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熱點1.84W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學生優勢互補、形成良好人際關係,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優點,越來越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採用這一方法。但是,我們在教學實踐及聽課活動中發現,真正要將小組合作學習行之有效地開展,絕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組一看就知道是為公開課而臨時湊合的,在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間不具備合作的心理傾向,無法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有些小組的合作學習則成了學優生髮揮自己潛能、表現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對而言的學困生則往往被忽視,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準備就匆忙展開討論,小組合作次序混亂,學生髮言七嘴八舌,沒有中心;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內容過於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學生在合作時無所事事,浪費課堂時間等等。導致這種低效的真正原因並不在於小組合作教學本身,而在於一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質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肖川:《新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對於這個意義的理解,我認為應該有三層意思:

1.小組學習任務的分配。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説明: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麼,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麼(小組的任務完成得怎麼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麼樣等)。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於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2.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後,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並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3.全班交流。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彙報,瞭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瞭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於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

教師除了在理論上對小組合作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學習小組的分組。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按照異質分組,就是説每個組中成員的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都要均衡。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採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彙報。

2.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大約用多少時間,什麼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實施。對於低年級國小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並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整節課完全運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大部分教學要把班級授課制和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靈活運用。這需要根據課前的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在需要合作時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困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讓他們多一些發言的機會。

4.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後總結。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課後跟蹤調查、收集反饋信息、反思成果與不足、對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做有利於改進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觀察、作業批改、找學生談話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經驗和不足之處的教訓,進而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再做具體的指導,促使每個小組都進行反思,這樣慢慢會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良性循環。

三、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是由問題引發的。問題是以一定的認知為前提,而指向未知領域的命題。提出某個問題就為學生的智能活動樹立起一個方向性的障礙,從而對學生的智力活動產生刺激。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是教師深入鑽研教材後,將教學中的重、難點演繹成問題提出。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引起討論的問題就要切實能夠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能夠引起師生思維活動的展開。當然,問題還應是體現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是學生“跳一跳能夠摘下的果子”。

1、矛盾型問題。即問題揭示教材中知識之間的矛盾之處,有意識地挑起學生認識中的矛盾,促使學生原有知識與新知識發生激烈的衝突,使學生意識中的矛盾激化,從而產生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的興趣。在教學分數化小數時,當學生髮現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質因數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後,讓學生判斷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數,並把所有分數化成小數。學生驚訝的發現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數,與判斷不符。這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討論。因為這類問題情境是以矛盾衝突為基礎而產生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所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特別投入。

2、假設型問題。即要求學生以已知的內容為前提進行猜測、推斷。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教師讓學生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猜測分數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性質,在讓學生在小組裏進行合作探究。由於答案的不確定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容易將學生置於一種非得思考的問題情境中,因此問題一經提出,學生便會思緒飛揚。

3、發散型問題。既要求學生緊密圍繞某一問題,從多側面、多方位進行思考,以探求問題的多種答案。如在總複習時出示:“用50克鹽配成濃度為1:25的鹽水,需水多少克?”讓學生綜合應用學過的知識,多種方法解答。由於這類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學會從多方位、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中處理好幾個關係

1、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係

小組合作學習離開了獨立學習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也就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時,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對,去想辦法解決問題,當一個人的力量難於解決這個問題時,才考慮尋求幫助,與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組合作學習而缺乏獨立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喪失,學生走向社會以後將難以獨擋一面。教學中,當提出一個問題後,首先應給學生充分獨立學習的時間,然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統一”意見後,再到全班進行交流,再次形成“統一”意見,使學生形成正確認識,並在這一過程中體驗積極的情感。

如,教學“統計”一課時,教師提出問題後,讓學生獨立地想一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後,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進行調查與統計,然後讓學生彙報調查與統計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統計方法,而且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

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説,其重要意義大家都很明確;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還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彙報交流,或者讓組長做小老師,而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係,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於形式。

3、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小組合作學習提倡教師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而不再像傳統教學所強調的那樣,教師為了保持所謂的權威,教師既“導”且“演”,結果是“導”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學習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運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來,在傳統課堂上許多原先由教師完成的工作現在就可以由學生小組來完成,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過程的促進者,而不再作為與學生並存的主體而使二者對立起來。教師也會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負荷得到減輕,可以有時間研究教學問題,科學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改革,確保“導”的質量。學生由於主體性得到了體現,自然會產生求知和探究的慾望,會把學習當作樂事,最終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

標籤:小組 數學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