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熱點9.68K

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要結合閲讀教學的個性實施,葉聖陶先生指出:“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平時的閲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與正確的學習方法,並經過有目的的“重複與訓練”,使它們成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

一、培養學生善於比較的習慣。

學習語言與思維是不可分離的。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閲讀教學要培養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尤其是引導學生在閲讀時認真思考,勤於比較。因為運用比較時,其它的思維活動一同展開,找出事物局部特徵的過程分析,體會作者的遣詞造句的旨意,是閲讀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智力活動。例如《難忘的一課》一文中“教師和孩子們發現了我,但是,好像誰也沒有感到意外”一句中“意外”這個詞原解釋為“意料之外的、想不到的”意思。如果只讓學生記住這一意思,學生的思維就只停留在對單個詞的認識上了,並不能説明學生對作者用此詞的目的有了真正理解,而讓學生抓住這個關鍵詞聯繫上下文深入思考,想一想:老師、學生對這個陌生人坐進教室跟他們一起朗讀,本應會感到“驚奇”,為什麼沒有感到“意外”呢?能否改成“大家都很驚奇”呢?原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把他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所以不會感到意外,體現了大家都有着共同的.、強烈的愛國感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經過這樣一個思維過程,學生對此詞的理解就深刻了。

幫助學生掌握“易詞易句法”來比較閲讀。對課文的精妙之處,疑難之點,採用增減詞語、變換句子來比較。例如,《瑞雪》一文中有一句子:“好一派壯麗雄偉的北國風光,好一幅瑞雪豐年的喜人圖畫。”這是文章的精彩之句,學生又一時難以理解。教師啟發學生將去掉“好”字的句子與原句比較着朗讀,從中悟出“好”字包含的“太美了,太令人激動了”等意思,進而體會作者面對瑞雪發出的喜悦與讚歎。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運用“易詞易句法”比較,是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的。

思維的深刻性,善於比較的習慣培養不是一日之功所能達到的。但堅持不懈地利用教材,充分地啟迪學生去發現與練習,是能形成良好習慣的。

二、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習慣。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閲讀教學必須讓學生有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閲讀教學的課堂,必須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師生與教材之間的多向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要像進行公開教學那樣要求學生投入到課堂交流中去,又要為大多數學生的交流設計好教學過程。

要使學生參與交流,教師提出的要求必須清楚明白,難易適中。讓大多數學生可以操作,並“跳一跳,摘果子”。

要讓學生參與課堂交流,教師的要求必須富有情趣。例如《一次成功的實驗》通過外國教育家在中國的一次訪問實驗,讚揚了中國少年兒童遇事能先人後已的精神。兩位教師提出的要求各異,課堂交流牟氛圍就完全不同。一位教師提出:“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在教師焦灼的目光下,總算有一位小幹部出來幫忙,出現了“我要學習小梅……”幾句套話。另一位教師則要求學生完成“她回到了祖國,對小朋友介紹起難忘的中國之行——。”進行分小組交流。這樣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交流慾望。

要培養學生樂於交流的習慣,必須從興趣出發。但不應停留在興趣上,而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經常練習,成為交流的主人。要使學生樂於交流,還需要教師真誠的鼓勵。“精彩極了”“有進步”“你會答得更好”等等語句應經常在課堂裏出現,像催化劑那樣激勵着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

在閲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邊讀邊思、邊讀邊記及善於與人交流的習慣。這項工作重在教要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堅持不懈,必須在教學中花大力氣讓學生有目的地“反覆”練習,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標籤:培養 閲讀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