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提高常態課課堂教學效果的五點做法

在備、上、布、批以及課外輔導等幾個教育環節中,課堂教學過程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是體現課堂教學效果最直接的原因之一。但現在不論是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他們對於公開、評比、示範等課的課堂教學很重視,如導語的引入、活動安排、板書構思、教學流程、教後反思等設計,都十分到位、清晰,但是,對於常態課的課堂教學往往難以做到,由此,打造“主動·有效”的常態課課堂教學,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現談五點具體做法。

提高常態課課堂教學效果的五點做法

1、熟知教學內容,巧妙引入導語:導語,俗稱開場白,是一節課的開端。一個好的導語會對一節課起舉足輕重的作用。要使學生有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主動·有效”的課堂學習中,就需要教師設計好“主動·有效”的導語,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如何才能設計好“主動·有效”的導語呢?本人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假借:(1)經驗導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熟悉的素材出發,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教師用生動有趣的提問、講解等方式導入新課,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十分自然地導入新課教學;

(2)直觀材料導入,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之前,先讓學生觀察實物、模型、圖表、幻燈片或者聽一段錄音、看一段錄象,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直觀材料的感知中,創設所研究的課題情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學習上;(3)人物導入,很多資料史記載了人類激動人心的故事,這是一筆對知識學習、方法訓練以及激勵人格都相當有用而豐富的重要的教育資源,運用得當對教育學生成才會有相當大的價值,而這本身就會激發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

當然,我們教師還應具體根據學習的內容分析,靈活性來引入導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學習積極性。

2、強調-教學藝術,有序安排活動: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的教學效果,最後都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對於“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如何進行總體安排教學活動呢?本人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1)統籌安排,注意整體性。我們要從整體優化的原則出發,從整體性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入手,對課始、課中、課尾等幾個組成部分統籌照顧,特別的課中的教學活動安排,應當有序有節,“主動·有效”進行,既要學生有目的活動,又要在活動基礎上完成教學內容,達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組成部分優化組合;(2)脈絡清楚,體現層次性。安排課堂教學,除了注意整體性以外,還要注意層次性。一堂課,先講什麼,後講什麼,中間如何安排活動,課前都要有個周密的計劃,一環扣一環,既不能把一個形式用到底,也不能雜亂無章;(3)動靜結合,注重活潑性。一節好的且“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態勢,既要有動,又要有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所謂“動”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原則,讓學生多動腦、多動口、多動手,要敞開思路,廣開言路,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即將課堂還給學生。所謂“靜”是在課堂教學中有意安排短時間的寧靜狀態,讓學生冷靜地動腦思考問題;(4)講究藝術,注意審美性。藝術,是“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講究藝術,就不能不注意課堂教學的審美性。教師藉助自己的靈魂與智慧學識,用語言或用音響或用色彩或用造型,來創造藝術形象。

總之,通過有序活動安排,促進受教育者積極學習,使之感到學習愉悦性,在薰陶漸染中,使受教育者認識人生。

3、發揮黑板功能,突出板書效果:黑板是各個學科共同使用的工具,板書是普遍採用的手段。在“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文字、符號、圖表、圖解等形式,把教學重點、難點或關鍵性的知識寫到黑板上。板書在教學中是否能很好地發揮作用,關鍵在於設計和應用時是否恰當、合理。具體地説要做到以下幾點:(1)目的鮮明,條理清晰:一堂課,由於學科不同,課型不同,教學目的與要求不同,板書的內容與形式也就隨着有所不同,當然教材本身具有很強的條理性,板書要反映教材的本來面目,揭示內在的邏輯聯繫;(2)針對明

確,概括高度:板書應針對不同學科不同課型和不同學生的特點,從實際出發,因科制宜,因課制宜,同時板書要求要言不煩,言簡意賅,對教材的內容概括得全面、正確、精當、有文采;(3)計劃周密,靈活適當:教師備課時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認真設計,通過某種板書設計達到其項教學目的,在什麼時機進行板書效果最佳,要做到心中有數,如發現板書設計有不妥之處,應及時修改,通過填、比、改、仿、創等各種途徑,誘導學生積極參與板書,從中發展他們的思維和創造能力;(4)必要美感,設計板書是一種藝術的創造性勞動,它除了要鑽研、駕馭全課內容外,還要懂得美學知識,充分利用板書藝術的審美價值,如佈局、形式、色彩、書寫以及點點圈圈,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覺,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

總之,板書能簡練地、系統地體現教學內容,以明晰的視覺符號啟迪學生思維,提供記憶的框架結構。

4、把握教學主流,合理穿插內容:素質教育是一種着眼於發展,着力於基礎的教育,其根本出發點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上課過程中,決不能把學科教學搞成僅為少數學生的升學服務,而大搞“題海戰術”,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使學生負擔過重,妨礙學生全面發展。具體做法大致有如下幾點:(1)穿插新知識,教師在重新備教案時,有必要對原有的教案穿插一些必要的、合理的新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現代信息;(2)依情況穿插,對於所要穿插的內容,應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承認學生的客觀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穿插不同目標要求的內容,不能“齊步走”、“一刀切”或“扯平拉齊”;(3)穿插內容生動,在備課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生動有趣、栩栩如生的'例子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既增加了內容的趣味性,又不會使學生過度勞累;(4)穿插難度適切,對於一般難度的知識點,要相信學生可以自學,只需要在課堂上適當點撥或讓學生自己講解規律即可穿插進入。

總之,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靈活掌握合理內容穿插,以節省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果,否則過度飽和的課堂只會讓學生覺得厭倦,讓教師覺得疲勞,反而事倍功半。

5、總結教學過程,注重教後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不斷進行反思性教學。反思不僅是對教學活動的一般性回顧或重複,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究教學活動中所涉及的教學策略,教學流程和教學反饋。本人認為可以從如下幾點具體進行反思:(1)探究性反思,課堂教學過程的進行探究,以便在下一節課做出更好理想,更有效的教學決定,加深對教學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求得自我發展的目的;(2)成敗性反思,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必須注重的反思行為,教師在教學後的應當對每節課作出成敗性反思,教師靜下心來,想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思考教學成敗及原因,以利下一節更好實施教學;(3)理念性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反思一下是否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4)其他需要的反思,還如師生交往與對話是否平等,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情感及敏鋭的想象力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反思,只有通過不斷反思,教師才能在反思中逐步獲得教學經驗。

如果教師的反思要抓住問題本質有關的重要細節和因素,深入的探究平時這些困惑背後的真實原因。只有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學過程,才能提升教學水平。

總之,我們教師在常態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做到以上五點,那麼常態課的課堂教學就能獲得較高質量,一堂“主動·有效”的課堂教學也就輕鬆地達到所預期的效果。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