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變遷之下的意義追求美文

一、農村

變遷之下的意義追求美文

如往年一樣,每次春節過後出門總會下雨,濕漉漉的天氣為離別上了冷色調,廣袤的農田裏,小麥也參差不齊的冒出來頭,一片又一片的綠意意味着春天即將來臨,它們正享受着春雨的滋潤。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莊稼都寵辱不驚的默默成長,那塊耕耘了的千百年的土地每天都經歷着同樣的故事,連田埂上枯黃的野草也年復一年,何其相似?那份安定讓人安心,但一想到外面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莫名揚起的焦慮讓人無處安放。

在馬路邊上,獨自站在細雨中,揹着包,拎着箱子,向來車的方向張望着過路的車輛,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絕大部分汽車是異地牌照,他們為農村短暫的繁榮做了背書。站在風中耐心的等待着隨叫隨停的大巴車,這份等待曾經在高中時代經歷過很多次,如今卻是以年為單位回味過去。

隨着年歲的增長,離別也少了以往的惆悵,家的氣氛也少了以往的粘稠,年的儀式感在淡去,移動互聯的誘惑削弱着人們的期待,WIFI也成了生活的必須,家裏大部分的年貨零食基本是靠淘寶解決,衣物玩具也來得更加容易。如何制止小孩子嚎啕大哭?點開手機播放一部小孩子喜歡的動畫片,就可以成功的轉移小孩子注意力而停止哭泣。簡單的安撫方式,意味着家長與孩子互動的缺失。低品質的家庭教育註定成為農村劣勢積累的一部分。滿是擔憂但又不知如何改善的無奈,只能看造化了。

幾十年如一日的鄰里社羣關係,愣是將鄰居變成了無話不談的強關係。逼仄的生活圈子,高度一致的生活方式,八卦小事充斥着各種座談,了無新意的話題總是經久不衰,談不上共同的志趣,也沒有太多利益的糾葛,畢竟沒有太多利益可言。大家因為各自的出生地而坐到一起,在貧瘠的精神生活裏尋求僅有的温暖。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他們的確為人類種族的延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能做的也僅限於此,於是結婚也成了終身大事,催婚也成了重要的使命。

二、城市

出身農村,混跡於城市,隱隱的自卑讓人在平日裏對農村閉口不談,高大上的朋友圈淡化着各自的出身,但話説回來,誰家往上翻三代不是農民呢?只是人善於為了虛榮而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攀比難以避免,甚至成為了經濟增長的動力,畢竟它駐紮在人性深處。也正是那份貧窮的自卑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奮發圖強,步入城市的新一代,像久旱的土地,吮吸着城市裏現代生活的滋養,尋求着獨特的體驗和個人成長。

城市的有效運行是建立在契約之上,交易遵守着市場的原則,商場的東西有明確的標價,促銷會有折扣,冰冷理性的市場原則撇去了人情的干擾,買不起是因為錢不夠,要做的是努力掙錢,而不是自怨自艾。找熟人託關係的傳統辦事方式日漸式微,當然初入城市試圖建立強有力的情感連接又會顯得格外困難,終究是在漂泊。如此倒也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感情,那正好可以安心做好手頭的事情

社會大量資源集中在一線城市,醫療,教育,交通,就業機會,前衞的思考,前沿的科技公司,湧進北上廣深的有志之士,儘管經濟壓力不小,房價居高不下,但能夠最大程度的享受社會進步的成果,可能逃離北上廣深本來就是一個偽命題,不過暫時有了更好的選擇,暫時離開而已罷了。

古文明的興起地都坐落在著名的江河流域,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水資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農耕環境。現代人類的走向也是如此,從農村走向城市,到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再有條件的到歐美國家接受教育,到國外良好的經濟環境下尋找機會。不管是候鳥隨季節變化,還是人自然而然的向資源豐富的城市挺進,均都符合這樣的規律,社會大浪淘沙,理當順應這樣的節奏。

