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

一、培養學生認真聽課的好習慣

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載體,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是獲取知識、技能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鈴聲一響,學生就要端正地坐在位子上等待老師上課。坐端正了才會精神振作,眼睛要正視黑板或老師,兩手自然地放在桌子上,思維始終要與老師的上課思路保持一致,積極思考,踴躍舉手發言。發言不要畏懼錯誤,誤以為回答錯了會被人嘲笑,這會導致學習消極被動,回答問題要聲音響亮。所以課上要求學生眼睛看着我,跟着我轉。對於發言而且聲音響亮的學生。我都説:“老師喜歡你的聲音。”這樣不但鼓勵了發言的學生,也讓沒發言的學生知道老師課上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二、培養學生養成勤思好問的好習慣

有人説過,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的過程。應鼓勵學生遇到問題敢於開口求教,提問不要有顧忌,不要因問題簡單而想到會不會被老師批評或別人譏笑,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學起于思”,想要學好知識,必須具有強烈求知慾,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探索精神,頑強的意志品質 ,為此,在教學上,我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條件,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集中精力,專心聽講,大膽發言,並逐步養成習慣。為達到上述目的,我在教學中首先抓住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中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其次,還從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新授知識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慾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

三、要讓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課前預習是聽課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了,帶着問題聽課,學生上課時才會處於一種主動、自覺、緊張的狀態。剛開始學生預習,可能會無從着手,應針對新課內容讓學生有針對地預習,課前檢查。

四、培養學生養成課外閲讀的好習慣

閲讀可以淨化心靈,陶冶情操。課外閲讀可以拓寬知識,增長見識,活躍思維,培養創新能力。教學中,可有計劃地介紹一些課外閲讀,指導學生閲讀,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和使用工具書的方法。自學課時間充分利用與課本聯繫較大的《新閲讀》,讓他們自己做。然後小組內交流,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反映學生認真的態度,所以應要求學生書面整潔,不潦草,不塗抹。要培養學生作業書寫工整的好習慣,首先作為教師教學時板書設計要合理,書寫規範整齊,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提高業務素質,時時處處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影響、感染學生。身教重於言教,日復一日,月復一

月,經過潛移默化,就容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在本學期指導生字書寫時,強調學生自己觀察字形結構,提醒學生注意哪一筆的寫法。範寫時則着重強調每一筆在什麼位置,尤其是主筆寫得位置。批改寫字練習時則按照指導時的要求,不合格的就重寫。書寫規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很重要, 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但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困難的,非朝夕之功,但只要教師多動腦筋,採取切實可行、有效的方法耐心地進行培養,一定能使每一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良好的聽説讀寫習慣 [篇2]

一、聽的習慣的培養

英語課堂教學是國小生用英語交際的主要場合。其間,他們有很多聽英語的'機會。但國小生有意注意較弱,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言時易走神、易説話。教師除了向學生講明專心聽同學發言的好處外,在教學上要採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特別要避免枯燥操練,開"定向長火車",要多用"有意點叫"、個別提問,對活動與集體操練應頻繁交替使用。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設置"牽制性"提問,"逼"學生專心聽他人説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如在備課時,專門實際一些問題鏈,教師問某生: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接着轉問其他學生“how old is he/she?”“where is he/she from?”。(或者提前就告知其他學生注意回答問題的學生的答題信息。)長此以往,有助於延長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同時易於學生養成良好的主動的參與課堂交流的好習慣。

二、説的習慣的培養

英語屬於一種語言學科,它是用來交流的。因此英語學習更要注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首先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大膽開口説英語、音量適度、儀表大方(這是最最基本的)。從心理學、生理學角度來看,低年級學生人小,學生心理障礙和怕羞感少。這正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有利條件之一。現行的國小英語教材為"説"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容均來源於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為學生所熟悉的,這是培養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得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學生良好的説的習慣。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同年級的學生均出現教材內容偏多偏難的現象,在實際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説的習慣並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這時就要充分發揮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刪減補充教材,努力為學生搭建語言運用的平台,不要以本為本,而要活化教材。新課程要求我們“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學生在講英語時,教師最好別去打斷,應允許學生暫時存在某些語言錯誤,待講完後,教師再指出並糾正 。這樣做,不干擾學生説話的思路、意念表達,不挫傷其説話積極性,又能幫助其提高言語水平。在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語音、語調、語速及講話音量要適度、儀表大方。低年級始學英語,要求學生大聲講英語,隨着年級的升高,要求學生根據不同場合,調整自己的音量大小,聲音高低,對於活動、小組操練宜輕聲些,班上發言得響亮些,讓全班同學都能聽到。有的學生急於發言,在連續説英語時,停頓過長,還常加"嗯"。此時,教師要注意多留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要求先想後説,想好再説。或者先同桌練習再面向大家説。另外,教師要提請學生注意,説話時不要低着頭,或眼望天花板,或視窗外,要面對聽者,舉止要自然,不拘束,從小養成良好的説的習慣。

三、讀的習慣的培養

朗讀英語是國小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內容之一。“説”英語與“讀”英語有相通之處,關係密切,兩者相輔相成。學生朗讀英語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示範。這是給學生"先入為主"的朗讀音調的印象。因此,教師必須十分注重範讀和領讀。授課前,教師最好先自身整音、注意意羣停頓,儘量與標準音帶取得一致。在自身(或音帶 )範讀、領讀時,教師可配以手勢以示升調、降調、重讀、停頓等,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後還可指導學生在課文上標音調符號及停頓符號。一般來説,新課之時,不宜請學生領讀課文,以免一個錯,錯一片,給糾正增添麻煩。在朗讀語言 材料時,須要求學生切勿操之過急,拿來便朗讀,要先通閲,瞭解內容,理解含義,揣摩音調,然後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好。

四、寫的習慣的培養

"寫"對國小生來説,主要是指“書寫”。國小低年級在我們的課標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要求學生書寫,但在我們的教師用書中“詞彙教學”一篇中,明確提出只要“認讀”必須“寫”。這一點如果從我們的教學實際來説,這也是應該的。我們不要過低的估價學生的能力。國小生的模仿能力,動手能力以及他們的記憶能力是非常強的。我們常説“嘴動千遍不如爛筆頭一遍”,想一想,這也是很有道理的。對此,今年上半學期我在三年級通過一位教師進行試驗,從學生的作業來看我很滿意,同時,提高了學生識記單詞的能力。因此,我建議大家從三年級起就要注重學生“寫”的習慣的培養。具體的書寫要求:書寫姿勢、方法正確,斜體行書規範書寫,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字體的傾斜角度為15度)

對於目前的高年級,仍有部分學生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英書寫時及時糾正,不能放任自流。要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後學習不利。啟發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

總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不會自然生成的,而是經有意識培養形成的。國小生學習英語,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是靠教師。教師必須十分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有計劃地、有步驟、嚴格地訓練學生。幫助學生打下紮實的“聽説讀寫”技能,為其長遠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做一名合格的“啟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