在列出加減算式。

3、直接寫出得數。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講一講它的操作活動,集體進行評價,教師對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簡單的小結。

教學反思:

  學前班數學教案篇3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件的先後順序排出序列,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係。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1、種子發芽、早晚的變化、洗手、脱衣服睡覺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課題,講一講生活中的先後事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早上起牀了先要做什麼?後要做什麼呢?

幼:先要洗臉、刷牙,後吃早餐2、師: 去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裏我們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幼:先向老師問好,去區角玩遊戲、收玩具、最後跟老師去做早操。

3、師:吃點心了我們要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幼:先洗手、後吃點心。

小結:小朋友剛剛我們説了很多平時做事情的先後順序,知道我們做事都有先後順序。今天我們來學習認識先後。

二、幼兒分組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對時間與事件先後的理解。

1、請個別幼兒示範操作。

師:植物的生長過程也是有先後順序。

種子發芽長出兩片葉子長出許多葉子2、幼兒分組操作,根據圖片內容的先後排序。

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準備了一些生活及自然變化的圖片,請小朋友給圖片排序。

3、 分享交流,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為故事圖片排好了序列,來看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給洗手的順序排序的?

幼:我們是根據老師教我們的洗手方法來排序的。

師:這組的是從早到晚的變化排序,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看從太陽到月亮來排序。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先起牀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師小結:在這次活動中都學會了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係,會按事件的先後順序排序。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見的先後順序,請你説説還有那些?

媽媽炒菜的時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後拿去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