三、變遷之下的意義追求

從農村到城市,個人的足跡也見證着時代的變遷。有時會感歎自己卑微的出身,哪怕從小生長在離家不到兩公里的小鎮,也要比生活在閉塞落後的村子好。感恩之下,父母養育已經實屬不易,好不容易走出來,夫復何求?有時會慶幸有機會體味城市進步發展的節奏,如今還能安然的坐在咖啡廳,享受文字表達的樂趣,實在是萬幸。

每個人的當下都是曾經無數次選擇的結果,這個累積的選擇來自於個人所尋求的意義。過去的一年,總會將工作忙碌作為不能追求自我的藉口,下班之後也不談學習,很多書都來不及看,有了好的想法,也懶得寫下分享出來,寶貴的早起習慣也被賴牀代替,隨波逐流狀態變得沒有了期待,所以也會經常思考那份個人追求的.意義,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最近讀弗蘭克爾的《追尋生命的意義》,作者在奧斯維辛,達豪集中營倖存下來,憑的是什麼呢?對生命意義的堅守讓他在一次又一次爭取希望,當外在剝離得一無所有時,我們依然有選擇的自由,更何況我們的環境往往還沒有惡劣到集中營的地步,大多數的結果都取決於個人的一點一滴的堅持和積累。

對意義的追尋大致分三層,創造的價值,體驗的價值,此外就是痛苦的價值。

創造本身就是個人價值的擴大,繁衍後代是最基礎的創造,推動人類種族的延續,當然所有生物都承載着這樣的使命。對我而言,唯一的創造也就是寫作了,將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轉化成文字,然後融入到互聯網的數字互聯中,分享傳遞個人的價值觀,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個人創造,至於依賴於組織的創造,工業的分工的要求,談不上太多個人的創造。

大學時代的人生私以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種經歷,恰應了第二種價值,享受體驗之美,大膽的嘗試各種不同,享受人生的奇特。旅遊也就是最常見的體驗追求,在陌生的城市,將自己隔離出來,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如此到也不錯。

對於痛苦呢?人的本能是迴避的,但很多又是無法迴避的,甚至為了取得某種成就,痛苦是必須要經歷的坎,那麼我們要學會從痛苦之中尋求意義。運動員,長篇小説的作者,艱苦卓絕的企業家、創業者,無不是歷練過才有所成就,偉大的目標實現背後,必然是要經歷痛苦的。

如此,那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呢?創造性的工作?體驗之美?還是追求偉大和卓越,主動承當那份苦難的厚重與實在?按尼采的來説就是自我超越,或許這也就是不斷往外追求的初衷所在,主動追尋生命的意義,也將成為個人的使命。

四、新的一年

對於中國人來説,經過元旦和春節,勞作的一年才真正開始。逝去的一年,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缺少應有的主動,按部就班的應付過來不好也不壞,但終究不是個人追求的生活狀態,新的一年的時間還是要做些事情。

為了更新迭代自己的認知,每天寫反思日記,主要工作和生活兩部分,並不斷的覆盤總結,並有針對性的分享出來。此觸動來自成甲《好好學習》的分享,曾經有六年時間,每天寫日記,但沒有從本質上更新總結迭代,導致變成重複勞動,反倒落得現在的文章和文字風格,有濃重的日記體味道。如果方法正確,堅持六年我想現在一定會做得更好。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來自年齡,甚至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經驗總結、反思和昇華的能力,如此倒也能彌補職場閲歷的不足。

20xx年的閲讀主題為心理學,積累了些基本的心理學常識,對人的行為與環境的影響有了深入的理解,再結合管理學方面學習,對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想今年會繼續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需要不斷温故核心要點,結合實際推演,也作為個人知識結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xx年的閲讀主題為商業投資,不管將來在股市投資會有怎麼樣的遭遇,作為現代人,還是非常有必要深入理解商業社會的運作方式,並學會利用自己的智慧獲取財富,這也是為調整個人將來的收入結構做佈局,起步稍晚一點,但只要開始了就不晚,可能這個知識兑現的過程需要五年或者十年,但很多事情是急不來的。

新的一年裏也希望能做到持續分享,希望以上能對你有用,共同進步!

標籤:美文 變遷