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二十四節氣冬至吃湯圓有什麼意義

冬至吃湯圓有什麼意義

二十四節氣冬至吃湯圓有什麼意義

冬至吃湯圓,還有一種解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小編提醒,湯糰因形圓也稱湯圓,“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因湯圓是圓的,象徵着“陽圓”,所以,冬至吃湯圓的主要用意是為了慶賀“陽生”。

關於吃湯圓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説:相傳很早以前,有一位樵夫上山砍樵,不慎跌入深澗,不能脱險,就採摘狀如湯圓的野生之物“黃精姜”來充飢,才免餓死。十幾年後,樵夫遍體長了毛,身輕若燕,竟然飛回家裏。但已經不會説話了,給他米飯也不吃。家裏人就為他做了糯米湯圓,他一見湯圓,以為是黃精姜,就吃起來。後來慢慢恢復了本性,在冬至日竟開口與家人説話了。從此便有了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買湯圓一定要聞才能挑到新鮮湯圓,新鮮湯圓飄着淡淡的“米香”。煮湯圓時先將開水燒至沸騰,放進湯圓,持續攪拌,讓湯圓受熱平均,充分吸飽水分的湯圓,比原先生湯圓大上一倍,便可起鍋,搭配喜歡的湯底,吃起來軟、嫩、Q的口感。

小編特別提醒,湯圓的吃法也是很講究,都有很多種奇離古怪的吃法,一些人喜歡把整隻湯圓都放進嘴裏嚼,一些人也喜歡一口一口的在享受着品嚐湯圓,這些都是傳統的吃法,一些人喜歡一口湯一口湯圓的吃這樣更風味,其實在古代的人更加會享受過現代人,因為以前時間都是很寬鬆,沒有現在的緊急,生活也是過得很滿足,但是現代人很多都是為了更多的去努力更多,所以生活變得更加繁忙;以上的就是湯圓的吃法了,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吃法。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吃湯圓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在24個傳統節氣中,冬至算比較重要的一個,一度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經過數千年發展,冬至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南方一般吃湯圓,取“團圓”,“圓滿”之意。

小編提醒,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所以冬至吃湯圓,除了表示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民間有“吃了冬至湯圓長一歲”的説法,吃“冬至圓”為何長一歲呢?

史料顯示,上古的夏殷周時代,對“正月”的具體時間安排是不一樣的。夏以今農曆一月為正月,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殷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為小寒;周則同樣以今農曆十二月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日卻是從冬至開始,因此冬至這一天,也就是當年的“元旦”。周以後,計算二十四節氣,都從冬至開始,這樣冬至便成了“歲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經是“正月”。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説的來頭。

有學者認為,正是由於歷史上確有一段時間把“冬至”視為“歲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視為“歲除”。當冬至節隨着歷史的發展而呈式微之態時,原來那些習俗,便漸漸融入了後來盛行的“春節”之中了。冬至具備“陽氣始至”的特殊特點,意味着“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日吃湯圓,又何嘗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開始呢?因此長了一歲,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冬至的意義:

寒冷將至,冬季正式開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按公曆,冬至交節一般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今年是22日12時19分),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度,緯度最南,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北極圈以內則24小時都是黑夜)。冬至這天,北半球中午太陽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陽高度只有26°42′,因為這天中午的表影最長,故也稱“長至日”。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規定有冬至的月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所以冬至還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等。從冬至開始,白天會漸漸變長,古人認為這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所以把冬至當作年週期、大自然氣運週期、萬物生長週期的真正起點。在代表冬至的卦中,本是全陰的六根陰爻的最下面一根已變成陽爻,所以冬至又稱作“一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